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江源区

长江源区

长江源区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31242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中国国家地理、地理学报、水文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地质环境管理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等;长江源区的相关文献由452位作者贡献,包括辛元红、王根绪、丁永建等。

长江源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1242 占比:99.84%

总计:131447篇

长江源区—发文趋势图

长江源区

-研究学者

  • 辛元红
  • 王根绪
  • 丁永建
  • 卢素锦
  • 杨颖
  • 汪青春
  • 牛志军
  • 刘增辉
  • 杨建平
  • 燕华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宜晴; 李文辉; 于泽兴; 李其江
    • 摘要: 基于长江源区1956—2016年8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集中度、集中期、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滑动T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长江源区近60 a来降水量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①长江源区降水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增加速率10.2 mm/(10 a),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44.8 mm;②长江源区的降水量在时间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不均匀现象,多数聚集于为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1.1%;③长江源区的降水量序列在1997年发生显著性突变,降水量变化存在25 a左右的第一主周期,第二、第三周期分别为3 a和10 a;④长江源区内各站点年降水量增加趋势空间变异性较大,总体呈现通天河上游降水量增加速率大于下游。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刘薇; 王海军; 陈翠英
    • 摘要: 中国大气同化数据集(CMADS)是基于多种气象场数据和气象站实测数据,耦合得到的支持中国区域范围内SWAT模型驱动的数据集。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心地带,自然环境恶劣,水文气象站点分布较少。以长江源区4个气象站数据和CMADS数据分别作为驱动数据,验证CMADS数据在长江源区的适用性。研究发现:SWAT模型在长江源区具有一定适用性,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682和0.615。CMADS数据在长江源区适用性较差,模拟径流的纳什效率系数只有0.447。在长江源区CMADS降水数据相比实测降水数据质量较差,而气温数据质量较高。
    • 杨颖; 李玉雯; 马莲; 高云鹤; 李梦媛; 刘增辉; 卢素锦; 何奕
    • 摘要: 分析长江源区气象要素对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及演变周期,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水文变化进行预测,为未来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收集、测定、整理长江源区1961~2020年的气象水文资料(气温、降水量、流量),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长江源区气象水文要素进行了周期性分析,运用CMIP5模型中的21种模式的模拟结果,结合RCPs的3种气候情景并耦合SWAT模型,预测未来长江源区地表径流的变化,得到未来气候变化下,长江源区地表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20年,长江源区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率最大。年降水量和年流量呈现增加趋势,但趋势不显著(P<0.05)。年平均气温存在22年、10年和4年的周期,其中22年周期最为显著。年最高气温存在27~29年和18~20年的周期,27~29年周期最为显著。年最低气温未来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周期震荡。年降水量存在27年、14年和7年和3年的周期,其中27年周期最显著。年流量存在27~30年、13年、9年、7年、3年的周期,其中27~30年为这一阶段的主周期。在27年周期变化中,年流量的变化由年降水所致。温度、降水量、流量在不同周期上都存在多次交替变化。在CMIP5模型的3种情景下,地表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RCP2.6气候模式下,2048年径流量最大;RCP4.5气候模式下,2035年径流量最大;RCP8.5气候模式下,2036年径流量是最大的。加强源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迫在眉睫。
    • 熊芳园; 刘晗; 陆颖; 王超超; 程琳; 李耀鹏; 杨欣; 吴兴华; 陈宇顺
    • 摘要: 为加强长江源区水生态研究,于2017年丰水期调查了长江源区5个湖泊、5条河流的水质和鱼类资源状况,并研究了其空间格局。水质综合指数(WQI)计算结果显示,长江源区WQI范围为41~87,评价等级介于差到良好之间,大部分采样点的水质评价等级为一般,其中,班德湖的水质评价等级为良好。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源区河流、淡水湖、微咸水湖和咸水湖的水质指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河流水质呈现出较高的总磷、总氮、硝态氮、总悬浮物和浊度,淡水湖呈现出较高的水温、溶解氧及WQI,咸水湖呈现出较高的总碱度、总硬度、盐度、电导率和pH。长江源区鱼类多样性较低,共调查到5种鱼类,包括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斯氏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e)、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和梭形高原鳅(Triplophysa leptosoma)。对长江源区水质因子和鱼类群落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长江源区鱼类群落主要与水质指标中的浊度和盐度有关。为切实保护好长江源区水质和鱼类资源,建议加强科研监测,建立长江源区水生态数据库,建立土著鱼类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预防和控制外来鱼类的引入,同时要加强鱼类栖息地保护。
    • 熊芳园; 陆颖; 刘晗; 程琳; 吴兴华; 陈宇顺; 王殿常
    • 摘要: 对截止至2021年6月报道的长江源区气候、水资源、水质、藻类、大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资源等水生态系统健康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长江源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与生态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源区水生态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于气候变化,其次为水资源变化和草地退化。②1948—2019年,长江源区全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为0.2~0.5°C/10 a;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分别为1.1~26.6 mm/10 a和0.2~9.1 mm/10 a;全年平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为11.8~79.6 m^(3)/(s·10 a);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为7.6~71.6 mm/10 a。③1969—2002年,冰川面积减少了68.1 km^(2),年均减少2.0 km^(2)。1969—2015年,格拉丹东冰川面积减少了14.9~79.0 km^(2),减少速度为0.5~10.0 km^(2)/a。1975—2015年,湖泊面积增加了2.7~831.6 km^(2),增速为0.3~96.2 km^(2)/a。④1986—2015年,大部分河段水质为Ⅱ类及以上,且无明显年际变化。⑤针对水生生物的调查和研究非常匮乏。总体而言,长江源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近年来其气象因子以及水资源状况有所改变,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长江源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今后亟须加强对长江源区的本底调查,完善基础数据,关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水质的影响,并探索气候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 李健明; 鄯仁欠姐; 杨颖; 祁雪姣; 哈妍晖; 王雨欣; 何奕; 李悦姣; 卢素锦
    • 摘要: 采用线性回归法对长江源区2011—2021年土壤水分含量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法对长江源区2011—2021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间的相关性分析,并采用CMIP5全球气候模型的3种情景(RCP2.6、RCP4.5、RCP8.5)下耦合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预测长江源区未来(2022—2100年)土壤水分年际、年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江源区2011—2021年土壤水分整体呈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与土壤水分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 3种RCPs气候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81—2090年)土壤水分含量较21世纪中期(2041—2050年)减少,4—9月土壤水分占全年土壤水分占比较21世纪中期降低.土壤水分年际间波动较大,在50%~500%之间变动,土壤水分年内分布不均匀,1—5月土壤水分增加,6—12月土壤水分递减,1—2月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相对平稳,年内各月份土壤水分含量差别较大.在3种RCPs气候情景下,长江源区未来土壤水分存在明显减少趋势,应加强长江源区土壤水系保护.
    • 李金凤; 李兴; 李积芳; 许学莲
    •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江源区大风、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利用长江源区五道梁、沱沱河2站1981-2019年大风、沙尘暴日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大风和沙尘天气日数的月、季和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源区平均大风日数年内变化曲线呈倒“Z”型,大风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平均沙尘暴日数变化曲线呈“U”型,沙尘暴日数表现为冬〉春>秋>夏。年平均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通过0.01的极显著性检验。平均沙尘暴日数以4.3次/10 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并通过0.01的极显著性检验。春、夏和秋季大风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并通过了0.01的极显著性检验。冬季大风日数呈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四季沙尘暴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并通过了0.01的极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对认识长江源区大风天气变化特征以及防风、防沙尘天气提供科学依据。
    • 杨颖; 马莲; 李树森; 高云鹤; 李梦媛; 刘增辉; 司剑华; 卢素锦; 陈雨薇; 李紫涵; 张小燕; 颜丹; 单雅佩; 刘海玲
    • 摘要: 建立长江源区SWAT水文模型数据库,预测长江源区长时间尺度的水量输出过程、趋势和规律,为研究长江源区水文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奠定基础.通过收集与分析长江源区DEM(数字高程数据)影像图、水文、气候等数据,构建长江源区SWAT水文模型数据库,通过长江源区月均径流量、降水量、气温、蒸散发量等数据资料,对建成的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长江源区在1961—1966年和2006年以后的两个阶段内径流量增加;在1967—2005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现波动下降.用建立好的SWAT水文模型在长江源区进行模拟,率定期的决定系数为0.84,模拟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误差为5.27%.验证期的决定系数为0.89,误差为3.34%.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内,模拟数值符合度较高,该模型在长江源区较为适用.但春汛期(3—5月)的模拟径流量存在一定误差.SWAT水文模型在长江源区的实际运用可以进一步改进.
    • 李宗杰; 段然; 柯浩成; 刘晓颖; 谢庚淼; 高文德; 宋玲玲; 张百娟; 桂娟; 薛健; 南富森; 梁鹏飞; 李玉辰
    • 摘要: 气候变暖背景下,冰雪、冻土剧烈消融引起的寒区径流成分改变对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水循环机制产生了深刻影响。对长江源区各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生态水文学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主要进展包括:长江源区的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的控制。冰雪融水的水化学特征受到消融强度、消融持续时间和新雪融水的影响,同时在冰雪融水、积雪以及冰川融水之间可能存在化学离子的交换。冻土层上水受到降水、冰雪融水、地下冰融水等的混合补给,造成水化学特征变化的随机波动。海拔在4500 m的地区是冻土层上水水化学特征对研究区离子控制源较为敏感的区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雨直接补给对河水中化学离子的稀释作用逐渐减弱,同时,海拔从4500 m到5000 m的降水对河水中离子浓度的稀释效果最大,而在海拔5000 m以上河水主要受冰雪融水的补给,降水和消融期的变化对河水水化学的影响很小。研究结果为更系统地认知寒区下垫面变化所引起的水文效应提供科学依据,为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 邵骏; 欧阳硕; 郭卫; 卜慧; 韩勇
    • 摘要: 近几十年来长江源区河川径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源区径流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文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沱沱河水文站和气象站1960—2019年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径流演变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蒸发等气象因素间的关系。采用青藏高原5根冰芯δ(18)^O记录与冰芯积累量,分析了不同冰芯间δ(18)^O记录、冰芯积累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冰芯记录与沱沱河径流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重建沱沱河水文站1900—1960年10 a滑动平均径流系列,并初步分析100多年来沱沱河径流的丰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沱沱河水文站年径流在2002年前后发生显著增加的趋势,长江源区气温急剧上升导致的冰川和积雪融水增多是长江源区流量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建沱沱河1900年以来径流系列表明,长江源区经历了多次的丰枯交替变化,径流变化规律与青藏高原3次气候突变时间点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揭示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源区河川径流演变规律及其水文响应提供了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