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静脉窦

静脉窦

静脉窦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92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9922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等;静脉窦的相关文献由82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宝民、王君、曹向宇等。

静脉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6 占比:1.1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9922 占比:98.80%

总计:20164篇

静脉窦—发文趋势图

静脉窦

-研究学者

  • 李宝民
  • 王君
  • 曹向宇
  • 王光彬
  • 莫大鹏
  • 凌锋
  • 刘新峰
  • 张琰
  • 方胜先
  • 李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璐; 王利娜; 赵雪梅; 钱银锋
    • 摘要: 目的:分析MRI平扫、DWI及增强图像在静脉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静脉窦血栓所致静脉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MRI表现。结果:24例患者发病时间(11±9)天。7例患者表现为孤立性颅高压。12例患者表现为出血性梗死。15例病灶梗死位于皮层、皮层下,仅1例累及深部白质。16例患者行DWI检查,梗死区面积明显小于T2 FLAIR序列,14例梗死灶ADC值增高。24例病灶增强扫描11例可见皮层静脉扩张,10例可见侧脑室旁或小脑半球放射状分布髓静脉扩张,10例可见脑膜强化。结论:MRI平扫、DWI及增强扫描在静脉性脑梗死中具有一定特征,对于皮层、皮层下多发出血及梗死,双侧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血管源性为主的梗死,都应考虑到静脉性脑梗死可能。
    • 张红梅; 王爱菊; 高峰
    • 摘要: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孤立性头痛、颅内高压综合征、癫痫发作、局灶性脑叶综合征及脑病。抗凝是目前治疗CVST的主要方法。然而,抗凝治疗效果欠佳或合并脑出血的重症CVST患者应积极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静脉窦接触性溶栓、动脉介入溶栓、机械性碎栓、球囊导管取栓术、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等。本文对CVST治疗有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探讨CVST的可行性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郑占强; 李天晓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合并脑出血的症状特点,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脑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特点,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VST合并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CVST患者中52例合并脑出血,出血组患者视力下降、癫痫、失语、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0.05);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性别、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体重指数、遗传性易栓症、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上矢状窦受累、下矢状窦受累、横窦受累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组年龄>35岁、病程30h、直窦受累患者及处于妊娠期/围生期的女性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35岁、病程30h、直窦受累、妊娠期/围生期的CVST患者更易发生脑出血.
    • 周建; 钟旺旺; 唐建建; 陈贤飞; 王守森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累及的结构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为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CVST累及的结构,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52例CVST中,最常受累的静脉结构为横窦(57.2%),其次为上矢状窦(51.9%)、乙状窦(48%)、颈内静脉(12.5%),超过50%的CVST累及多个静脉窦,皮质静脉及深静脉血栓少见;上矢状窦血栓以中段血栓最为常见.39.5%的患者存在脑实质损害,最为常见的是脑水肿或脑肿胀,其次是静脉性脑梗死、颅内出血等;CVST最为常见的CT影像学特征依次是高密度三角征、条带征,而高密度点征、火焰征少见;MRI的特征性表现为静脉血管腔血液流空效应消失;DSA表现为静脉窦腔狭窄、显影变淡或完全不显影,侧支静脉异常扩张.结论 CVST主要累及横窦及上矢状窦中段,常同时阻塞多个静脉窦;常见的直接影像学特征有条带征、三角征及血管充盈缺损;间接影像征象有脑水肿、脑出血、静脉性脑梗死等.了解脑静脉及静脉窦的结构及CVST影像学特征对CVS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韩文娟; 何绪成; 陈晓霞; 刘婷; 叶菊; 王贵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上腔静脉窦缺损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收集经临床及MSCT诊断为上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并经手术证实为上腔静脉窦缺损,分析其CT特点.结果 MSCT可清晰显示相邻的右上肺静脉与上腔静脉入口壁间缺损,形成所谓"房间交通".可见右上肺静脉保留着与左心房的入口.右上肺静脉与上腔静脉壁间缺损最大处22 mm,平均直径(15.7±7.3)mm,CT显示心内房间隔完整,仅1例合并卵圆孔未闭.6例均经手术证实为上腔静脉窦缺损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与CT诊断一致.结论 MS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楚地显示上腔静脉、肺静脉、左右心房局部解剖关系,对上腔静脉窦缺损的位置、大小,特别是对受累肺静脉及发生异位引流的检出均可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价值.
    • 江功远; 孙道东; 周戴磐; 戴维龙
    • 摘要: 目的 通过非静脉注射对比剂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颅内静脉窦形态的显示,探讨横窦、上矢状窦、乙状窦及窦汇非病理性狭窄与偏头痛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行2D-TOF MRV检查患者46例,临床诊断偏头痛患者26例,对照组20例的MRV影像表现.结果 2D-TOF MRV示:橫窦、乙状窦狭窄25例;上矢状窦狭窄16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横窦、乙状窦、上矢状窦狭窄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患者多存在脑静脉窦非病理性狭窄.静脉窦非病理性狭窄是其重要其原因之一,特别是横窦、乙状窦及上矢状窦狭窄.建议:MRV作为临床似诊断偏头痛常规检查.
    • 郭新宾; 魏森; 孙晓祯; 邓鑫; 范峰; 李冬冬; 陈振; 管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在清醒和全身麻醉状态下静脉窦平均静脉压和跨狭窄压力梯度的变化. 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的38例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比较术前清醒和术中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静脉窦平均静脉压和跨狭窄压力梯度的高低. 结果 患者在清醒与全身麻醉状态下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的平均静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跨狭窄压力梯度[(22.784±7.606) mmHg]高于全身麻醉状态下[(18.388±8.99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下的跨狭窄压力梯度通常低于清醒状态,是否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应用清醒状态下测量的静脉窦跨狭窄压力梯度来确定.
    • 吴瑜; 杨烁慧; 陆方; 詹松华; 王蔚; 王明磊
    •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对比增强时间飞跃法磁共振静脉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CE-TOF-MRV)技术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静脉窦侵犯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26例,共26枚肿瘤,所有患者术前行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CE-MRV)及3D-CE-TOF-MRV检查.对比观察其在显示肿瘤染色、与上矢状窦关系的差异.以术中所见肿瘤侵犯静脉窦的程度为标准,计算诊断准确度,并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3D-CE-MRV及3D-CE-TOF-MRV在评估肿瘤对上矢状窦侵犯程度的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19枚肿瘤在3D-CE-MRV上可见肿瘤染色,26枚在3D-CE-TOF-MRV显示清晰的肿瘤染色.术中见5枚肿瘤与上矢状窦分离(0级),9枚与上矢状窦壁黏连(1级),9枚突入上矢状窦腔(2级),3枚填满上矢状窦腔(3级),3D-CE-MRV假阴性1例,假阳性8例,准确度65%,3D-CE-TOF-MRV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准确度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3D-CE-TOF-MRV技术清晰显示其对相邻静脉窦侵犯程度,在显示肿瘤对上矢状窦侵犯程度方面优于3D-CE-MRV,可以为脑膜瘤术前评估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