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预后研究

预后研究

预后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815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临床小儿外科杂志、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世界中联第四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暨海峡两岸中医肝病研讨会等;预后研究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吉云(摘)、刘小飞、唐少文等。

预后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815 占比:99.37%

总计:14909篇

预后研究—发文趋势图

预后研究

-研究学者

  • 王吉云(摘)
  • 刘小飞
  • 唐少文
  • 庄永龙
  • 张晓峰
  • 张琳
  • 张静宜
  • 李丰衣
  • 李国权
  • 李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小儿外科临床工作者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研究目标(如病因研究、诊断研究、治疗研究、预后研究等),研究的目标不同决定了文章的纳入对象、设计方法、观察指标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不同。在小儿外科的临床研究中,如果一篇文章要同时回答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出现矛盾,因为诊断研究和治疗研究设置的对照组本质是不同的,如果仅纳入一组患儿,诊断性研究肯定是难以开展的;而如果进行治疗性研究,如果按照某种特征对患儿进行分组,其本质也只是一个回顾性总结,并不具备很好的创新性和科学严谨性。
    • 倪挺; 许群锋; 王振磊; 王明亮
    •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血管腔发生狭窄、堵塞,并造成心肌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1]。既往研究表明: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吸烟及高血压人群中,临床以突感心前区疼痛、压榨痛为主,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2]。药物治疗、危险因素控制及血管重建均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首选措施,旨在延缓病情发展,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但是部分患者治疗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指标,导致患者难以获得良好预后[3]。
    • 黄人鹤; 谢青; 闫雪华; 陈小勇
    • 摘要: 目的观察清黄饮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阳黄患者的短期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清黄饮治疗8周,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2.50%;治疗组胆红素消退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组同期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在规范化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黄饮干预治疗,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黄疸消退作用、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明显。
    • 刘紫薇; 刘市委; 雷磊; 梁会营
    • 摘要: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近10年肾癌预后研究领域文献分布规律和发展态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11-2021年肾癌预后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5.8.R1对论文数量、国家分布、研究主题和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36篇;中国、美国、日本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发文机构主要来自中国高校,复旦大学是其中的主力军;UROLOGIC ONCOLOGY-SEMINARS AND ORIGINAL INVESTIGATIONS杂志是发表肾癌预后研究最多的期刊;C反应蛋白、甲基化驱动基因、bap1和AKT等是近年来肾癌预后研究的方向;相关生物信息学研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肾癌预后研究覆盖方向广泛,生物标志物及生物信息学研究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且有延续性爆发趋势;目前,我国发文量在肾癌预后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国际合作较少,未来应加强跨国交流,产生更多创新性研究成果。相关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可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准确、快速地掌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为之后的研究和医疗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 摘要: 小儿外科临床工作者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研究目标(如病因研究、诊断研究、治疗研究、预后研究等),研究的目标不同决定了文章的纳入对象、设计方法、观察指标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不同。在小儿外科的临床研究中,如果一篇文章要同时回答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出现矛盾,因为诊断研究和治疗研究设置的对照组本质是不同的,如果仅纳入一组患儿,诊断性研究肯定是难以开展的;而如果进行治疗性研究,如果按照某种特征对患儿进行分组,其本质也只是一个回顾性总结,并不具备很好的创新性和科学严谨性。
    • 郭耀; 孙洪涛; 徐文超; 刘亚男; 董渠龙; 陈翀; 罗廷刚
    • 摘要: 目的 评估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慢性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DOC)患者预后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以下称本院)神经外科就医的2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结局指标为随访1年后患者意识状态的结局及CRS-R评分.将基于束的空间统计与感兴趣区域分析相结合,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多重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基线时2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年后随访时有8例患者意识状态好转,失访1例,好转率为32%.DTI参数与患者预后结局(OR=0.09,OR95%CI:0.000~0.0.548,P=0.024)和CRS-R评分变化(β=-3.246,β95%CI:-5.064~-1.428,P=0.001)均有关.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77.8%,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95%CI:0.785~0.968,Z=9.646,P<0.001),约登指数为0.706(95%CI:0.441~0.806).结论 DTI在慢性DOC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王国栋
    • 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60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每组30人,实验组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t=5.4712,P=0.0000)、术中出血量(t=12.3312,P=0.0000)、愈合时间(t=6.3215,P=0.0000)、(t=4.2015,P=0.2458)等术中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 王熙; 刘振密; 谢尹晶; 刘晓君; 陈友莲; 陈怀生
    •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PN)对脓毒症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及临床结局的异同.方法 利用我院信息系统,检索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重症医学科患者,确定所有纳入患者诊断脓毒症均符合ICD-9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共1733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肠内营养进行分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呼吸、心率、血压、血液净化、血管活性药物剂量,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肝肾功能、凝血功能(ATIII、APTT).统计患者感染指标的变化、脏器损伤程度变化、呼吸机使用时间(按小时计算)、ICU住院日(LOS),以及临床结局(死亡率).根据是否使用肠内营养,两组间计数数值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算95%可信区间(CI),并绘制KM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曲线的差异.采用易侕软件和R软件包分析数据,P<0.05提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共纳入1733例患者数据进入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实验室检验指标等见表1.由于回顾性研究中对这些患者的APACHE评分和SOFA评分无法获取,通过对患者重要脏器指标的评估,并列表呈现.结果 显示,与肠外营养相比,应用肠内营养可改善脓毒症患者感染及脏器损伤程度,降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率及改善临床结局.结论 肠内营养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感染及脏器损伤、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率及改善临床结局.
    • 田新征
    • 摘要: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30人,实验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骨融合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X2=3.5264,P=0.0325)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2.3521,P=0.7541)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VAS疼痛评分(t=4.6898,P=0.014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 刘科昕
    •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各项指标、病情指标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病症改善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本组术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2、24、36、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应用于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