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频数分析

频数分析

频数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86252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光明中医、世界中医药、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暨第九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二届岐黄论坛、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频数分析的相关文献由63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键、林丹红、郭锦晨等。

频数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6252 占比:99.89%

总计:186455篇

频数分析—发文趋势图

频数分析

-研究学者

  • 王键
  • 林丹红
  • 郭锦晨
  • 李丹
  • 闫朝升
  • 隋思逸
  • 高天
  • 丁敏
  • 于俊生
  • 付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秦冰冰; 黄盛娜; 史嘉炜; 徐燕
    • 摘要: 目的总结归纳丁氏治嗽的常用药物及其药物组合,初步探讨丁甘仁先生治疗咳嗽的临证用药规律。方法对丁甘仁先生治疗咳嗽验案的58首处方运用R语言编程对药物进行分析挖掘,结合临床实际得出其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以及核心组合。结果频次在10次以上的中药有17味,前5位分别是浙贝母、苦杏仁、冬瓜子、茯神、桑叶,并得到核心药物组合7个。结论总结出丁甘仁治疗咳嗽经验丰富,外感咳嗽注重清燥祛邪与滋阴润肺;内伤咳嗽强调顾护脾胃与培土生金,侧重在一个润字,润则有利于祛痰,有利于修复因咳致燥的内脏津液耗损。
    • 韩延华; 冯聪; 齐娜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全国中医妇科名家诊治不孕症的共性用药规律。方法:采用Excel电子软件将《妇科名家诊治不孕症临证经验》一书中所收录的95位妇科名家治疗不孕症的方剂录入数据库,借助SPSS 25.0、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录入方剂453首,分类中以活血化瘀类最多,单味药物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当归;因子分析提取出有效公因子9个,聚类分析得到药组14个,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规则23条。结论:妇科名家治疗不孕多以活血化瘀、补肾疏肝、燥湿化痰、清热解毒为主要方法,活血常用桃仁-红花、败酱草-大血藤、蒲黄-五灵脂为药对,补肾常以左归丸为底方加减,疏肝则用开郁种玉汤为基底,后辈医家临症遣方用药可以此为参考,灵活应用于临床。
    • 熊双; 高阳; 谢雁鸣; 孙粼希; 杨云云; 董国菊; 庄严
    • 摘要: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对来源于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44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67.62岁,男性居多(共2533例,占比62.95%),脑血管疾病西医诊断以脑梗死(共2501例,占比49.14%)最为常见,主要单种联合用药有乙酰水杨酸(共2479例,占比3.12%)、蛋白水解物(共1733例,占比2.18%)、阿托伐他汀(共1636例,占比2.06%),2种联合用药以银杏叶口服制剂+蛋白水解物最为常见;单种中药联合单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为主;单种中药联合2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最常见;单种中药联合3种西药类别则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口腔疾病治疗药最为常见。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适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上常与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心脏病治疗药、口腔疾病治疗药等联合使用,药物临床使用剂量与药物说明书存在出入,临床医生应谨慎对待,本研究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邹佳华; 晏娟; 史海勇; 袁弦; 付佳俊; 胡初向; 黄港; 龚丽萍
    • 摘要: 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大致可分为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其他分析等,利用该技术可研究银屑病中医证候发展规律,总结临床各医家的辨证规律,归纳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特点和临床用药经验,在银屑病辨证论治规律各方面均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此外,在针灸的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规律方面,数据挖掘技术亦为筛选针灸治疗银屑病的统一规范性、科学性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但是,目前现有的数据挖掘技术处理软件方法较为单一,挖掘精度与深度不够,今后,需对多种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整合并加以创新运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李伟明; 张凯新; 崔伟峰; 魏征; 王祥麒; 郑玉玲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连续10年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探讨淋巴瘤的中医诊疗规律。方法 收集病例,依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临床资料、中医证候、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对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结果归纳总结。结果 (1)从2011年5例到2021年21例,达到了4.2倍,年段平均增速为17%;(2)患者性别分布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为1.43∶1,其中男性患者占58.78%,年龄在21~75岁,女性患者占41.22%,年龄在25~81岁。发病高峰年龄在40~69岁,占72.97%;(3)非霍奇金淋巴瘤占91.89%(136/148),其中B细胞淋巴瘤占52.03%(77/148),T细胞淋巴瘤占27.02%(40/148),NK/T细胞淋巴瘤占12.84%(19/148),霍奇金淋巴瘤占8.11%(12/148);(4)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占45.95%(68/148),结外首发占54.05%(80/148);(5)频数分析挖掘淋巴瘤的主要症状为乏力、消瘦、疼痛、盗汗、发热、纳差,主要舌苔为苔腻、苔黄腻、苔薄黄、苔黄,主要脉象为细弱、弦涩、弦细、滑,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正虚痰凝证、痰瘀互结证、寒痰凝滞证、热毒痰结证;(6)对四个证型进行频次统计,得出高频用药和核心药物。结论 淋巴瘤发病人数逐年升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淋巴瘤的发病逐渐升高。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的主要病理类型,以结外发病为主,中医舌脉统一,与证候相辅相成,治疗以化痰散结为主要治则。
    • 杨慧中; 杨旭红; 韦小凤; 唐秋燕; 冯茜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库系统对近22年间紧张型头痛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以“紧张型头痛”“紧张性头痛”与“处方”“加减”“经验”“汤、方、丸、散、液、煎、法”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内搜索2000年1月—2022年4月数据库中的中药处方,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经数据清选后,使用Microsoft Excel,SPSS Mold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本次共纳入中药处方218首,涉及中药203味,所有中药使用频次2378次。其中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川芎,性味归经频次最高的为温性、辛味、肝经。复杂网络分析链接数最多的为川芎-白芍。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最高的为白芷-川芎。聚类分析取组间距离20,其高频药物聚类为12类。结论:中医治疗难以统一药物使用规律,通过本文归纳近22年公开处方的处方规律,希望能为后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许未来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方法。
    • 王颖志; 毛永波; 王立君
    • 摘要: 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有助于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关联规则模型及其扩展在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中使用广泛.然而,使用关联规则中传统的兴趣度度量方法和Apriori算法存在许多局限.在传统兴趣度度量方法和Apriori算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使用频数分析法和改进的关联规则方法对事故多发点进行成因分析,并通过对方法实现的难易程度、分析效率和结果的有效性三方面进行对比,以使挖掘结果尽可能地贡献于事故多发点的成因分析.
    • 魏智利; 徐英英
    • 摘要: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用药规律,以便更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祥福教授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运用Excel 2019对使用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包括性味、归经、功效等,并选取使用频次>49次的高频中药,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共计340诊次,共使用中药115味,总频次为4766.药物四气前3位为寒、温和平;五味前3位为苦味、甘味和辛味;药物归经前3位是肝经、脾经和肺经;按功效排序,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高频中药共28味,以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和健脾化湿药6大类为主.聚类分析提示高频中药可聚为3类,且聚拢趋势较好,第一类为杜仲、续断、延胡索、防风、山药、生地黄、丹参,第二类为黄芩、黄连、葛根、淫羊藿、薏苡仁、牛膝、苍术、牡丹皮、黄柏、穿山龙、茯苓、川乌、青风藤、佛手,第三类为黄芪、当归、麻黄、附子、桂枝、知母、川芎.[结论]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用药上寒温苦辛甘并用,多应用补虚药和解表药,病程中注意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同时配伍清热泻火、祛风除湿中药,从而可起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效果.
    • 鞠康; 张盛; 胡云飞; 李超; 孟祥松; 薛天乐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复方治疗“疫”病的用药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提供中药配伍的用药启发.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疫”病的中药方剂,筛选中药复方治疗疫证方剂数据库,并采用Excel 2013,SPSS 21.0及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相关性分析等,进而对中药复方用药规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疫”病方剂177首,对古代方剂功效主治分析发现,“疫”病方剂主要用于头痛、发热、咳嗽、腹泻等临床情况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症状相似,具有参考意义.其中,复方多见于汤、散、丸、丹等剂型;高频中药54味,甘草、半夏、陈皮、白芍、藿香等中药较为常用;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各阶段推荐处方中高频药物的数量分布频率较高;177首方剂含有药物数量集中在4味~11味之间,而方剂中含有高频率药物集中在3味~8味之间;解表药、清热药、补虚药最常选用;四气以温、微寒、寒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归肺经、脾经、胃经、肝经为主;主成分分析提取了1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04%,结果显示以厚朴、藿香、羌活、陈皮、白芷等药为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为5类;关联分析共得到34条关联规则,药对以厚朴→甘草、麝香→冰片、白芍→半夏等为常用,三味药组以厚朴+陈皮→甘草,厚朴+苍术→甘草,厚朴+藿香→甘草等为常用.相关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共410个药对,分别为连翘+天花粉(0.75)、雄黄+朱砂(0.72)、玄参+天花粉(0.71)正相关最显著.结论:古代治疗“疫”病多用温、寒,辛、苦、甘味药,从肺脾胃入手,以祛邪扶正为主要治则,多采用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结合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化痰止咳、行气活血等方法选取相应中药组方治疗.
    • 赵翔凤; 相光鑫; 石丛薇; 王梦瑜; 付先军; 滕佳林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含海马方剂构成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构建关联网络,分析海马的历代应用情况,挖掘海马用药配伍经验,发现海马潜在功效和主治病症,为海马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华医典》等多部著作为方源,收集含有海马的相关方剂,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关联网络的构建.结果 共筛选有文献记载的含海马方剂154首.从剂型看,大多为散剂,从方剂分布年代来看,海马的应用虽然有很长历史,但是古代应用并不广泛,现代应用较多.通过对配伍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与海马配伍频率较高的是"鹿茸""熟地黄""肉苁蓉"等补益药物.从功效主治方面看,大多数方剂具有"补肾""温阳""益精"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健脑等功效;主治病症中,除"阳痿""癥瘕""疔疮"等《中国药典》所记载的疾病之外,还可治疗"虚劳""健忘""瘿病""不寐""痹证""小便淋沥或不通"等.对其进行关联关系分析发现,海马配伍补肾温阳的效果较为明显,多用于治疗阳痿,且腰痛、虚劳、遗精、健忘、不育等疾病的治疗与补肾关系密切;在治疗癥瘕时,多与醋、樗鸡、干漆、硇砂、斑蝥、水蛭、没药、当归配伍.结论 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含海马方剂的常用剂型、分布年代和药物配伍规律,发现了历代医家应用海马的临床经验,还探索了海马的潜在应用价值.海马作为一味海洋中药,具有温、补、托、消等特性,除常用于治疗阳痿外,还可用于治疗腰痛、健忘、瘿病、不寐、痹证等病症,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拓展海马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