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饮用水处理

饮用水处理

饮用水处理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109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7篇、会议论文333篇、专利文献1125535篇;相关期刊210种,包括膜科学与技术、净水技术、水处理信息报导等; 相关会议114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6年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5年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4年年会等;饮用水处理的相关文献由2349位作者贡献,包括高乃云、董秉直、杨宏伟等。

饮用水处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3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25535 占比:99.93%

总计:1126295篇

饮用水处理—发文趋势图

饮用水处理

-研究学者

  • 高乃云
  • 董秉直
  • 杨宏伟
  • 刘文君
  • 张晓健
  • 张伟斌
  • 陈超
  • 吕锡武
  • 李圭白
  • 陈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俊伟; 赵红星; 徐晓平; 赵守慧; 阮仁俊; 陶开燕
    • 摘要: 本研究以某水库水为研究对象,以其浊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对KMnO_(4)投加量、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进行了优化,同时考察了pH值对混凝沉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水质条件下,采用KMnO_(4)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会导致浊度升高,但有利于降低混凝沉淀出水浊度;KMnO_(4)投加量应控制在2.2 mg/L以下,过高会导致出水携带色度;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药剂更适合于KMnO_(4)预处理后的水质,其投加量在30~50 mg/L时,混凝沉淀效果较好,其中投加40mg/L为最佳;水中pH值为7.5左右时,混凝沉淀效果较好,pH值过大或过小均会降低混凝沉淀效果。KMnO_(4)的预处理可使原水的pH值更有利于混凝沉淀,降低净水厂调节pH的需求。
    • 徐子义; 张仲芳
    • 摘要: 21世纪,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污染问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污染水体。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在饮用水处理方面合理应用发展前景广阔的膜分离技术,这种饮用水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自动控制、出水水质高等优点。
    • 王晓虹; 何桂琳; 田立平; 栗静静; 王永磊; 姜清月
    • 摘要: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大量抗病毒药物被用于新冠病毒治疗。由于不能被患者完全消化以及不适当的废物处理,水环境中的抗病毒药物浓度持续增加。研究表明,抗病毒药物已对水环境水质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去除水体中抗病毒药物对保证供水质量有重大意义。总结了水体中抗病毒类药物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危害的广泛性,阐述了抗病毒药物在污水、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等水体中的污染现状,同时综合探讨了生物处理、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以及吸附等处理技术对水体中抗病毒药物的去除效果及各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性、研究进展等。分析发现,现有的处理技术多集中于对单个或少数抗病毒药物种类的去除,且各技术又有其限制因素,因此,研究能高效降解水中抗病毒药物的技术势在必行。最后对未来水中抗病毒药物去除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 摘要: 净水机也叫净水器、饮用水处理装置,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按过滤工艺和精度,主要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净饮一体机五大类。作为保障饮用水安全、 改善饮用水水质的重点用水产品,净水机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净水机全渠道销售额为226.8亿元。相比欧美国家70 %以上的渗透率,我国净水机普及率较低不到10 %,依然有较广泛的市场空间。
    • 闫强
    •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用水的品质,净水器的需求和消费量也随之增长。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净水器,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净水器的基本知识以及选购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饮用水处理装置,按其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纯净水处理装置和一般水质处理器。
    • 范文江
    • 摘要: 传统的净化工艺主要处理水体悬浮物、气溶胶、大颗粒物等,对水溶性有机物的消除手段非常局限。但是随着饮用水标准的日益提升,对水溶性有机物的除去已经成为传统工艺技术提标改进的重点内容,预氧化技术是提升水源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去除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 项硕; 金雨鸿; 李青松; 宋亚丽; 黄奕鸣; 马晓雁
    • 摘要: 糖精(Saccharin,SAC)是一种最早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和饲料中的人工甜味剂,几乎不为人体和生物吸收,经排放进入水环境中,因检出频率及浓度高,衰减慢且存在毒性风险等被认定为环境新型有机污染物。本文对比了饮用水的多种预氧化工艺对水中SAC的降解效果,对UV/H_(2)O_(2)联用工艺降解SAC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考察了氧化剂量、初始SAC浓度和水中常见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氧化体系降解SAC的影响。结果表明:1)氯化、单独的UV或H_(2)O_(2)对SAC去除能力低,分别为21.17%、9.74%和7.69%。臭氧和UV/H_(2)O_(2)联用两种氧化工艺对SAC的去除效果良好,氧化接触时间30 min后降解率均高于85%,UV/H_(2)O_(2)联用的降解和矿化速率更快。连续臭氧维持7.10 mg/min通量60 min可降解99%以上的SAC,与20.4 mg/L H_(2)O_(2)在1.46 mW/cm2 UV光强辐照60 min的效果相当。2)在对UV/H_(2)O_(2)联用工艺的影响因素考察中发现,H_(2)O_(2)投加量的增加会加快SAC的降解速率,但高浓度H_(2)O_(2)会抑制降解作用;UV光强的增加可促进降解反应,SAC初始浓度的增加会降低降解速率;酸性及较高温度对反应有促进作用。对糖精进行降解,UV/H_(2)O_(2)体系的最佳氧化条件为20.4 mg/L H_(2)O_(2),1.46 mW/cm2辐照量,酸性条件(pH值3),水温30°C。水中常见离子对UV/H_(2)O_(2)降解SAC存在抑制作用,强弱次序依次为NO_(3)^(-)>SO_(4)^(2-)>CO_(3)^(2-)>Cl^(-)。3)UV/H_(2)O_(2)降解SAC主要通过羟基自由基(·OH)反应,降解途径可能为苯环被自由基羟基化,C-N键断裂。臭氧对SAC的降解效率较高,但氧化剂投加量较大,UV/H_(2)O_(2)联用可更高效地降解SAC,但能耗较高。因此仍需探索低碳、高效去除水源水中SAC等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工艺。
    • 温馨; 吕佳; 王园媛; 陈永艳; 张岚
    •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枯水期和丰水期常规处理工艺下水源水和出厂水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浓度的比较,评价常规处理工艺对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对水源水和出厂水中11种中、短碳链的PFCs进行检测,分析其检出率、浓度以及常规处理工艺的去除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在水源水和出厂水中普遍有PFCs的检出,检出率分别为1.67%~73.3%和0%~63.3%。常规处理工艺对水中ΣPFCs的平均去除率为14.4%,3种化合物出现了去除率负增长的情况。与枯水期相比,丰水期PFCs的检出率及浓度更高,常规处理工艺在丰水期对PFCs的去除效果优于枯水期。结论常规处理工艺对饮用水中PFCs的去除效果有限,部分水厂出现了出厂水中PFCs浓度高于水源水的情况,必要时应考虑采用更有效的水处理方式降低饮用水中PFCs的浓度。
    • 石新华
    • 摘要: 总体上,中国现在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供水、排水工程的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们需要通过给水排水工程,来达到保护水源,控制污染的目的,并加强对饮用水处理的监管力度。平面设计与给水排水行业有着很深的渊源,平面设计即是一门单独的设计学科,其又为给水排水工程服务。
    • 王钰; 易滢佳; 史俊; 邓慧萍
    • 摘要: 天然有机物(NOM)是一类分布广泛、成分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可严重影响饮用水的处理效率,并可能对出水水质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进和优化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在研究和实际应用阶段对NOM进行表征和定量以了解其结构特性和反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先对NOM的富集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梳理了不同分离方法的依据及作用,最后总结了各类表征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以期有助于对NOM和饮用水处理的深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