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229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5篇、会议论文133篇、专利文献834399篇;相关期刊358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105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18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第十二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等;四氧化三铁的相关文献由5976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向阳、不公告发明人、张辉等。

四氧化三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5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3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34399 占比:99.91%

总计:835177篇

四氧化三铁—发文趋势图

四氧化三铁

-研究学者

  • 史向阳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辉
  • 王磊
  • 何丹农
  • 沈明武
  • 沈辉
  • 魏琴
  • 刘洋
  • 杨仕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甄博如; 张媛媛; 张聪; 张升晓
    • 摘要: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其粒径大约在200~300 nm之间,利用聚多巴胺(PDA)对其进行包覆,再在其上原位还原生成金纳米颗粒,制得Fe 3O 4@PDA@Au复合材料,然后灼烧炭化制得Fe 3O 4@C@Au,考察其对Hg^(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 3O 4@C@Au在溶液pH为1~7的范围内对Hg^(2+)都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其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473.9 mg·g^(-1),动力学数据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该研究为吸附去除Hg^(2+)开辟了新的道路。
    • 牙富东; 曲伟; 邱成军; 庄远; 王聪; 王萍
    • 摘要: 镉污染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此对镉离子(Cd^(2+))的快速且高灵敏度检测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滴涂法制备了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R/Fe_(3)O_(4)/CS/GCE),采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探讨此修饰电极对Cd^(2+)的溶出伏安响应,优化了电解质、pH值、沉积电位、沉积时间等条件。在最佳条件下,Cd^(2+)的响应峰电流与浓度在4~2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Cd^(2+)的检出限为0.89μg/L,GR/Fe_(3)O_(4)/CS/GCE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灵敏度。将其应用于近岸海水的Cd^(2+)检测,回收率介于99.3%~106.7%,为水质Cd^(2+)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
    • 徐静; 孙立民; 黄雅芳; 马凯敏
    • 摘要: 侧吹炉采用富氧空气氧化熔炼铜精矿的过程中会生成一定量的四氧化三铁。当渣中四氧化三铁含量较高时,会导致熔体粘度增加,使熔池内形成炉结,进而导致炉底上升,熔池的容积降低,严重时可产生泡沫渣,造成喷炉事故。本文结合侧吹炉的生产实践,对侧吹炉熔炼过程中四氧化三铁的产生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各部位四氧化三铁的消除措施。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料带入及炉渣过氧化,生产中,可采取控制原料中四氧化三铁含量和高熔点的杂质含量、调整煤的加入量、添加适量的石英石等措施控制四氧化三铁含量。
    • 周楠; 宋明珊; 李舒舒; 吴向荣; 赵成雯; 杨玉环; 叶长青
    • 摘要: 通过共聚法制得由高度聚合的Al;与硅复合的高聚铝复硅絮凝剂(HAS),模拟含锌原水的烧杯混凝实验,研究HAS的硅铝比、四氧化三铁和高岭土对除浊除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氯化铝(AC)相较,Al;为主的中聚铝(MA)除浊效果差但除锌效果好,HAS除浊除锌性能均优于AC。加四氧化三铁可增强HAS的除锌率但略降低除浊效能,添加高岭土对后者增强除锌效果,对除浊效果改善不明显甚至恶化,但总体上复铁高聚铝系列絮凝剂仍能达到良好除锌效果。铁铝比为18,硅铝比为0.05~0.1的FHAS除浊除锌效果最佳,去除率均可达99%以上。
    • 林仕宏; 叶宝芳; 王永净
    • 摘要: 以硬脂酸为疏水改性剂,将其与Fe_(3)O_(4)纳米颗粒和市售CaCO_(3)共混,分别以不同的原料质量比,制备疏水磁性碳酸钙HMC-1和HMC-2,并将HMC-2负载在PU海绵上用以提高其实用性能。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接触角/表界面张力测量仪对合成样品的物相、表面有机官能团、热稳定性及疏水性能进行系列表征分析。结果表明,HMC-2比HMC-1,具有更稳定的疏水性能,除油前后水接触角基本保持不变,约为150°,除油后该材料没有出现类似HMC-1的铁渗出现象。将HMC-2负载在PU海绵上后,改性PU海绵在3 s内可去除98%的油,重复吸油20次仍能达到95%以上的除油率,吸油倍率(吸附油质量/吸附剂质量)大于100。
    • 汤宇峰; 李丽敏; 李嘉琪
    • 摘要: 介绍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现状。针对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 王欣; 王琪; 孙涵颖; 裴凯丽
    • 摘要: 孕酮是由黄体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食品中存在的孕酮对人体内分泌等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探索简单、快速、灵敏的孕酮检测技术及方法很有必要。基于孕酮的特异性适配体(Apt)功能化的Au@Fe_(3)O_(4)纳米粒子构建磁弛豫传感器,在优化各种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估,并对牛奶中孕酮检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当孕酮适配体与Au@Fe_(3)O_(4)纳米粒子的体积比为3且孵育1.5 h时,有利于AptAu@Fe_(3)O_(4)纳米探针的构建。磁弛豫检测过程中的优化条件如下:NaCl浓度为0.02 mol/L,AptAu@Fe_(3)O_(4)纳米粒子稀释400倍,反应15 min。在此条件下,水体系中单组份横向弛豫时间的变化量与孕酮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区间为1~40 nmol/L,检测限为4.97 nmol/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可实现对牛奶样品中孕酮的检测,对牛奶中孕酮的线性检测区间为20~100 nmol/L,检测限为13.60 nmol/L,加标回收率为99.21%~103.45%,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9.02%。
    • 刘楚玉; 黄自力; 袁晨光; 朱超波; 肖硕; 黄涛
    • 摘要: 通过共沉淀法将Fe_(3)O_(4)负载在活性炭上,制备磁性活性炭MAC,解决了普通活性炭存在的分离回收困难问题。将其用于吸附选矿废水中的丁基黄药,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吸附时间3 h、丁基黄药浓度100 mg/L、MAC用量0.6 g/L条件下,MAC对丁基黄药的去除率达99.73%。MAC对丁基黄药的吸附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通过磁力对MAC进行回收,回收率达98%。5次重复使用后MAC对丁基黄药去除率仍有76.59%,是一种经济环保的吸附剂。
    • 邱志旭; 朱绍宽; 魏宇霄; 龙家英; 黄东创; 邵姣婧
    • 摘要: 锂硫电池因具备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其实际能量密度仍受限于硫的低电导率及其中间产物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等因素。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熔硫法将正极活性物质硫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的多孔网络骨架中,进一步通过研磨法将其与极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复合,制得硫/多壁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S/MCNT/Fe_(3)O_(4))正极材料。基于该正极材料组装的锂硫电池,在1C倍率下具有高达908.6 mA·h/g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循环250圈后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2%,平均库伦效率约为99%,当倍率提高到3C时仍具有636.5 mA·h/g的比容量,表现出优良的倍率性能。
    • 朱海燕
    • 摘要: 以离子液体OmimBF4为溶剂和结构导向剂合成了磁核Fe_(3)O_(4)纳米颗粒。利用离子液体中BF_(4)^(-)阴离子与Si-OH的氢键作用和离子间库伦力,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在Fe_(3)O_(4)表面有序复合了纳米SiO_(2),形成了多孔状的复合材料。分析了该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材料是具有纳米尺寸的超顺磁性多孔复合材料。磁核Fe_(3)O_(4)表面包覆了无定形结构的SiO_(2),Fe、Si、O在整个纳米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该材料在水溶中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重复使用四次后吸附效率可达8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