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驴乳

驴乳

驴乳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6404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塔里木大学学报、食品与药品、动物营养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6全国驴产业技术创新会议、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马学分会成立大会等;驴乳的相关文献由208位作者贡献,包括陆东林、李景芳、董茂林等。

驴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6404 占比:99.42%

总计:16499篇

驴乳—发文趋势图

驴乳

-研究学者

  • 陆东林
  • 李景芳
  • 董茂林
  • 张明
  • 周玉贵
  • 刘朋龙
  • 周小玲
  • 张丹凤
  • 尤娟
  • 张岩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铁男
    • 摘要: 为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泌乳驴产奶量和乳营养成分的影响,选择14头泌乳量相近的带驹母驴,随机分成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7头泌乳驴,试验期29天,采集5次乳样进行不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与全舍饲相比,放牧+补饲饲养方式下驴乳中的非全乳固体、蛋白质、灰分、亚油酸C18∶2、亚油酸C 18∶3、棕榈酸C 16∶0、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9.64%、55.15%、22.86%、9.7%、4.58%、6.06%、5.56%、13.64%、8.62%和9.43%(P0.05),母驴日养殖成本可降低3~4元/头。结论:放牧+补饲饲养方式既可提高乳品质,也可节约养殖成本。
    • 王涵; 胡玉玲; 赵晨坤; 杨志鹏; 曾申明
    • 摘要: 旨在研究驴乳中溶菌酶活性与母驴泌乳阶段和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取新鲜牛、羊和驴乳进行乳中溶菌酶活性的比较。为了探究泌乳阶段和泌乳水平对乳中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将4~9岁母驴根据日均产奶量水平分为低(400 g以下)、中(400~1000 g)、高(1000 g以上)3组,每组随机挑选3头共9头试验动物,连续观测第3~10泌乳月驴乳中的溶菌酶活性,每月定期连续取样7 d。最后将5个取样日当天取得的混合驴乳分为6份,一份为生乳不做处理,其余5份分别于62°C加热30 min,72、77、82、87°C分别加热15 s,冷却后检测溶菌酶活性,研究处理温度对乳中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驴乳中溶菌酶活性(12367 U·mL^(-1))显著高于牛(334 U·mL^(-1))、羊乳(233 U·mL^(-1))(P0.05),而72~87°C灭菌15 s显著降低了溶菌酶活性(P<0.05)。与牛、羊乳相比,驴乳具有较高的溶菌酶活性,低温长时间灭菌不影响乳中的溶菌酶活性。
    • 杜兴兰; 董云香; 李淑静
    • 摘要: 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驴乳中牛源性、羊源性的检测方法。将牛乳、羊乳分别以0.05%、0.1%、0.2%、0.3%、0.4%、0.5%、0.6%、0.7%、0.8%、0.9%和1.0% (v/v)的比例添加进驴乳中,制成牛乳和驴乳、羊乳和驴乳的混合乳样品。提取D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表明:驴乳中掺杂牛乳、羊乳后可鉴别出,检出限分别为0.3%、0.1%。该方法通量大、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实现了对驴乳中牛、羊源性成分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保障相关产品市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杨博; 柏吉; 靳亚梅; 王欢; 倪永清; 李谞
    • 摘要: 从新疆哈密地区的15个驴乳样品中分离筛选出38株疑似乳酸菌,其中7株菌具有明显凝乳特性。经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HL12-21、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HL29-5、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HL30-3、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L21-44、棒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HL26-24、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HL29-1和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HL13-23。对7株菌的凝乳时间、产酸能力、后酸化能力、产香能力、感官特性和冷藏期间活菌数等指标检测显示,菌株HL12-21、HL29-5、HL21-44和HL29-1具有更好的产酸、产香能力及弱的后酸化,且单菌发酵乳的色泽、质地及风味综合评分最高;在4°C冷藏20 d后,活菌数仍保持在106 CFU/mL以上。此外,比较7株分离菌株和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G对模拟胃肠液的耐受性,以及抑菌谱、抗生素耐药、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菌株HL29-5和HL30-3对以上益生菌筛选指标表现更优,尤其对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超过30%)。综合本研究结果,P. pentosaceus HL29-5作为具有益生功能的发酵剂在开发特色酸乳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刘文静; 万祥; 牛希跃; 许倩
    • 摘要: 驴乳营养价值较高,且与人乳成分相似,但其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分层情况。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探讨了不同加工方式对驴乳的稳定性及其成分的影响,以期能为日后驴乳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许涛; 刘瑞鑫; 贾瑜艳; 方雷; 李杨辉; 周小玲; 于治成
    • 摘要: 本试验以37种脂肪酸甲酯标准品为基础,建立了通过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驴乳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驴乳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脂肪酸甲酯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均在0.997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0.29%~4.88%之间,精密度介于0.37%~6.89%之间,回收率介于90.43%~110.78%之间,所有驴乳样品中脂肪酸的RSD介于0.54%~6.60%之间。在受试驴乳样本中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包括C6:0、C8:0、C10:0、C11:0、C12:0、C13:0、C14:0、C14:1、C15:0、C16:0、C16:1、C17:1、C18:0、C18:ln9c、C18:2n6c、C20:1和C18:3n-6,其中亚油酸(C18:2n6c)占20.6%,月桂酸(C12:0)占15.80%,油酸(C18:1n9c)占15.57%,癸酸(C10:0)占14.34%,棕榈酸(C16:0)占14.09%,肉豆蔻酸(C14:0)占9.64%,表明此方法适合对驴乳进行脂肪酸分析。
    • 祝可昕; 张奇; 张明; 武丽辉
    • 摘要: 驴乳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资源,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研究开发热点.采用驴乳复原乳干预抗生素致肠道紊乱小鼠模型,并用平板计数法和16S扩增子测序技术,探索驴乳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驴乳可显著提升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及益生功能菌比例,表现出了较好的益生与保健功能.
    • 周玉贵; 张明; 陆东林
    • 摘要: 分析不同脂肪含量驴乳产能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及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平均脂肪含量0.89%~1.24%的驴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乳糖)产能占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20.25%~25.41%、12.99%~18.24%、57.46%~65.03%,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我国成年人膳食中各种产能营养素能量比例的要求;脂肪含量较高的驴乳,总能量、人体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较高,各种产能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更适合人体代谢和健康需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尹雁玲; 卢野; 万祥; 刘文静; 牛希跃; 许倩
    • 摘要: 驴乳作为营养品广泛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是婴幼儿、老年及体弱者补充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该文综述驴乳的营养成分和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过敏等保健作用,以期为驴乳产业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支持.
    • 摘要: 新疆乳制品生产企业签名承诺保障质量安全2020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承诺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业协会向全疆乳制品生产企业发起“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我们共同行动”倡议。据了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和监管措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乳制品得到了很大发展,企业从数量取胜转变到以质量取胜,从生产乳粉为主转变到以生产液体乳为主,从生产牛乳到生产驼乳、驴乳等特色乳制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