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量性状

产量性状

产量性状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1篇、会议论文227篇、专利文献11619篇;相关期刊379种,包括种子、中国棉花、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15种,包括湖南省园艺学会第十次全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长江流域甘薯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等;产量性状的相关文献由7150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峙英、庄杰云、等等。

产量性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1 占比:14.45%

会议论文>

论文:227 占比:1.64%

专利文献>

论文:11619 占比:83.91%

总计:13847篇

产量性状—发文趋势图

产量性状

-研究学者

  • 马峙英
  • 庄杰云
  • 谭显平
  • 陈荣江
  • 吕达
  • 周英明
  • 张天真
  • 张桂寅
  • 朱明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秦华; 李坤杰; 韩德俊
    • 摘要: 为了发展杨凌水稻产业,改善杨凌种植业结构,提高种植经济效益,从国外引进Dongjin(DJ)、Huangyang(HY)和Zidao(ZD)三个粳稻品种在杨凌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开花结实正常,在5~9月能够顺利完成生命周期。ZD、DJ和HY生育期分别为139 d、149 d和146 d,略长于对照中花11(ZH11)的137 d。产量性状方面,三个品种的分蘖数分别为15、22和20,小穗数分别为149.30、147.63和148.17,千粒重分别为31.55 g、27.60 g和27.00 g。对照ZH11的分蘖数为22.3,小穗数为113.8,千粒重为26.18 g。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小穗数目显著高于对照,在同样种植密度下,DJ和HY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946.7 kg/667m^(2)和844.6 kg/667m^(2),高于对照ZH11的701.6 kg/667m^(2)。
    • 崔承齐; 刘艳阳; 江晓林; 孙知雨; 杜振伟; 武轲; 梅鸿献; 郑永战
    • 摘要: 【目的】通过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与产量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及预测候选基因,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式提高芝麻产量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363份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芝麻种质资源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调查2年2点4环境下8个产量相关性状(单株产量、单株蒴数、蒴粒数、千粒重、株高、主茎果轴长、始蒴高度和表观收获指数)的表型值,借助覆盖全基因组的42781个SNP标记,利用多位点SNP随机效应混合线性模型(multi-locus random-SNP-effect mixed linear model,mrMLM)对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预测候选基因。【结果】在4个不同环境下,8个产量相关性状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6.51%—33.57%;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蒴数、株高、主茎果轴长、表观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210个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在2018年南阳环境下检测到47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63%—17.29%;在2019年南阳环境下检测到3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94%—11.90%;在2018年平舆环境下检测到3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2.15%—15.90%;在2019年平舆环境下检测到53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25%—11.13%;在4个环境的综合BLUP条件下检测到7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44%—13.58%。上述210个SNP涉及到175个位点,其中10个位点在3个及以上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在这10个位点基因组区域内,共鉴定到214个候选基因,其中156个候选基因具有功能注释,主要涉及植物代谢、生物调控、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过程。根据功能注释筛选出4个可能与芝麻产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SIN;006338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3(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 3-like),参与乙烯的生物合成;SIN;024330编码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负向调控植物细胞和器官的伸长;SIN;014512编码吲哚-3-乙酸-酰胺合成酶GH3.6(indole-3-acetic acid-amido synthetase GH3.6),参与调控茎和下胚轴细胞的伸长生长;SIN;011473编码泛素受体蛋白DA1(protein DA1-like),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增殖周期。【结论】通过多位点SNP随机效应混合线性模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175个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筛选出4个可能与产量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
    • 摘要: 玉米(Zea mays)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产量是玉米生产和育种的首要目标。目前,关于控制玉米穗长和行粒数等重要产量性状的QTL位点多有报道,但已克隆的功能基因较少,而其中已报道的关于重要小分子代谢物调控穗发育过程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 李涛; 王猛; 李佳雪; 王周雯; 丁一; 胡文斌; 李洪立; 汤华
    • 摘要: 以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polyrhizus)的果实为材料,对火龙果的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性状进行考察,研究果实产量性状与种子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探索火龙果的产量形成机制。对火龙果果实按照大小分组取样,对火龙果的种子产量性状和果实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个火龙果的种子数量、种子质量与火龙果的果实质量高度相关;火龙果果实的横径、纵径与果实质量高度相关;火龙果的种子百粒重(质量)与果实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的相关不显著。因此,在火龙果栽培中,采取合适的栽培管理措施,增加果实中的种子数量,有利于提高火龙果的果实产量。
    • 袁树忠; 陈勇睿; 夏志铭; 蔡靖萱; 陈月阳; 邓维
    • 摘要: 为了解双稃草[Diplachne fusca(L.)Beauv.]对水稻的危害特性,采用杂草-作物竞争试验测定了双稃草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不同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稃草对水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稻茎蘖数随双稃草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且时间越长影响越大。水稻的穗长、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均随双稃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用指数函数模型拟合双稃草敏感种群密度与水稻有效穗数的关系较好,用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双稃草抗性种群与水稻有效穗数的关系较好;2个种群与水稻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均以二次曲线模型拟合较好。双稃草引起的水稻产量损失均以幂函数描述最好,其中敏感种群的为y=2.0917x^(0.6070),抗性种群的为y=2.2387x^(0.5625)。在相同的除草成本时,用10%恶唑酰草胺EC防除双稃草敏感和抗性种群,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2.24%~2.91%和2.63%~3.42%,敏感种群的生态经济阈值(1.12~1.72株/m^(2))低于抗性种群(1.33~2.13株/m^(2))。
    • 曲江波; 岳辉; 鲁俊田; 刘中杰; 赵文媛; 鲁保良; 关国志; 徐文伟
    • 摘要: 为探讨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丹玉212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东华北、西北春玉米区等6个试验点进行了不同地点多密度试验,以研究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丹玉212在不同年份各试验点在67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穗部性状间协调性好,空秆率、茎腐发病率、籽粒含水率相对较低,有效叶面积光能截获能力最强。丹玉212在密植条件下均体现了较好的抗倒伏能力,具有市场开发潜力。
    • 刘研; 赵一洲; 李鑫; 张战; 倪善君; 毛艇; 钟顺成; 王诗宇
    • 摘要: 通过对滨海稻区种植62个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的测定,研究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产量构成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滨海稻区水稻品种产量性状中每穗粒数、每穴穗数、单穗重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2.72%、10.71%、10.68%。各产量性状对产量均产生直接的正向效应和复杂的间接效应,其中总颖花数、千粒重的作用较大。每穴穗数、总颖花数与产量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总颖花数,每穴穗数、每穗粒数与单穗重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滨海稻区高产水稻品种群体具有较多的总颖花数和每穴穗数,与中产、低产水稻品种群体相比每穴穗数、每穗粒数、单穗重品种间差异较小,结实率、总颖花数品种间差异较大。因此,滨海稻区水稻品种在保障足够穗数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每穗粒数获得较多总颖花数,并协调结实率、千粒重的关系提高单穗重是滨海稻区水稻高产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
    • 摘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发现一个小麦产量性状新基因,该基因对小麦小穗数、分蘖数以及单株产量等性状都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田间测产显示产量平均增长11.9%。该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 罗密; 尹旺; 邓仁菊; 杨航; 付梅; 王洪亮; 宋吉轩; 王启富; 李飞
    • 摘要: 【目的】研究甘薯种质资源产量性状和光合特性,筛选光合效率和产量较高的品种,为高光效高产甘薯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对57份甘薯品种(系)的主要光合参数和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光合特性以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甘薯品种(系)产量性状变幅较大,各品种(系)中,单株结薯数在1.4~6.8个,单株产量在0.24~0.94 kg,单株商品薯产量为0.13~0.80 kg。光合参数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5.12%~28.15%,表现为蒸腾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不同甘薯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光合参数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6.38%;57份甘薯种质资源聚为五个类群,其中类群Ⅲ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性状方面表现突出。【结论】不同甘薯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和光合特性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类群Ⅲ所包含的万薯9号、徐渝31、遵义烤薯、沿河紫薯、Z1226-11、南充薯、豫薯9号、济薯26、甜蜜17等9个品种(系)可以作为高光效高产甘薯育种材料。
    • 韩俊伟; 陈荣江; 李新宁; 李淑帆
    • 摘要: [目的]研究早中熟棉在新疆生态条件下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旱区棉花高产优质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D组陆地棉区试的20个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植株形态、产量和品质15个主要性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形态和产量性状以果枝始节、果枝数、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次为19.43%、6.08%、5.87%、5.74%;品质性状以伸长率、纺纱指数和麦克隆值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次为10.72%、6.81%、5.61%。15个数量性状中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的有衣分与皮棉产量、绒长与纺纱指数等12对性状,达显著水平的有单株铃数与皮棉产量、绒长与比强度等7对性状;产量性状中以单株铃数、衣分对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大,单铃重次之;纤维品质性状中比强度、整齐度、绒长和麦克隆值是影响纤维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分别通过其他性状对纤维品质的间接作用也较强。[结论]在棉花高产优质育种实践中,须充分关注性状间的依存与制约关系,形态性状、产量因素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目标的有效途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