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强铝合金

高强铝合金

高强铝合金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69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319262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焊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2015年全国塑性工程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九届泛珠江三角塑性工程年会、第八届中国长三角铝业高峰论坛暨上海铝协七届一次会员大会等;高强铝合金的相关文献由1581位作者贡献,包括尹晓普、从保强、张勇等。

高强铝合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4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9262 占比:99.92%

总计:319527篇

高强铝合金—发文趋势图

高强铝合金

-研究学者

  • 尹晓普
  • 从保强
  • 张勇
  • 汝继刚
  • 董国疆
  • 齐铂金
  • 彭云
  • 李萍
  • 田志凌
  • 刘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邢国华; 黄娇; 罗小宝; 常召群
    • 摘要: 完成了7根预应力7075铝合金筋嵌入式补强混凝土梁试件的四点弯曲静载试验,应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法对混凝土加固梁的裂缝形成、分布、裂缝宽度和间距进行分析,研究了铝合金加固量、预应力以及预应力水平对嵌入式补强混凝土梁试件破坏模式和裂缝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铝合金筋嵌入式补强法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施加预应力进一步增强加固梁的强度并延缓混凝土开裂和钢筋屈服;端部锚固有效避免了加固梁试件发生剥离破坏,提高高强铝合金强度利用率;施加预应力、增大加固量和提高预应力水平,均可以有效控制裂缝扩展,减小裂缝宽度和间距;根据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对嵌入式非预应力/预应力铝合金筋补强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和分布进行了计算,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正常使用状态下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考虑预应力、加固筋数量以及预应力水平对最大裂缝宽度的影响,适用于嵌入式补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计算与分析。
    • 黄忠利; 樊丁; 于晓全; 黄健康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由世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顺应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趋势而生,由于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获得了高速发展。与传统材料加工方式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基于分层-叠加原理,可实现特殊零部件的定制,具有零件生产周期短、材料消耗少等特点。高强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为了开发更有效的高强铝合金AM工艺,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从增材制造技术优势出发,讨论了几种高强铝合金先进增材制造方法和改善其力学性能的方式,同时介绍了减少或消除缺陷的先进增材制造技术工艺的最新发展。
    • 支新航; 王元清; 李贝贝; 张颖; 范圣刚; 欧阳元文
    • 摘要: 为研究结构工程中高强铝合金轴心受力构件的局部稳定性能,对7个7075-T6铝合金H型截面短柱开展了轴心受压试验,测量了7075-T6铝合金的材料力学性能和试件的局部几何初始缺陷,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局部屈曲承载力、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7075-T6铝合金材料平均名义屈服强度达到536 MPa;试件翼缘与腹板的平均局部几何初始缺陷幅值分别为0.29%和0.04%,属于《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T 5237.1—2017)中的高精级构件.采用基于板件应变的“应变反转法”与基于板件位移的“N-w^(2)法”确定了构件的局部屈曲荷载,板件宽厚比越大,构件局部屈曲应力与极限应力越小,同时局部屈曲应力与极限应力的比值也越小,说明对于宽厚比大的板件,其局部屈曲后强度提升明显,设计中应予以利用.将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结果与各国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现行《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和欧洲规范(EN 1999-1-1:2007 Eurocode 9)均采用“有效厚度法”对铝合金板件屈曲后强度进行设计,美国规范(The Aluminum Design Manual 2015)基于全截面计算,通过材料强度折减,以考虑局部屈曲引起的截面承载力的降低.3个规范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840、0.824和0.923,表明现行国家规范和欧洲规范均对7075-T6高强铝合金轴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偏于保守,美国规范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 李权; 冯晨; 刘彬; 周庆军; 胡婉婷; 王福德
    • 摘要: 微气孔是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面临的主要问题。采用Advanced CMT+P(变极性CMT+脉冲)熔滴过渡模式,研究了EP/EN(正负半周波数)、扫描速度、送丝速度等电弧增材工艺参数对成形2219铝合金微气孔缺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改变EP/EN、扫描速度、送丝速度等参数调控热输入可影响气孔率;在热输入较低时,气孔以形核和长大为主,随热输入增加微气孔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在热输入较高时,气孔逸出开始占优,随热输入增加微气孔数量减少;在热输入低至230.5或高至439.5 J/mm时,平均气孔率均可降低至0.2%以下。
    • 郑宗文; 韩瑞涛; 吴海龙; 贾林玥; 莫雪妍
    • 摘要: 铸造高强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铸造性能好、耐腐蚀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海、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铸造高强铝合金在军工、汽车等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然而,高强铸造铝合金部件在性能上很大程度取决于铸件结构、铸造工艺及热处理情况。虽然铸造工艺对铸件的组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性能也不容忽视。铝合金铸件工艺要求及热处理技术标准范围宽,在实际操作中制造商只能根据具体的零部件使用环境及性能要求,进一步优化铸造和热处理工艺。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质量难以保证,阻碍了高强铸造铝合金优势的充分发挥。然而,高强铝合金只有通过优异的铸造技术及先进的热处理工艺,才能够保障高强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通过分析高强铝合金铸造及热处理工艺,旨在为同行业提供参考。
    • 关杰仁; 陈超; 丁红瑜; 尹衍军; 束超平; 袁康; 陈贺贺; 王凡; 王秋平
    • 摘要: 铝合金具备质轻、比强度高、抗蚀性优良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汽车工业等高端精密制造领域。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形的铝合金零件满足复杂定制结构件轻量化和功能一体化的制造需求,在船舶海工领域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和优势。本文概述了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形铝合金的关键技术难点,包括快速凝固过程中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工艺控制途径,重点介绍了国内外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形Al-Mg-Sc-Zr高强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及重要进展,讨论了未来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其在船舶海工领域的工程应用和机理探索提供思路。
    • 龚兰芳; 周永东
    • 摘要: 由于应力腐蚀开裂没有前兆,其危害性及破坏性极大,影响行车安全,故研究7xxx系铝合金焊接应力腐蚀机理意义重大。通过理论分析、系列验证试验,研究了7xxx-T6铝管焊接件的应力腐蚀机理,并对比6xxx-T6材料,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改进建议。
    • 刘小辉; 刘允中
    • 摘要: 高强铝合金(2×××,7×××等)因具有比强度高、加工性好等优点而被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大推重比飞行器设计及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轻质结构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零部件也面临着“薄壁化、中空化、复合化”的发展趋势,高强铝合金的传统加工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近年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在复杂零部件成形领域受到关注,有望成为进一步拓宽高强铝合金应用领域的新兴技术。然而,SLM成形高强铝合金因易产生周期性热裂纹和粗大柱状晶不良组织等问题而发展缓慢,晶粒细化是克服增材制造高强铝合金这一固有热裂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LM成形高强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不同体系合金的力学性能,重点阐述了抑制SLM成形高强铝合金中热裂纹形成的主要策略,包括SLM工艺参数优化以及通过微合金化或添加纳米颗粒细化晶粒等方法。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金成分的改变对材料综合性能以及热处理制度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SLM成形新型高强铝合金成分设计与综合性能评价、利用后处理工艺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合金综合性能以及专用晶粒细化剂的设计与细化机制探究等。
    • 赵朋飞; 文磊; 郭文营; 吴俊升
    • 摘要: 目的研究2A12铝合金在室内模拟及强化腐蚀环境下的腐蚀行为与机理,建立快速评价铝合金腐蚀寿命的加速试验方法。方法利用设计的室内加速腐蚀环境试验谱,通过实施模拟海洋大气环境效应的循环盐雾加速腐蚀试验,采用外观检查、SEM、XRD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表征了暴露不同周期样品的腐蚀失重、腐蚀形貌、腐蚀产物成分、极化曲线及阻抗谱等腐蚀性能,分析和归纳了铝合金的加速腐蚀行为与机理。结果随着腐蚀暴露时间的延长,2A12样品腐蚀失重动力学符合幂函数规律且关系式为D=1.662t1.061,腐蚀速率呈现短暂降低后迅速增加再逐步下降的变化趋势;腐蚀形貌从腐蚀产物均匀分布到逐渐变得集中和突出表面,后期局部出现脱落,腐蚀产物成分均以Al_(2)O_(3)为主,与腐蚀机理分析的化学反应过程基本一致。极化曲线Tafel拟合结果表明,腐蚀电位整体呈现稳定并缓慢减小的变化趋势(‒0.509~‒0.392 V),腐蚀电流密度呈现先波动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0.271~0.882 A/cm2);阻抗谱均在高频区表现为1个容抗弧,且容抗弧半径呈现“减小—增大—减小至稳定”的变化趋势;阻抗谱等效电路拟合结果表明,腐蚀产物膜电阻Rf呈现“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趋势,极化电阻Rp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结论循环盐雾环境对高强铝合金腐蚀的加速效果显著,从腐蚀动力学、腐蚀产物形貌及成分、电化学特性等角度,能够比较全面地表征铝合金的加速腐蚀行为与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加速腐蚀试验的模拟性和相关性提供条件。
    • 摘要: 高强度铝合金结构强韧性差一直是困扰航空航天、高速列车等重大装备的世纪难题。为了探明熔焊接头细晶带的软化及失效机理,为建造高损伤容限的轻量化铝合金结构提供科学支撑,西南交大对激光焊接7075铝合金熔合线处存在着的一个宽度仅为数十微米的贯穿板厚的细小等轴晶区进行了深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