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鲤科鱼类

鲤科鱼类

鲤科鱼类的相关文献在194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5057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水生生物学报、淡水渔业、河南水产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南方十三省区市水产学会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等;鲤科鱼类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付世建、曹振东、习宏斌等。

鲤科鱼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057 占比:99.73%

总计:55207篇

鲤科鱼类—发文趋势图

鲤科鱼类

-研究学者

  • 付世建
  • 曹振东
  • 习宏斌
  • 何亮华
  • 何舜平
  • 刘彦
  • 张国华
  • 徐盈
  • 梁勇
  • HE ShunPing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旭东; 闫鹏
    • 摘要: 鲤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也是河南省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养殖集中在河南沿黄渔区,全省年养殖产量达30万t,产值约35亿元。河南省鲤鱼池塘养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之首。由于全国鲤科鱼类种质资源无序交换,2003年以来,在洛阳市、郑州市、中牟县、开封市等沿黄集中养殖区鲤鱼急性烂鳃病盛行(包括KHV引起和CEV引起以及混合引起)。此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感染面积大,给河南省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 袁圣; 赵哲; 郝凯
    • 摘要: 鲤鱼痘疮病为病毒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是低温病毒病,主要感染鲤鱼、花鲢、鲫鱼等鲤科鱼类,一般情况下,只会感染池塘中的某一种鱼。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后变厚、增大,逐渐在鱼体形成一层白色黏液层。随着病情发展,黏液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如石蜡样物质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时,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可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
    • 龚昶; 米苏(图)
    • 摘要: 今年1月份,上海天气十分寒冷,虽然天气寒冷,但是鲤科鱼类还是可以适当觅食。在上海闵行区华漕镇附近的苏州河支流的许藻河,虽然河水清澈,鱼比较难钓。但是,我改进了钓鱼的渔具,从而使钓绩不断创新,每天多少能获得鱼获,小鲫鱼,达到空军的日子很少的。随着天气向寒冷深处发展,原来的钓绩逐渐难以维持。这迫使我重新更换河流,更换水域,以求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我想到上海虹桥机场附近有一条河流,河面开阔,以往每天在这儿钓鱼的人不少。
    • 刘海平; 刘乐乐
    • 摘要: 为识别鲤科鱼类与鲶形目鱼类氨基酸的组成特征,文章采用神经网络聚类算法(Self Organizing Maps,SOM),对42种鲶形目鱼类、鲤科鱼类进行了氨基酸营养价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受海拔影响,裂腹鱼类之间氨基酸组分差异较大,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鲇科、鮡科的鱼类与鮠科、鲿科的鱼类之间氨基酸组分差异较大,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四大家鱼与90%的裂腹鱼类和78%的鲇形目鱼类之间氨基酸组分差异较大,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黑斑原鮡与尖裸鲤属鱼类、叶须鱼属鱼类以及裸裂尻属鱼类氨基酸组分有着本质差别,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此外,分布区域、采样时间、野生和养殖的生活史的不同,均会导致同一物种氨基酸组成存在差异。
    • 王亚; 付成; 胡月; 付世建
    • 摘要: 为了比较早期捕食胁迫经历和当前环境中存在的捕食者对鱼类行为的影响,并考查这些影响是否存在种间差异,研究分别考查了测定环境(有、无捕食者存在)对有、无捕食胁迫经历的鳊(Parabramis pekinens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等4种鲤科鱼类探索性、活跃性和勇敢性的影响.结果 发现:早期捕食胁迫经历与当前环境条件对鱼类行为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且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无捕食胁迫经历的鳊、草鱼和中华倒刺鲃均会对陌生的捕食者乌鳢(Channa argus)做出行为响应,提示这3种鱼可能对陌生捕食者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这种识别与猎物鱼通过捕食胁迫经历获得的识别仍具有一定差距;具有捕食胁迫经历的鳊和中华倒刺鲃在空白环境中未表现出反捕食行为,可能是节约能量的一种策略.总体而言,草鱼对捕食胁迫经历和测定环境处理反应更为敏感,而中华倒刺鲃的反应则相对保守.但当周围环境中存在捕食者时,4种鲤科鱼类均会通过维持较高运动状态的方式来应对捕食者.维持这种应激状态可能对猎物鱼保持与捕食者的距离,并随时保持警惕较为关键.
    • 刘海平; 刘乐乐
    • 摘要: 为识别鲤科鱼类与鲶形目鱼类氨基酸的组成特征,文章采用神经网络聚类算法(Self Organizing Maps,SOM),对42种鲶形目鱼类、鲤科鱼类进行了氨基酸营养价值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受海拔影响,裂腹鱼类之间氨基酸组分差异较大,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鲇科、鮡科的鱼类与鮠科、鲿科的鱼类之间氨基酸组分差异较大,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四大家鱼与90%的裂腹鱼类和78%的鲇形目鱼类之间氨基酸组分差异较大,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 0.05);黑斑原鮡与尖裸鲤属鱼类、叶须鱼属鱼类以及裸裂尻属鱼类氨基酸组分有着本质差别,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此外,分布区域、采样时间、野生和养殖的生活史的不同,均会导致同一物种氨基酸组成存在差异.
    • 刘宁; 陈秀荔; 黄欣
    • 摘要: 为探究RNase 1在鱼类食性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对不同食性的9种鲤科鱼类,包括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杂食性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斑马鱼(Danio rerio)以及肉食性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鳡(Elopichthys bambusa)的RNase 1基因进行鉴定、序列特征分析、进化规律及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哺乳动物不同,9种鲤科鱼类基因组中只存在1个RNase 1基因,序列同源性高,且具有RNase A超家族的序列特征,包括N端信号肽序列,6个间隔的半胱氨酸残基,3个催化碱基形成的催化三联体和“CKXXNTF”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硬骨鱼和哺乳动物的RNase 1聚为不同分支,鲤科鱼类单独聚为一支;qRT-PCR结果显示,植食性的团头鲂和草鱼、杂食性的鳙和肉食性的翘嘴鲌的RNase 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4种鱼类在肝脏中相对表达量高,在团头鲂和翘嘴鲌的脾脏中表达量也高。以上结果表明,鲤科鱼类的RNase 1的进化与物种食性的关联性不大,但符合物种进化的规律。
    • 王雨; 杨建; 耿龙武; 张宇婷; 姜海峰; 徐伟
    • 摘要: 为阐明pH对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洛氏鱥(Phoxinus lagowskii)、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和方正鲫(Carassius auratus)4种鲤科鱼类精子活力的影响及差异,检测了4种鲤科鱼类精液的理化性质,同时设置pH值3.0、5.0、7.0、9.0、11.0梯度溶液,比较分析4种鲤科鱼类精子激活率、精子快速运动时间(FT)、精子运动时间(MT)和精子寿命(LT).结果 显示:4种鲤科鱼类中松浦镜鲤精液浓度、精子密度均最高;洛氏鱥精浆偏酸性,拟赤梢鱼精浆呈中性,松浦镜鲤、方正鲫精浆呈弱碱性;4种鲤科鱼类精子在pH 7.0~9.0的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中活力最高,且存在最适浓度差异.其中,拟赤梢鱼、洛氏鱥精子最适pH为7.0,精子激活率分别为(93.99±5.77)%和(96.67±2.89)%,FT分别为(35.32±0.81)s和(34.27±0.49)s,MT分别为(52.24±0.99)s和(44.33±0.76)s,LT分别为(71.50±5.50)s和(75.22±3.50)s;方正鲫精子最适pH为9.0,其精子激活率为(93.33±2.89)%,FT、MT及LT分别为(35.37±0.31)s、(85.18±2.04)s和(100.74±1.65)s;松浦镜鲤精子在pH 7.0时激活率最高,为(96.67±2.89)%,而其FT、MT和LT在pH 9.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80±1.82)s、(64.94±4.52)s和(84.03±7.02)s.结果 表明:拟赤梢鱼精子对水体pH最为敏感,松浦镜鲤、洛氏鱥次之,方正鲫精子对pH适应性最强.
    • 王猛; 罗思
    • 摘要: 从亚科层面分析了我国鲤科鱼类的游泳能力.研究发现,鲤科鱼类游泳能力差别较大,其中,裂腹鱼亚科、鲃亚科以及部分鮈亚科鱼类游泳能力较强,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可达100 cm/s及以上,具有与典型洄游性鱼类相当的游泳能力.研究结果可为中国鲤科鱼类保护及过鱼设施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 陈静; SHALABY Hany said ali; 易少奎; 王卫民
    • 摘要: 利用不同亚科的雌性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雄性鳡(Elopichthys bambusa)进行人工杂交获得子一代杂交个体,对团头鲂、鳡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团头鲂(♀)×鳡(♂)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中,杂交F1的性状更加偏向于母本团头鲂。在可数性状上,杂交子代的背鳍棘数、胸鳍棘数、腹鳍棘数和臀鳍棘数与母本团头鲂及父本鳡都一致;而其余大多数性状,如背鳍鳍条数、腹鳍鳍条数、臀鳍鳍条数、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和鳔室数,杂交子代的性状更接近于母本团头鲂。杂交鱼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623 bp,与母本团头鲂一致,其碱基组成为31.23%A、16.19%G、24.69%T和27.90%C,且具有一定的A+T偏向性。其线粒体基因组共编码37个基因,分别为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还有1个非编码区(D-Loop)。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团头鲂(♀)×鳡(♂)与母本团头鲂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父本鳡的亲缘关系较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