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黑麦

黑麦

黑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112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32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种业导刊、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2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等;黑麦的相关文献由2270位作者贡献,包括多立安、赵树兰、刘沁颖等。

黑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9 占比:51.70%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80%

专利文献>

论文:532 占比:47.50%

总计:1120篇

黑麦—发文趋势图

黑麦

-研究学者

  • 多立安
  • 赵树兰
  • 刘沁颖
  • 陈立
  • 张其清
  • 鲁志浩
  • 任正隆
  • 伍久林
  • 安调过
  • 李集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欧阳青; 钟声; 沈蓉; 李世平; 袁福锦; 任健; 刘彦培
    • 摘要: 通过入户访问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滇东北广为种植黑麦(Secale cereale)的来源、利用现状、病害发生状况、生产性能、播种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麦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引入云南东北地区,通过长期栽培与选择,已成为高寒山区优良的旱季饲用作物,孕穗期粗蛋白含量达到18.6%,孕穗期前可多次刈割,平均干草产量达6.187 t/hm^(2),2018年滇东北种植面积超过18 000 hm^(2),适宜海拔2 000~2 500 m的山区冬春季作粗饲料使用。加强滇东北黑麦推广应用对于缓解云南干季草畜季节矛盾,确保云南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 计保权
    • 摘要: 覆盖是减少农田氮(N)损失的一种有效管理措施。黑麦和毛野豌豆是两种当地常见的覆盖作物。关于玉米和大豆耕作措施对黑麦和毛野豌豆残茬中N和碳(C)释放速率和时间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是测定经济作物轮作(连作玉米、玉米-大豆和大豆-玉米轮作)、覆盖作物选择(黑麦、毛野豌豆、黑麦/毛野豌豆混合)和耕作措施(春耕或过渡性免耕)对覆盖作物残茬N和C释放速率的影响,计算覆盖作物残茬N、C的释放量。结果表明,轮作对覆盖物N、C的释放没有影响。毛野豌豆释放N、C的速率是黑麦的2.1和1.6倍。施用覆盖作物残茬的地块,N、C的释放速率比未施用覆盖作物残茬的地块分别提高了2.7和3.0倍。在作物覆盖和耕作方式共同作用下,17%~56%的养分释放发生在经济作物的生长期。
    • 杨子姗; 施忠芬; 杞斯卡娜; 张书婷; 徐率
    • 摘要: 黑麦为高寒地区饲粮兼用型小宗作物,目前集中于欧洲国家种植。我国是黑麦主要生产国家之一,但在全世界中所占比重很小。最近20年全世界黑麦生产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趋于稳定;黑麦单产水平则呈上升趋势。黑麦抗逆性强,籽实食用对于癌症预防、控制血糖和体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价值。黑麦在云南高寒山区种植历史已超过50年,从气候适应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角度考虑,黑麦在云南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前景。黑麦产量低,单纯用作粗饲料效益较差,探索黑麦籽实作为特色健康食品加工利用,提升黑麦的经济价值,对于云南高寒区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具有积极意义。
    • 杨陆浩; 王立建; 孙广华; 王少瓷; 崔连花; 陈昌; 宋梅芳; 张艳培; 姜良良; 杨建平; 王晨阳
    • 摘要: 栽培黑麦(Secale cereal L.)属于禾本科黑麦属,是一种有价值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具有很高的抗性。黑麦1RS染色体臂携带的抗病基因通过染色体易位转入小麦基因组,1BL/1RS易位系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小麦对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远红光受体,调控植物的种子萌发、株高、避荫性反应和开花等适应性反应。本试验克隆了黑麦光敏色素基因(phytochrome)ScPHYA、ScPHYB和ScPHYC,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ScPHYs在不同组织中的转录丰度,及其在幼苗期对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处理的响应。研究发现,黑麦与拟南芥、水稻及普通小麦等植物的phys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构域,且与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phys蛋白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ScPHYs在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并在黑暗和远红光条件下的转录丰度较高;由黑暗转红光、远红光、蓝光和白光条件下三者的表达模式略有不同。在光周期反应中,长日照条件下三者的表达模式相似,短日照条件下三者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以上结果表明,ScPHYs可能在黑麦光形态建成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3个黑麦光敏色素基因的转录分析,为研究黑麦的光信号系统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光敏色素在黑麦遗传改良及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杨亚彭; 刘欢; 杜文华; 田新会
    • 摘要: 为研究甘农3号黑麦在川西北地区的适应性,以冬牧70为对照,测定了甘农3号黑麦2018和2019年在四川省红原、道孚和布拖3个试验点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甘农3号黑麦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冬牧70(P<0.05),株高、鲜干比与冬牧70无显著差异;NDF含量显著低于冬牧70(P<0.05),ADF含量显著高于冬牧70,CP含量显著高于冬牧70(P<0.05)。2个黑麦品种在红原和道孚点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布拖点(P<0.05)。甘农3号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优于冬牧70,适宜于在川西北地区推广种植。
    • 何鹏亮; 揭红东; 谭燕群; 邓荟芬; 马玉申; 尹伟丹; 揭雨成; 邢虎成
    • 摘要: 为了筛选草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的小黑麦品系,以小黑麦品种中饲1877和黑麦品种中饲507为对照,研究了3个小黑麦新品系(中饲3241、中饲3297和中饲1640)在湖南冬闲田(湘东试验站、湘西试验站、怀化试验站和湘中试验站)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种质间中饲3297的平均株高和鲜、干草产量最高,抗倒伏性最好;试验点间湘西试验站的平均分蘖数和鲜、干草产量最高;试验点与种质互作效应间湘西试验站的中饲3297的鲜、干草产量最高。种质间中饲3297的粗蛋白、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粗灰分、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中饲3241的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最低。综合分析,中饲3297小黑麦新品系高产、优质、抗倒伏,适宜在湖南冬闲田种植。
    • 李世平; 刘彦培; 欧阳青; 钟声
    • 摘要: 采用与大田生产相似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以单播为对照,研究了滇东北黑麦和光叶紫花苕按用种量1∶1混播时的锈病发生及危害程度、饲草产量及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混播不能降低锈病的发病率,但可以有效减轻锈病的危害程度,降低因锈病导致的饲草减产损失;混播对饲草产量的增产效应不显著,但可以有效改善饲草品质。
    • 刘刚
    • 摘要: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目前已在我国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年发生面积超过400万公顷。小麦孢囊线虫不仅为害小麦,还可为害大麦、燕麦、黑麦等多种禾谷类作物,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收益。
    • 王伟强; 刘晶; 田新会; 杜文华
    • 摘要: 本试验以'甘农2号'黑麦(Secale cereale L.)为试验材料,以'冬牧70'和'黑饲麦'为对照,来评价'甘农2号'在2018-2019年在青海省不同区域(海晏县、湟中县、平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3个黑麦品种中,'甘农2号'在3个试验点的平均干草产量(13.04 t·hm-2)显著高于'冬牧70'和'黑饲麦',平均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冬牧70'和'黑饲麦';3个试验点中,海晏点3个黑麦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12.06 t·hm-2)显著高于湟中和平安点;品种×年份交互作用中,2018年'甘农2号'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14.38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试验点×年份交互作用中,2018年海晏点3个黑麦品种的平均干草产量(14.47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甘农2号'黑麦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高且较稳定,适应青海省海晏县、湟中县和平安区以及其他气候相似区种植.
    • 李世平; 刘彦培; 欧阳青; 钟声
    • 摘要: 采用与大田生产相似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以单播为对照,研究了滇东北黑麦和光叶紫花苕按用种量1:1混播时的锈病发生及危害程度、饲草产量及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混播不能降低锈病的发病率,但可以有效减轻锈病的危害程度,降低因锈病导致的饲草减产损失;混播对饲草产量的增产效应不显著,但可以有效改善饲草品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