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变应性,季节性

鼻炎,变应性,季节性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专利文献512606篇;相关期刊31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河北中医、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等; 鼻炎,变应性,季节性的相关文献由59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罗、欧阳昱晖、王向东等。

鼻炎,变应性,季节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12606 占比:99.97%

总计:512765篇

鼻炎,变应性,季节性—发文趋势图

鼻炎,变应性,季节性

-研究学者

  • 张罗
  • 欧阳昱晖
  • 王向东
  • 朱冬冬
  • 李颖
  • 王学艳
  • 孟粹达
  • 王成硕
  • 王洪田
  • 范尔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吊如; 康芳芳; 薛涛
    • 摘要: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分析该检测方法对AR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呼吸科门诊的AR患者240例,采用FeNO检测,并对比FeNO水平,依据检测结果将AR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对比治疗前、后FeNO水平、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以及免疫球蛋白E(IgE)。结果组间性别、鼻炎分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FeNO水平、EOS以及IgE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3组治疗前、后组间对比FeN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FeNO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FeNO检测结果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根据患者FeNO检测水平,及时给予患者治疗,可改善预后。
    • 叶远航; 向浏岚; 罗富锟; 陈源; 张世鹏; 蒋路云; 李昕蓉; 刘洋
    • 摘要: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多数AR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后可发展为鼻息肉,导致疗效更差,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已知AR可导致多种精神及心理紊乱,如抑郁、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等,甚至可能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AR的治疗指南中尚无心理相关的诊断及治疗.该文就AR所导致的心理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心理干预治疗的必要性做一综述.
    • 邓卓怡; 郑铭; 欧阳昱晖; 王向东; 刘晓玲; 刘晓佳; 萨日娜; 徐海侠; 付强; 许栋岳; 崔晓波; 刘戟; 宋柏龙
    • 摘要: 目的 调查内蒙古地区3个中心城市(赤峰、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及周边农村普通人群中变应性鼻炎(AR)的患病情况,寻找可能的患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3-10月期间,在内蒙古赤峰、呼和浩特、鄂尔多斯3个中心城市及周边农村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面对面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调查人群的AR相关信息,对调查人群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依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进行AR的诊断.监测同期3个地区每日气传花粉情况.采用SPSS 23.0对全部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6 818份,其中有效问卷6 393份.问卷自报AR患病率为27.72%(1 772/6 393),确诊AR患病率为17.10%(1 093/6 393),其中常年性AR确诊患病率为1.83%(117/6 393);季节性AR确诊患病率为15.27%(976/6 393).女性 AR 确诊患病率高于男性(19.19%比 15.34%,x2=16.594,P<0.001);在36~45岁、46~55岁这两个年龄段,女性确诊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7%比9.73%,14.13%比7.25%,x2值分别为23.848、18.772,P值均<0.001).少数民族确诊患病率高于汉族,城市确诊患病率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13%比16.20%,27.27%比9.71%,x2值分别为24.516、336.024,P值均<0.001).AR患者鼻部主要症状依次为喷嚏(91.31%)、鼻塞(85.91%)和鼻痒(85.00%);最常见的伴随疾病为变应性结膜炎(73.99%).哮喘(OR=6.629)、食物过敏(OR=3.236)、药物过敏(OR=1.786)、应用抗生素(OR=1.553)、近期家庭装修(OR=2.307)、吸烟(OR=1.322)是AR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SPT阳性反应比例最高者为黄花蒿(80.15%).内蒙古地区AR患者临床症状出现的高峰期均集中在7~9月,与气传花粉监测的第二个高峰期一致.结论 内蒙古地区中心城市及农村AR的患病率为17.10%,黄花蒿是本地区最主要的花粉变应原.哮喘病史、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抗生素应用、家庭装修、吸烟史是AR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胡美玲; 黄昌群
    • 摘要: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调控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患者鼻黏膜CD4+T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西安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SAR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进行鼻中隔检查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鼻黏膜组织中Survivin浓度.分离50例SAR患者鼻黏膜CD4+T细胞,将CD4+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urvivin过表达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关干扰序列,Survivin过表达组转染Survivin过表达质粒,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D4+T细胞中Surviv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 threonine kinase,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 研究组鼻黏膜组织中Survivin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urvivin过表达组CD4+T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CD4+T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过表达组CD4+T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CD4+T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过表达组CD4+T细胞中PI3K、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CD4+T细胞中PI3K、p-AKT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SAR患者鼻黏膜CD4+T细胞凋亡.
    • 黎迎春; 黄健
    • 摘要: 目的 研究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中医证候与血清25-OH维生素D3[25(OH)VD3]及白细胞介素(I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试验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喷嚏、鼻塞、清水样鼻涕、鼻痒、鼻黏膜肿胀淡白、平素自汗),比较2组血清25(OH)VD3、IL-8、IL-12、IL-31及CD4+、CD8+、CD4+/CD8+水平,并对试验组中医证候与血清25(OH)VD3、IL-8、IL-12、IL-31及CD4+、CD8+、CD4+/CD8+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血清25(OH)V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8、IL-12、IL-3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组中医证候喷嚏、鼻塞、清水样鼻涕、鼻痒、鼻黏膜肿胀淡白、平素自汗均与血清25(OH)VD3及CD8+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IL-8、IL-12、IL-31及CD4+、CD4+/CD8+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25(OH)VD3缺乏可能促进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的发病,血清IL-8、IL-12、IL-31水平的变化可以判断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
    • 蒙逖航
    • 摘要: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allergen)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为主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AR是鼻科常见病,发病机制复杂,治愈困难.药物治疗仍然是当前AR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对近年AR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杨晓喆; 申珅; 邓宇周佳; 王成硕; 张罗
    • 摘要: 目的通过搜集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甲基化组学)分析,确定过敏性鼻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的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进而探讨DMGs中关键基因及富集通路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可能的重要机制和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过敏性鼻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甲基化组学数据集(GSE100386,GSE50222),然后进行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首先利用R语言进行PCA分析,筛选差异甲基化位点DMCs及DMGs(阈值:Δβ=0.1,P<0.05)。利用STRING(10.0)进行蛋白互作分析,最后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对关键基因及其相关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经过PCA分析,GSE100386数据不显著被排除。GSE50222中花粉季外过敏性鼻炎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共有2847个差异甲基化CpGs,对应1594个DMGs,花粉季中过敏性鼻炎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共有950个差异甲基化CpGs,对应530个DMGs,Venn图显示其中重叠基因共458个。经过PPI分析得到STAT3、IL5、TP53、HDAC9、SMAD3等hub基因。GSEA分析发现关键DMGs所富集的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Notch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Th1 and Th2 cell differentiation等信号通路的显著富集。结论本研究所确认的关键基因/信号通路可能为过敏性鼻炎发病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 谭凤武; 黎可华; 邓亚萍; 谭国林
    • 摘要: 目的使用meta分析评价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与其他方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CNKI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9-04-01。同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人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数据提取及文献的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8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比较,翼管神经切断术能显著提高有效率[RR=2.51,95%CI(1.24,5.20),P=0.01],而与下鼻甲手术治疗中重度AR对比,翼管神经切断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R=0.26,95%CI(0.09,0.76),P=0.01]。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是一种疗效、安全性较理想的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方法。
    • 刘成; 卫平存; 胡金旺; 李睿
    • 摘要: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18β-GA)对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与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18β-GA组,每组10只,采用OVA致敏法建立大鼠AR模型,18β-GA组大鼠灌胃给予18β-GA(23.4 mg/kg),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期间每周末次给药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测定;随后麻醉大鼠取鼻黏膜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QP5及MUC5AC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特异性IgE(sIgE)、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及鼻黏膜组织中AQP5及MUC5AC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AR模型建立成功,与AR模型组比较,18β-GA组大鼠的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4.63±1.02 vs 8.74±1.88,t=7.567,P<0.01);已损伤的黏膜上皮出现好转,腺体和扩张的腺管趋于正常,肥大的杯状细胞明显减少,黏膜固有层浸润的炎性细胞减少。与AR模型组比较,18β-GA组大鼠的血清IL-4、sIgE的含量显著降低[(5.63±1.08)ng/ml vs(6.98±1.24)ng/ml,(0.772±0.185)ng/ml vs(1.886±0.394)ng/ml,t=2.608、8.096,P<0.01],IFN-γ含量显著升高[(65.42±8.02)pg/ml vs(35.14±4.83)pg/ml,t=10.237,P<0.01];AQP5蛋白表达量升高(0.84±0.13 vs 0.57±0.03,t=9.234,P<0.01),而MUC5AC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1.46±0.34 vs 1.82±0.31,t=6.318,P<0.01)。结论18β-GA可能通过改变AR小鼠体内的炎症因子的含量,同时升高鼻黏膜组织中AQP5的表达及降低MUC5AC表达的方式来达到治疗AR的效果。
    • 于睿莉; 王洪田; 王学艳
    • 摘要: 2019年2月《Allergy》杂志发表了《2019 ARIA变应原免疫治疗的医疗路径》。本意见书由Jean Bousquet为代表的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百余名过敏学专家和单位组成的工作组共同执笔完成。该意见书运用循证学依据,提出了针对变应原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的综合医疗路径(integrated care pathways,ICPs)的新理念,旨在使AIT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变应性疾病的作用。我们将该意见书与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EAACI变应性鼻结膜炎变应原免疫治疗指南(草案)要点解读》以及最新版的中国《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免疫治疗新指南》进行比较,借以解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