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价格传导

价格传导

价格传导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财政、金融、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284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当代经济科学、经济师、南开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十二次全国畜牧业经济高峰论坛、第九届中国金融学年会等;价格传导的相关文献由35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莉、刘芳、赵玉等。

价格传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 占比:1.8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1284 占比:98.12%

总计:11500篇

价格传导—发文趋势图

价格传导

-研究学者

  • 周莉
  • 刘芳
  • 赵玉
  • 何忠伟
  • 余建斌
  • 孔繁涛
  • 董晓霞
  • 许世卫
  • 丁存振
  • 乔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燕志鹏; 于泽民; 顾新莲
    • 摘要: 煤炭消费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煤炭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会互相影响,研究二者的价格传导对于实施减碳政策和实现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碳排放权价格和动力煤期货价格,运用VEC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初步分析了碳排放价格与煤炭期货价格的传导机制,然后运用BEKK-GARCH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对价格传导过程中二者的贡献度进行精确度量,并分析其走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碳排放价格和煤炭期货价格长期具有均衡关系,短期也会互相影响,但碳排放价格的贡献度远小于煤炭期货价格,并且与配额总量负相关,与碳市场成交量和参与的企业家数正相关。因此,在实施减碳政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煤炭期货价格走势,合理控制碳排放总量,并通过进一步活跃市场和扩大参与企业数量来提高市场效率,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助力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 陈林; 张涛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冲击,也导致防疫物品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出现非正常上涨。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如何传导,如何导致福利损失是当前理论研究的薄弱点。本文基于双重加价模型,对产业链垄断定价导致的最终产品价格上涨和福利损失进行理论分析,发现最终产品价格和社会福利损失与生产者加价能力和生产迂回程度皆正相关。同时,从疫情冲击导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出发,发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导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使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垄断势力。进一步分析可知,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导致需求激增和信息失衡加剧,使生产者获得垄断定价甚至超越垄断定价的机会,此时可能的社会福利损失或会超过理论分析中的产业链双重加价福利损失。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更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物价上涨、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提供思路。
    • 李燕; 贾春林; 赵伟; 孙雅飞; 姜文娟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诸多影响,我国牧草产业也遭受明显冲击。本研究以2018年1月−2021年6月国内苜蓿(Medicago sativa)草价格、国内生鲜乳价格、苜蓿草进口价格增长率、苜蓿草进口量与疫情确诊人数数据作为变量,建立了苜蓿草价格波动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苜蓿草价格的方差分解,分析了疫情期间苜蓿草价格变动的传导过程以及各变量对苜蓿草价格的影响程度。研究得出,短期苜蓿草价格受需求影响显著;疫情对苜蓿草价格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通过影响生鲜乳价格促使苜蓿草价格上涨;从长期来看苜蓿草价格受苜蓿草进口量的影响较大。
    • 马心语; 韩川昊; 霍晓轩; 洪伟(指导)
    • 摘要: 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ADF进行平稳性检验,然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方法,验证水果线下销售过程中生产价格与市场销售价格之间的价格传导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形成该机制的主要经济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价格传导呈现"非对称性"特征,由产至销的价格传导效应显著,而反向效应则不明显,主要原因来自于线下销售模式下果农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议价权上的差异,进而提出优化线下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引入线上销售等方面的建议。
    • 郑旭芸; 庄丽娟
    • 摘要: 为研究进口规模与国际粮食价格传导效应关系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选取2005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国内外玉米价格周度数据,利用时间序列相关模型分析不同进口规模下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的差异,并实证检验政策干预对上述传导效应差异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均值层面还是波动层面,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较小的时期,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均强于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较大的时期。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降低了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力。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后,由于中国玉米进口量占国内玉米总供给比重相对较低,中国玉米价格更多是受国内供求因素的影响,样本期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影响仍较弱。在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及国内粮食市场化定价改革深化过程中,中国应建立健全粮食市场风险防控体系,规避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 陈普; 覃盈盈
    • 摘要: 食品价格往往受到上游部门生产冲击的广泛影响。在传统计量经济学中,协整模型是捕捉这种动态关系的重要工具。但如果生产冲击有着较长滞后,协整模型的表现相对较弱。为改进该类模型表现,文章在模拟数据下比较了传统的协整、阈值协整和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对数据的拟合能力,发现随机森林模型的样本外预测准确度显著优于传统计量模型。为拓展随机森林算法在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随机森林方法提出了广义脉冲响应和误差方差分解的相应算法。文章将上述算法应用于母猪存栏量对猪肉价格冲击的建模,发现中国猪肉价格传导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速的负向冲击影响远远高于正向冲击影响。同时,这种冲击存在显著的阈值特征,当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速接近该阈值-4.5%或-2%时,其冲击的一个微小变化会导致猪肉价格的迅速改变。
    • 摘要: 1“原料降,饲料涨!”——进入6月以来,持续高位的豆粕突然迎来暴跌,期货市场大幅下跌,且市场悲观心态增加,下游采购积极性差,大都以观望为主。另一项原料玉米的行情,价格也呈窄幅偏弱震荡趋势。此前的每一次原材料涨价,饲料价格也都是闻风而动,紧密相随。然而正当养殖户都在翘首以盼,饲料价格会跟随原料下跌迎来松动之时,国内诸多料企却不为所动,甚至“反其道而行”,在本月底又迎来了本年内的第六、七轮饲料涨价潮。而面对养殖户的埋怨,料企也只能美其名归咎于:“价格传导需要时间”。事实的真相真是如此吗?正所谓:养户苦涨价久已,不知何时才能盼得降价之时呢?
    • 左更
    • 摘要: 2022年上半年大多数时间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已导致下游行业价格传导受阻。2022年6月以来大宗金属价格发生重大分歧,部分工业金属最大跌幅超过30%。但是大宗金属价格下跌对经济的影响短期内无法显现,且短期内价格暴跌更使部分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大宗金属长周期运行特点决定了商品中长期看好趋势尚未了结,有效消化价格传导阻滞、纾解下游产业链淤涨成为关键;因此,国家相关部委必须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纾解顶层设计方案,以确保国民经济的长治久安。
    • 季柳炎
    • 摘要: 进入9月份以后,粘胶短纤市场价格并没有像预计的一样出现上涨,价格从14700~15000元/吨下跌到13800~14000元/吨。在整个大纺织“金九银十”的市场旺季仍然存在的背景下,粘胶短纤行业市场信心略显不足,价格下跌对产业链各环节有何影响?上游原料溶解浆的成本变化将如何牵制粘胶短纤走势?下游纱厂为何没有出现惯常的跟跌走势?解除这三大困惑,有助于了解粘胶短纤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机制,判断粘胶短纤后续的价格走势。
    • 付莲莲; 喻龙敏; 赵金霞
    • 摘要: 基于生猪期货对冲产业链风险理论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非对称误差修正和门限模型,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生猪八阶段产业链价格传导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生猪产业链中多阶段存在长期非对称传导关系和短期均衡关系,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传导、仔猪价格对生猪价格的传导、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相互传导、仔猪价格对玉米价格的传导这五个阶段的价格传导存在门限效应;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玉米价格是仔猪价格和生猪价格的Granger原因;生猪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对中游的短期修正调整速度较快,而中游对下游和上游的短期修正调整速度相对较慢。生猪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积极主动地发挥期货避险职能,低买高卖,实现差额收益,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降低企业生产风险;生猪产业链下游企业参考市场生产以保证原料供应,下游零散农户推荐采取保险和期货相结合的避险模式,避免个人进行期权交易,应当通过农民合作社统一向保险公司或期货期权公司购买价格保险产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