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余热回收

余热回收

余热回收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21874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7篇、会议论文983篇、专利文献264540篇;相关期刊911种,包括冶金动力、工业加热、节能等; 相关会议551种,包括2015钢铁企业中低温余热回收与高效利用新设备、新技术交流会、第十届全国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余热回收的相关文献由36526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王伟、陆建宁等。

余热回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57 占比:1.10%

会议论文>

论文:983 占比:0.37%

专利文献>

论文:264540 占比:98.53%

总计:268480篇

余热回收—发文趋势图

余热回收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伟
  • 陆建宁
  • 张红光
  • 舒歌群
  • 王涛
  • 李伟
  • 付林
  • 张鹏
  • 田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冲冲; 张林兵; 刘晓峰; 崔明辉; 崔楚阳
    • 摘要: 为了提高空压机能量利用率,解决空压机在夏季制冷效果差等问题,以新疆地区某煤矿空压机改造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余热回收系统用以吸收空压机产生的余热。系统利用油水换热器将空压机产生的余热经一次循环系统传递到高温水箱,由高温水箱加热自来水制备洗浴热水。研究数据表明,系统全年回收余热相当于87952 m^(3)天然气所释放的热量,在冬季、夏季和春秋季利用这些余热可制备的45°C洗浴用水量分别为51.5,58.9和55.7 t。此外,经济性分析表明,系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预计为2.5 a。因此所设计的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和使用价值,研究结果对矿区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项鹏飞; 葛磊蛟; 周震震; 刘航旭; 陈伟
    • 摘要: 面向具有电/冷/氢需求的典型园区,提出了一种计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余热回收的氢-冰储能微网优化配置模型,旨在对微网中风/光/氢/冰/储等各主要部件进行容量优化以提高经济性。首先设计了光伏直流电解水制氢储能和风力交流供电冰蓄冷的交直流混联源荷直驱的双重储能机制;为提高氢能利用率,提出利用SOFC的余热回收进行冷电联产。综合考虑本文所提模型的非线性,电解槽、冰蓄冷等设备运行状态多变,以及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全局寻优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与量子粒子群(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混合的ABC-QPSO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以广东某园区为实例,通过4种方案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的优越性。
    • 刘喜华; 曾凡波; 殳哲君
    • 摘要: 我国钢渣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于30%。目前钢渣堆存量超10亿t,导致土壤及水体的严重污染,提高钢渣资源化利用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对钢渣在回收含铁料、返回烧结、用于道路和建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基于钢渣产量大、温度高的特点,给出未来钢渣应加强在余热回收方面研究,同时加大钢渣在道路和建材领域的利用,使得钢渣得以大量消纳,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 周婷婷
    • 摘要: 介绍了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液焚烧装置,其使用焚烧技术处理废液,实现低污染大气排放,在伴烧一定量的天然气的同时也利用了废液的热量,并回收余热实现能源循环利用。针对传统的绝热焚烧炉膛运行过程中的耐火砖寿命短、余热回收系统易堵塞、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该系统设计了非绝热炉膛余热回收系统。非绝热炉膛利用废液焚烧后产生的熔融盐液做炉体保护层,在炉膛底部直接收集熔融盐液。该焚烧系统配置了废液焚烧的烟气流程系统、余热回收的汽水流程以及排灰系统,在保证废液破除率和余热回收效率的同时,装置的稳定性提高,寿命和维护周期延长,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 亢辰辰
    • 摘要: 为实现焦炉烟气的超低排放,对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有焦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进行了改造。基于改造原则,在分析对比几种脱硫脱硝余热回收工艺组合的基础上,确定了采用“SDS干法脱硫+布袋除尘+SCR脱硝+余热回收”的工艺路线。介绍了该工艺路线的流程,优化了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装置进行了168 h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经脱硫脱硝的焦炉烟气中NOx质量浓度≤130 mg/m3、SO2质量浓度≤30 mg/m3、颗粒物质量浓度≤10 mg/m3,实现了超低排放。
    • 李平
    • 摘要: 海洋油气资源开采一直是我国获取石油能源资源的重要途径,但受到海洋开采特殊性的制约,能源的消费过度与碳排放量大的现象存在于生产开发的全过程中。以“碳达峰、碳中和”为背景,针对海洋油气资源开采中能源消耗现状及相应的节能技术措施,从油田伴生气放空、海上油气田区块整体电力系统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的生产设施的能耗现状及相应的节能技术三个重点领域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入手,研究其开采、生产及集输过程的节能技术,从而提出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王晓华
    • 摘要: 介绍了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IGCC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在煤制油低热值合成驰放气回收上的应用研究,对燃气轮机在实际工程运行中存在的燃料喷嘴烧结、烟气NO_(x)指标偏高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燃气轮机运行优化需求,提出燃气轮机运行问题解决的措施,希望为燃气轮机低热值驰放气合成气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 胡晓微; 张蓓; 董胜明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滑移温度的混合工质应用于复叠式热泵系统低温回路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搭建复叠式高温热泵实验台,选用R245fa与R134a/R245fa(质量比分别为9∶1、8∶2、7∶3、6∶4)作为高温、低温级循环工质,蒸发器进水温度在20~40°C,冷凝器出水温度在110~130°C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并对机组的COP、制热量、吸热量、压缩机排气压力等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取120°C的热水时,低温级工质选用R134a/R245fa(8∶2)具有显著优势;在循环温升为90°C时,系统在低温水源温度为30°C、制取热水温度120°C工况下综合性能较好,且当低温级工质为R134a/R245fa(8∶2)时,系统综合性能最优,COP为2.52。试验结果可为复叠式高温热泵机组工质的选择提供参考。
    • 赵红利
    • 摘要: 本文以株洲某工厂为例,阐述了空压机改造热量计算及方案,以供读者借鉴。该项目改造成功且运行良好,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卢丹凤; 潘振; 商丽艳; 周莉; 姚秀清; 孙超
    • 摘要: 为对不同温度区间的低温余热及LNG冷能实现梯级利用并回收CO_(2),提出了一种基于闪蒸循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对该系统设备及循环模块的热力性能、[火用]经济与[火用]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蒸循环中蒸发压力为4.5 MPa、蒸发温度为115°C、一级膨胀压力为800 kPa、分离器进口干度值为0.2时,该联供系统性能最佳,其净输出功、热效率、[火用]效率、LNG冷[火用]效率和CO_(2)捕集量分别为488.27 kW、61.290%、68.050%、69.530%和853.78 kW。此外,换热器与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具有进一步降低成本与环境影响的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