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氢合金

储氢合金

储氢合金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电工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6篇、会议论文119篇、专利文献393701篇;相关期刊236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72种,包括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等;储氢合金的相关文献由2404位作者贡献,包括闫慧忠、李宝犬、熊玮等。

储氢合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6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1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93701 占比:99.81%

总计:394446篇

储氢合金—发文趋势图

储氢合金

-研究学者

  • 闫慧忠
  • 李宝犬
  • 熊玮
  • 李金
  • 王利
  • 陈长聘
  • 吴铸
  • 徐津
  • 陈立新
  • 袁华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佘翔; 刘冬梅; 李雪; 沈伟杰
    • 摘要: 通过粉末烧结法制备不同前驱体LaNi_(5)/LaMgNi_(4)物质的量比(x)的车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用La-Mg-Ni储氢合金,研究x对合金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储氢合金在x=0.75和0.95时,由(La,Mg)_(5)Ni_(19)和(La,Mg)_(2)Ni_(7)相组成;x=1.20时,为(La,Mg)_(5)Ni_(19)单相;x=1.50时,由(La,Mg)_(5)Ni_(19)和LaNi_(5)相组成。各储氢合金的活化性能良好,且随着x的增加,最大放电容量Q max逐渐减小,第10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S_(100)先减小、后增大;当x=1.20时,S_(100)最小、极化电阻R_(p)最大、交换电流I_(0)最小。储氢合金按氢扩散系数D从大至小依次为x=1.50、0.95、1.20和0.75。适量的(La,Mg)_(2)Ni_(7)和LaNi_(5)相,有助于提升储氢合金电极的倍率性能;电极的放电速率与D正相关。
    • 郗玉平; 罗志欢; 田可欣
    • 摘要: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法制备了铸态和快淬态储氢合金,研究了不同快淬速度对储氢合金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快淬速度从0增加至32 m/s,储氢合金中(La,Mg)Ni;和(La,Mg)_(2)Ni_(7)相丰度逐渐减小,LaNi_(5)相丰度逐渐增大,晶胞体积逐渐减小。当铸态和快淬态储氢合金的活化次数分别为5次和3次时。随着快淬速度从0增加至32 m/s,储氢合金电极100次充放电的容量保持率S_(100)逐渐增大,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减小,腐蚀电位逐渐增大。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化趋势与交换电流密度和氢扩散系数保持一致,即铸态和不同快淬速度快淬态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交换电流密度I_(0)和氢扩散系数D_(0)共同决定。
    • 焦伟利; 皇甫益; 赵鑫; 王晨; 洪涛
    • 摘要: 文章研究了一种高功率储氢合金粉,通过ICP测试对合金粉的主要元素稀土和镍、辅助元素钴、锰、铝、铁等成分进行分析,通过XRD测试进行合金粉组织结构分析,通过与氢气反应进行平台压曲线分析;同时进行储氢合金粉粒度和比表面积测试,以及合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分析,开发了高功率储氢电极合金。通过电池恒功率测试确定该高功率储氢电极合金可满足镍氢电池对高功率大电流的要求。通过优化负极电极制备工艺,实现镍氢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
    • 欧阳柳章; 彭琢雅; 王辉; 刘江文; 朱敏
    • 摘要: 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因无污染、零排放等优点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系统中,车载储氢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其体积储氢密度并确保其应用的安全性,国际标准组织氢技术委员会规定储氢罐最多可充入70 MPa的氢气。因此,实现氢气的安全、高效加注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的关键,这也对加氢站中氢压缩机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大多数已建成的加氢站均使用机械式氢压缩机,其普遍存在安全性差、振动与噪音大以及维护成本高等缺点。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是利用储氢合金(氢压缩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平台压的不同对氢气进行增压。相比传统的机械式氢压缩机,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具有安全、环保、无振动和噪音、密封性好、无摩擦、能有效提纯氢气以及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为提升其加氢压力和压缩比,通常将几种不同的氢压缩材料串接设计为多级氢压缩机。而提升各级氢压缩材料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则是优化整个金属氢化物氢压缩系统性能的关键。氢压缩材料的改性主要集中于合金化。例如:LaNi_(5)合金A侧常被混合稀土Mm和Ml取代,而B侧常被Co、Al、Mn、Sn等元素取代,改性后的AB_(5)型合金因具有较低的吸放氢平台、较强的抗毒化性能与循环稳定性,通常作为高密度储氢材料或初级氢压缩材料;而TiCr_(2)合金A侧常被同族的Zr取代,B侧常被同周期的V、Mn、Fe、Co、Ni等元素取代,改性后的AB_(2)型合金具有较高的吸放氢平台、较大的储氢量,一般可作为中级或末级氢压缩材料。除此之外,具有极高平台压的ZrFe_(2)基合金也是应用于氢压缩领域的潜在材料。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然后设计了三级氢压缩机系统并综述了各级氢压缩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还对未来氢压缩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王铃(译)
    • 摘要: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最新市场研究报告《稀土金属回收市场:应用(永久磁铁、合金、抛光材料、玻璃、催化剂、荧光粉、陶瓷、储氢合金)、技术(湿法冶金、火法冶金)和地区——到2026年的全球预测》,全球稀土金属回收市场在2021年达到2.48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4.22亿美元,2021年到2026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2%。稀土金属被认为是催化剂、通信电子、汽车和军事武器等领域技术发展的关键元素。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领域的稀土金属需求将会增加,因为它们是新兴领域应用的关键组分,如绿色技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等。
    • 李锦山; 任春晓; 罗琛; 陈华祥
    • 摘要: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二次能源,对其高效利用的关键是开发出安全、经济、便携的储氢技术。在对目前主要包括碳基材料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配位氢化物储氢、高压复合储氢、石墨烯储氢、氨硼烷储氢、中空玻璃微球储氢等在内的几类固体储氢技术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储氢量、储氢机理、性能及其优缺点等方面对各类技术进行了对比,认为金属氢化物及其储氢合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最后对固体储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 高云鹤; 李珂; 刘煌; 周承商
    • 摘要: 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技术具有安全、无活动部件、可利用低品废热等优点,但该技术对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压力、平台斜度和滞后效应等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研究了合金元素对BCC型V基合金氢压缩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V_(75)Ti_(20)M_(5)(M=V、Ti、Cr、Zr)氢压缩合金,利用体积吸附法测定合金的PCT曲线和动力学性能,计算PCT曲线的平台斜度、滞后效应、氢压缩比及氢反应速率,比较合金的氢压缩性能。结果表明:V_(75)Ti_(20)Cr_(5)合金的可逆储氢量为1.05%(质量分数),相比于V_(75)Ti_(25)合金,其氢压缩速率显著提升;而V_(75)Ti_(20)Zr_(5)合金的可逆储氢量、氢压缩比和氢压缩速率均明显降低。
    • 邓剑锋; 孔凡校; 朱立宗; 黄煜
    • 摘要: 以稀土化合物REMg_(2)Ni(RE=La、Pr和Nd)作为添加剂,采用机械球磨的方法制备了Mg_(2)Ni和Mg_(2)Ni-18%(质量分数,下同)REMg_(2)Ni储氢合金,研究了添加剂对Mg_(2)Ni-18%REMg_(2)Ni储氢合金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储氢性能的影响,并与纯Mg_(2)Ni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充分氢化后RE=La、Pr和Nd时储氢合金的物相主要由稀土氢化物和Mg_(2)NiH_(4)组成,充分放氢后RE=La、Pr和Nd时储氢合金的物相主要由稀土氢化物和Mg_(2)Ni组成,且Mg_(2)NiH_(4)相和Mg_(2)Ni相的晶胞体积都相对纯Mg_(2)Ni较小。稀土化合物添加剂有助于提升放氢速率和氢扩散性能,且RE=Pr时储氢合金的放氢速率最快、最大放氢量高、氢扩散性能改善效果最好,这主要与储氢合金中PrH_(2.37)相最为细小、均匀,Mg_(2)NiH_(4)相晶胞体积小有关。
    • 马才伏; 袁川来; 赵雪琪
    • 摘要: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了球磨时间(0~60 min)对石墨烯/La_(15)Fe_(2)Ni_(71)Mn_(6)B_(2)Al_(2)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为0~60 min制备的石墨烯复合储氢合金都主要由La_(3)Ni_(13)B_(2)、(Fe,Ni)、LaNi_(5)相组成,其中LaNi5相的晶胞体积会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球磨时间从0 min增加至60 min,石墨烯复合储氢合金的电荷转移电阻先减小后增大、交换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氢扩散系数和荷电保持率先增加后减小,在球磨时间为40 min时取得电荷转移电阻最小值,交换电流密度、氢扩散系数和荷电保持率最大值。此外,在相同循环次数下球磨时间为40 min制备的石墨烯复合储氢合金具有相对较高的放电比容量。适宜的石墨烯/La_(15)Fe_(2)Ni_(71)Mn_(6)B_(2)Al_(2)复合材料的球磨时间为40 min,此时氢扩散系数和荷电保持率分别为1.259×10^(-8)cm^(2)/s和97.6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这主要与此时复合材料粉末颗粒较为细小、均匀且结晶度较高等有关。
    • 吕朋; 周兴盛; 刘芝辰; Viney Dixit; 何志平; 谭海
    • 摘要: TiFe储氢合金理论储氢量为1.86 wt.%,且分解压力适中,循环稳定性好,价格便宜且资源丰富,极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应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固态储氢材料.但传统的TiFe储氢合金存在着活化困难、有效储氢容量较低、抗杂质气体毒化能力很差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TiFe基储氢合金的缺点,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笔者总结了基于机械形变方法的TiFe基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对比了采用高能球磨技术、冷轧技术、孔型轧制技术及高压扭转技术处理后的TiFe基储氢合金的储氢性能,并探讨了冷锻技术、等径角挤压技术及搅拌摩擦加工技术等潜在的可用于TiFe基储氢合金的储氢性能改善的机械形变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