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物相组成

物相组成

物相组成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50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9篇、会议论文157篇、专利文献1013432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功能材料、机械工程材料、陶瓷学报等; 相关会议86种,包括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第十四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等;物相组成的相关文献由173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新红、李志坚、钟香崇等。

物相组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5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13432 占比:99.95%

总计:1013928篇

物相组成—发文趋势图

物相组成

-研究学者

  • 刘新红
  • 李志坚
  • 钟香崇
  • 叶国田
  • 吴锋
  • 李家科
  • 祝洪喜
  • 邓承继
  • 刘欣
  • 曹会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红娟; 张向阳; 韩磊; 张海军
    • 摘要: 以SiC颗粒、Si粉、Al粉和活性α-Al_(2)O_(3)粉为原料,以Fe为催化剂,采用原位催化氮化法制备了β-SiAlON(z=3)结合SiC材料。研究了氮化温度(分别为1350、1400和1450°C)和Fe加入量(分别为Si粉质量的1%、2%和3%)对合成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温度以1400°C为佳,Fe加入量以Si粉质量的1%为佳;加入Si粉质量的1%的Fe、在1400°C保温3 h氮化制备的试样中生成的β-SiAlON晶须直径较为均匀,试样的氮化程度、致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均较大。
    • 佘以明; 王鹏; 游杰刚; 司超伟; 郑华果
    •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电熔镁砂颗粒对镁碳砖性能的影响,以粒度均为6~3、3~1、1~0.074、≤0.074 mm的97电熔镁砂、97.5电熔镁砂、97.5二钙电熔镁砂、97.5大结晶电熔镁砂4种镁砂为骨料,粒度≤0.074 mm的97.5大结晶电熔镁砂粉料为基质,酚醛树脂为结合剂,-196石墨为碳源,制备了4种镁碳砖试样。按照国标检测了4种镁碳砖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高温抗折强度、抗渣性、抗氧化性以及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方镁石晶粒大小、高温液相含量、高熔点相是影响镁碳砖试样性能的三大因素。2)方镁石晶粒越大,镁碳砖试样各种使用性能越好。3)高温液相含量是降低镁碳砖试样高温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4)高熔点相会增大镁碳砖试样的显气孔率,降低其常温耐压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对抗氧化性和抗渣性影响明显。
    • 常成功; 文静; 董金美; 郑卫新; 阎峰云; 肖学英
    • 摘要: 为揭示碳化作用对镁质胶凝材料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压力试验机,对室内养护5 a龄期的镁质胶凝材料净浆试样和30 a龄期的镁质胶凝材料房梁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化作用对镁质胶凝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影响较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表及里渗入镁质胶凝材料中,在二氧化碳渗入的过程中引起镁质胶凝材料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的变化。镁质胶凝材料的微观形貌主要由针棒状、多孔状向块状转变,物相由5·1·8[5Mg(OH)_(2)·MgCl_(2)·8H_(2)O]相经2·1·1·6[2MgCO_(3)·Mg(OH)_(2)·MgCl_(2)·6H_(2)O]相最终转化为稳定的水菱镁矿和菱镁矿。由于碳化作用,镁质胶凝材料5 a龄期的抗压强度相比1 a龄期下降了22.1 MPa。因此,需要采用隔离方法处理镁质胶凝材料,以减少其碳化作用,延长其使用年限。
    • 苏静; 陈承超; 陈祥; 王甜甜; 陈威
    • 摘要: 针对火力发电站锅炉受热面面临的腐蚀吹损失效问题,制备一种先驱体转化陶瓷涂层。首先,按照一定配比获得由陶瓷粉体、玻璃粉、聚合物、溶剂等组成的先驱体转化涂层浆料,球磨混合后,经干燥、烧结制备得到厚度均匀(155.1±2.5μm)的绿色涂层试样。涂层表面结晶情况良好,主要由SiO_(2)、ZrO_(2)及Al_(2)O_(3)组成。将涂层施工于某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壁,运行约4000h,运行期间未出现腐蚀泄露与大块焦渣脱落导致的燃烧不稳定和灭火现象,且涂层整体完好无损,有效阻止了受热面的结焦、结渣风险。
    • 郗玉平; 罗志欢; 田可欣
    • 摘要: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法制备了铸态和快淬态储氢合金,研究了不同快淬速度对储氢合金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快淬速度从0增加至32 m/s,储氢合金中(La,Mg)Ni;和(La,Mg)_(2)Ni_(7)相丰度逐渐减小,LaNi_(5)相丰度逐渐增大,晶胞体积逐渐减小。当铸态和快淬态储氢合金的活化次数分别为5次和3次时。随着快淬速度从0增加至32 m/s,储氢合金电极100次充放电的容量保持率S_(100)逐渐增大,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减小,腐蚀电位逐渐增大。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化趋势与交换电流密度和氢扩散系数保持一致,即铸态和不同快淬速度快淬态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交换电流密度I_(0)和氢扩散系数D_(0)共同决定。
    • 曹会彦; 王文武; 张新华; 许海洋; 李杰
    •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碳化硅浇注料在1000°C静态空气和纯水蒸气(参照ASTM C863—2000)中分别保温50、100、150 h的高温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纯水蒸气氧化条件下,碳化硅浇注料的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均明显大于静态空气条件下的。2)和空气相比,水蒸气氧化对碳化硅浇注料的结构破坏更严重,可能是由于随时间的延长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膜,导致氧化反应持续进行;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内部结构被破坏,最终导致材料开裂、剥落,失效。3)不同条件下碳化硅浇注料抗氧化性能差异可能和氢键对氧化膜的破坏有关。
    • 潘成刚; 赵新; 史记; 房成洁; 马开江; 任鸿鑫
    • 摘要: 采用高频感应辅助燃烧合成技术,在5CrNiMo钢表面制备低孔隙率Ti-Al涂层,分析了涂层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及抗铝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i-Al涂层主要物相为Ti;Al、TiAl、TiAl;以及残留的Ti,未发现残留的Al及TiAl;。Ti-Al涂层形成受固-液反应机制控制,涂层组织遵循“球核环状”模型,压坯固有孔隙、间隙中气体及Al粉熔化后留下的位置在热爆反应过程中膨胀为该Ti-Al涂层的成孔机制。涂层平均硬度HV;为377.18,并且在涂层-基体界面处硬度波动最大。Ti-Al涂层在铝合金熔体中的腐蚀机制由液-固界面生成化合物及液态金属扩散进涂层联合控制,而非涂层溶解机制。
    • 苏玉玺; 李心慰; 吴锋; 高永军; 罗旭东; 冯雨; 陈卫敏
    • 摘要: 为了研究SiO_(2)原料粒度和反应温度对熔盐法合成莫来石晶须的影响,以Al_(2)(SO_(4))_(3)·18H_(2)O和d_(50)分别为80.25、45.16、0.91、0.02μm的SiO_(2)为原料,以Na_(2)SO_(4)为熔盐介质,分别在800、900、1000、1100°C保温3 h后,经蒸馏水浸泡、抽滤、洗涤、烘干制成莫来石晶须试样,分析了莫来石晶须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采用d_(50)=0.02μm的SiO_(2),制备温度为900°C;所制备的莫来石晶须结晶良好,纯度较高,长径比较大。
    • 金智商; 单峙霖; 赵惠忠; 余俊; 张寒
    • 摘要: 以铝矾土矿为原料,以玉米淀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或稻壳粉为造孔剂,采用干压成型后经1700°C保温3 h制备了微孔莫来石骨料。用XRD、SEM借助Image-Pro Plus软件分析了造孔剂种类和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对微孔莫来石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w)稻壳粉的莫来石骨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闭气孔率为5.6%,体积密度为2.63 g·cm^(-3),耐压强度为148 MPa,中值孔径为15.16μm,500°C时的热导率为2.30 W·m^(-1)·K^(-1)。
    • 张粤; 王宏杰; 杨林; 陈鸿; 曹建新
    • 摘要: 选取四种不同粒径磷石膏,分别与机制砂、水泥及外加剂混合制备了湿拌砂浆,考察了磷石膏粒径对砂浆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TG-DSC、MIP以及SEM测试探究了磷石膏粒径对湿拌砂浆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粒径增大,湿拌砂浆工作性及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掺入30%(质量分数)粒径为53~106μm的磷石膏时,湿拌砂浆稠度损失19%,保水率为90%,28 d抗压强度为10.7 MPa,14 d拉伸黏结强度为0.25 MPa,可满足抗压强度大于10 MPa的技术指标要求。随着磷石膏粒径增大,磷石膏中的共晶磷含量减少,水泥水化过程受抑制程度减弱,砂浆中水化硅酸钙(C-S-H)生成量增多,且在远离CaSO _(4)·2H _(2)O颗粒的区域有大量C-S-H出现。然而,砂浆硬化体的孔体积却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掺入30%(质量分数)粒径为53~106μm的磷石膏时,砂浆的孔体积最小,仅为0.1309 mL/g。磷石膏粒径范围适宜控制在53~106μm,此时湿拌砂浆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