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性能

磁性能

磁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379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8篇、会议论文539篇、专利文献221692篇;相关期刊517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 相关会议235种,包括2016国产高性能电工钢生产技术与应用研讨会、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磁性材料及应用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论坛等;磁性能的相关文献由781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颖、徐晖、马毅龙等。

磁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8 占比:1.17%

会议论文>

论文:539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221692 占比:98.59%

总计:224859篇

磁性能—发文趋势图

磁性能

-研究学者

  • 刘颖
  • 徐晖
  • 马毅龙
  • 涂铭旌
  • 陈登明
  • 兰中文
  • 余忠
  • 孙建春
  • 李军
  • 孙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肖颖; 朱诚意; 刘玉龙; 高洋; 郭小龙; 李光强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未渗氮工序下,Nb含量对取向硅钢抑制剂析出行为、初次再结晶组织、织构演变以及成品板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含量分别为0.028%和0.050%的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试样中抑制剂类型均以Nb(C,N)为主,析出物数量密度依次为8.23×10^(5)、13.51×10^(5)个/mm^(2),析出物平均尺寸分别为44、35 nm;两种钢初次再结晶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相差不大,分别为11、12μm,主要织构类型均为{114}、{111}和{111}织构。当Nb含量由0.028%增至0.050%,钢中抑制剂数量密度增加、尺寸减小,初次再结晶组织均匀性变差,有利织构含量降低,经高温退火后,0.050%Nb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不完善,组织更细小,磁性能相对较差。
    • 丁娇; 贾涓; 黄咸波; 宋新莉
    • 摘要: 以取向硅钢成品板为原料,采用冷轧和一次再结晶法制备了0.08 mm厚的取向硅钢超薄带,退火方式为780°C下的盐浴退火.借助EBSD技术和磁性能测试,研究了退火过程中不同保温时间下取向硅钢退火板中织构的演变规律及磁性能变化.结果显示,冷轧过程中,Goss织构逐渐转变为{111}织构;退火过程中,Goss晶粒优先在变形严重区域和轧板表面处形核,随保温时间的延长,Goss织构和η线织构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当退火条件为780°C×210 s时,取向硅钢退火板中Goss织构和η线织构的体积百分含量达到极大值,分别为76.92%和93.10%,此时其磁性能最佳,B8为1.85 T,P1.5/400为23.74 W/kg.
    • 李孝森; 安士忠; 贺建; 吕贵红; 李武会; 任凤章
    • 摘要: 采用热变形技术,制备了SmCo/FeCo纳米复合磁体,研究了热变形温度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磁体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变形温度从600°C升高到1000°C,Sm2Co17硬磁相的含量不断增加,FeCo软磁相的含量不断减少,SmCo/FeCo纳米复合磁体的矫顽力从1.54 kOe提升到5.04 kOe;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剩余磁化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相对于含有部分非晶相的600°C热变形磁体,700°C热变形磁体的晶化程度更高,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在700°C达到最大值.
    • 李冉; 秦强波; 马允敏; 赵奇少; 钱红伟
    • 摘要: 结合实际生产0.4%Si无取向硅钢,统计了不含Sn和0.025%Sn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变化,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不同成分下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微观织构。试验结果表明:Sn元素可以显著降低无取向硅钢的晶粒尺寸,0.025%Sn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比不含Sn减小28.4%;加入Sn元素后抑制了无取向硅钢中不利于磁性能的{111}面织构组分强度,提高了对磁性能有利的{100}面织构组分强度,0.025%Sn与不含Sn相比磁感均值从1.756 T提升至1.768 T,铁损均值从5.476 W/kg降低至5.204 W/kg,明显改善了无取向硅钢磁性能
    • 张晓东; 霍广鹏; 杜晓丽; 虞澜
    • 摘要: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r_(3)YCo_(4-x)Cu_(x)O_(10.5+δ)(x=0~1.0)系列多晶。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表征了多晶的有序化相变,以及Cu掺杂对结构、热电输运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在固溶范围内(x=0~0.4),观察到XRD的有序峰(103)和(215),说明四方Sr_(3)YCo_(4-x)Cu_(x)O_(10.5+δ)多晶为超结构,这与合成时1000°C以上的吸氧(δ)放热相变有关;当x=0.6~1.0时,978°C在晶界处形成了单斜杂相。当x=0~0.4时,多晶呈半导体输运行为。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空穴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增大,电阻率明显下降;此外,Co^(3+)离子自旋态降低,自旋熵增大,载流子浓度和自旋熵的共同作用使x=0~0.2多晶的热电势不变,x=0.4的热电势降低。磁化强度和铁磁转变温度(T_(c))降低,磁结构由G-型反铁磁转变为铁磁。在进行二次烧结后,300 K时电阻率明显降低,热电势为一次烧结的2倍,认为二次烧结提高结晶程度及铁磁有序排列。
    • 王毅; 韩杰; 孙宗辉; 刘成宝; 邵正伟
    • 摘要: 采用Visual C# 2005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开发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软件,应用此软件,建立了Fe-Si合金化工艺参数与合金层性能指标之间映射关系的模型。经过学习,可以验证或预测得出的饱和磁化强度和腐蚀电流密度,且与实际试验结果接近。建立合金化多指标综合性能评价模型,并建立合金化工艺参数对合金层各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对合金层各性能指标权重的调整,根据需求确定出合金层的综合性能值,从而给出最优的工艺参数。从预测结果可以得出,合金化工艺为Si摩尔分数为0.23~0.35,温度在1000 °C时,可得到最优性能,合金化样品的两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
    • 周云红; 鲍习科; 黄银芳
    • 摘要: 衔铁的磁性能和表面平整度对断路器的吸合电流有很大的影响。利用氢气保护磁性退火热处理后,衔铁的磁性能提高,但还需要进行磨削加工以保证材料表面的平整度。而经砂轮磨削后,会带来表面冷变形,使其磁性能下降。为了克服磨削后带来的磁性能下降问题,以坡莫合金1J50作为衔铁材料,分别采用回火去应力以及抛光工艺进行后处理,对比两种方案下衔铁材料的磁性能变化情况。试验数据表明:坡莫合金1J50经过氢气保护热处理后,晶粒尺寸变大,磁性能改善;经磨削冷变形后,磁性能有所下降,这是由其表面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导致的;对比采用回火去应力热处理以及抛光对衔铁磁性能的改善效果,可以看出,去回火去应力热处理优于抛光处理。
    • 郑皓天; 王子龙; 李翔
    • 摘要: 非晶合金具有许多优于传统合金的性能,而具有纳米晶结构的非晶合金材料的许多特性与传统的晶态合金材料和非晶态合金材料有着根本的不同。铁基非晶合金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非晶合金体系之一,通过热处理获得的具有纳米晶结构的合金具有更加优异的软磁性能,而这种高性能的功能合金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是21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与高技术领域重点发展的绿色产品。为了获得具备更多优异性能的纳米晶合金材料,近几十年来众多学者研究了元素的替代对纳米晶合金的影响。然而,当前对于纳米晶合金的研究仅局限于铁基非晶合金,并未探索其他元素基体的非晶合金;同时,目前对于纳米晶合金成分的设计大多根据经验规律或者探索性试验进行,尚未形成具有统一共识的理论模型。自1988年Finemet合金问世以来,研究者们除了为提高其软磁性能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之外,对纳米晶的形成机理也展开了不断的探索,发现对于Finemet合金纳米晶的结晶机制主要归因于α-Fe(Si)基体中Cu元素和Nb元素的相互作用。Finemet系列合金由于成本低廉,并且具备铁基非晶合金的高磁感与钴基非晶合金的低磁滞损耗与高磁导率,目前已经在变压器及电流互感器等领域实现应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对绿色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对Finemet合金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其在变压器设计的应用,研究者们对合金的巨磁阻抗效应、表面多样性及其向复合材料的发展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实现了其在军工、信息、能源等行业的应用。本文以经典Finemet合金为例,归纳了近年来通过元素的置换对Finemet合金的研究,分析了各个元素对Finemet合金的影响,通过分析Finemet合金的纳米晶结晶过程,归类出各组成元素影响纳米晶磁性能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研究纳米晶磁性合金的理论模型。最后,回顾了Finemet合金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黄望芽; 汤洪博; 苏异才; 温光浩; 沈杰; 赵斌
    • 摘要: 磁性能指标是硅钢产品最关键的质量指标之一,但是目前磁性能判定100%依赖于样品的离线实验室检测结果,生产线配置的在线检测仪的测量结果由于精度问题,不宜直接用于成品牌号判级。本文在现有硅钢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构建不同磁性能指标在线检测模型,并在现有信息系统上完成模型库的集成部署,实现硅钢产品全长、多指标磁性能结果的拟合数据输出,支撑取样优化、精准分切、辅助综合判定等功能应用,进一步优化硅钢产品质量管控体系。
    • 刘冬; 孙威; 刘荣明; 王倩; 李青华
    • 摘要: 以成分为Nd_(28.5)Fe_(69.9)B_(1.0)Ga_(0.3)Nb_(0.3)的钕铁硼合金锭为原料,采用氢化—歧化—脱氢—再复合(HDDR)工艺制备各向异性钕铁硼磁粉。重点研究了HDDR工艺过程中钙添加量对磁粉氧含量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有HDDR工艺参数的基础上,添加少量金属钙即可显著降低磁粉的氧化程度,大幅提高磁粉的磁性能。钙添加量小于0.1%时,磁粉的氧含量仍然较高而导致内禀矫顽力H_(cj)和最大磁能积(BH)_(max)低劣;钙添加量大于0.3%时,磁粉中残留的非磁性相过多以及颗粒团聚加重会导致磁性能指标全面下降;钙添加量为0.1%~0.3%是适宜的,在钙添加量为0.2%时,磁粉的综合磁性能最佳,其B_(r)为1.37 T、H_(cj)为1296 kA/m、(BH)_(max)为340 kJ/m^(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