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党争

党争

党争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相关期刊277种,包括民主与科学、北方论丛、船山学刊等; 党争的相关文献由31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乐军、刘成国、左福生等。

党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100.00%

总计:338篇

党争—发文趋势图

党争

-研究学者

  • 徐乐军
  • 刘成国
  • 左福生
  • 张永刚
  • 李世忠
  • 祁琛云
  • 颜健
  • 丁煜
  • 刘吉国
  • 刘培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戴菁
    • 摘要: 苏轼的碑志写作理念可结合其相关创作观之,也可自其“不作碑志”的阐说探之。一者,他认为“文以传人”,反对碑志用语过于夸饰;二者,于党争环境“不作文字”之戒中考量其“不作碑志”,他不愿“变格”文字,正是对碑志“信实”写作理念的坚守,故强调“不作”并审慎践行。以苏轼相关尺牍为中心,由“不作碑志”出发,可对苏轼的碑志写作理念有更深微的认知。
    • 王兰兰
    • 摘要: 卢就出身于山东世家大族范阳卢氏,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开始踏上仕途,为宦二十载,官至五品的刑部郎中。在文宗、武宗两朝,除短暂任职唐廷文化机构集贤院、广文馆,卢就主要在地方担任藩镇幕职;在宣宗朝,卢就任职中央,在监察司法系统不断升迁,也曾短暂担任财政官员。在朋党之争最激烈的背景下,卢就的仕进之路作为唐代文人迁官相对较优的范例,与这一时期牛党主要成员李珏、卢弘宣、毕諴的帮助密切相关,也因他在牛党借为吴湘翻案,彻底打击李党的斗争中有突出表现。他的仕宦经历,从一个微观的视角折射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牛党对监察司法工作的重视与掌控。
    • 袁易鑫
    • 摘要: 纵观宋阿云之狱,不过区区乡野小案,却引得北宋一干重臣争论不休、皇帝再三下诏,这其中固然有党争的影响,但如果本案争论的焦点仅仅是关乎党争,司马光和王安石两派的论证也不会如此的鞭辟入里、各彰其疑,即使在今天看来,其中很多论证也颇具光彩、值得再三玩味。
    • 李春保
    • 摘要: 王锺翰从事清史与民族史研究,既继承了中国史学重视考据的传统,又较多地在唯物史观思想指导下运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考察历史人物。王锺翰深入分析了一些学者对康熙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更深刻的看法,对于理解和认知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刘润浩
    • 摘要: 明季党争之缘起,在于皇权的恣意无约束,各党之主张也要臣服于“维护皇权利益”,因此这种党争具有鲜明的“皇权主义”色彩。党争手段之残酷令人不寒而栗,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不乏致对方于死地的斗争取向。这种血淋淋的争竞方式,无论如何都无法与现代社会相兼容。因此,明季的“党”,绝非现代意义上的政党。
    • 李博
    • 摘要: 苏轼渡海北归仅一年间,便卒于常州,一代文坛星主就此陨落天际。于苏轼而言,海南虽是苦不堪言的谪迁之所,但亦是他政治斗争的避祸港湾。面对尚不明朗的朝廷局势、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以及同贬者逝去大半的心灵痛击,他只有无尽的忐忑与忧惧。北归一载,苏轼匆匆而逝,考其缘由,主要有三:一是常州酷暑,燥热难耐,加速病变;二是年老体衰,北归跋涉,劳累所致;三是经年贬谪,精神重压,积久成疾。
    • 诸葛忆兵
    • 摘要: 宋宁宗朝权臣当政,结党营私,朝政糜烂,科举制度开始走向衰落。韩侂胄当政,大力排斥打击道学之士,党争酷烈程度超过以往,直接影响到科考人才的选拔。科举考试不再是相对公平公正地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而成为排斥异己、打击政敌的重要手段之一。宁宗朝科举制度之衰败,具体表现为科考环节中作弊盛行。最为常见手段有三种:冒籍、挟书、代笔。此外,考官选差不当、经义合题荒唐、童子科冒滥等,渗透到科举制度的所有环节,不胜枚举。宁宗朝科举制度之衰败是南宋政权衰落的重要一环,朝廷后继乏人,南宋政权的日趋衰落,不言而喻。
    • 王慎行; 王旭; 王翔宇; 贺明敬
    • 摘要: 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明代中后期的文官党争有着深远影响,是明代文官集团内部分裂的开端。本文分析了大礼议事件何以导致文官集团内部的分裂,着重讨论了与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基本逻辑,即政治问题道德化。大礼议中"继统派"与"继嗣派"的斗争不但是明代文官党争的开端,以"道德问题"相互指摘,以"卫道"为理由的斗争手段方法更为明代此后的党争奠定了基调。
    • 张邦炜
    • 摘要: "嘉祐之治"又称"仁宗之治",系1日党人士出于党争需要,于北宋中后期所塑造.在这些塑造者中,范祖禹与陈师锡最具代表性.他们粉饰宋仁宗及其时代,将"嘉祐之治"作为与新党争斗的法宝.北宋后期,旧党法宝失灵.旧党人士不仅未能劝说宋哲宗效法仁宗,复行嘉祐之政,也未能阻止宋徽宗重用蔡京,推行所谓"变法",而且他们屡遭贬黜,往往死于贬所.两宋之际政局翻转,旧党全胜,新党覆没.南宋历代君王均"专法仁宗",从此改革之门关闭.士大夫集团争斗的焦点不再是新与旧,而是和、战、守.包括嘉祐年间在内的仁宗时期问题成堆、危机四伏,实难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量齐观."嘉祐之治"一说仅畅行于南宋一朝,此后始终未曾叫响,被绝大多数人集体遗忘.
    • 刘成国
    • 摘要: 在行实方面,新出墓志可以提供新的材料,重建宋代文学家生平中一些遗失、湮没的环节.对于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作品的作年、背景,还有涉及的重大文学史实,新出墓志可以提供确切的解答.它有助于家族世系的全面呈现,纠正文集、族谱中的诸多讹误,推进家族文学研究.它为更加全面、客观了解北宋后期党争、政治史提供了宝贵史料,有助于走出成王败寇的胜利者书写,深化党争与文学的研究视域.它为墓志的书写研究提供了珍贵个案,有助于走出证史、订史的传统金石学藩篱,走向历史诠释.对新出墓志的利用,必须注意辨伪及文体特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