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创伤性凝血病

创伤性凝血病

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93374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2015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等;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文献由451位作者贡献,包括岳茂兴、李瑛、卞晓星等。

创伤性凝血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3374 占比:99.97%

总计:493529篇

创伤性凝血病—发文趋势图

创伤性凝血病

-研究学者

  • 岳茂兴
  • 李瑛
  • 卞晓星
  • 楚鹰
  • 沈文明
  • 刘政
  • 包卿
  • 周培根
  • 郑旭文
  • 黄琴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常涛; 闫芳; 韩永彬; 张怀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急诊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的疗效.方法 以90例创伤失血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对比两组并发症、凝血指标、血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观察组aPTT、PT、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乳酸(BL)、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降低,观察组BL、PaCO2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保证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纠正凝血紊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闫龙; 吴丽娟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方法180例急性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分为凝血病组(n=58)和非凝血病组(n=122)。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展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70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1均是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70岁、GCS评分1的急性创伤患者应该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预防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
    • 张昕; 彭小玲; 李兆芳
    • 摘要: 目的探究创伤性凝血病(TIC)血小板功能障碍早期分子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90例T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距入院时间分为6 h内组(n=35)、6~12 h组(n=29)与12 h后组(n=2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患者血小板功能障碍早期分子标志物[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采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分析仪检测患者血小板功能,分析血栓分子标志物与传统凝血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小板指标、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血液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高于6~12 h组与6 h组,12 h后组TAT、TM、t-PAIC、PIC高于6~12 h组与6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IC组患者血小板功能早期分子标志物与传统的凝血指标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TAT、TM、t-PAIC、PIC与APTT、PT、D-二聚体、ACT呈正相关,与血液肌酐、PF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障碍早期分子标志物在TIC形成及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参与作用,其中TAT、TM、t-PAIC、PIC分子标志物与凝血指标符合率高,能够用于TIC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张更伟; 周振裕; 杨柏松; 王进; 常海峰
    • 摘要: 目的:评价外源性人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氨甲环酸用于干预创伤性凝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就诊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补液输血抗休克基础上进行损伤控制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FIB和氨甲环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PT、APTT、FIB、Hb和PLT)、炎症因子水平(IL-6、IL-8和TNF-α)、输血量(RBC、FFP和冷沉淀)和预后(MODS和死亡率)。结果:治疗72h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改善更显著(P<0.05),且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的输血量、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IB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创伤凝血病患者,能够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李红月; 斯小水; 何建新; 郑文娟; 赵娴; 陈丽丹
    • 摘要: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纤维蛋白原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氨甲环酸联合纤维蛋白原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后48 h的凝血功能、炎症因子、血制品用量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48 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入院时降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较入院时升高(P<0.05)。治疗后48 h,观察组的PT、APTT低于对照组,Fib、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 h,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较入院时降低,血清IL-8较入院时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血清TNF-α、IL-6低于对照组,血清IL-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冷沉淀用量[(23.45±3.77)U vs.(25.58±4.12)U]、FFP用量[(812.88±89.45)ml vs.(868.68±94.11)ml]及RBC用量[(19.44±4.47)U vs.(22.68±5.34)U]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44.44%vs.25.93%)、28 d病死率(29.63%vs.12.96%)、1年病死率(35.19%vs.1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纤维蛋白原治疗创伤性凝血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纤溶亢进,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血制品输注,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与死亡率。
    • 陈少川; 童华生
    • 摘要: 严重创伤救治是全球性难题,全球每年因严重创伤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数的10%,而创伤性凝血病(TIC)导致创伤性大出血占创伤患者死因的30%~40%。TIC由多因素与多系统所综合诱发,预防和纠正TIC是严重创伤或多发伤管理的核心之一,而复杂的发生机制致使其诊断标准滞后与救治不及时。有研究提出的出血性凝血衰竭理论认为:严重组织损伤和失血,导致休克低灌注与氧债的发生,同时伴随血管内皮的一系列病变反应启动了TIC的发生。本文基于这一机制理论,尝试建立能够预测TIC发生的综合指标组合。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在血性凝血衰竭过程中的重要临床指标变化,以及这些指标对TIC的发生与进展的影响。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代表出血休克的血红蛋白变化、平均动脉压和休克指数,反映低灌注与无氧代谢的乳酸、pH值与碱剩余指标,血管内皮糖萼、syndecan-1、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血栓调节蛋白(TM)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因子等指标均具有评估患者TIC发生发展的潜在价值。因此,从出血性凝血衰竭发生机制的角度出发,了解由严重组织创伤、创伤性休克和组织低灌注,继而导致的血管内皮病变过程所诱导的TIC发生机制,能够为实施TIC的早期诊断乃至救治提供可靠的指标组合。
    • 周黎琴; 马欢杰; 周敏锋; 楼大勇; 赵金凯; 边蓉; 张叶飞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人纤维蛋白原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IC诊断标准最终选择符合条件的80例凝血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TIC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院后60 min内给予人纤维蛋白原,通过比较两组凝血指标、血制品用量及评估安全性指标,观察早期给予人纤维蛋白原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首次输血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5 min,85 min。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PT、APTT均明显降低,而FIB、Hb、PLT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4、8、12和24 h,试验组患者的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FFP、RBC用量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纤维蛋白原在抗纤溶、止血方面效果显著,早期给予人纤维蛋白原可及时有效地补充凝血因子的丢失,缓解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制品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秋林; 吴锋; 吴彬彬; 张小文; 吴湘军
    • 摘要: 目的研究创伤性凝血病(TIC)患者外周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水平变化与凝血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例TIC患者作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入院无创伤者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APC、vWF及D-D水平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APC、vWF、D-D与凝血功能相关关系;logistic分析TIC加重的影响因子,生存分析TIC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PC、vWF、D-D水平、PT、APTT、IN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57、20.83、41.26、50.16、40.08、25.87,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IC患者APC与TT、APTT、INR呈正相关(r分别=0.75、0.69、0.64,P均<0.05),vWF与TT、APTT、INR呈正相关(r分别=0.82、0.77、0.76,P均<0.05);D-D与TT、APTT、INR呈正相关(r分别=0.93、0.90、0.84,P均<0.05);logistic分析显示,APC、vWF、D-D是TIC加重的影响因素(OR分别=0.25、0.95、0.96,P均<0.05)。TIC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90.22%。结论APC、vWF、D-D与TIC患者预后的凝血功能有着相关性,可作为临床TIC患者检测、监护的指标,对患者病情加重的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 陈炳宁
    •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重症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闽清县总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重症创伤且并发TIC患者80例(研究组),同期重症创伤但无TIC患者8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完善所有临床资料信息,于患者转入ICU时采集外肘静脉血样,检测患者凝血指标、炎症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比较两组凝血、炎症、血常规指标。并对TIC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预后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常规指标。结果: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血浆活化蛋白C(APC)、D-二聚体(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RP、APC、D-D均是重症创伤患者T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存活组CRP、APC、D-D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急诊重症创伤患者TIC的发生与其体内CRP、APC、D-D三项指标水平的升高存在一定关系,且上述三项指标的持续升高会对TIC患者预后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 阿永德; 石梦真; 白桑木措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创伤病人发生TIC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以及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分析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20项研究),包括4 444名研究对象,涉及危险因素18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8分[OR=2.51,95%CI(1.99,3.18),P<0.000 01]、ISS评分高[OR=1.14,95%CI(1.04,1.25),P=0.004]、头颈部AIS评分高[OR=3.18,95%CI(1.74,5.81),P=0.000 2]、合并重型颅脑损伤[OR=2.01,95%(1.55,2.60),P<0.000 01]、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OR=2.09,95%CI(1.52,2.86),P<0.000 01]、脑室出血[OR=2.68,95%CI(1.34,5.38),P=0.006]、硬膜下血肿[OR=3.08,95%CI(1.96,4.84),P<0.000 01]、CT中线移位[OR=2.72,95%CI(1.60,4.63),P=0.000 2]、收缩压<90 mmHg[OR=9.71,95%CI(4.11,22.96),P<0.000 01]、合并休克[OR=2.84,95%CI(1.78,4.54),P<0.000 1]、碱缺失(base deficit,BD)≥6 mmol/L[OR=3.26,95%CI(1.70,6.22),P=0.000 4]、低体温[OR=2.56,95%CI(1.11,5.91),P=0.03]、血小板减少[OR=1.03,95%CI(1.01,1.04),P=0.002]、低血红蛋白[OR=3.62,95%CI(1.74,7.52),P=0.000 6]与创伤病人TIC的发生相关。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创伤严重程度(GCS评分≤8分、ISS评分、头颈部AIS评分)、颅脑损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CT中线移位)、收缩压<90 mmHg、合并休克、剩余碱、低体温、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为创伤病人TIC发生的危险因素。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