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利巴韦林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6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儿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87461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海峡药学、西北药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五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2012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江苏省药师周、2010年全国手足口病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等;利巴韦林注射液的相关文献由59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放、于红艳、吴宏富等。

利巴韦林注射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7461 占比:99.92%

总计:387784篇

利巴韦林注射液—发文趋势图

利巴韦林注射液

-研究学者

  • 刘放
  • 于红艳
  • 吴宏富
  • 唐恒
  • 文九芳
  • 李军
  • 陈冬英
  • 代红英
  • 何凯峰
  • 何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玉玲; 王栋梅; 马文玲; 高永伟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诊治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心肌酶谱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韩海云; 王芳娟; 候蕊
    • 摘要: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干扰素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轻症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手足口病患儿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接受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的40例纳入研究组;接受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的40例纳入对照1组,另选4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空白对照组,纳入对照2组。三组手足口病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补液、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对比三组手足口病患儿接受各自治疗方案之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手足口病患儿接受各自治疗方案之后的临床整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手足口病患儿提供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利巴韦林明显降低,应该给予推广与应用。
    • 柴瑞
    • 摘要: 目的 探讨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布洛芬混悬滴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接受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布洛芬混悬滴剂治疗的42例患儿纳入常规西医组,接受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柴桂退热颗粒治疗的45例患儿纳入中西结合组.比较两组疗效、止涕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7.78%,常规西医组为80.95%,中西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组(P<0.05);与常规西医组比较,中西结合组止涕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较短,治疗后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较低(P<0.05).结论 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布洛芬混悬滴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 摘要: 《2020年药品目录》3月起执行新冠肺炎用药全部纳入医保,自3月1日起,我国全面执行由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新版目录中收载了西药和中成药共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据了解,本次调整高度重视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品的保障工作,将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比多尔颗粒等药品调入目录,最新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所列药品已被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 刘佳
    • 摘要: 目的 探究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口服.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两组血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治疗10 d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CRP、IL-6、TNF-α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在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改善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方面,安全可靠且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幸向阳
    • 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银翘散结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抽取江西省高安市灰埠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6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展开临床研究,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利巴韦林单一治疗、银翘散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高热、咳嗽、咽痛、鼻涕消失时间与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00%大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加速患儿症状的缓解,促使患儿尽快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 樊启华; 上官华英; 周黎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讨论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讨论组退热时间、咽峡消肿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组IL-4、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选择热毒宁注射液可获得确切疗效,既能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又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明贵; 张庭伟
    • 摘要: 目的 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在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的应用,判断其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在本院中选取62例患有流行性感冒的患者,其入院时间均处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对数字法进行利用,以此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划分为不同两组,并根据分组对患者采取存在差别的治疗手段.对照组仅接受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利巴韦林注射液与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发现在采取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各方面将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该项治疗手段具备良好的临床价值,能够对患者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 袁慧宁; 徐明邦
    • 摘要: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目标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8例,均为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儿科收治的,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患儿64例,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78.13%)更高(P<0.05),研究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能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缩短治疗时间.
    • 郎宁
    • 摘要: 目的:对比利巴韦林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实施对比性研究,病例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样本量76例,时间2018年1月~2021年1月.38例患儿实施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归纳于研究①组;38例患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医治,归纳于研究②组.对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探寻.结果:研究②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97.37%,相比研究①组的78.95%而言,更高(P<0.05);研究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相比研究①组的23.67%而言,更低(P<0.05).结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更应该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医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