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2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1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807122篇;相关期刊328种,包括双足与保健、母婴世界、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33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等;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文献由256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静、胡开明、刘敏等。

小儿手足口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1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07122 占比:99.76%

总计:809052篇

小儿手足口病—发文趋势图

小儿手足口病

-研究学者

  • 李静
  • 胡开明
  • 刘敏
  • 张丽
  • 张琳
  • 王勇
  • 王红芹
  • 赵燕
  • 任晓红
  • 刘春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贺春艳
    • 摘要: 目的明确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儿科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参与研究,分组方法是信封1∶1抽签法,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及脑脊液中WBC、蛋白及葡萄糖含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的值均变小,尤其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应指标相比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14%,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病情康复进程,家长满意度高,对促进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丁翠平; 车伟坤; 张宇茂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利巴韦林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抽取手足口病患儿102例展开研究,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完成分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病毒、清热解毒等对症治疗,观察组51例联合利巴韦林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获取两组临床治疗数据,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4%,观察组有效率高(P<0.05)。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1.50±0.32)天、疱疹消失时间(2.03±0.45)天、腹痛缓解时间(1.30±0.46)天、食欲改善时间(2.37±0.68)天、平均治愈时间(3.60±0.62)天,对照组发热缓解时间(3.41±0.40)天、疱疹消失时间(4.59±0.66)天、腹痛缓解时间(2.89±0.53)天、食欲改善时间(4.12±0.71)天、平均治愈时间(5.13±0.67)天,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1.14±0.31)mg/L、PCT水平(0.10±0.04)ng/mL、IL-6水平(1.99±0.53)μg/L,对照组CRP水平(1.75±0.37)mg/L、PCT水平(0.44±0.05)ng/mL、IL-6水平(2.90±0.64)μg/L,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联合应用肠外营养与利巴韦林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理想,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速度快,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亢弘扬
    • 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手足口病症状积分及体温。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手足口病症状积分、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翘散与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加速缓解患儿病情,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高。
    • 陈亮
    • 摘要: 目的分析予以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该院儿科治疗且符合研究要求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遴选142例为探究对象,全部患儿诊疗资料均完整保存且应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纳入71例后予以不同治疗措施。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儿以常规对症治疗为基础服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持续治疗7 d,对于各组患儿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消失与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2,P=0.049);治疗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咽峡红肿、疱疹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K-MB、LDH、WBC、ALT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23%,显著较对照组的14.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对症治疗,可显著改善相关实验室指标,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疾病症状消失,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促进疾病转归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理想的用药效果。
    • 邢慧君
    • 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危重型手足口病中的效果及对患儿心肺功能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出180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病情发展为危重型的概率、心肺功能指标等。结果:观察组发展成危重型手足口病的概率2.22%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护理7.d后的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心排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工作中应用有助于预防危重型手足口病发生,改善患儿的心肺功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俞育昌
    •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气雾剂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该院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发热消失时间(1.68±0.56)d、皮疹消失时间(4.04±0.31)d、口腔疱疹消失时间(2.22±0.58)d均比对照组(3.75±0.41)、(6.01±0.61)、(3.57±0.73)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62、27.765、13.963,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 (1.16±0.33)ng/L、IL-6 (2.28±0.86)μg/L、TNF-α水平(1.03±0.29)μg/L均比对照组(2.59±0.67)ng/L、(3.73±1.31)μg/L、(2.02±0.51)μ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65、8.923、16.273,P<0.05);研究组恶心、头痛、疲倦乏力、腹泻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1,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85%)比对照组(80.6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2,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安全性高,同时可以改善机体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
    • 余冬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喜炎平治疗,研究组35例采用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愈42.85%,对照组治愈34.28%,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P<0.05);研究组呕吐、水肿、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5%(P<0.05)。结论临床使用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能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曹凤娟; 唐元元
    • 摘要: 目的 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单独使用干扰素治疗,B组单独使用炎琥宁治疗,C组使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A组、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的CRP、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的CD3^(+)、CD4^(+)及CD4^(+)/CD8^(+)明显高于A组和B组,CD8^(+)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能够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加快疾病康复速度,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免疫能力。
    • 姚齐玲
    • 摘要: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婴幼儿普遍易感。发病后,患儿的手、足、口等处可出现明显的疱疹、皮疹,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治疗,还可能引发肺水肿、脑膜炎等疾病,有致死的可能。研究发现,针对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家属加强健康宣教,更多的掌握小儿手足口病知识,能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对于控制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 李招玲
    • 摘要: 目的分析近5年内某院小儿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临床分型及病原学特征,为小儿HFMD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7年~2021年间收治的HFMD患儿411例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儿的基本资料,分析HFMD患儿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分型及病原学相关性。结果2017~2021年HFMD患儿发病高峰期为4~7月份,本次调查该时段占比58.88%(242例),第二高峰多为10~12月份,本次调查占比25.30%(104例)。患儿性别男女比例为1.12:1,其中以0~1岁婴儿期占比最高(44.28%),7~15岁儿童占比最低(1.70%);地域分布中城市与农村比例为1.04:1,两组本地患儿占比分别为89.52%,98.01%(χ^(2)=12.481,P=0.000)。411例患者重症27例(6.57%),各年重症HFHD患儿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0,P0.05)。结论某院HFMD患儿多集中在每年4~7月份,以~1岁婴幼儿占比最多,EV-71是导致重症病例的肠道病毒,因此对该类病原体感染患儿加强防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