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去势大鼠

去势大鼠

去势大鼠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838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上海市动物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2003年全国中药药理与现代化暨钙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3年中医妇科学术年会等;去势大鼠的相关文献由76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庆思、何成奇、姚新苗等。

去势大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 占比:7.7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838 占比:92.08%

总计:3082篇

去势大鼠—发文趋势图

去势大鼠

-研究学者

  • 刘庆思
  • 何成奇
  • 姚新苗
  • 魏秋实
  • 孙伟珊
  • 杨霖
  • 王维
  • 白孟海
  • 肖登
  • 邓伟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兴鹏; 郑利钦; 李鹏飞; 悦桂阳; 李志鸿; 吴敏辉; 林梓凌
    • 摘要: 背景:目前去势大鼠是成熟可靠的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对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相关观察指标也已有比较详细的研究,但对肾阳虚证、肾阴虚证骨质疏松的"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还有待完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测定是判断阴虚、阳虚证型的一个特异性指标,但用来分析两种肾虚证型骨骼系统相关指标方面仍存在不足,"病证结合"需要更多的实验依据和观察指标.目的:比较分析肾阳虚证和肾阴虚证骨质疏松大鼠骨小梁微观结构参数及血清中骨代谢指标的差异.方法:手术摘除20只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建立去势骨质疏松模型,10周后随机分为肾阳虚组、肾阴虚组,每组10只.肾阳虚组去势大鼠臀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肾阴虚组去势大鼠灌胃甲状腺片混悬药液,均1次/d,连续14 d,造模成功后采用Micro-CT扫描获取大鼠左侧股骨感兴趣区域骨微结构参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骨形成及骨吸收相关指标.结果 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两种肾虚证型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病证结合模型;②与肾阳虚组大鼠相比,肾阴虚组大鼠骨小梁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明显升高,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小梁厚度减小,血清各项骨形成、骨吸收指标明显升高,提示肾阴虚组大鼠骨代谢过程明显加快;③结果 表明,肾阳虚、肾阴虚证型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小梁微观结构及骨代谢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凌家艳; 刘庆; 马威; 薛莎
    •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和骨量流失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8只)和造模组(32只)。假手术组大鼠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造模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进行造模,造模全部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戊酸雌二醇、高剂量补肾通络方、低剂量补肾通络方灌胃,3个月后检测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α)、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Micro-CT检测大鼠第四腰椎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_(2)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能改善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及骨密度;补肾通络方可能通过上调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ERα表达,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发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文武; 侯铁奇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在去势SD大鼠骨质疏松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软骨形态的影响.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取40只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切断输卵管及切除卵巢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取同期实验的SD健康大鼠10只作为假体手术组.根据大鼠处理方法不同分为模型对照组、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及高强度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低强度组跑台训练10 m/min,中等强度组进行20 m/min跑台训练,高强度组进行25 m/min跑台训练,每天1h,连续训练6周.比较不同组大鼠训练6周后关节软骨mankin score评分、关节软骨厚度、血清钙、磷及MMP-3水平、HE及番红染色情况.结果 ①中等强度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评分低于低强度组、高强度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低强度组MMS评分低于高强度组及模型组(P<0.05);中等强度组关节软骨厚度高于低强度组、高强度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②中等强度组血清钙、血清磷水平低于低强度组、高强度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③模型对照组软骨表面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强度组大鼠人软骨表面相对光滑,细胞数量相对较多,排列规则,染色加深;中载荷运动组软骨表面光滑,染色明显增粗,基质染色较深,染色均匀;高强度组潮线不规则,染色相对较浅.结论 中等运动强度用于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中效果理想.
    • 李泽清; 丁军稳; 任荣; 丁启龙; 王哲; 米涛; 陆川; 李钊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雌二醇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15只/组,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给予不同药物干预.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指标,测定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矿物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结果 去势组血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ALP、BGP、PICP、TRAP)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较去势组均降低,尤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显著(P<0.05).去势组骨组织BMD和BMC、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位移和刚度)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较去势组均增高,尤以联合药物组增高最显著(P<0.05).去势组骨组织骨小梁减少稀疏,排列紊乱,网状结构破坏,大量纤维组织,髓腔内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联合药物组骨组织结构较完整,骨小梁数目增多,致密均匀粗壮,连接成网状结构,脂肪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雌二醇可调节大鼠骨代谢,增加骨密度和骨矿物质,改善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学,起到抗骨质疏松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 孙菁; 李佳洋; 沈沐瑶; 朱媛媛; 徐道明; 郭海英; 王昕玥
    • 摘要: 目的 观察培本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对照组(OVX)、中药低剂量组(D)、中药中剂量组(Z)、中药高剂量组(G)和西药组(X),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约1g的脂肪组织.造模4周后进行药物干预,各组持续灌胃8周.计算子宫指数,测定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股骨生物力学弹性载荷、极限载荷、弹性模量等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TRACP5b、sRANKL、OPG及氧化应激指标MDA、AGEs的含量.结果 与SHAM组比较,OVX组子宫指数、股骨近端和股骨中段BMD、弹性载荷、弹性模量均明显降低(P<0.05),OVX组血清MDA、AGEs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TRACP5b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OPG、OPG/sRANKL比值下降(P<0.01);与OVX组相比,各治疗组子宫指数、骨强度均有所改善.Z组、G组及X组BMD均明显增高(P<0.05).Z组、G组及X组TRACP5b含量下降(P<0.05)、OPG含量升高(P<0.05)、RANKL含量降低、OPG/sRANKL比值升高(P<0.05).Z组、G组血清MDA、AGEs含量降低(P<0.05).结论 培本固疏方可以增加骨强度,通过OPG/RANKL/RANK通路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减缓骨基质吸收,抗氧化应激机制也可能参与其中,具体机制有待探讨.
    • 朱伟; 李智斌; 杨利学; 谭龙旺; 袁普卫; 董博; 欧国峰
    • 摘要: 目的 观察抗疏强骨合剂对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p62表达的影响,探讨抗疏强骨合剂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抗疏强骨合剂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3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抗疏强骨合剂组给予抗疏强骨合剂灌胃3个月,阿仑膦酸钠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水溶液灌胃3个月.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骨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骨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p62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精神状况较差,毛发颜色晦暗没有光泽,体质量下降显著,偶有毛发脱落;阿仑膦酸钠组、抗疏强骨合剂组大鼠精神状况尚可,毛发颜色较空白组稍差,体质量轻微下降,但抗疏强骨合剂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更接近于空白组.HE染色示模型组大鼠骨髓腔内大量脂肪细胞增生,部分脂肪细胞核消失、碎裂,空骨陷窝数明显增多,骨小梁稀疏、结构紊乱;抗疏强骨合剂组大鼠骨髓腔脂肪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偶有部分细胞增生,软骨下及骨髓腔骨小梁粗大、结构完整,空泡陷窝较少见,接近空白组;阿仑膦酸钠组大鼠的变化与抗疏强骨合剂组相似,但空泡陷窝较抗疏强骨合剂组多.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LC3-Ⅱ、Beclin1的相对灰度值升高(P均0.05).结论 抗疏强骨合剂可能通过降低骨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含量,抑制自噬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陈竑明; 徐杰
    • 摘要: 目的:探讨龟鹿二仙胶对去势大鼠骨骼肌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龟鹿二仙胶组、雌激素组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龟鹿二仙胶组给予龟鹿二仙胶颗粒剂灌胃,雌激素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12周后活体骨密度(BMD)检测,同时检测骨骼肌Akt蛋白、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龟鹿二仙胶组和雌激素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蛋白Akt、p-Akt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龟鹿二仙胶组和雌激素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Akt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龟鹿二仙胶组和雌激素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龟鹿二仙胶对去势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改善BMD,提高骨骼肌Akt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