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二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第二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第二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青海多巴
  • 出版时间: 2011-09-15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青海省体育科学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索在高原环境下,曲棍球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以18名优秀内蒙古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原训练组(9名)和平原对照组(9名)。两组队员在平原共同训练两周,试验组上高原训练6周,对照组继续平原训练,所有生活方式,训练内容都相同。两组分别于上高原前、上高原后7天、14天、21天、28天、35天、42天、下山后7天、14天,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监测血常规、CK,BUN值,每周抽血前一天进行实战比赛,赛后即刻、3分钟、5分钟测血乳酸变化。结果:试验组第一、第二周实战后,血乳酸峰值低于平原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经过六周训练,大部分队员血乳酸峰值右移。说明对亚高原混氧训练逐渐适应。结论:本实验研究提示,在进行6周的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运氧能力有所提高。
  • 摘要:目的:对运动员在亚高原期间的身体机能状况及重点训练课进行评价,以此来找到一条适应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亚高原训练与赛季比赛之间的规律,并通过亚高原训练为赛季比赛创造优良成绩打下坚实基础.方法:每7天为一个小训练周期,第1周为适应性训练,主要以小强度(最大强度的30%)为主;第2周至第4周运动负荷逐渐加大,第4周运动训练量达到最大;第5周开始逐渐减少运动量,同时增加运动强度的比例;第6周训练量减至最小(最大训练量的50%)而运动强度达到平原时的最大强度,在上亚高原的第3、4周每周安排1次完整的三项课.第5周、第6周安排2次大强度训练课.上亚高原后每天清晨测量晨脉,每周一清晨7:00,队员晨起后空腹取静脉血3ml,测试血项,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指标.结果: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运动员BUN水平呈上升趋势,并与第5周呈最大值,运动员BUN最高可达11.5mmo1/1与初上亚高原相比有显著性变化。运动员CK值变化不大,可能与铁人三项是一项纯有氧为主的项目。结论:Hb、BUN、CK血项等指标能够准确的反映运动员的技能状态,CK值能较好评价铁人三项运动员混氧能力的水平。通过一定的低氧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机体完成较大强度和量得训练计划。
  •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原、亚高原、平原地区人群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亚高原地区群体体质的特征,探讨适合亚高原地区人群的运动健身方法。方法:本文根据2005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选取青海省西宁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江苏省南京市三地20-59岁人群,对比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24项指标,另有派生指标共7项,共31项指标,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MS EXCEL2003进行图表对比,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亚高原地区群体体质特征表现为身高较高,体重和充实度较大,大,皮脂分布以躯干为主,女性表现为胸围和腰围较小,臀围较大的特点。(2)亚高原地区群体脉博(心率)高于平原,低于高原,与海拔高度变化趋势相一致。有较高的收缩压和较低的舒张压,肺活量较低,其原因还需结合生活环境、从事职业和运动习惯等多方面综合分析。(3)身体素质方面呈现随海拔增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总体而言,在三地身体素质都普遍较低,优秀率低,区别不明显。结论:(1)亚高原群体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体质特征。(2)在亚高原地区进行健身运动,要选择节奏比较舒缓的的运动项目,强度以中等强度为宜,健身时间可适当延长,运动后要注意进行恢复。
  • 摘要:目的:探讨高住低训对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及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2月龄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常氧安静(C)、常氧运动(E)、低氧安静(H)、高住低训(HiLo)四个组,每组又分为1天、7天、14天和28天组.C组每天在常氧环境中安静生活;H组每天晚上暴露于常压低氧环境中10小时,氧浓度为13.6%,相当于3500m海拔高度;E组每天进行1小时的跑台运动,跑台坡度为5°,速度为20rr/min,每周训练6天;HiLo组的低氧暴露和运动方式分别同H组和E组.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泛素化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骨骼肌3-MH和血清皮质酮含量.结论:高住低训可能是通过诱导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从而促进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激活,使泛素化蛋白增加,引起骨骼肌蛋白质分解增加,骨骼肌3-甲基组氨酸含量明显增加,表明高住低训诱导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激活,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进而导致骨骼肌重量丢失,体重增长缓慢。
  • 摘要:目的:探讨高住低训对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及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2月龄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常氧安静(C)、常氧运动(E)、低氧安静(H),高住低训(HiLo)四组,每组又分为1,3,7,14和28天组。C组每天在常氧环境中安静生活;H组每天晚上暴露于常压低氧环境中lOh,氧浓度为13.6%,相当于3500m海拔高度;E组每天进行1h的跑台运动,跑台坡度为50,速度为20m/min,每周训练6天;HiLo组低氧和运动方式分别同H组和E组。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骼肌Murf-1,MAFbx mRNA表达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骨骼肌3-MH和血清皮质酮含量。结论:本研究发现低氧、运动和高住低训均可促进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诱导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激活,引起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低氧、运动和高住低训诱导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变化是从急性应激到慢性适应的一个过程。
  • 摘要:目的:本实验对20名平原受试者进行为期3周的低氧训练,测试其低氧训练前后急性低氧暴露时的血清抗利尿激素(AVP)和醛固酮(ALD),并进行急性高原病(AMS)评分,从AVP和ALD的变化探讨低氧训练对低氧适应的影响.方法:(1)受试者于低氧环境(海拔高度4 800m)中急性暴露6h,以60rpm、80 W的定量负荷仰卧蹬车20 min,LLS量表评价AMS,测试低氧暴露过程中的HR和BP,低氧6h结束时的血清AVP和ALD.(2)进行3周低氧训练后,再重复第一次的低氧暴露,测试相应指标.结果:(1)低氧训练之后较之前急性低氧暴露时患AMS人数由9人降到2人。(2)低氧训练后低氧暴露时的心率明显低于低氧训练前低氧运动时的心率。(3)急性低氧暴露6h,血清AVP和ALD均较常氧值显著下降;低氧训练3周后,低氧暴露6h的血清AVP和ALD与常氧值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3周低氧训练使机体减缓了对低氧应激的反应,增强了对低氧的适应。
  • 摘要:目的:通过摔跤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并结合训练负荷的安排,综合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探讨亚高原训练对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为亚高原训练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象为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16名,进行4周亚高原训练,记录每周的训练总量及训练强度,分别于上亚高原前、上亚高原后1周、2周、3周、4周测晨起安静心率,抽取清晨安静静脉血,测定血常规、血尿素、肌酸激酶、血辜酮指标。结果:4周亚高原训练对心率和血尿素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值上亚高原第1周后显著高于亚高原前,之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亚高原前的水平;亚高原训练第2周的肌酸激酶值显著高于亚高原前的水平;血皋酮水平上亚高原后逐渐升高,第3周与亚高原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到第4周的恢复调整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亚高原前的水平。结论:运动员的心率能较快的适应亚高原训练;此次4周的亚高原训练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良好,能较好的承受基本相当于平原的训练负荷,没有产生疲劳;亚高原训练中肌酸激酶能有效地监控训练的负荷。
  • 摘要:目的:对赛艇运动员红细胞系、气体代谢指标统计分析,评价8周低氧、高原训练对血液载氧与肌肉利用氧气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低氧训练和2010年高原训练的上海男赛12人为研究对象.低氧高度1800-2300米,高原海拔2118米.测试红细胞系和气体代谢指标,训练效果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组间用方差分析.结果:(1)低氧训练后VO2max(p=0.019)显著下降,VO2max/kg、R下降非常显著(P<0.01),其余指标无差异(P>0.05);高原训练前后气体代谢指标无差异(P>0.05).(2)气体代谢指标增长率低氧与高原训练比较VO2max、VO2max/kg、VCO2max、AT-HR差异显著.结论:(1)低氧、高原训练对气体代谢指标有改造作用,有氧耐力指标低氧效果优于高原训练,而VO2max,VO2max/kg等指标增长不及高原训练。(2)红细胞系指标对低氧、高原环境较为敏感,在训练过程中呈适应性变化且适应效果保持到训练后两周。(3)低氧、高原训练对血液载氧与肌肉利用氧能力有改善作用,改善效果与运动员能力、训练安排、训练环境等因素相关.
  • 摘要:目的:本文围绕河北省自行车队首次进行高原训练,测定不同训练阶段生理机能的适应情况,找出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密切联系训练,为训练强度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为今后河北自行车队的高原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河北省男子4公里团体运动员5名,训练地点为云南省呈贡体育训练基地。通过心率、生理指标和尿十项指标的监控,制定适合运动员的最佳训练强度,达到在高原训练的最佳竞技状态。本研究从高原习服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中等强度训练,第二阶段为中上强度加大运动量训练,第三阶段为大强度训练。结果:(1)第一阶段最高心率较平原稍低,恢复心率也低于平原水平,血液指标RBC,HCT,HGB,MCH较上高原前略有提高,P<0.05.尿蛋白和尿潜血出现率较低。(2)第二阶段强度和运动量较大,前半阶段最高心率比第一阶段有明显升高,和平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平均心率要低于平原平均心率.(3)第三阶段的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较第二阶段有所下降,P<0.05,RBC,HCT,HGB,MCH有大幅度的升高,尿蛋白和尿潜血出现率下降,恢复速度提高,P<0.05。结论:整个阶段的训练强度在逐渐提高,第二阶段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比较及时作出调整,降低强度,加大运动量,对有氧能力的巩固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而在第三阶段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保持下高原前的良好竟技状态。
  • 摘要:目的:本文对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在青海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高原训练期间进行物质代谢指标的监测比较,以探讨高原训练期间世居高原运动员物质代谢平衡的变化及规律.方法:以世居青海高原的自行车男子运动员8名为对象,其平均年龄为20.3±2.7(yr)、专业训练年限为3.4±1.9(yr)。在从平原训练返回的4周高原训练期间,采用PPENDORF 61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对运动员晨血尿素(BU)进行每周测试、用BACKMAN COULTER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Vivente人体成分分析仪(韩国)对运动员的血清激素(T,C)水平、和身体成分进行高原训练初期和末期的检测,结果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原训练期间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的晨BU值逐周增加,训练末期与初期比较,BU值增加15%(p<0.05),T值下降9.6%,C值升高2096, T/C值降低26%,运动员身体成份指标中体重下降2.71%、除脂体重下降2.02%、肌肉下降2.06%、蛋白质下降2.31%、脂肪下降6.63%,体脂率下降3.97%。结论:在高原训练期间应加强对世居高原运动员激素水平和身体成份的监测,并采取营养补充、增加力量训练等措施,用以预防和避免高原训练期间由于物质代谢平衡的改变引起的肌肉和蛋白质丢失造所负面影响和运动能力下降。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肥胖大鼠低氧训练模型,观察血清Visfatin蛋白含量和脂肪组织Visfatin基因表达水平,探讨低氧训练对肥胖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出生21天的离乳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0周、肥胖模型验证成功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2周,筛选130只随机分为13组:对照0周组,低氧安静1、2、3、4周组,常氧训练1、2、3、4周组,低氧训练1、2、3、4周组.低氧环境模拟海拔3500米;常氧和低氧训练组分别以25、20m/min进行跑台训练,各训练组持续运动1h/d、6d/w、1-4 w.采用ELISA法测试血清Visfatin蛋白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测试脂肪组织Visfain基因表达.结果:(1)肥胖大鼠0周时血清Visfatin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周(P<0.01)。(2)常氧训练组第4周时Visfatin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第1,2,3周;第4周Visfatin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组(P<0.05)。结论:(1)低氧训练控制肥胖大鼠血清Visfatin蛋白水平较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更为有效。(2)与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比较,低氧训练下调脂肪组织Visfatin基因表达作用更明显。
  • 摘要:目的:为摔跤项目赛前利用高原训练达到提高机能水平、减少体内脂肪、降低体重提供了可操作性较强的理论依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针对高原环境下太阳辐射强、空气干燥、呼吸频率高、能量摄取受限等因素造成体重自然降低,摔跤项目高原训练周期与运动员减重期安排时间相近,以及运动员有氧能力、恢复能力对比赛的影响等。结论:(1)从高原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混氧耐力及肌肉耐力等水平。(2)摔跤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周期时间安排与减重周期基本一致,可在有效提高运动能力的前提下,达到减重目的。(3)实施赛前高原训练减重,辅以适当心理训练,可有效避免运动员的不良情绪。(4)赛前利用高原训练减重的海拔高度选择,大致在1500m-2200m左右,时间持续为16d-22d左右,部分世居、久居高原或亚高原运动员,这一时间则会延长,且采用高原、亚高原、平原交替训练比较常见。小周期训练中,需适当限制能量摄入。适应后,强度训练是要点,力量训练是重点,下高原参赛时间和赛前技术等强化训练是关键。(5)赛前利用高原训练减重时,要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和选择,加强机能监控,确保训练活动的正常进行。
  • 摘要:低氧训练是在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低氧训练逐渐被运动员接受的同时,也在慢慢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为增进老百姓的健康发挥作用。目前,在促进健康方面,低氧训练主要被用于提高心肺功能、运动减肥、高原预适应三个方面。
  •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田径速度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时机选择、时间长度控制、下高原到参赛时间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力求总结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不断提高高原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实现田径训练的新突破。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数理统计法等对近十年进行高原训练的案例和专业队12名进行过高原训练的教练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田径速度耐力性项目多选择(69.6%)在第二时间段参赛.结论:(1)田径速度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平均时间29.7天,多选择在3-5月和7-10月两个时间段。(2)有79.2%教练员在高原训练中要安排两个大负荷周期,负荷周期和负荷峰值有明显的时间规律。(3)教练员多选在下高原14-24天参加比赛。
  • 摘要:目的:通过实时检测急性低氧暴露过程中肌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探讨渐进式低氧训练后急性低氧暴露对肌氧饱和度的影响,为科学运用低氧训练提高运动能力提供新的评价及预测指标.方法:以42名男性健康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20.6±1.2)岁,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了实验期内,常氧常压、急性低氧暴露、三周渐进式低氧训练、再次4800m急性低氧暴露运动时肌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1)常氧下运动肌氧饱和度显著下降,不同受试者下降速度不同。(2)三周渐进式低氧训练后,在相同条件下运动过程中肌氧饱和度相对有效下降值(Deff)提高,说明这种训练模式可有效提高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3)急性低氧暴露期间运动时肌氧饱和度和Sp02相对有效下降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1)急性低氧运动肌氧饱和度下降值比常氧常压增加。(2)肌氧饱和度相对有效下降值(Deff)反应运动中组织动员和利用氧气情况,可评定人体运动过程中肌肉氧化代谢能力。(3)急性低氧运动肌氧饱和度和Sp02的变化呈正相关,肌氧饱和度有望成为低氧训练适应能力的简单无创预测指标。
  • 摘要:目的:(1)研究男子赛艇运动员长时间(8周)高原训练的血红蛋白和血尿素等指标的变化规律.(2)研究具有多次高原训练经验的运动员和初次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在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上的异同.方法:12名上海男子赛艇运动员参加8周的高原训练(2210米),根据是否具有高原训练经验分为A、B组,A组具有多次高原训练经验(6人),B组初次参加高原训练(6名)结果:(1)12名运动员高原训练中血红蛋白高于高原训练前,且高原训练结束后第2周和第4周的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血尿素在高原训练的第2天有了明显的上升(P<0.05),随着高原训练的节奏而变化.(3)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在高原训练的第2天下降,高原训练结束后上升。(4)血氧饱和度在高原训练中比高原训练前低,晨脉比高原训练前高。(5)在高原训练的第2天、第10天和高原训练后,A,B组运动员在血红蛋白和晨脉等的变化上不同。结论:(1)血红蛋白和血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能够较为客观有效的反应八周高原训练中运动员的机能状态。(2)赛艇运动员的八周高原训练具有一定的特点,适应时间为7-10天,且高原训练的效果能够维持到高原训练结束后2-4周。(3)具有多次高原训练经验和初次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具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提示初次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适应时间更长,但得到的有益效应更多。
  • 摘要:目的:评价马拉松专项训练手段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判断马拉松专项训练手段的合理性.方法: 以国家女子马拉松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测量法进行研究。对提高脂肪供能能力、提高糖脂协调供能能力,强化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提高最大摄氧量以及提高乳酸耐受能力的五种马拉松专项训练手段与方法进行合理性的评价与分析,从而使马拉松专项的训练更为科学。结果:提高马拉松比赛的成绩,最理想的方式是以匀速跑完全程,低于最大摄氧量速度,但超过无氧阈速度或无氧阈速度上限的速度是比赛的需要的,在比赛中的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十分关键,同时要保障糖最少的消耗与最大的输出功率。尽可能的减少乳酸的堆积,同时要保障运动员后程不降速。通过监控运动中心率和运动后血乳酸可以直接反映运动员训练课承受负荷水平,根据运动员阶段有氧闽心率、无氧阂心率、呼吸交换率、运动员年龄结合计算机软件制定的阶段性个性化运动处方。结论:(1)马拉松专项训练手段应符合其比赛特点、供能特点和训练特点。(2)使用个性化运动处方可以为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并监控其有效训练量。(3)运动中心率和运动后血乳酸是监控运动强度的有效指标,而训练强度是评价训练手段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 摘要:目的:探索男子3000米障碍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运动负荷安排的规律,为建立我国优秀男子3000米障碍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内优秀男子3000米障碍运动员杨涛、马自成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法,研究云南楚雄(海拔1700-1900米)为期两个月高原训练负荷变化对男子3000米障碍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从而评定高原训练模式下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的影响.结论:结论:(1)高原训练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好运动员的训练过程,预判和解决好在高原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高原训练的负荷安排应当符合科学化训练的原则,保证训练负荷对运动员有足够的刺激,有保证运动员不产生过度训练。使运动水平逐步提高。(3)要与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保证缤密的科研跟踪监控,根据项目特点的不同,经过反复实践和总结,探索出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男子3000米的高原训练模式。
  • 摘要:目的:通过对备战过程中的高原训练跟踪与监控,分析与研究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重大比赛前高原训练的特点与规律,针对高原训练开始的时间、高度的选择、高原适应期的时间、高原训练的时间、高原训练负荷的安排、高原训练过程阶段的划分及下高原的时机进行高原训练模式的研究.方法:以备战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国家女子马拉松8名参加集训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通过对国家马拉松队8名运动员整个高原训练负荷实际完成情况的分析,进一步探求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高原训练模式,以期为今后大赛前的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使马拉松项目的高原训练更加专业化、科学化.根据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机能指标研究法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通过对高原训练模式的研究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备战柏林世锦赛训练地点、海拔高度、时间的选择都做了精确的调查,根据马拉松项目高原训练负荷安排的依据和高原训练负荷结构的安排情况以及备战柏林世锦赛训练负荷节奏特点在结合实践从科研的角度对高原训练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结论:高原训练期间以有氧、无氧阈训练为根本,以马拉松专项速度耐力训练为中心,以专项力量为保证,以系统训练为关键完成高原训练效果更好。
  • 摘要:目的:为完成亚运会任务,本文尝试4-3-4高原训练结构,以期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方法:4周高原训练+3周的平原训练+4周的高原训练.地点:青海多巴、北京.时间:2010年9月1日-11月12日.结果:高原-平原交叉训练可以将第一阶段高原训练获得专项能力在平原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能弥补高原训练阶段时间过长引起力量素质的丢失,在平原加强力量训练,注重腿部支撑能力的训练,强化小腿,大腿和臀部的肌肉力量。使运动员的整体能力和专项能力进一步提高。结论:高原训练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拔适宜的海拔高度,能有效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审时踱势,训练手段应及时应变和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训练结构才能不断完善。
  • 摘要:目的:本研究从训练学、训练监控、生理机能评定三个方面对比分析2006多哈亚运会和2010广州亚运会两次赛前不同高原训练模式,探讨新的高原训练模式在新时期,能否促进和保持周春秀高水平的专项运动能力.方法:对比周春秀2006多哈亚运会和2010广州亚运会赛前,在昆明海埂、云南丽江,和青海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进行高原备战训练的训练结构;用德国Lactate Scout掌式乳酸仪进行训练强度监控;用日本ARKRAY干式生化仪进行监测Hb、CK、BUN:收集训练课后、及次日晨尿,并运用日本ARKRAY尿十项仪分析.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论:周春秀备战广州亚运会赛前高原训练阶段,训练计划安排较为合理、运动员可以适应新的高原训练模式。新的高原训练模式不仅能减少了运动员专项强度训练课的密度,保证了机体的恢复,保障运动员有更长的职业生涯,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并保持运动员高水平的专项运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新的训练模式仅适用于新时期周春秀特定的年龄、身体机能状况和伤病等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训练手段在速滑运动员陆冰能力转换方面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备战2010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队外教组运动员14人,其中男队员6名,女队员8名.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方法为:CK,BU采用干式生化分析仪;T,C,Fer测试采用放免法;血常规采用血细胞三分类方法。结果: 高原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主要分为有氧、力量、速度、灵活性以及陆上的专项训练。从各项训练内容所占的比例看,有氧训练和陆上的专项训练占了最大比重.结论:(1)在我国国家速滑队外教组2009年度训练中,采用了3周高原训练作为陆冰转换的方式,高原训练在训练结构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运动员生化指标看,在高原训练末,运动员普遍出现血红蛋白增高的现象。(2)在高原训练后的冰上训练期,运动员普遍出现了睾酮水平下降、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现象,并伴随训练状态的低谷。该现象提示:训练内容转换时,相关的体能储备非常重要。实施高原训练前,充分的体能储备是必需的;高原过程练得越好,下山之后的低谷现象可能会越明显。为防止这一现象,需重视必要的训练监控和营养调控。
  • 摘要:目的:通过呼吸肌群训练对机体在低氧环境中运动能力影响的相关指标的分析,为更好地实施高原训练,寻求有效的促高原训练适应辅助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28名无训练史的普通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Oxygen gainer呼吸肌群训练器每天进行10分钟的呼吸肌群训练,为期四周.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1.5小时的常压低氧暴露,氧浓度为14.7%,相当于海拔2800m高度,暴露后即刻在低氧环境下进行功率车递增负荷试验,男生起始负荷为60瓦,女生40瓦,功率车转速为60转/分钟,负荷每3分钟增加30瓦,直至力竭.在整个功率车递增负荷试验过程中采用VO2000Breeze Lite气体分析仪实时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每分通气量、每分呼吸次数等指标,并在运动结束即刻记录主观疲劳度(RPE).结论:(1)呼吸肌群训练后,机体在低氧环境下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力竭时间、疲劳程度均有所改善,表明呼吸肌群训练有助于提高机体在低氧环境下有氧耐力,提高机体低氧适应和抗疲劳能力。(2)经过呼吸肌群训练,机体的通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减低,呼吸效率提高,提示呼吸肌群训练后可提高受试者在低氧环境下的呼吸适应能力。建议可以尝试将呼吸肌群训练作为低氧训练之前的适应性准备手段。
  • 摘要:目的:通过对6名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强化体能训练手段,旨在探讨高原体能训练的方法,防止高原特殊环境导致运动员肌肉力量的丢失;以期提高训练质量.方法:研究对象为6名长跑运动员.研究时间,2011年1月20日-4月4日.地点:云南丽江.体能训练安排每周3-4次;体能测试依照美国体能协会(NSCA)测试方法,分别于上高原前3天和下高原后1天进行测试.结果:上高原前测试显示:在高原训练期间,关节稳定性和单侧下肢协调用力、核心部位是体能训练主要内容,每周安排3-4次训练课。下高原重复测试显示:通过高原体能训练在耐力性项目中的首次尝试,6名运动员取得了专项成绩和身体素质的双丰收。对耐力项目高原进行体能训练积累了经验,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结论:长跑项目的体能训练更注重细节的专项需要,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双侧用力的协调、关节活动灵活等都是长跑项目专项所需要的体能素质。高原训练期间加强体能训练可以避免运动员的力量丢失,对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有积极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的机能变化.方法:以15名(8名男子,7名女子)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系统测试每名运动员在下亚高原前、亚高原训练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8天、第25天及第32天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i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血清睾酮(T)、皮质醇(C)、晨脉(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液生化指标及生理指标.结论:(1)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在亚高原环境需要至少1周的适应期,1周后运动员机能逐渐回升。(2)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血清辜酮的变化呈现性别差异。(3)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在亚高原环境的第25天机能状况最好。提示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到亚高原比赛时的最佳时间为3周后。
  • 摘要:目的:观察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在平原连续多站比赛期间多项机能指标的变化,探索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备战平原多站赛的训练安排及营养补充.方法:以8名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系统测试其在平原连续8站比赛前后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血清睾酮(T)、皮质醇(C)、晨脉(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液生化指标及生理指标.结果: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下到平原进行连续多站的比赛时,在第60天左右机体机能状况最好。结论: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下到平原进行连续的多站比赛,对运动员氧运系统各指标下降后的回升有延迟作用,但对运动员内分泌和机体代谢各指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运动员机体能在整个平原比赛期间保持较好的体能和较快的恢复。因此建议在连续多站比赛时将重要比赛安排在下山的60天后。
  • 摘要:目的:对部队在平原地区开展高原环境预适应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逻辑法,文献资料法。本文作者检索了近年来国内高原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发表的有关急性高原病、高原训练、高原习服等方面的论文50余篇,并查阅了美国国防报告中有关高原训练/低氧训练的研究报告6篇,根据我国地理特点、高原习服规律、部队高原地区执行任务特点、身体训练原理等对平原地区开展高原环境预适应训练的必要性、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结论:(1)对于急进高原部队,以低氧为主要因素所引起的急性高原病是导致大面积减员的主要原因。(2)对于大规模人群急进高原前的环境预适应训练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3)美军高原训练/低氧训练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飞行员群体,强调了低氧训练对于飞行员的重要性,还认为提高有氧能力是高海拔地区有效执行任务的基础,对我军开展高原环境预适应训练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4)部队在平原地区开展高原环境预适应训练应以有氧运动、呼吸训练和模拟低氧训练结合进行。
  • 摘要:目的: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脑血流灌注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8名青年人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5.0岁。间歇性低氧训练时交替吸入低氧气体和常氧气体,第1天训练时吸入低氧气体5分钟,随后吸入常氧气体4分钟,交替5次。以后逐渐增加,到第7天时增加为吸入低氧气体6分钟,随后吸入常氧气体4分钟,交替10次,以此频率维持至第14天。吸入低氧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为10%。观察了间歇性低氧训练前后安静状态及CO2刺激引起高碳酸血症的情况下脑血流灌注和氧代谢的变化,测试指标主要包括心率(HR)、血压(BP)、动脉氧饱和度(tSa02)、脑组织氧饱和度(t3c02)、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脑血管阻力(CVC)、每次吸入气中的O2和CO2含量、潮气末CO2分压。结论:本研究显示,C02刺激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导致安静状态的HR,BP,Sc02,VMCn明显增加;2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明显减弱由高碳酸血症引起的心动过速反应和脑血管舒缩反应,增加高碳酸血症时的脑组织氧饱和度。这表明,2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明显增强高碳酸血症时脑组织的氧代谢。
  • 摘要:目的:为了解冬季竞技项目高原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对冬季竞技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生物学监控指标进行研究筛选拟构建监控指标体系.方法:本课题利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和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夏季项目高原训练奥运科技攻关成果向冬奥竞技项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越野滑雪和现代冬季两项滑雪)高原训练研究的移植和转化问题,对现有冬季项目高原训练监控指标进行筛选,并在冬季两项运动员高原训练实践中应用监控与评价.结论:现有国内外高原训练实践研究提示,短道速滑、速滑、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开展高原训练是必要的,初步构建了冬季竞技项目高原训练生物学监控指标体系,训练实践监控表明高原训练产生积极的效果。
  • 摘要:目的:对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的应激反应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其评估方法,以期为系统完整的探索高原训练应激的相关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有高原训练经历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及有关专家.编制程序:问卷内容的构建、初始问卷条目的选择和确定、预测,筛选试题、正式测验。结果:对信度和效度检验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令人满意,显示假设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本研究中观测数据。结论:本研究根据现代应激理论并结合高原训练实际情况,编制的《高原训练应激反应问卷》,问卷由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维度构成,含有21个题目。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测验信、效度,可作为运动员高原训练应激状态的测试工具。
  • 摘要:目的:以长跑运动项目为例,给出针对世居高原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世居高原运动员的训练方法、长跑项目的体能训练方法等相关著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结果:(1)世居高原运动员的一般体能训练:结合耐力性项目的专项特点,运动员应到亚高原或平原进行一般体能训练,提高各器官系统的供能能力并使机体产生新的适应机制.运用多种手段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着重发展耐力、速度耐力和柔韧等运动素质.结论:随着世界长跑和超长距离跑项目竞技水平的不断攀升,世居高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也鱼待创新和完善。期望通过本文提出的体能训练新模式,以求在多次往返不同海拔高度的训练中,加快训练节奏,改善运动员的体能,提高运动成绩。
  • 摘要:目的:通过对花样游泳运动员4周HiHiLo训练前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观察,为进一步研究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效果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北京市花样游泳队8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2500米的模拟高度进行四周的HiHiLo训练,每周3次,每次60分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跑台上跑步20分钟;骑功率自行车20分钟.训练负荷采用70%-90% VO2max,以一般有氧耐力和无氧混合性负荷为主,利用心率监测训练负荷.每周低氧睡眠6天,每天不少于10小时,采用的模拟海拔高度为2300米,每次早晚测试晨脉和血氧饱和度,了解运动员对低氧睡眠的适应性.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1)四周HiHiLo训练后红细胞生成数目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均较实验前显著增加,表明高原刺激对于骨髓造血有一定的刺激作用。(2)低氧训练对于网织红细胞的成熟指数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3)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红细胞压积对红细胞生成早期阶段的反应较血红蛋白更为敏感。
  • 摘要:目的:试图找出亚高原或高原训练对冬季两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变化规律,旨在为科学训练和比赛后快速恢复体能提供参考依据,使冬季两项竞技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方法:本文用文献综述法和实验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冬季两项高原训练及其科学研究状况,并对中国八一体工大队雪上大队冬季两项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和比赛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结论:冬季两项运动亚高原或高原训练较普遍并有一定积极效果,但是我国冬季两项运动亚高原或高原训练尚缺乏系统的生物学监控指导,建议构建系统的冬季两项高原训练指导性计划和监控体系。
  • 摘要:目的:探讨世居高原优秀自行车运动员高平原交替训练中身体机能状态及个性化训练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世居高原7名男子自行车运动员.训练安排为:第1阶段海拔2366米(21天),第2阶段海拔225米(21天),第3阶段海拔2366米(28天),第4阶段海拔170米(21天),共为4个训练周期两次高原与平原的反复交替训练.对心率及CK、BUN等部分生化指标进行跟踪检测,并对重点运动员进行了重点分析.实验数据采用EXCELL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第1阶段的高原训练中运动员完成的负荷强度心率在120-160次的高强度有氧训练和心率在180次以上的无氧训练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70%和1.15%;第2阶段的平原训练负荷强度主要以有氧训练为主,占61%;第3阶段的高原训练的负荷强度安排主要以无氧训练为主;第4阶段的平原训练的无氧训练占11%,比第1次平原训练的无氧训练比例高出9%.结论:(1)从4个阶段的训练强度来看,该运动员大强度有氧训练比例高于全队。(2)高平原不同运动负荷强度大运动训练后,个人血清尿素、肌酸激酶水平较低,并表现出较好的身体机能状态。(3)从本次研究中发现,世居高原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应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为主,并且在下高原两周内参加比赛更有利于成绩的发挥。
  • 摘要:目的:为探讨高原训练个体负荷强度、负荷量的监控手段,促进个性化的高原训练。本文选取了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为个案,对其赛前3周高原训练期间训练负荷特征及机能状态进行跟踪研究。于2010年3月3日-3月20日在海拔23“米青海多巴基地3周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负荷特征进行监控研究并监测研究与负荷强度、机能状态有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每周测试血象、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CK)等指标1次;高原初期及末期血清皋酮(T)以及每周强度课后血乳酸(BLA)等。结果:从3周高原训练的生理机能变化趋势来看,HgB,HCT,WBC,BUN等指标呈高-低-高的变化;CK逐周增加,尤其是在第2,3周时上升较高,与负荷强度较大有关:睾酮(T)值由高原初期的489.8ng/d1下降到452.6ng/d1,可能是高原低氧环境以及大负荷的高强度训练引起。高原训练结束后,该运动员参加了201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50米自由泳比赛,并22秒80的成绩获得冠军。结论:本次高原训练通过以提高运动能力为主导,探索高原训练平原化手段,并基本形成了适合该运动员个体特征的综合性高原训练方法和模式,其在赛前3周高原训练大强度的负荷安排,各项机能状况良好,训练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在本次冠军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 摘要:目的:观察低氧训练(氧浓度13.6%)1-4周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离乳SD大鼠280只,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选体重前160只进行适应性训练,130只分成13组,每组10只,分别是对照组,常氧训练1、2、3、4周组,低氧安静1、2、3、4周组,低氧训练1、2、3、4周组.水平动物跑台有氧运动;训练强度:常氧下25-26m/min,低氧下20-21n/min;训练时间:持续运动1h/d,6d/w,1-4 w.安静组相应周后、所有运动组最后一次训练恢复24h,按0.3ml/100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10%水合三氯乙醛溶液麻醉大鼠.固定,开腹,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测血脂.结果:(1)低氧训练1-4周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且显著低于低氧安静和常氧训练,3, 4周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且第4周显著低于低氧安静和常氧训练。(2)低氧训练3,4周显著提高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且4周显著高于低氧安静和常氧训练;低氧训练对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不明显。(3)低氧训练1-4周显著升高血清Apo AI;其中1,2周显著高于低氧安静,1周亦显著高于常氧训练;低氧训练2-4周显著降低血清Apo B水平,且显著低于低氧安静。结论:低氧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尤以3,4周的效果更好,且4周效果优于低氧安静和常氧训练。
  • 摘要:目的:探索8周高原和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为长时间高原和不同模式低氧训练更好地应用于训练过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对25名男子赛艇运动员进行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和高原训练,并进行红细胞系、有氧代谢能力、专项有氧与运动能力指标测定。结果:8周不同模式低氧训练提高了运动员V02max,V02max/kg等指标,表现为HiHiLo>HiLo组;高原训练却使运动员V02max等指标稍有下降,但无氧闽指标和运动时间明显提高,且大于HiHiLo和HiLo组,提示8周高原训练提高了运动员在中、高等运动强度下的摄取和利用氧气的能力,提高程度大于低氧训练。8周高原和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均能提高运动员专项有氧运动能力,表现为高原训练效果优于低氧训练;高原训练中初次高原训练组中低等运动强度下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明显。结论:8周高原和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可有效提高赛艇运动员红细胞系指标的水平,为有氧能力的改善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基础;不同组别提高幅度和出现峰值时间不同,表现为HiLo和多次高原组提高最为明显。
  • 摘要:目的:通过对游泳运动员3周HiHiLo的机能监控,试图从个体化的角度来观察HiHiLo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方法:以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男性3名,女性2名.运动员模拟海拔1800-2200m的低氧房内常压低氧暴露和睡眠≥15h/天,白天在常氧训练,同时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分别于训练前3d,训练中第8d和22d、训练后第9d取血样测试血常规五分类、EP0、T、C和Leptin.结论:(1)3周HiHiLo可提高RBC, Hgb, Ret和EPO水平,提高了机体的载氧能力,但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RET能够在Hb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变化时,早期反映低氧对于骨髓红系造血的刺激效应的状态,并且Ret与Hgb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RBC,Hgb,RET增加与EPO有关。(2)3周训练中,在训练强度、训练量、低氧暴露时间等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T,C,T/C和leptin相互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总体和个体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leptin可以作为游泳运动负荷和游泳运动员机能监控的敏感指标。(3)3周训练过程中,男性的低氧适应敏感性较好、女性的低氧训练效果不佳。提示HiHiLo机能监控中不能仅仅以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来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应掌握个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运用多种指标的特征变化,指导运动量和强度的调控;特别是要更加重视个体,尤其是优秀运动员的个体特征变化。
  • 摘要:目的:研究优秀男子皮划艇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周期,进行相对较长时间持续大运动量负荷训练过程中BU、CK、Hb、Fe和T/C值的变化。方法:我国优秀男子皮划艇运动员8名,在远离比赛期的冬季训练初期安排为期11周的高原训练周期.高原训练周期包括上高原前准备训练1周、在海拔2100m的高原上训练8周、下高原后调整训练2周。分别于高原前1周、高原中每周、高原后1周和2周测定BU、CK和Hb值;高原中2次大运动量负荷训练课次日晨测定BU和CK值;分别在高原前1周、高原中第4周和高原后1周测定Fe、T和C值。结果:与高原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第4周和高原后1周时Fe值显著下降;高原后1周时T和T/C值明显下降;高原后1周时C值显著升高。结论:(1)表明高原大运动量训练能够增加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强度。(2)Hb值变化明显受到高原低氧分压环境的影响。(3)高原上两次大负荷训练课后次日晨BU和CK值测试与两天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可以作为检验和调控高原大运动量训练是否适宜的依据,使高原大运动量训练负荷达到对运动员机体形成适宜刺激程度的预期目的。(4)采用这种方式的高原训练,应考虑更充裕时间的调整训练安排,以便运动员能够充分地利用进入平原富氧环境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抗缺氧生理反应中逐渐消除疲劳。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在人造低氧环境下,耐力训练后生化指标的变化,以评定心肌疲劳程度,为选择模拟的低氧环境和适应的运动负荷训练提供参考。方法:12名优秀的男性冰雪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低氧环境运动组为实验组,正常环境运动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人造低氧舱内以无氧阐强度进行功率自行车运动2.5小时,低氧舱模拟高度约为2500m。对照组以相同的运动负荷在正常环境下运动。实验前、后和运动后24小时取受试者的静脉血,离心血样,保存血清在-20℃冷藏待测。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cTnT,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CK-MB,LDH和Mb。低氧运动组运动后LD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后24小时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低氧运动实验组训练前和训练后24小时Mb和cTnT均为阴性,但训练后即刻均为阳性。正常对照组Mb和cTnT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训练后24小时均为阴性。结论:2.5小时低氧环境以无氧阐强度运动后即刻血清Mb和cTnT呈现阳性,使CK-MB和LDH含量增加,提示初上高原训练可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加快心肌疲劳和轻度心肌损伤。
  • 摘要:目的:了解运动员运动中感知觉的变化规律,为运动员训练、比赛和适应高低海拔的变化,改进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心理学的参考.方法:青海师大学学生40名;青海省自行车运动员8名,1名健将;长跑运动员6名,1名健将;射箭运动员7名,2名健将;摔跤运动员12名;柔道运动员19名,1名健将;业余散手运动员12名.上述对象均属男运动员.测试距离知觉、时间知觉、高度知觉、重量知觉四项心理指标.结果:无论是大学生还是运动员运动疲劳后感知觉都会发生变化。运动员训练前后与比赛前后因心理状态不同感知觉的变化非常显著。运动员由高海拔地区到低海拔地区感知觉因海拔的高低差而发生显著变化。结论:根据运动中感知觉的变化规律,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中要考虑项目特点,有意识的加强或改变自身的感知觉特性,避免及利用感知觉的变化,使技术动作和战术的应用符合于客观实际。
  • 摘要:目的:观察有氧运动是否能够缩短藏族大学生脱适应持续时间,并缓解脱适应的症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初到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的健康男性藏族大一学生46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人,运动组23人。对照组不运动,运动组采用有氧运动干预手段,运动方式为有氧健身跑,运动强度为受试者本人最大心率的60%,运动时间为30min。每日一次,共7日。结果:7天运动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运动组肺活量显著提高(P<0.05),且升高了9.7%,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两项指标均极显著提高(P<0.O1),且分别升高了42.2%,8.7%,台阶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久居高原者初到平原后身处非缺氧环境,存在“醉氧”症状,即脱适应,参加适当的有氧健身运动,可减轻藏族大学生脱适应症状,缩短大学生人群脱适应的时间,从而加快下高原后的适应过程。
  • 摘要:目的:利用贵州省的地域特点,对运动员高原-平原交替训练模式进行研究,探索高原-平原交替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长期生活在平原的业余训练男子运动员9人.受试者在平原进行基础测试后,先到高原进行三周训练,然后回到平原训练三周: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训练安排一致.采用心肺功能遥测仪同步实时检测运动员在交替训练过程中进行1500米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气体交换参数.主要检测指标包括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每分通气量、CO2呼出量、心率等.所有指标均取检测中的峰值,用SPSS17.0和EXCEL进行处理分析.结论:(1)运动员在高原期间峰值摄氧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时,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的运动强度很难保持和在平原一致。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后更易受缺氧的影响,峰值摄氧量水平下降更快。(2)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CO2呼出量均呈现下降,下到平原后回升。CO2呼出量的下降与摄氧量的下降有关。(3)同等负荷运动时,在高原期间运动员的每份通气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时,下到平原后显著升高。(4)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进行同等负荷运动心率最大值与在平原时相比明显降低,回到平原后心率最大值升高有利于达到更高的运动强度。(5)通过两阶段高原-平原交替训练,运动员肺功能适应性增加。
  • 摘要:目的:通过平原马拉松运动员多次在多巴训练基地高原训练期间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运动员在高原训练过程中的适应性是否随训练次数的增加而增强.方法:以国家优秀马拉松8名女队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2366米的青海多巴进行3-4周的高原训练三次.在训练期间,测定每日的基础心率(BHR),晨起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安静心率(QHR)、体重(BW),每半周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仪器:GARMIN心率表、电子体重称和SWELAB AC900+血球仪、PM-50 SpO2监测仪.结果: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在多巴经过3次的高原训练3-4周,其Hb,Hct,BHR,Sp02,QHR和BW各项生理指标都随训练次数的增加而趋向优化;同时,从各指标的变化趋势来看,经过多次的高原训练其适应期有所提前,表明平原运动员经过多次高原训练其适应性是增强的,其高原训练的效果也是逐渐提高的。对于马拉松运动员三次高原训练期间,由于训练目的、训练安排的不同,运动员的RBC.Hgb和HCT等血象指标的变化有一定的不同。结论:对于马拉松项目的高原训练期间应以高原训练为目的和安排为主进行相应的监测评定,平原运动员应该将高原训练纳入到整个训练计划的一部分,进行有规律的高原训练,以便使机体保持并增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的适应性;高原期间的训练计划也应随这种适应性的增强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高原训练效果。
  • 摘要:目的:总结国家女子马拉松队7名运动员在备战柏林世锦赛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模式,寻找提高训练效率的方式,为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备战世界重大赛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女子马拉松队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的平原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和赛前平原准备阶段血液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肌酸激酶、血尿素;机能指标:血压、晨脉指标进行监控.以了解不同阶段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变化情况.结果:高原训练初期血尿素值较高,经适应性训练,恢复到正常值范围。高原训练强化期血尿素值超出8mmo1/L,经调整性训练恢复到正常值范围;高原训练初期运动员晨脉略有上升,随高原训练适应期的结束恢复至平原水平。高原大负荷训练强化期,晨脉出现波动,经调整第二或第三天能及时恢复:血压在高原期变化较为明显。结论:经过研究发现高原训练期间要有节奏的安排训练负荷,不同训练负荷性质的内容要穿插进行,尤其是在高原训练的强化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应当增加训练监控的密度,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在所测得的指标当中,血清睾酮、血清肌酸激酶、晨脉三个指标最为敏感;赛前高原训练阶段、赛前平原训练阶段大负荷强度的训练,必须建立在雄厚的有氧代谢能力基础上,否则运动员很难完成持续性的高强度的训练负荷。
  • 摘要:目的:通过对6名冬奥会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队员一个月的高原备战前后与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以期为大赛前高原备战模式在短道速滑运动中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队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高原备战训练,训练计划由国家队主教练统一制定,高原备战训练前、后一周内采用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的实验方式进行测试,最大摄氧量采用Vo22000Breeze Lite气体分析仪直接测试,血乳酸采用H2L4550491测试仪利用分光光度法取即时耳血测试.结果:高原备战后运动员体重变化没有显著意义,最大摄氧量、最高心率、最大功率等相关指标显著性提高((P<0.05),无氧乳酸阈、乳酸阈功率显著性提高((P<0.05)、运动后血乳酸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原备战可以有效的提高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和无氧乳酸阈值,从而能够明显提高其有氧运动能力。
  • 摘要:目的:探讨在海拔2200m进行8周长时间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探索长时间高原训练血清LP对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对象,通过并分析血清LP与免疫机能的关系,研究超过6周的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结论:(1)高原训练第25天左右,免疫机能可能下降或出现抑制现象,易感性增加;经一段时间调整训练可逐渐恢复,至上高原后第60天左右恢复至接近高原前水平。(2)长时间高原训练过程中,血清LP与各项免疫指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LP与高原训练过程中免疫机能变化可能有密切关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