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小儿细支气管炎防治学术研讨会
小儿细支气管炎防治学术研讨会

小儿细支气管炎防治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烟台
  • 出版时间: 2011-09-08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小儿细支气管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通过对四种不同组合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普米克令舒、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四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吸痰、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止喘镇咳及必要时加用β2-受体激动剂博利康尼(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等治疗。结果:(1)四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及相互比较,治疗1, 2, 3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O1或0.05 ),而治疗3组相比较治疗1, 2组更有明显的缩短,并且住院天数也有明显的缩短(P<0.01)。(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1, 2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样本数量太小有关,而治疗3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并有协同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片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收集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病程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吸氧、吸痰,静脉补液,抗感染,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参照Bisgaard等的研究,孟鲁司特钠的剂量为每次4 mg,每晚1次。观察前后5天患者咳嗽、喘憋、气促等症状及肺部啰音缓解情况,并对治疗组与对照组及治疗组中的两型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四个水平,两组计数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中的普通型的总有效率高于过敏体质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片能加快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咳嗽、喘憋、气促症状的缓解,促进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部病变的恢复,但在短时间内孟鲁司特钠对普通型的治疗效果优于过敏体质型,可能于过敏体质型患儿发病机制更为复杂及更容易发生反复喘息,短时间内的治疗效果不易评估有关。
  • 摘要: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可分为吸入性、感染性、药物性及特发性等。其中儿童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包括急性细支气管炎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本文即介绍了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阐述了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辅助检查方法以及鉴别诊断方式,同时详细分析了诊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摘要:为了减少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的患病几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的预防策略,其中最有效的就是主动免疫—RSV疫苗,如不能进行主动免疫,或在接触感染前还未接种,被动免疫—RSV多克隆/单克隆抗体可以提供暂时的保护,本文还阐述了手部消毒、提倡母乳喂养、避免暴露于烟雾等预防措施。
  • 摘要: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本文对DPB患者在世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DPB的病理学以及临床表现,阐述了DPB的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恢复情况。
  • 摘要:弥漫性肺部疾病是指累及全部或几乎全部肺部,在X线片或CT上显示各种表现的破坏性或限制性肺部疾病,是放射学诊断的难点。本文介绍了儿童弥漫性肺病的常见病因,从气道病变、间质性病变、肺泡病变三个方面阐述了HRCT的病理征象,最后对儿童常见的小气道病变-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0)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疗效及灌洗液(BALF)细胞学特点。方法:某院26例诊断为感染后BO的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其病原、临床特征、肺高分辨CT(HRCT)、血T细胞亚群、BALF细胞学特点及BAL疗效。结果:26例BO均继发于重症肺炎后,病原为腺病毒感染1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0例,麻疹病毒感染1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例,副流感3型病毒感染1例,病原未明1例(该例患儿除血培养阴性外,其他表现均符合感染性肺炎征象)。所有病例均表现反复或持续喘息、咳嗽、气促,两肺广泛哮鸣音和湿罗音。肺HRCT提示两肺通气灌注不均呈马赛克灌注征16例(60%),两肺炎症伴间质变8例(31%)伴肺气肿8例,肺不张3例,支气管壁增厚3例和支气管扩张2例。结论: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感染后BO的主要病原,马赛克灌注征是BO的典型影像学特征。细胞免疫功能混乱尤其是CD8+T细胞参与BO的发病机制,BAL中性粒细胞增高预示BO的发生;BAL治疗可暂时改善BO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摘要:目的:对一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以一例因“阵发性咳嗽十余日”入院的患者为例进行分析,对该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临床诊断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 mg/ (kg·d),Q12h,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抗炎,扩张气管,红霉素30mg·kg-1·d-1静脉输液,肺部理疗等对症支持治疗,3天后咳嗽频次明显减少,且咳嗽程度减轻,每次发作时间较短,后改用醋酸泼尼松1mg/(kg ·d)口服,继续治疗半月,患儿症状明显改善,精神、食纳、睡眠较好,复查肺部CT示右肺中叶少许纤维条索灶,气管支气管通畅,双肺门不大,双侧胸膜无增厚,亦无积液征象,患儿带药醋酸泼尼松1 mg/(kg·d)出院继续服药。结果:随访1个月患儿情况良好。结论:对于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较重的患儿,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在排除支气管异物,气管发育异常等疾病外,应仔细询问病史,警惕BO,尽快行肺部HRCT辅检,明确诊断,及早给予综合治疗,阻断疾病的进展,减轻患儿痛苦,改善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以两例患者为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治疗方法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收治的2例患者经治疗后4周至2个月内,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影像学均明显改善,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及预后。结论:DPB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治疗,其预后相差悬断、早期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并提倡对可疑病例试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DPB极易误诊,其主要原因为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临床上应注意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纤毛不动综合征、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囊肿性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细胞癌、结节病、慢性过敏性肺泡炎等进行鉴别。
  • 摘要:目的:通过提高对儿童麻疹相关性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像学认识,以期尽早做出诊断,及时治疗,减少其不良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8名麻疹肺炎患儿(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3-7月住院,均未接种麻疹疫苗,男53例,女15例)的胸部CT及肺功能结果,并对遵医嘱的43名儿童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于随访结束时再次检查胸CT、肺功能进行研究。结论:最终诊断BO的患儿中双肺透过度不均的发生率高于且早于马赛克灌注征,提醒临床医生需要对此现象高度重视,应在影像学长时间无好转时考虑是否存在BO的可能,以便及时诊治,减少BO的不良转归。本研究中有2例较晚期出现支气管扩张征,提示BO自然病程较长,部分患儿病变可持续进展、继发感染,同时也提示BO是需要缓解期积极治疗的。本组中所有诊断为BO的患儿均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考虑与分泌物增多阻塞及气道因肉芽组织增生或狭窄形成导致肺功能下降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8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小儿20例作为对照。全部病例在入院次日上午6: 30采集静脉血1. 5mL,送检验科,于采血后二小时检测。12例于恢复期(肺部干湿啰音消失、呼吸平稳3天后)复查。小儿皮质醇正常值(240~618 nmol/ L),ACTH正常值(1.6~13.9 pmol/L)。全部病例均于出院后进行随访调查。急性期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论:认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与恢复期皮质醇、ACTH水平测定可作为应用外源性激素治疗的依据,部分重症患儿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有效控制喘憋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未发现激素应用后的显著不良反应;还可作为疾病恢复的指标之一,皮质醇、ACTH水平正常或轻度降低者病情恢复较快;对判断患儿是否向支气管哮喘转归可能有意义,部分恢复期皮质醇、ACTH水平未恢复正常,尤其是ACTH未恢复正常患儿,是否较其他患儿以后易发展至哮喘,尚待随访结果进一步证实。
  • 摘要:目的:提高对儿童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儿科2010年收治的同一家族中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相关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影像学表现,并追踪其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表现包括:持续咳嗽、咯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慢性副鼻窦炎。冷凝集试验(CHA)阴性。肺功能示中-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为主),轻-中度弥散功能障碍。高分辨率CT(HRCT)主要表现为两肺小叶中心结节影、“树芽征”及细支气管管壁增厚,扩张。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可发生于儿童,有家族发病倾向,具有成人泛细支气管炎相同的特点。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易被漏诊误诊,而胸部HRCT具有特征性,可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尽早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长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 摘要:目的:研究温州地区毛细支气管炎病毒病原流行病学及变迁。方法: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的8d-3岁儿童4594例,入院48小时内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鼻咽分泌物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不同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和构成比、各种病毒检出的月份分布及年度变化特点。结果:病毒抗原阳性2252例,阳性率49.0%,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高,为40.1%,副流感病毒3型(PIVⅢ)、流感病毒A型(IVA)、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型(PIV Ⅰ)、流感病毒B型(IVB)和副流感病毒2型(PIV Ⅱ)依次为5.8%,1.4%, 1.0%, 0.9%, 0.3%及0.2%。结论:RSV是温州地区毛细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毒病原,感染好发于3月以下婴儿,流行出现于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PIVⅢ位居第二,其感染以3-6月婴儿多发,每年的4-8月为流行时间。不同年度RSV和PIVⅢ的流行趋势未发生明显变化。2004-2010年病毒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 摘要:细支气管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其中感染性细支气管炎更是构成了2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婴儿的公共健康问题。本文从儿童细支气管炎的名称规范入手,分别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支气管炎、特征性细支气管病变、特发性弥漫性内分泌细胞增生性细支气管炎、婴儿内分泌细胞增生性细支气管炎做了详细的阐述。
  • 摘要:细支气管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儿常见的呼吸道疾患,可由各种致病原因引起,并导致细支气管的损伤,引起反应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性改变。文章从儿童细支气管的生理功能入手,分析了细支气管常发生病变的的病理机制,为儿童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 摘要:急性细支气管炎通常就意味着是感染性病因引起的疾病,一般来讲都是那些偏好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的。本文对可以引起细支气管炎的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小RNA科病毒、人偏肺病毒做了详细的病原学分析。
  • 摘要: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最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之一,以小气道阻塞导致呼气性喘息、呼吸急促和低氧血症为特征。本文对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免疫学机制、遗传学基础、环境因素做了阐述,对细支气管炎后随访及哮喘预测指数进行了说明,介绍了年幼儿期哮喘的诊断方法。
  • 摘要:本文从空气潴留、马赛克征、树芽征等细支气管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表征入手,分析了细支气管病变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 摘要:本文对我国儿童患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分别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该病的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了解人鼻病毒(HRV)在婴幼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感染情况;探讨HRV感染后的临床特征;比较HRV与RSV感染引起的临床差异;并对常见的七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以了解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感染的现状。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确诊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287例患儿,对各种病毒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中所占比例、性别、年龄、季节分布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的病毒检出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69.6%)检出率最高,秋季(64.0%)和春季次之(43.6%),夏季检出率最低(29.0%)。282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病毒混合感染23例(15.8%),多数为RSV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病毒混合感染并不影响疾病的临床特征。结论:HRV是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体之一;HRV所致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以1岁以下年龄组多见;全年均有HRV感染,HRV感染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HRV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但可能与以后反复喘息及哮喘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本地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中RSV及HRV占有主要地位,少见混合型病毒感染,单纯HRV与HRV合并感染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
  •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与临床转归,以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4月期间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BO的患儿26例,综合分析BO患儿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易患因素、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反应。结果:所有患儿均使用口服全身激素治疗,其中13例患儿治疗后咳嗽、喘息的严重程度及发作频率有明显改善,乎均天数为7.07士4.84,中位数4.83天;激素效果不理想者,或HRCT无改变者加用MTX后症状明显改善时间为16.44士10.97天。HRCT病灶修复时间要滞后于症状改善时间,HRCT最长随访时间是1.5年,大部分病例提示部分吸收好转,尚无1例病灶是完全吸收。结论:呼吸道感染是儿童BO发生的重要病因,其中支原体感染最为常见。临床以长期持续咳嗽、反复喘息、气促、活动不耐受为主要表现,但非特异性,对疑诊病例宜及时做HRCT等检查以其早期诊断。口服全身激素及MTX可改善临床症。
  • 摘要:目的:总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并随访观察其预后。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诊断的34例BO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进行总结,随访截止至2011年1月,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观察转归情况。结果:34例患儿均行薄层CT扫描,结果显示:弥漫性“马赛克”灌注33例,支气管扩张伴壁增厚7例,肺实变19例,大疱性肺气肿2例,肺空洞2例。34例患儿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发作时通常予激素静脉点滴,症状控制后予激素口服或布地奈德长期吸入治疗,同时辅以小剂量红霉素和/或N-乙酞半肤氨酸口服防止肺纤维化。30例定期随访(失访4例),其中1例患儿治疗1.5年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死亡,余患儿经过长期规律治疗,预后均良好。结论:儿童BO的病因以感染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喘息、体力活动不耐受,肺CT以气体漪留影像为主,呈现典型的“马赛克”征,部分重症患儿会出现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壁增厚,肺功能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治疗首选激素,辅以小剂量红霉素和/或N-乙酞半肤氨酸口服防止肺纤维化。儿童BO若长期维持治疗,预后较好。
  •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妥洛特罗贴剂在婴幼儿反复喘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1月在某院哮喘门诊就诊反复喘息的婴幼儿62例,随机分为2组,在喘息临床缓解后试验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妥洛特罗贴剂共12周,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2周,分别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进行随访,了解患儿的药物使用情况、有无咳喘发作、有无合并用药等情况。结果:试验组30例、对照组29例完成了12周的既定治疗方案及随访。试验组咳嗽症状评分、喘息发作次数、喘息症状评分、合并用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结论:婴幼儿喘息患儿联合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妥洛特罗贴剂有效减少了咳喘发生次数,改善了肺功能,并且具有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的特点。
  • 摘要:目的:比较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差异。方法:选择57例临床诊断为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47例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患儿,应用Master ScreenPaed型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参数包括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吸气中期流速比值(TEF50/TIF50)。单阻断法测定每千克体重呼吸系统顺应性(CrsSO/kg)和呼吸系统阻力(Rrs)。结果:支气管哮喘和BO患儿VT/kg分别为( 8.6±1.7) ml/kg和(8.6±1.9)ml/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组患儿RR, Rrs显著高于支气管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支气管哮喘婴幼儿比较,BO患儿呼吸系统阻力显著增高,小气道阻塞程度显著加重,呼吸系统顺应性相对减低,应用婴幼儿肺功能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鉴别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BO提供帮助。
  • 摘要:目的:探讨居家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92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组居家治疗,对照组住院治疗,对照组均给予静脉点滴抗生素,病毒唑,硫酸镁,喘定,普米克令舒雾化,必要时给予激素静点。所有患儿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遗传病、营养不良等,无呼吸机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治疗方法:①室内空气流通,且每天保持两次彻底的开窗换气,增加室内相对湿度。给孩子多饮水,特别是发热的患儿。②利巴韦林雾化吸入10~15mg/kg。每日2次,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0.5 mg,每日1次。③拍背,每日2-4次,必要时用简易吸痰器吸痰。④喘憋重时给予冷空气疗法。⑤充分饮水。⑥常规口服澳已新,沙丁胺醇,氨溴素口服液,喘憋重时加服醋酸泼尼松,选择性应用抗生素,烦躁时给予水合氯醛。⑦对症治疗。结果:除2例因病情加重需入院外,90例均在7-10天内治愈,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家中治疗与住院治疗相比,空气新鲜,提高了氧分压,空气相对湿度增加和多饮水能改善患儿的内环境,而且也减少了院内感染的风险。患儿受外界干扰小,易于安静入眠,减少了因环境因素引起的患儿哭闹而使耗氧量增加。冷空气疗法能使80%的喘憋患儿得以减轻或缓解。大大减少患儿的医疗费用,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本病几乎无心脏、呼吸骤停的危险,遇有明显缺氧或心衰表现在入院治疗也不迟。
  • 摘要:目的:了解人类博卡病毒(HBoV)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时其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探讨该病毒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方法:收集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于2010年3月-2010年9月某院住院治疗的574例患儿及同期92例健康体检儿童的咽拭子和外周血血清。应用PCR技术筛查HB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WU多瘤病毒(WUPyV)、人偏肺病毒(hMP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型(IFV)、副流感病毒1、3型(PIV)和鼻病毒(Rhv)共10种病毒。采用液相蛋白芯片(Luminex)技术同时检测29例单纯HBoV感染患儿、26例单纯RSV感染患儿、30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中12种细胞因子(IL-1a、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p40,IL-12p70,IL-13,IFN-Υ、TNF-α)的含量。结果:(1)病毒筛查结果:574例样本HBoV阳性92例(16.02%),合并其它病毒感染49例(53.27%),分别为RSV(17例)、IFVA(14例)、PIV3(10例)、PIV 1 (8例)、ADV ( 8例)、WUPyV ( 7例)、Rhv (1例);RSV阳性68例(11.84%),合并感染40例(58.82%),合并感染的病毒与HBoV相同:92例健康儿童10种病毒PCR筛查均阴性。结论:HBoV感染可导致患儿免疫功能异常,其模式与RSV组感染导致的异常细胞因子改变类似,但程度较轻。
  • 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检查胸部X线、高分辨CT、纤支镜、肺功能、病理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对儿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符合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诊断标准的患儿21例,21例IPF患儿中17例因感染致肺炎后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其中1例有百草枯接触史),4例因服用百草枯后致肺纤维化。21例患儿19例行胸片检查,19例行胸部高分辨CT检查,有16例既行胸片检查又行胸部HRCT检查,11例行肺功能,9例行血气分析,7例行纤支镜(其中2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1例行尸检。结论:IPF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胸片、高分辨CT、肺功能、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作出综合诊断,胸部影像学尤其高分辨CT、肺功能检查对IPF早期诊断有重要提示,高分辨CT能更细致、准确地反映IPF的影像特征及评估IPF的肺部病变,在IPF的早期诊断,病灶定位,辅助肺活检,定期随访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可提供重要依据,可能者尽量作病理检查。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在感染急性期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于2007年7月-2011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一直随诊治疗的25例己临床诊断PIBO患儿在急性感染期的临床资料、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肺部影像学等特点。结果:PIBO在急性期肺部病变范围广,肺CT以树芽征或弥漫性颗粒网状小结节影、双肺多叶段大片实变影为主要改变。病原学检测:MP感染10例;明确病毒感染9例(EBV感染3例;ADV感染2例:甲型H1N1感染1例:另有3例患儿确诊麻疹,在麻疹急性期或恢复期合并肺炎)。多合并肺外受累表现(15例合并神经系统;13例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5例;心肌酶显著升高10例)。结论:临床上对于症状重,表现为持续高热、咳嗽、喘憋较重、喘息难以控制、肺部病变进展快、受累面积广、特别是多叶段大叶实变或细支气管炎改变,血常规、CRP异常升高,合并肺外器官炎症受累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应注意该患儿有可能发展为PIBO,在抗炎、抗病毒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大剂量丙球,中和病原和毒素,鉴于重症肺炎发病机制由免疫反应介导,多种炎症因子参与,早期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抑制全身炎症反应,以尽快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肺损伤,改善PIBO的预后。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