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全国疼痛科建设高峰论坛
2015全国疼痛科建设高峰论坛

2015全国疼痛科建设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太原
  • 出版时间: 2015-05-2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会议文集:2015全国疼痛科建设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X线颅底平片中卵圆孔位置的骨性标志与规律,为三叉神经痛半月节射频镇痛治疗提供X线引导穿刺提供定位依据.rn 方法: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均拍摄标准的X线颅底平片200例,由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先后根据5个骨性标志指认卵圆孔.5标志为:双颧弓下沿连线上,患侧第二磨牙垂直线上与颧弓线交叉处,卵圆形,外下方有棘孔,患侧岩骨内上方.收集两组医生对卵圆孔五骨性标志的辨出数、符合数和变异数.rn 结果:卵圆孔位于双侧颧弓下沿连线占82.5%,偏上占10%,偏下占7.5%.卵圆孔位于第二磨牙垂直线于颧弓连线交叉点上占86.5%,偏内占7%,偏外占6.5%.卵圆孔为卵圆形占88.5%、不规则占10.5%、缺如占1%.其外下侧有较小的棘孔占98.5%、不规则占1%,缺如占0.5%.卵圆孔位于岩骨内上方占99%.首次辨出率住院医生为83%,主治医生为88%,最终辨出率为99%.rn 结论:根据颅底X照片上的五个骨性标志辨认卵圆孔符合率高,对临床X线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镇痛治疗有很好参考意义.
  • 摘要:背景及目的: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不适感常影响患者心身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012年11月我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病房成为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2013年12月18日我科收治一名复杂性重度癌痛患者,在晚期癌痛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宣教、应用止痛药物及并发症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规范化癌痛护理不但能提高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rn 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男,48岁,2013年12月18日入院,诊断:结肠癌pT4N1MO术后双肺多发转移腹膜后、腹主动脉旁、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骨L1,L5,S1及左骶髂关节转移。伴有左下肢轻度水肿,压疮(左髋部压疮4cmx5cm,右髋部压疮7cmX7cm,受压皮肤表面颜色为暗红色,触之疼痛)。入院后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及压眶反射正常。2012年4月出现左侧腰部及下肢酸胀疼痛,之后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左下肢麻木、活动困难,经药物治疗,患者诉疼痛较前减轻。2013年12月16日出现肠梗阻,无法口服止痛药物。通过药物治疗方法及专业护理方法,患者情况明显减轻。rn 结果:1.疼痛控制有效率rn 2.疼痛护理满意度癌痛示范病房创建后,完善了癌痛护理相关制度,经过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医护人员能规范开展疼痛评估和剂量滴定,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合理使用止痛药,为患者获益,使癌痛护理日常工作日渐规范。rn 结论:随着卫生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开展,护士在疼痛评估及疼痛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吗啡及芬太尼透明贴剂是我国现在治疗重度癌痛的主要药物,通过规范的合理的使用,可以使90%的疼痛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在肿瘤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疼痛的发生率最高,其中50%的癌症患者和约75%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都为重度。对于晚期癌痛及并发症护士可以通过精心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实施一定的心理支持,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更多的癌痛患者真正想拥有并享受“癌症无痛,,的生活质量。疼痛症状的控制,心理的支持,家属的安慰,生活质量的改善,才是对癌痛患者全方位护理的重点。
  • 摘要:核心技术是指本专业的关键技术,具有独特的技术专长,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标志性技术.它具有以下特性:核心价值性和延展性.疼痛科的核心技术就是微创介入技术.它是疼痛专科长期发展和传承的关键技术,对疼痛科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学科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独特专长和标志.
  • 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指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以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和痛觉超敏(allodynia)为特征.本次主要介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外周感觉神经机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包括外周和中枢机制.外周机制包括损伤的外周传入纤维的异位放电(ectopic discharge)、神经元的交互混传诱发的放电、交感—感觉耦联作用和相邻的未损伤纤维的兴奋性增加;中枢机制包括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化、中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功能下降、Aβ纤维长芽、下行易化系统的激活、脑部高位中枢敏化.
  • 摘要: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多年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本文介绍了在CT引导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方法,并总结了术中CT引导的优势。
  •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癌痛患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评估现状、治疗措施及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进行调查分析.rn 方法:在疼痛科医师的指导下,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的癌症患者进行一项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癌痛情况、癌痛的评估现状、镇痛药使用现状以及生活质量.rn 结果:本次研究总共调查了1200位患者.其中,919位患者的信息有效而被纳入分析研究,癌痛患者共454例(49.4%),其中333例(36.2%)癌痛患者表现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癌痛患者的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30±1.68.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组的VAS评分和疼痛频率有显著差异(两者P<0.05).其中,在伤害感受性疼痛组中钝痛的发生率最高(64例,占52.9%),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组中刺痛的发生率最高(97例,占64.7%).伤害感受性疼痛组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组患者的QOL有明显差异(P<0.05),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伤害性疼痛患者更差.在454位癌痛患者中,仅有183例(40.3%)使用了镇痛药物.使用了镇痛药物患者的QOL显著高于未使用镇痛药的癌痛患者(P=0.027).rn 结论:本研究展示了中国癌症患者中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流行病学特征.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对于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和镇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需要临床医师和患者双方的重视和关注.
  • 摘要: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包括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Dworkin和Porteny于1994年提出将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分为3个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典型的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其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与伤害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相比,其疼痛程度更剧烈,治疗也更棘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我科十余年来共接收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千余例,对该病的治疗越来越多样化,对患者的管理逐渐系统化,现将我科带状疱疹患者的管理经验简要总结如下:患者的入院管理:包括患者病房环境介绍,病情介绍,服用药品的指导,日常生活护理,疼痛的评估等。治疗期间管理。出院及出院后管理。总之,带状疤疹神经痛及带状疙疹后神经痛的患者较其他疾病相比住院周期长,住院期间问题多而复杂,临床管理上有一定的复杂性,严重的不良事件如药物过量所致的呼吸抑制,神经阻滞后患者跌倒所致的骨折,蛛网膜下腔PORT植入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脊髓电刺激术后感染等,增加了医疗风险,牵扯过多的医疗力量,增加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带状疤疹疼痛患者的管理,抓住细枝末节,充分的医患配合至关重要。
  •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营医院疼痛科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面头对挑战,抓住机遇,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主导,以特色为龙.把疼痛科打造成为知名品牌.实现疼痛科持续、稳定、跨越式的发展.远景目标是:舒适的环境,专业的品牌,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高效的团队,竞争力的岗位.并且制定了以战略思想统揽发展;以医疗质量为保障,合理把握公益性和商业化,实现盈利;以有效的经营确保发展的建设发展策略。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三靶点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n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5例,均采用经皮三靶点椎间孔成形术.采用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Osweste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标准及红外热成像评定疗效.rn 结果:125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术前腿痛VAS为7.6±1.8,术后3个月2.3±0.2,术后6个月2.1±0.7,末次1.9±1.2,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ODI为68.5±22,术后3个月20.6±10.5,术后6个月18.5±5.8,末次10.7±3.5,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Macnab标准:优98例,良21例,中6例,差0例,优良率95.2%;红外热像采集双下肢皮肤的温差术前为1.8±0.5,术后1周为0.6±0.3,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经皮三靶点椎间孔成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且三靶点椎间孔成形术可缩短脊柱内镜技术的学习曲线.
  • 摘要:本文介绍了医院疼痛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疼痛科发展的困境为学科定位不明确,培养基地和师资的严重不足与各级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的矛盾突出。并针对此困境提出了要尽快建立疼痛医师分会,名正言顺的进行规范化培训;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进行培训,尽快解决后继乏人问题的建议。
  • 摘要:本研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治疗技术,并介绍了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医疗机构基本要求和临床管理及技术要求。随着脊柱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及相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脊柱内镜技术已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 摘要:背景及目的: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BSS)是指一次或多次腰、骶椎手术后腰部、臀部或下肢顽固性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仍然存在或者消失一段时间后又复发的疾病,发病率在10%~40%左右.FBSS的病因比较复杂,很难简单以"手术失败"来解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均会对其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明确病因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rn 方法:rn 1.诊断rn 诊断要点主要有如下几条:有腰椎手术史,手术后1年或1年以上,腰部、臀部、腿部持续性的疼痛或疼痛每年发作超过4次,疼痛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像学检查提示复发性椎间盘突出或硬膜外组织增生。rn 2.治疗rn FBSS患者遭受长期疼痛的折磨,在循证医学时代,临床实践应以证据为基础,对于原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腰痛患者不宜手术,对于手术的适应证应有更多的研究,治疗FBSS时应强调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由于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疼痛的持续和加重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采用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恢复信心、改善其对疼痛的认知,提高生活质量和对疼痛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方面非幽体抗炎药及COX-2抑制剂是最常用的药物,但是长期应用有副作用。各种非幽体抗炎药物的有效性与副作用无明显差异。曲马多能有效地缓解短期疼痛和改善功能。阿片类制剂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疼痛。如判定FBSS患者的疼痛来源于小关节突关节,使用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射频消融术疗效明显。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是治疗根性放射痛的常用方法,有时采用神经根或神经节的射频治疗患者的疼痛可得到长期缓解。经皮硬膜外粘连松解术可以减少硬膜外粘连,能有效缓解近期和远期疼痛。脊髓电刺激(SCS)是治疗FBSS的又一方法,植入的医学装置发送脉冲电流到脊髓背柱区域的神经组织,干扰痛觉冲动信号向大脑中枢的传递,代之以一种更加舒适的异常感觉。在合理选择患者时,SCS疗效明确。手术翻修是FBSS治疗中不得以的选择,因为手术翻修对于治疗FBSS的成功率很低,而且翻修次数的增加,成功率逐步降低。尽管再次手术能松解及切除瘫痕、粘连,但术后3^'6个月粘连和瘫痕重新产生,最终大多数患者症状并无明显改善,往往在术后8^-16个月症状复发加重,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和腰骸部疼痛。如果患者确实存在椎间盘突出、节段性不稳、椎管狭窄等机械性病变,通过保守治疗无法得到缓解,则建议通过再次手术解决上述问题。rn 结果及结论: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的疼痛评分NRS, LANSS,ODI, SFMPQ, SF-36表、疼痛治疗相关的药物使用情况。采用SPSS软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研究表明:联合药物组的许多指标改善优于单纯射频治疗组,AR组的近期神经病理性疼痛评分指标改善不及BR组,考虑是BR组已经有两周的药物治疗有关。所有组别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多项评分优于术前。研究认为,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选好适应证,进行射频和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疼痛评分,提高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