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5-05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会议文集: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204条结果
  • 摘要:目的:评价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尘螨引起的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rn 方法:143例在我院接受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儿中,最终有100例完成24个月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将这100例患儿按年龄不同分为4~8岁年龄组(低龄组)52例和9~14岁年龄组(高龄组)48例;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24个月末评估每位患儿的鼻部症状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药物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TMS)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低龄组与高龄组患儿的TNSS、TMS和VAS在SLIT治疗后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24个月末均显著降低(P<0.05);低龄组患儿在治疗后2个月末TNSS和VAS就己出现显著降低(P<0.05)。100例患者中共有5例(5%)出现局部不良反应,2例(2%)出现轻微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rn 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是治疗尘螨引起的儿童AR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可在治疗3个月左右观察到疗效。
  •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引起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rn 方法:对天津市河东区28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实施23种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rn 结果:28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对23种吸入和食入性过敏原SPT阳性率为80%,SPT强阳性者136例,SPT强阳性率为47.4%.主要SPT强阳性物为粉尘螨、户尘螨、葎草花粉、带鱼,阳性率分别为54.0%、44.3%、20.9%、10.8%.rn 结论:天津市河东区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相似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地区特点。
  • 摘要:背景: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发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自身免疫因素可能涉及到这个病理过程.FcRL3(Fc受体样基因3),是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基因,最近有研究报道,该基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n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FcRL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变应性鼻炎之间的相关性。rn 方法:本研究收集540例AR患者和600例正常对照的血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运用PCR-REL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从抗凝血中提取的DNA样本中FcRL3基因的5个多态位点(rs945635,rs3761959,rs7522061,rs10489678,rs7528684)进行基因分型。使用x2检验分析AR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使用在线软件平台SHEsis(http://analysis2.bio-x.cn/myanalysis.php)分析AR组和对照组FcRL3基因5个SNP位点的哈迪温伯格平衡,并进行单倍体型和概率分析。rn 结果:本研究的AR组和对照组FcRL3基因的5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其中,FcRL3的rs7528684, rs10489678, rs7522061和rs945635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AR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本研究对rs7528684, rs10489678, rs7522061三个强阳性位点进行单倍体型分型,发现单倍体型AGT在AR组中的频率显著升高(AR=38.8%, Controls=24.3%, P= 8.29X10-14,OR[95%CI]1.978[1.652-2.368])。rn 结论:本研究发现FcRL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AR的遗传易感性有显著相关性,并提示FcRL3基因多态性可能赋予AR自身免疫风险。
  • 摘要:目的:经额开颅术中颅骨开窗时额窦开放是难免的,该部位的处理不当可继发形成额窦炎症.本研究分析经额开颅术后继发额窦炎的具体原因,探讨其预防和手术治疗原则,以及预后相关因素.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额开颅术后继发额窦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2.9岁.开颅术后继发出现额窦炎为5.1年(0.5~14年),临床表现为额部肿块或水肿(18例)、额部瘘管或流脓(12例)、眼眶肿胀(8例)、眼眶痛(2例)、头痛(2例)、发热(2例)、鼻内流脓(1例)和颅内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额窦开放,12例额部有瘘口者通过瘘口协助手术.rn 结果:6例患者选用Draf ⅡB型额窦开放术式,其中l例2月后复发后改行Draf Ⅲ型。其余17例行Draf Ⅲ型额窦开放术式。术后有3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rn 讨论:经额开颅术后继发额窦炎是因为颅骨开窗时开放额窦后额窦处理不完善、骨蜡和化学胶或其他异物的存留,或者是患者本身患有鼻部疾患如变应性鼻炎等原因。此类额窦炎容易形成脓肿、额部瘘管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原则为尽可能扩大额窦引流,取净骨蜡、异物以及去除感染性肉芽组织。Draf Ⅲ型额窦开放术式可以在鼻内镜下最大程度开放双侧额窦,去除额窦甚至于前颅底骨蜡等异物和炎性组织,无需置放额窦扩张引流管,同时可以避免额部的外切口,是治疗经额开颅术后继发额窦炎的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microRNAs(miRNAs)是各种免疫反应和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其在肥大细胞分化,增殖和激活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IgE和抗原复合物激活的肥大细胞中miRNA表达谱变化及相关miRNA与其靶基因之间的转录后调控网络.rn 方法:诱导分化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4周,获取骨髓源性肥大细胞。根据肥大细胞是否接受IgE和抗原刺激,将其分为未刺激组(unstimu组)和刺激组(stimu组)。Agilent小鼠miRNA微阵列芯片(8×60K:version 19.0)检测两组肥大细胞内miRNA表达谱,筛查组间差异性表达miRNA,并采用qRT-PCR进行验证,然后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TargetScan、miRanda和miRWalk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相关miRNA靶基因,并通过DAVID在线软件进行GO和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rn 结果:miRNA微阵列芯片检测发现,与unstimu组相比,stimu组中17个miRNA发生显著差异性表达(倍数大于2,P
  • 摘要:目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上呼吸道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CRS分为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和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与白种CRSwNP患者主要为嗜酸性CRSwNP(Eosinophilic CRSwNP,Eos CRSwNP)的炎症特点不同,超过一半的中国患者表现为非嗜酸性CRSwNP (noneosinophilic CRSwNP,non-Eos CRSwNP).多项研究发现不同的免疫调节机制参与CRSsNP、non-Eos CRSwNP和Eos CRSwNP的发病,前列腺素E2 (E-prostanoid,EP)受体在白种人CR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关于中国的CRS患者EP受体的表达的研究报道.本实验比较EP1、EP2、EP3和EP4受体在不同类型CRS患者(CRSsNP,non-Eos CRSwNP和Eos CRSwNP)中的表达,并探讨EP受体在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n 方法:鼻腔组织标本来自12例CRSsNP患者,16例non-Eos CRSwNP,12例Eos CRSwNP患者和12例对照组。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对HE染色组织切片进行观察,计算黏膜上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和腺体数,对间质水肿程度进行评分。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四种EP受体的组织表达。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组别中EP受体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rn 结果:不同类型的CRS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P受体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腺体和上皮下炎症细胞。EP受体mRNA在组内的表达差异显示,对照组中EP4、EP2受体较EP3和EP1受体表达增加,CRSsNP和non-Eos CRSwNP中EP4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EP受体在三组中的表达顺序为EP4>EP2>EP3>EPl;而Eos CRSwNP组EP2受体表达显著下调,EP1受体上调。EP受体组间比较显示,与对照组、CRSsNP和non-EosCRSwNP相比较,Eos CRSwNP中EP1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而四组间EP2、EP3和EP4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差异。rn 结论:EP受体的表达在国人不同类型的CRS患者中存在差异,并且不同于白种人。EosCRSwNP中EP1表达较non-Eos CRSwNP、CRSsNP和对照组显著增加。Eos CRSwNP中EP1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有关。四种EP受体在不同类型CRS发病中的确切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研究γδT细胞在不同类型慢性鼻-鼻窦炎(CRS)鼻黏膜组织局部的表达程度以其与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以及组织重塑因子的相关性;探讨γδT细胞在CRS发病机制和组织重塑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rn 方法:采用HE染色方法对15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慢性鼻一鼻窦炎伴鼻息肉(EosCRSwNP)、28例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慢性鼻一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os CRSwNP)、17例慢性鼻一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16例正常鼻黏膜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特点的分析;采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Vγl+γδT细胞、Vγ4+γδT细胞、嗜酸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IL)-8、转化生长因子(TGF)-P2、金属基质蛋白酶(MMP)-7、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TIMP)-4、缺氧诱导因子(HIF)-la在各组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rn 结果:CRSwNP鼻黏膜组织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水肿为特征,CRSsNP鼻黏膜组织则以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化为特征。CRSwNP鼻黏膜组织中Vγl+γδT细胞(P=O.003)、ECP (P=O.036)和MMP-7( P=O.008)的表达水平增高,与CRSsNP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Vγl+γδT和ECP (rs=0.368,P=O.019<0.05)以及MMP-7 (rs=0. 353,P=O.032<0.05)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n 结论:Vγl+γδT细胞在CRSwNP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丁CRS的发病过程。CRSwNP鼻黏膜组织中Vγl+γδT细胞和ECP以及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Vγl+γδT可能通过介导嗜酸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促进水肿的形成。
  • 摘要:目的:鼻息肉(Nasal ployps,NP)根据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情况分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伴鼻息肉(Eos 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os CRSwNP).Eos CRSwNP局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IgE水平持续升高.Eos CRSwNP治疗和预后远较Non-Eos CRSwNP更加错综复杂.所以Eos CRSwNP一直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研究的热点和难点.rn 方法: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其受体TACI、抗体类别转换的关键元件AID等表达;ELISA检测鼻一鼻窦茹膜组织匀浆中BAFF, IgE和Ig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ID的表达;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CD3-CD19+B细胞的表达。rn 结果: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BAFF、TACI、AID在Eos CRSwNP和Non-Eos CRSwNP中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但Eos CRSwNP和Non-Eos CRSwN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ID在Eos CRSwNP和Non-Eos CRSwNP中较正常对照组上调;ELISA的结果表明BAFF和IgA在Eos CRSwNP和Non-Eos CRSwNP中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而IgE在Eos CRSwNP组较正常对照组及Non-Eos CRSwNP组表达升高。流式细胞学的结果显示CD3-CD19+B细胞在Eos CRSwNP和Non-Eos CRSwNP中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BAFF与CD3-CD19+BC(P<0.001,R=0.656)和其受体TACI(P=0.001,R=0.523)均呈正相关。rn 结论:位于Eos CRSwNP鼻翻膜中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其受体TACI表达升高导致大量的B细胞活化,当局部存在抗体类别转化的关键元件时,B细胞向IgA和IgE的方向发生转化,IgE作用于肥大细胞后,肥大细胞脱颗粒,募集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而IgA导致嗜酸粒细胞脱颗粒,加重Eos CRSwNP患者的症状。因此,控制鼻私膜局部B细胞活化事件,可能对Eos CRSwNP的治疗带来新的探索。
  • 摘要:目的:研究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CRS)及对照组中Th2型细胞因子、Notch信号通路受体及配体、Treg细胞关键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探讨Notch通路表达表达与Treg细胞功能及Th2细胞分化、Eos浸润的相关性.rn 方法:HE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并将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Eos-CRSw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non Eos-CRSwNP);采用q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Notch通路受体Notchl,2,3,4及其配体Jaggedl,Jagged2,Delta1,Delta3和Delta4的表达、检测Th2型细胞因子IL-5、检测Treg细胞关键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rn 结果:与对照(0.59±0.13)和CRSsNP(0.56±0.34)相比,IL-5的表达在CRSwNP(34.Ol±13.33)最高,其中在Eos-CRSwNP表达高于non Eos-CRSwNP(61.33±24.53vs.9.22±7.0),且与Eos浸润正相关(R2=0.423,P<0.05);Foxp3在CRSwNP(0.14±0.04)的表达最低(对照:0.21±0.10;CRSsNP:0.54±0.24),尤其是Eos-CRSwNP(0.10±0.03)中表达最低anonEos-CRSwNP:0.20±0.07),并与Eos浸润负相关((R2=-0.514,P=0.014);Notchl,Jaggedl在CRSwNP<0.40±0.24,0.08±0.02)、CRSsNP(0.97±0.80,0.11±0.03)对照组(1.83±1.6,0.33±0.12)中的表达依次升高,non Eos-CRSwNP中表达(0.68±0.50,0.12±0.04)高于Eos-CRSwNP<0.14±0.06,0.04土0.01),且Jaggedl与Foxp3表达正相关(R2=0.465,P=0.004),与Eos浸润负相关(R2=-0.167,P=0.025);其余Notch通路受体/配体在各组间的表达无明显趋势。rn 结论Jagged1/Notch1通路抑制可能参与调控CRSwNP中Treg细胞功能的抑制,以促进Eos浸润。
  • 摘要:目的:目前感染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确切作用虽仍有争议,但其与CRS存在重要相关性已是共识.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作为CRS的主要致病菌在其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pidermidis)虽为条件致病菌,但因其在CRS患者中检出率高、形成生物膜能力强,其在CR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中S.aureus和S.epidermidis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且多为多重耐药菌的现状极大的制约了现有手段治疗这部分CRS患者的疗效。光敏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结合光敏剂分子和可见光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灭活的一种抗菌方法,活性氧物种能够与致病菌中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反应,这一特性使得微生物不易对该方法产生耐药性,使其在细菌耐药性感染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PDT对CRS相关临床耐药菌株的杀伤作用仍鲜有研究,基于此本实验使用二代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旨在检测PDT对取材自CRS患者的多重耐药菌S.aureus和S.epidermidis的杀伤作用,为此治疗手段在CRS治疗中的应用打下基础。rn 方法:选取保守治疗无效的CRS(息肉/非息肉组)患者,术前两周禁用抗生素,于术中使用拭子自中鼻道处取材鼻腔分泌物后立即送至检验科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使用LED光动力治疗仪、ALA光敏剂,将光输出波长设定为633±lOnm进行单纯药物处理和单纯光照的安全性测定,选定参数后进行细菌杀伤效率检测,获得存活的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并将测得的CFU进行以10为底的对数转换后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共取材细菌21株,其中S.aureus 9株和S.epidermidis l2株,皆为多重耐药菌。根据实验结果选定实验参数为:ALA浓度5Mm,光输出功率密度100mW/cm2,光照时长60分钟。对数转换后存活CUF统计结果为:S.aureus对照组8.14±0.28,实验组5.12±0.72(P<0.01),S.epidermidis对照组8.38±0.14,实验组5.79±0.30(P<0.01)。rn 结论:本实验初步验证了利用ALA作为光敏剂,LED作为光源的PDT能于体外强有力杀伤CRS患者鼻腔来源的耐药葡萄球菌,为后续的安全性和体内实验及该治疗手段的最终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最大非毒性剂量的汉防己甲素(Te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增敏机制.rn 方法:采用MTT法寻找Tet针对CNE1和CNE2细胞株的最大非毒性剂量,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验证Tet对CNE1和CNE2的放疗增敏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彗星电泳实验及Westem blotting检测细胞DNA断裂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后p-CDC25C、p-CDK1、CDK1和CyclinB1的表达.rn 结果:Tet对CNE1和CNE2的最大非毒性剂量分别为1.5μmol/L和1.81μmol/L;与单纯放疗相比,该浓度的Tet联合放疗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克隆数的形成,放疗增敏比分别为1.73和1.40(P<0.05);最大非毒性剂量Tet联合放疗后可增加放疗引起的DNA断裂,上调γ-H2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单纯放疗组CNE1和CNE2细胞周期G2/M期的比例分别为(42.62±2.07)%和(34.82±2.74)%,最大非毒性剂量Tet联合放疗组CNE1和CNE2细胞周期G2/M期的E例降为(17.02±1.87)%和(19.64±4.82)%(P<0.01);采用0.75μmol/L和1.5μmol/L Tet处理CNE1细胞株,0.9μmol/L和1.8μmol/L Tet处理CNE2细胞株,p-CDC25C,p-CDK1、总CDK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采用3.0μmol/L和6.0μmol/L Tet处理CNE1细胞株,3.6μmol/L和7.2μmol/L Tet处理CNE2细胞株,p-CDC25C和p-CDK1表达明显升高(p<0.05);对CNE1和CNE2细胞株采用最大非毒性剂量Tet联合放疗和单纯放疗处理2h.6h和24h,联合处理可明显降低放疗引起的p-CDC25C,p-CDK1的高表达(P<0.05),上调放疗后Cycling1的表达(P<0.05).而对总CDK1的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P<0.05)。rn 结论:最大非毒性剂量Tet可增加CNE1和CNE2的放疗敏感性,并增加放疗引起的细胞凋亡及DNA断裂:放疗增敏的机制可能与Tet激活CDC25C/CDK1/CyclingB1通路,去除放疗导致的G2/M期阻滞,进而减少DNA的修复有关。
  • 摘要:0.05)。rn 结论:中草药“逐渊汤”联合FESS术后治疗鼻窦炎有明显疗效,同辅舒良对于FESS术后对各项症状VAS评分、鼻内镜评分、CT评分疗效相同。">目的: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而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方式.而术后复发、粘连仍是困扰医生以及患者的问题.我院张重华教授通过4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慢性鼻-鼻窦炎及FESS术后中草药经验方"逐渊汤",本研究探索逐渊汤对鼻窦炎术后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观察,并同鼻用激素相比较.rn 方法:对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内镜评分以及CT评分,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逐渊汤”(组成:蕾香9克、陈皮9克、生黄茂30克、慧改仁30克、天花粉12克、皂角刺12克、川芍9克、蚤休9克、桔梗4.5克、生甘草3克)每日1帖,煎2汁,混合后,分2次服;西药组:辅舒良,喷鼻,每日一次。术后4周、8周和12周均进行VAS、鼻内镜评分以及CT评分。rn 结果:一共有106个病人纳入研究,其中85个病人完成了12周的随访,其中41个中药组,44个西药组。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的VAS、鼻内镜评分以及CT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4周和12周时的各个指标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中草药“逐渊汤”联合FESS术后治疗鼻窦炎有明显疗效,同辅舒良对于FESS术后对各项症状VAS评分、鼻内镜评分、CT评分疗效相同。
  • 摘要:目的:分析经鼻蝶入路鞍区手术术后并发蝶窦炎的发病率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经鼻蝶入路鞍区手术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每例患者均进行鼻内镜随访,对可能影响术后并发蝶窦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77例经鼻蝶入路鞍区手术患者中有34例术后发生了鼻窦炎,感染率19.2%。术中使用EC耳脑胶,是唯一的风险因素(P<0.0l)。而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手术方式、肿瘤大小、修补使用人工还是自体材料,对此手术后并发蝶窦炎影响不明显(P>0.05)。rn 结论:对经鼻蝶入路鞍区手术患者进行鼻内镜随访有助于术后并发蝶窦炎的预防和诊断,通过积极的保守治疗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蝶窦炎。手术中尽可能不使用EC耳脑胶。
  • 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小细胞肺癌左侧蝶窦转移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以眶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蝶窦转移癌的认识.rn 方法:报告1例小细胞肺癌左侧蝶窦转移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rn 结果:鼻窦强化CT显示:左侧蝶窦2.9cm×3.1cm大小肿物,左侧海绵窦受累,肿物呈明显强化.肺部X线片及CT显示右肺下野4cm×4cm大小肿物,考虑原发性肺癌可能性大.出于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对患者行鼻内镜下左侧蝶窦肿物活检术+支气管镜下右肺肿物活检术,病理检查示:(右肺、左侧蝶窦)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符合小细胞癌,首先考虑肺原发伴蝶窦转移.rn 结论:鼻腔及鼻窦的肿瘤多为原发性,可出现肺转移,但转移癌罕见,且鼻腔、鼻窦转移癌多来自于肾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肺癌转移到骨、脑、肝脏、肾上腺等部位常见,也曾有报道出现鼻腔、上颌窦的转移,均以咳嗽、咯血等为首发症状,在出现鼻腔转移前己经明确诊断。而这例患者并无肺部症状,而是以上睑下垂、视力下降等眶尖综合征为首要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初步考虑为肺部的原发病灶,最终分别取鼻窦、肺部活检明确诊断。因此在其查体的同时发现肺部病变时,应慎重鉴别原发灶,而不应根据经验作出自己的判断。正确的诊断才能有下一步正确的治疗。
  • 摘要: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是少见而易误诊为癌和其他血管内皮瘤的肿瘤,其病因学尚不清楚。对大多数病人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治愈。病理检查肿瘤由红染的粘液样基质和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构成,即使在坏死物较多情况下仍可找到上述2种成分,瘤细胞外观多形性,呈鳅蚂状、多突状,根据FNAC涂片肿瘤细胞粘液样基质散在分布、核轻度大小不一,外观多形,胞质丰富,淡蓝色,含嗜碱性细颗粒,仔细寻找可见核内包涵体,该肿瘤属低度恶性或交界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具有以下形态特征:(1)瘤细胞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的形态;(2)瘤细胞圆形或多角形,三五成群呈小巢状、索状、不规则状排列,分布于粘液间质中;(3)间质可显著或少量粘液样变或玻璃样变:(4)瘤细胞内含有原始血管腔;(5)核分裂象、多形性及坏死少见;(6)部分病例伴有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改变;诊断:依据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波形蛋白、CD31、CD34阳性,CK弱阳性,破骨细胞样的多核巨细胞CD68和al-AT阳性、电镜观察胞质内含丰富的微丝和少许的WP小体和临床特征:病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常与血管有关,尤其与静脉壁相关明显,肿瘤可多发、单发,可复发,约20%病例可转移,有利于确定诊断。诊断需与软组织内转移性癌、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肉瘤相鉴别。
  • 摘要:目的:探讨侵犯翼腭窝、颞下窝肿瘤的内镜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操作及术后效果,为根据肿瘤的性质和侵犯的程度选择手术入路提供依据.rn 方法:病例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1例侵犯翼腭窝或颞下窝并行内镜切除手术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根据肿瘤侵犯的方式和性质制定手术方案,设计手术入路.术后常规随访.rn 结果:1.临床资料:经内镜手术治疗侵犯翼腭窝、颞下窝肿瘤50例,包括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和囊肿。其中恶性肿瘤11例,包括腺样囊性癌5例,恶性造釉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2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良性肿瘤31例,包括鼻咽纤维血管瘤26例,神经鞘瘤5例;囊肿8例,包括牙源性囊肿5例,表皮样或皮样囊肿3例。2.手术方法:根据肿物的侵犯的范围采用了3种手术入路:(1).内镜经鼻一上颌窦入路27例,适用于肿瘤侵犯翼腭窝及颞下窝外三分之一以内者;(2).内镜经柯陆式一上颌窦入路9例,适用于颞下窝孤立性肿瘤;(3).内镜经鼻联合经柯陆氏一上颌窦入路14例,适用于肿瘤侵犯翼腭窝及颞下窝外三分之一以外者。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肿物显露满意,能彻底切除。3.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55月(平均33月)。恶性肿瘤有4例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余7例恶性肿瘤,以及良性肿瘤和囊肿均无复发。rn 结论:翼腭窝颞下窝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根据肿物的生物学特点和侵犯的方式和范围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可以切除病变,降低并发症,减少创伤。
  • 摘要:目的:总结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肉芽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rn 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于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23位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肉芽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放疗剂量(p=0.036)和联合化疗(p=0.000)与放疗后出现炎性肉芽肿的时间相关.术前23位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脓涕、头痛、鼻出血、鼻咽部异物感以及听力减退.单纯根据CT/MRI,有12例(52.2%)被认为为肿瘤复发.术后3年内共5例有鼻咽部肉芽肿复发,其中4人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所有的术后病理显示为富含纤维成分和炎性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症.rn 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原位发生的肉芽肿易误诊为肿瘤复发。联合化疗被认为是影响放疗后出现炎性肉芽肿的时间的独立因素(p=0.029)。内镜下切除病变是治疗肉芽肿有效的治疗方式,不仅有利于缓解不适症状,还有助于明确诊断。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护理干预对垂体腺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8例垂体腺瘤患者在常规神经外科护理宣教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干预的内容包括心理干预、系统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社会家庭支持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和焦虑、抑郁分值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手段可提高垂体腺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焦虑、抑郁水平,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及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通过对鼻中隔成形术后行鼻腔填塞和不行填塞而行鼻中隔缝合两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主客观评估比较,为缓解患者鼻中隔术后因填塞而造成的痛苦提供有效方法.rn 方法:前瞻性收集90例行鼻中隔偏曲成形术的患者病例,其中填塞组和缝合组每组各45例.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术后鼻部疼痛、头痛、头晕、流泪、鼻痒、鼻塞、流涕、睡眠困难、总体痛苦的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比较;术后2周、1个月进行鼻内镜检查,根据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系统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并记录患者有无出现并发症.rn 结果:在术后1天鼻部疼痛等9方面主观的VAS评分缝合组均小于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术后3天VAS评分缝合组与填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1);术后2周、1个月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2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1);缝合组术后并发症1例,填塞组术后并发症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1)。rn 结论:鼻中隔缝合术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能显著的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术后并发症缝合组发生鼻中隔血肿等的并发症几率较之填塞组并无增加。
  •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经延伸到了越来越多的鼻眼相关疾病的治疗领域.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使泪囊手术在直视下很方便地进行,简化了手术操作,术后效果也得到了提高.经鼻内窥镜泪囊造口术已经成为鼻科专业医生的常规手术,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开展的部分特殊复杂条件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相关技术与经验总结.rn 方法:采取了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收集总结了自2010年以来进行的特殊复杂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共32例,总结分析的特殊情况包括复杂领面部外伤后的9例,手术后再次泪道阻塞16例:儿童患者7例;其中最小年龄5周岁;慢性泪囊炎患者32例(44眼),单眼20例,双眼1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74(平均43.23)岁。临床表现有持久溢泪、压迫泪囊时有黏液性分泌物逆流、泪道冲洗不通畅,经保守治疗无好转。rn 结果:手术后坚持门诊随访6月-18个月;疗效评定标准:根据鼻内窥镜下观察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泪囊造孔口形成及上皮化程度、症状缓解程度及泪道冲洗情况,判定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治愈和好转相加计为有效。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出现。根据疗效标准评定,治愈38眼,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好转6眼,泪道冲洗通畅,但仍有轻微溢泪,有效率100%。全部病例经鼻内镜检查随访。鼻腔泪囊吻合口呈喇叭状、圆孔状、部分呈针状或裂隙状。直径2~6mm,冲洗泪道可见水流,部分患者略有缩小。rn 讨论:特殊复杂条件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相关技术与经验总结如下:1、手术前充分预估了解泪囊的大小和位置。可根据进行碘油或其他造影剂泪囊造影,明确泪囊的大小和位置,曾经有2例外伤患者、一例外院激光泪道手术后复发患者,经造影发现泪囊未显影,未行手术治疗。2、对于外伤的患者,明确泪囊的大小和位置以外,还必须仔细了解患者既往的伤情以及处理情况,完善相关检查。3、对于儿童患者,必须了解相关鼻腔、鼻窦的发育状况,完善相关检查;4、对于手术后复发的患者,需要进行修正性手术,由于初次手术骨窗变异较大,且泪囊变小,增生较多瘫痕,开始的粘膜切口与前所似,但垂直切口必须在前次手术所作的骨窗之前,如果不易确定前次手术骨窗的前界在何处,可找到上领骨额突,在额突上方开始向前后移动直到找到骨质与软组织的连接处,此时可感觉到软的泪囊开窗处。粘膜切口做好后,再分离粘膜瓣,因为粘膜与下方的泪囊可能有结缔组织相连,可用锐利的手术刀分离。粘膜瓣分开后,再将骨质补充切除。将探针经泪小管置入泪囊,在内镜下可见探针撑起鼻腔外侧壁软组织。切除泪囊周围粘膜,使泪囊鼻内开口的直径至少达1厘米。5、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鼻腔吻合口的处理。泪囊应开放到底,防止底部水仓形成。纵行切开泪囊时,应向上开放至能很容易看到泪总管进入泪囊的开口处,可将泪囊做成一个尽可大的前粘膜瓣或后粘膜瓣,再将其贴附于鼻腔外侧壁的创面上。6、注意泪小点的处理。泪液收集功能与泪小管和泪囊的虹吸功能有密切关系,泪囊鼻腔造口后,尽管解剖学上泪道得到完全开放,但其虹吸功能却受到了影响,这可能是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临床经验表明,多次手术失败者,极有可能存在泪小管瘫痕,需要眼科医生协助处理。
  • 摘要:目的:探讨前颅底骨瘤安全有效的切除方法.rn 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对7例突入眶内、累及前颅底的额筛窦骨瘤,均有眶内突出眼球移位,CT显示前颅底、筛窦、额窦、眶内受累,额窦前壁受累,我们采用导航体表定位,并在皮肤划出肿瘤范围,在眉弓或/和内眦处标记最佳的手术切口位置,采取眉弓或/和内眦切口,联合鼻内镜实施手术.rn 结果:完整切除2例,应用电钻磨除分块切除2例,单纯应用电钻磨除3例。所有病例骨瘤获得成功切除。2例完整(整块)切除者造成硬脑膜撕伤1例,眶筋膜损伤1例,术中应用额骨骨膜对硬脑膜进行了修复。2例电钻分块切除者有1例出现眶筋膜轻度破裂、1例出现局限性硬脑膜暴露。3例单纯应用电钻磨除者未出现眶筋膜和脑膜的损伤。鼻额管放置硅胶扩张管14-36天。rn 结论:对于累及额筛窦范围广泛的骨瘤,特别累及额窦前壁者,单纯通过鼻腔内镜下切除困难,应用眉弓切口视野暴露好,可以充分显示额窦前后壁、前颅底、眶内结构;如果肿瘤与颅底骨质融合明显,整块完整切除不建议应用,本组1例即因术中撬动导致硬脑膜撕裂;电钻磨除分块切除可以把骨瘤分割成小的部分逐步去除,较为安全,但要注意周边的结构,颅底部分若不保留部分颅底骨质会造成硬脑膜暴露;单纯应用电钻磨除最为安全,可以将肿瘤逐步磨除至外周薄层骨壁,然后将眶内薄壁部分咬除,颅底薄层部分保留而避免硬脑膜暴露;术中应用导航定位骨瘤的各个边界,并在体表定位投影描记,尤其是定位额窦、筛窦的含气腔,自含气腔边界磨除肿瘤更安全彻底,术中导航的应用便于了解残余骨壁的厚度,避免损伤重要结构。术中应用电钻要谨慎,避免滑脱造成眶筋膜或眼内肌的损伤。
  • 摘要:目的: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要点、定位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科诊治的2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5~66岁,平均38.7岁,病程3周~2年.21例患者中,属于医源性脑脊液鼻漏5例,原发性9例,外伤性7例.所有病例经4~8周保守治疗无效后给予经鼻内镜下漏口修补术.患者术前均行实验室生化检查而确诊,并行鼻窦CT和MRI检查,其中4例患者漏口位于前筛额隐窝区域,10例位于后筛筛顶,3例位于嗅裂筛板区,4例位于蝶窦外侧隐窝区.术中采用捣碎颞肌+颞肌筋膜修补位于前筛直径小于2mm漏口,采用自体脂肪+捣碎颞肌修补位于嗅裂区筛板区域漏口,采用捣碎颞肌+鼻中隔筛骨垂直板+颞肌筋膜修补位于后筛区直径大于4mm漏口,采用鼻中隔软骨膜+钩突表面粘膜修补位于蝶窦外侧隐窝漏口。rn 结果:4例脑脊液鼻漏口位于前筛额隐窝区域的患者,术后仍有少许清亮分泌物自前鼻孔流出,5天后明显减少,10天后完全消失,2周后抽取鼻腔填塞碘仿纱条。10例漏口位于后筛筛顶的患者术后,3例位于嗅裂筛板区,4例位于蝶窦外侧隐窝区的患者术后无清亮分泌物流出,2周后抽取碘仿纱条,达到治愈标准。21例患者术后均无颅内感染、脑疝、颅内积气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36个月,术区上皮化良好,无复发病例。rn 结论:鼻内镜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外科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方式,根据颅底缺损的位置、大小决定修复材料的使用是较为可行的方法,不同的脑脊液鼻漏发生部位、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自体材料,鼻内镜下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楚、成功率高及并发症较少的优点。
  • 摘要:目的:评价BISORB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反应,研究结果将用来证明以期最终用于人体的BISORB全降解鼻窦药物的安全性.rn 方法:取5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上颌窦黏膜创伤模型,随机于左侧或右侧上额窦中植入一枚携带糠酸莫米松的药物支架,对侧上额窦中植入一枚不含药物的空白支架作为对照.术后第7、14、30、45、90天各处死10只兔子,肉眼观察双侧上颌窦内支架的贴壁性、吸收率,上颌窦黏膜组织的水肿、红斑情况;制作鼻窦腔切片,行HE染色,对比双侧上颌窦反应性骨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炎症严重程度、腔内渗出液、上皮溃疡、上皮衰退、上皮增生情况.rn 结果:肉眼观察双侧上领窦内药物支架与空白支架的支架残留率、支架贴壁率、水肿、红斑无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双侧上领窦反应性骨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炎症严重程度、腔内渗出液、上皮溃疡、上皮衰退、上皮增生无明显差异。支架置入90天后病理学改变极其轻微。rn 结论:通过新西兰大白兔创伤模型证实BISORB的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在体内是安全的。
  •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修正性手术加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效果、应用价值等.rn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156例既往多次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效并经CT及鼻内镜检查确诊的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依照1997年海口标准判断,本组病例均为3型3期),根据手术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鼻部疾病类型、合并疾病、鼻腔情况、既往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规范术前准备后,行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加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根据鼻窦炎、鼻息肉病变范围及部位选择合适的术式.用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棉片收缩鼻腔粘膜2-3次,3-5min/次,对易出血者,在息肉附着处等手术区域局部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手术开始前,在内镜下再次仔细检查患者鼻腔情况,特别要注中鼻道弯窿(前弓)、上颌窦口、眶下嵴、后鼻孔弓等部位的残存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必要时暂停手术,再次研读鼻窦CT确定手术方式。手术流程一般为,先用电动刨削器切除中鼻道、中鼻甲等处息肉,根据中鼻甲息肉样变轻重程度行其根部全部切除或部分切除,然后切除残余钩突或扩大上颌窦开口,进而开放前筛、后筛;在中鼻道弯窿部,用45°蝶窦咬骨钳向上咬除鼻丘气房前壁的黏膜和骨质,切除高度1.Ocm左右,直至额骨鼻突,彻底清除鼻丘气房后壁和顶壁及额窦周围气房直至额窦底彻底开放。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其中行内镜下改良三线减张矫正成形或局限性矫正切除;合并变应性鼻炎者对下鼻甲前端、中鼻甲对应鼻中隔等部位黏膜电凝或翼管神经切断。术后凭自编鼻内镜保健手册定期复查,规范随访。对照组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指标。rn 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3%,无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9%,无效率为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应用鼻内镜修正性手术加中鼻甲切除、充分围手术期准备、规范随访等综合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效果较为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几乎只发生于青少年男性中的良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复发倾向,年龄、出血量、手术史、肿瘤分期和手术方式可能影响其复发和预后.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42名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各临床指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rn 方法:收集2003年至2014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手术且病理证实的142名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史、肿瘤分期、术中出血量、手术方式等,按照Radkowski分期法将肿瘤分为7期,进一步分为高分期(>Ⅱa期)和低分期(≤Ⅱa)。使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pearson卡方、Kaplan 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等,探究各临床指标与复发的关系。rn 结果:所有142名患者皆为男性,中位年龄16岁,肿瘤分期低的患者占20.4%,有手术史、手术方式为鼻内镜或鼻内镜联合进路、出血量大于800ml的患者比例分别是40.8%、62.7%、60.6%。随访时间12~145个月,复发37人(31.3%),1年、3年、5年复发率分别是16.1%,28.O%和30.5%。失访24人(16.7%),其中19人为肿瘤高分期。有随访资料的118名患者中,肿瘤分期>Ⅱa患者的复发率(37.23%)大于肿瘤分期≤Ⅱa组的复发率(8.33%),P=0.009。术中出血量>800ml患者的复发率(41.43%)大于术中出血量≤800ml组的复发卒(16.67%),P=0.00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肿瘤分期高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明显小于分期低组(P=O.009),出血量多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明显小于出血量少组(P=0.006)。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术中出血量与预后相关,肿瘤分期高的复发风险是肿瘤分期低的5.380倍(P=O.021,95%CI:1.293-22.382),出血量大于800ml的复发风险是小于等于800ml的3.007倍(P=O.009,95%CI=1.320-6.854)。年龄、手术史和手术方式与预后无明显关联。rn 结论:2003年至2014年3月142名JNA患者复发率为31.3%,肿瘤分期高、出血量大是复发的危险因素,与肿瘤预后明显相关。年龄、手术史和手术方式与预后无明显关联。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于鼻腔鼻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rn 方法:对2例原发于鼻腔鼻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慢性鼻鼻窦炎为表现的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rn 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部分患者可原发于鼻部,但以慢性鼻鼻窦炎为表现的报道较为罕见。病例1:患者男性40岁,因”不明原因发热3个月余”就诊于我院.患者初起为低热,无明确伴随症状,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行抗痨、抗感染、抗真菌、激素治疗后仍反复发热。查体:鼻镜检查:双侧鼻腔粘膜光滑,鼻中隔左偏,各鼻道净未见脓性分泌物及新生物,各鼻窦区压痛(-)。辅助检查:骨髓细胞学:感染性骨髓象、血片及骨髓片检见异型淋巴细胞。颅脑增强MR:软脑膜增多强化提示脑膜炎;副鼻窦炎。多次复查鼻窦CT均提示: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粘膜增厚,腔内充满软组织密度影,部分可见液气平面。双侧鼻甲未见肥厚增大及明显骨质破坏。PET/CT:全组副鼻窦粘膜增厚,其中双侧筛窦为软组织影填充,代谢明显升高;各副鼻窦壁及下牙槽、下颌骨代谢增高;上述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但不除外筛窦癌并骨转移。入院后患者血液、脑脊液及鼻腔分泌物行病原学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因此,考虑双侧鼻窦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但不除外筛窦癌。在全麻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活检明确诊断,术中见:双侧鼻腔、鼻中隔、中鼻道粘膜完整未见新生物,术后病理回报:“鼻窦病变符合血管内弥浸大B细胞淋巴瘤”。血液内科会诊后建议行进一步化疗和放疗,因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病例2:患者男性75岁,因“双侧鼻堵6月余,加重伴复视、头痛1个月”就诊于我院。查体:心肺正常,肝脾无肿大,颈部未触及明确肿大淋巴结。鼻镜检查:双侧鼻腔内可见大量黄脓涕,鼻腔黏膜水肿充血,双下鼻甲肿大,收缩鼻腔:双侧中鼻道视不清。右侧上颌窦区压痛(±)。眼部:双眼球结膜、眼睑均水肿,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双眼角可见淡黄色粘稠分泌物,以右侧为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眼球活动差,内收、外展活动受限,对光反射存在。辅助检查:血常规及血清铁四项检查提示:缺铁性贫血。鼻窦CT及鼻咽常规MRI检查均提示:双侧全组副鼻窦炎性病变可能。因此在全麻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活检明确诊断,术中见:双侧鼻腔中鼻道大量脓涕及息肉样新生物,术后病理回报:“病变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外活化型”,术后患者于血液内科行进一步化疗和放疗。rn 结论:原发于鼻腔鼻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临床罕见,尤其是当患者以为鼻部症状不典型表现为慢性鼻鼻窦炎时更易误诊。若患者同时合并有发热、贫血、反复感染等症状时需警惕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可能。
  • 摘要:目的:检测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PVOD)的病原体并探讨其临床特征.rn 方法:采用COPAN FLOQSwabsTM柔软鼻咽型植绒拭子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20例PVOD患者嗅裂区及总鼻道标本.采用Luminex xTAG RVP FAST v2 CE-IVD Assay Kit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嗅黏液18种呼吸道病毒.用pUC-TSimpleTA Kit克隆试剂盒构建质粒扩增人副流感病毒3型(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HPIV3) HN基因,用绝对定量Real Time PCR重复检测PIV3.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8月到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连续141例PVOD患者的病例信息,包括调查问卷获取一般信息及发病症状,主观嗅觉心理测试采用Sniffin' Sticks Test.rn 结果:20例明确诊断PVOD的患者7例(35%)鼻病毒阳性,1例(5%)冠状病毒OC43阳性。嗅觉丧失的PVOD患者病毒检测阳性率大于嗅觉减退患者的阳性率(18.2%vs66.7%,P
  •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单层粘膜瓣修复小瘘口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2008年9月至2014年10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鼻内镜下单层鼻腔粘膜瓣治疗的脑脊液鼻漏病人35例,12例外伤引起,2例为放疗引起,8例感冒后发生,3例无明显诱因发生,10例为鼻内镜手术并发症.其中游离中甲粘膜瓣修复29例,带蒂鼻中隔粘膜瓣修复6例.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6年,35例中成功34例,1例术后半年再次发生脑脊液鼻漏,1人2年后发生对策脑脊液鼻漏,经再次手术修补(取大腿脂肪及阔筋膜修补)。恢复良好。结论:鼻腔单层粘膜瓣修复小痪口脑脊液鼻漏是可行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 摘要:目的:人们在打喷嚏前1秒左右时有扭头或捂鼻现象,这一现象告诉将要打喷嚏的感知点来自于鼻腔的某一点,认为打喷嚏可分为激发期、喷嚏期、喷嚏后期,本文仅对喷嚏的激发期中的激发点(或称喷嚏启动点)位置做了调查.每一患者喷嚏的激发点位置有所不同,对喷嚏激发点的了解可对鼻腔定量定向注入给药具有比较准确的靶位指向意义和提供鼻内定向给药依据.rn 方法:①病例选择:2014/9/6~2014/12/15日期间一周之内复诊2次以上者23例,其中女性15例、男性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8岁,23例均以打喷嚏、流鼻涕为主诉症状。②调查方法:分为首诊调查和复诊调查加以确认,被调查者用手指指出鼻腔内打喷嚏激发点相对应的外鼻部标记点,并在外鼻正、侧位图片上由被调查者做出标记(图1).③问诊时必须要问激发点位置是否在鼻腔的中、后部?④喷嚏激发时的感觉以痒感、刺感和不适感做记录。rn 结果:23例喷嚏激发点位置相对应的点均指向了鼻腔前部(图2),否认中、后部。其中3例首诊、复诊均可明确指出激发点位置,其余20例首诊时不能明确指出激发点位置,通过留意体验喷嚏后复诊时可明确指出激发点位置。9例两侧鼻腔均有激发点,14例激发点位置指向单侧鼻腔。根据喷嚏激发点位置所在鼻腔部位以最小剂量尽最少次数给药,取得了良好的喷嚏控制效果。rn 结论:根据综合打喷嚏激发点所指认位置的特点,认为:喷嚏激发点分布于筛前神经分布区内,激发点可在单侧或双侧鼻腔前部出现,激发点在喷嚏反射过程中可起到感知刺激启动喷嚏的作用。还观察到:在某种非药物因素的影响下喷嚏偶尔会在启动阶段里自动终止现象。因此喷嚏的激发点是一个关键节点。
  • 摘要:目的:分析以鼻旁软组织肿胀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4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例以鼻旁软组织肿胀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腔鼻窦64排CT扫描(水平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及病理活检,病理分类采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淋巴瘤分类方案.rn 结果:16例患者主要症状为鼻旁软组织肿胀、鼻塞、流涕;CT扫描主要表现为鼻翼、鼻唇沟软组织增厚及鼻腔鼻窦软组织密度影或异常密度影,其中2例可见下鼻甲骨质缺如。CT显示肿瘤居于鼻腔前部外侧壁13例,发生于鼻中隔2例,鼻小柱1例;病变累及上颌窦7例,同时累及上颌窦、筛窦2例,累及额窦1例。病理检查其中10例NK/T细胞型,2例外周T细胞型,3例弥漫大B细胞型,1例B淋巴细胞型;1例外周T细胞型及1例NK/T细胞型合并嗜血细胞综合症;3例经2次或2次以上活检获得病理确诊。rn 结论:以鼻旁软组织肿胀为首发的淋巴瘤较为罕见、易误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早期缺乏特异性,对于出现鼻旁软组织肿胀或肿块形成,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者应警惕淋巴瘤的发生,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诊治过程应动态观察,必要时可进行多次、多部位活检甚至直接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摘要:目的:头颈部及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mucosal mela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MMHN)是临床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局部容易复发、多发生颈淋巴转移的鲜明特征.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未能有效提高生存率.本文探讨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其影响愈后的因素.rn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37例原发性鼻腔鼻窦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23-61岁,中位年龄4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0d~5个月。发病部位分别见于鼻底、鼻腔外侧壁、筛窦、鼻泪管,16例在原发灶切除后4月-3年后发生颈淋巴转移,3例患者在鼻腔病变切除后发生同侧或对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rn 结果:采用了门诊随访为主和电话随访为辅的随访分析。37例患者除2例分别于术后14和16个月失访外,均完成随访。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范围包括:1)原发灶的广泛切除;2)转移淋巴结的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带瘤生存率分别为32.3%和19.6%.3年内局部复发率68.2%,远处转移率56.6%。rn 结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较高,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较高,早期诊断和尽早广泛手术切除原发病变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对可疑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变尽可能避免术前活检,以术中冰冻病理切片为妥,但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对选择性颈淋巴清扫应持积极态度;术后辅助放疗、化疗未能显示有肯定性的价值。
  • 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彻底切除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经上颌窦后外侧壁切除累及翼腭窝和颞下窝神经鞘瘤手术结果,探讨手术方法及适应证.rn 方法:病例资料来自2011年至2013年住院接受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翼腭窝和颞下窝良性肿瘤切除手术患者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31~65岁.手术前主要接受鼻窦CT扫描和MRI检查.采用全身麻醉下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进入上颌窦、翼腭窝和颞下窝.手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认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翼腭窝和颞下窝神经鞘瘤3例.术后定期CT或MRI检查随访观察.rn 结果:11例患者实现手术完整切除。随访3~30个月无复发,有1例在术后第1~2周出现面部上颌神经分布区域较明显麻木感,随后逐渐减轻。rn 结论:内镜下经鼻开放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翼愕窝和颞下窝良性肿瘤,完整保留鼻腔外侧壁,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引导下经口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的可行性.rn 方法:采用带有气动臂的鼻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切除1例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患者经对侧鼻腔气管插管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戴维斯开口器充分暴露口咽腔,新洁尔灭冲洗口腔消毒.内镜直视下以电刀自右侧腭舌弓上方口咽侧壁隆起处纵行切开口咽部黏膜、上咽缩肌,切口长约4cm.血管钳钝性分离少许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后即暴露肿瘤.将鼻内镜调整至口内,以剥离子沿肿瘤周围钝性分离肿瘤下极后以无损抓钳夹持肿瘤向对侧牵拉,在鼻内镜直视下以双极电凝凝闭肿瘤包膜上的小血管,沿肿瘤包膜以剥离子分离肿瘤,完整剥离肿瘤.肿瘤约5cmx4cmx3cm,质韧,包膜完整,有少许分叶状.肿瘤切除后切口内放置12号负压引流管管固定于上颊黏膜(注意避开腮腺导管口),微乔可吸收线逐层间断缝合伤口.rn 结果:肿瘤顺利完整切除,术后恢复好,5天后出院,无声嘶、呛咳、伸舌偏斜、呼吸困难、上睑下垂、瞳孔缩小、面瘫等并发症出现,术后病理为多形性腺瘤,术后3月随访无肿瘤复发。rn 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鼻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微创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是可行的。
  • 摘要:目的:通过前瞻性分析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在鼻窦增强MRI中的表现特点,结合CT和术中所见肿瘤形态及范围,探讨鼻窦增强MRI在NIP临床诊断中的意义.rn 方法:分析41例经病理确诊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NIP患者的术前鼻窦CT和增强MRI的影像学特点.rn 结果:41例NIP患者中:18例(43.90%)瘤体表面呈分叶状;39例(95.12%)表现为等-长T1、稍长-长T2信号影,其中2例(4.88%)在T1WI中表现为稍短信号影。增强扫描后瘤体呈不均匀强化:17例(41.46%)观察到高低信号相间的“脑回样”改变;阻塞性炎症16例(39.02%):有5例(12.19%)病变在T2WI扫描或增强T1WI扫描中明显表现为以肿瘤附着点向周围放射状生长。rn 结论:鼻窦增强MRI扫描可以较好的区分NIP瘤体与阻塞性炎症,部分局限于上颌窦病例可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预测肿瘤原发部位,对于T2. T3病例利用MRI对NIP进行临床分期较CT更准确,但在骨质破坏的判断中,鼻窦CT扫描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 Krouse分级Ⅱ级以上病变的手术方法、疗效、应用价值等.rn 方法:对经过鼻窦冠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评估为NIPKrouse分级Ⅱ级以上病变,采用鼻内镜下经犬齿窝和中鼻道双进路联合的方法切除鼻腔鼻窦病变.切除钩突及全组筛窦,充分扩大上颌窦口,上至筛泡,下至下鼻甲,后至上颌窦后壁,向前至泪骨.累及中鼻甲者行部分或全部切除中鼻甲,累及蝶窦者行蝶窦彻底开放,术中需将与肿瘤相邻的茹膜及骨隔全部切除;累及额窦者行改良鼻丘径路额隐窝开放及病变切除,如经鼻内镜下仍不能彻底切除病变,则联合鼻外额部钻孔或眉弓辅助切口切开额窦前壁入路,行该术式者3例;在鼻内镜视野可及范围内,彻底切除除上领窦窦内病变以外的肿瘤组织,并保留正常茹膜。必要时切除下鼻甲后2/3,应用电钻或咬骨钳切除下鼻道外侧壁至鼻底。为保护鼻泪管,可经泪小点插入一根泪道探针至下鼻道,作为标志。如鼻泪管己受累,还应将肿瘤从鼻泪管切除,并向前扩大手术范围。手术在0°、30°、70°鼻内镜下交替进行,用电动刨削器结合不同角度鼻窦钳切除肿瘤和可疑病变等组织。后经唇龋沟切口暴露犬齿窝,圆凿及咬骨钳经犬齿窝凿开上领窦前壁,扩大骨孔至1.5cmX1.5cm左右,在鼻内镜辅助下,彻底清除上领窦各壁的肿瘤及病变茹膜,尤其是肿瘤附着处的茹膜及粘骨膜要彻底清除,保证对局部实行骨骼化。上领窦前壁及内侧壁开放后各边缘均应打磨光滑,不应留有骨峭。对于可疑骨质,可用电钻或骨锉磨除部分骨质,必要时局部予以电凝,以避免肿瘤残留。并随访观察。rn 结果:28例患者均得以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鼻阻塞、一侧头痛、领面部肿胀等均消失,且无严重并发症。6例有唇酿沟切口及面部麻木感,在4-8周内经局部按摩等治疗逐步恢复。部分患者术后出现鼻腔干燥、结痴等,经鼻腔盐水冲洗等治疗2-4周内逐步消失。术后鼻内镜正规随访0. 5-7年,随访期间仅见1例术后3年复发,后行扩大根治性手术治愈。rn 结论:对术前Krouse分级评估为NIPⅡ级以上病变,鼻外径路能够对单纯鼻内镜经鼻径路手术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双进路联合切除鼻腔鼻窦病变,视野清晰、手术快捷、肿瘤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疗效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谷胱甘肽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rn 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1999年至2014年关于GSTM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鼻咽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5.2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相关数据的合并.rn 结果:最终纳入10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共入选鼻咽癌患者1473例,对照组25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GSTM1空白基因型个体鼻咽癌的易感性增加(OR=1.48,95%CI 1.30-1.69)。地区对照分析显示,GSTM1缺失与不同地区人群鼻咽癌易感性增加有关(OR=1.42,95%CI 1.23-1.65),中国南方地区人群GSTMl缺失率增加(OR=1.47,95%CI 1.27-1.70)。此外,吸烟者空白基因型鼻咽癌的易感性显著增加(OR=3.36,95%CI 1.76-5.67)。rn 结论:GSTM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的易感性有关,基因多态性和吸烟对IVPC易感性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基因与基因、基因和环境对鼻咽癌易感性的影响的交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腔、口腔联合入路鼻内镜下辅助等离子切除鼻咽部巨大肿瘤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间在本科治疗的22例累及鼻咽部巨大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为鼻咽或软腭多形性腺瘤,5例为神经源性肿瘤,10例局限于鼻腔鼻咽部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经强化CT确定肿瘤性质及血管来源,排除血管丰富的脉管瘤,术中均先经鼻行鼻内镜下辅助等离子切除突入鼻腔的部分肿瘤,暴露肿瘤根基,后用开口器开口,经口腔行鼻内镜下辅助等离子剩余鼻咽肿瘤切除,术后用纳吸棉及膨胀海绵填塞患侧鼻腔,并于术后第二日抽出鼻腔填塞物,随访1-3年观察术后疗效.rn 结果:患者经鼻腔、口腔联合入路鼻内镜下辅助等离子切除鼻咽部巨大肿瘤后,鼻塞、耳鸣、头晕等症状好转,听力改善,咽部异物感消失,术后行鼻内镜复查,见患者于术后2-3个月左右,手术部位完全上皮化,少数患者表现为瘢痕形成,未见肿瘤残留,患者于术后行CT及强化检查,未见复发。1例患者术后第7天于剧烈喷嚏后出现少量出血,后自止,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并发症。rn 结论:经鼻腔、口腔联合入路鼻内镜下辅助等离子切除鼻咽部巨大肿瘤具有切除肿瘤较彻底,手术时间短,且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与传统的鼻腔径路、鼻侧切开、硬愕及鼻腔联合径路等手术径路相比,能够避免气管切开、硬愕切开等损害,保证了手术视野的清晰,降低了手术复发风险,并极大地减少了面瘫、面部瘫痕、口腔及鼻腔痰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推广的新式手术入路。
  •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上颌窦恶性肿瘤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为上颌骨切除范围提供帮助.rn 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颌窦的恶性肿瘤的患者10例.术前给予组织病理检查、增强CT扫描,分别给予上颌骨全切或上颌骨部分切除,标记切除标本的部位和方位,经常规的固定、标记、脱钙、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上颌骨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rn 结果:本组10例上领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前CT扫描显示上领骨均有吸收破坏,但未达到外层骨皮质;术后上领骨标本切片病理检查,5例肿瘤细胞侵犯上领骨骨组织(阳性率50%)。其中阳性患者中:上领骨后外壁侵犯5例(阳性率:100%),前壁侵犯的例是4例(阳性率:80%),下壁牙槽突侵犯1例(阳性率:20%)上壁侵犯1例(阳性率:20%)。CT扫描显示上领骨骨组织侵犯受累而未达外层骨皮质者,病理检查也均见未达骨皮质而侵及骨外软组织。rn 结论:上领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前CT扫描提示骨质吸收变薄不完全表示骨质受侵累及,CT扫描提示外层骨皮质无吸收破坏,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可以选择上领骨部分切除;术后常规选取上领骨骨组织病理分析,对于术者综合治疗有指导意义。为经鼻内镜上领骨次全切除治疗早期上领窦癌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rn 方法:对1993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的7例原发于鼻中隔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恶性淋巴瘤1例,取病理术后予化疗和放疗,其余6例包括腺样囊性癌3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软骨肉瘤1例,乳头状瘤恶变1例。分别采用鼻内镜/鼻外径路/唇正中切口面部翻揭手术加放/化疗,随访2年~16年,2例于分别于术后2年及3年4个月因复发或转移而死亡;余4例生存,未见肿瘤复发。rn 结论:对于原发于鼻中隔的恶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淋巴瘤除外),关键是一次性彻底切除,术后应采取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并予严密随访。
  •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AR)易感性之间的关系.rn 方法:收集430例AR患者和480例正常对照的血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运用PCR-REL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从抗凝血中提取的DNA样本中TNFAIP3基因的4个多态位点(rs5029928,rs9494885,rs610604,rs7753873)进行基因分型.rn 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TNFAIP3基因的4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rs9494885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CACA单体型频率在AR患者中显著降低,TCCA单体型在AR患者中显著升高。rn 结论:AR的遗传易感性与TNFAIP3基因多态性有明显相关性,且TNFA工P3的rs9494885位点多态性与AR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鼻鼻窦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经鼻内镜手术方法.rn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0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鼻鼻窦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5例临床资料.rn 结果:25例鼻鼻窦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16岁-78岁,平均51.2岁。术后复发的时间:6个月以下的5例,满6个月至1年的6例,满1年至2年的10例,2年及2年以上的4例。25例患者有5例首次手术前诊为鼻息肉,术后病理报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部位:额窦及前筛顶部11例,其中6例病变主要位于额隐窝及额窦后壁,3例病变侵及眶上筛房,2例额窦黏膜广泛受累。上颌窦9例,其中6例上颌窦黏膜广泛受累,2例主要侵及后外侧壁,1例侵及上颌窦口前缘及内壁。蝶窦3例,局限于筛窦的2例。25例患者病变除侵犯鼻窦外,5例侵及眶内壁骨质,2例侵及颅底骨质。25例患者均在全麻下经鼻内镜行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额窦病变手术包括DrafⅠ术式1例,DrafⅡ术式6例,DrafⅢ术式4例。上颌窦病变手术包括上颌窦中鼻道进路1例,下鼻道进路4例,泪前隐窝进路4例。蝶窦及筛窦病变为常规鼻内镜术式(Messerklinger术式)。手术均彻底切除病变组织,肿瘤起源部位及骨质毛糙部位均用电钻打磨,受侵的眶骨壁和颅底骨质均予以分离并切除。肿瘤滋养血管及肿瘤根部配合以电凝烧灼。术后随访1~8年,4例再次复发。病变位于额窦及眶上筛房的3例,其中2例再次手术,1例先后又行2次手术。蝶窦的1例,再次手术彻底切除。25例患者有2例发生恶变,手术后放疗。rn 结论:鼻鼻窦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容易复发,复发的部位多见于额隐窝周围及上颌窦,手术彻底切除是防止病变复发最重要的保证,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摘要:目的:分析鼻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病因,症状,体征,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探讨鼻内镜手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rn 方法: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40-65岁,左侧7例,右侧3例.8例起源上颌窦,侵犯筛窦,2例累及上颌窦,筛窦及眼眶,表现为眼球突出,骨壁破坏.鼻窦CT显示鼻腔,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骨壁破坏.2例合并筛骨纸板吸收,CT增强显示强化.本组均行鼻内镜手术.rn 结果:10例临床上为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病理6例报告为血管瘤,l例为出血性息肉,1例为炎性坏死组织。1例为肉芽组织,1例为慢性炎症。术后随访1-6年,无复发。rn 结论:根据病史,症状,检查,体征,CT检查诊断,确诊依赖病理。通常CT显示上颌窦,筛窦病变,密度均匀,呈膨胀性改变,可侵犯眼眶。应与囊肿,内翻性乳头状瘤及恶性肿瘤鉴别。鼻内镜手术治疗是损伤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指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之外的局部原发性肿瘤,约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3%~5%左右(1-5);一般无异常骨髓改变,可发生于任何髓外组织或器官,多见于鼻腔、鼻窦和鼻咽部,探讨鼻腔、鼻窦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与患者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确诊的18例鼻腔、鼻窦浆细胞瘤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就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面部肿胀或眼球外突、视力模糊等症状,均经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组织。其中行鼻内镜肿瘤切除10例,并暴露脑膜修补l例;面中掀翻肿瘤切除1例,硬腭径路肿块切除1例。术中见:新生物呈灰红色8例,灰白色3例,灰黄色1例,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触之易出血。均未见头颈部局部淋巴结肿大。术后鼻腔通气功能及鼻窦、眼眶局部压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浆细胞瘤后,所有患者均在术后7-10天内行进一步检查,包括:1)外周血生化、肾功能均正常,尿本一周氏蛋白阴性;2)骨髓穿刺检查,证实无异常骨髓改变,浆细胞低于10%,提示浆细胞肿瘤发生于髓外组织;并局限于鼻腔、鼻窦,无区域淋巴结受累;3)进一步检查未发现全身其他部位病变:9例行全身同位素或ECT骨扫描检查,无颅骨或椎骨受累。rn 结果:18例患者中,男14例,女4例,男女比3.5:1;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45.3岁。1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髓外浆细胞瘤,术后放疗13例,术后放、化疗2例。免疫组化染色排除多发性骨髓瘤,结果显示:CD38均为阳性,CD79a阳性7例,CD20、CD56及CyclD2均为阴性。全体患者手术后每隔3个月或6个月鼻内镜复查,必要时CT或MR I检查及血液科随访,排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转化为MM的可能。随访16~6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5±7)个月。术后1年半及术后3年各失访4例,术后1年6月局部复发伴重症感染死亡1例,2例术后2年3月、3年5月转化为多发性骨髓瘤,再行化疗,术后3年、4.5年各死亡。rn 结论:孤立性浆细胞瘤可发生于骨组织和髓外组织,分为:孤立性骨骼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两种变异型,其病变部位局限,其临床病程、预后与多发性骨髓瘤有明显差异。髓外浆细胞瘤好发于头颈部,约80-90%的EMP累及上呼吸道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其中75%发生于鼻腔、鼻窦,而鼻腔、鼻窦髓外浆细胞瘤好发于中年男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放疗预后较好,部分可转化为多发性骨髓瘤。
  •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脑膜脑膨出的可行性并建立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rn 方法:经鼻内镜下采用剪切、烧灼等方法切除鼻内型脑膜脑膨出1例,并根据颅底缺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修补材料,例如利用鼻中隔粘膜等一期修补颅底.结果 此病例临床手术治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无复发.rn 结果:此病例临床手术治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无复发。rn 结论:位于鼻窦内的脑膜脑膨出可以经鼻内镜手术完成修补,直径1.Ocm以下的颅底缺损可使用鼻中隔粘膜覆盖的方法修补,效果良好。
  • 摘要: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TSA和SB)对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IL-6、IL-8和抗菌肽LL37的影响.rn 方法:体外培养鼻黏膜上皮细胞,同时培养下呼吸道上皮细胞系NCI-H292细胞作为平行对照;利用HDACs抑制剂TSA或SB抑制上皮细胞HDACs活性,然后利用Poly(I∶C)刺激鼻黏膜上皮细胞,实验分六组:TSA单独刺激组;SB单独刺激组;Poly(I∶C)单独刺激组;TSA+Poly(I∶C)联合刺激组;SB+Poly(I∶C)联合刺激组;上皮细胞单独培养组.刺激24h后收集细胞上清、提取细胞总RNA和细胞总蛋白,利用ELISA检测HDACs抑制剂对不同组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IL-6和IL-8水平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刺激因素对上皮细胞表达抗菌肽LL37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方法分析抑制HDACs活性对LL37蛋白表达的影响。rn 结果: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TSA(200nM)和SB(4mM)能够诱导LL37基因的表达,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是不依赖于Poly(I:C)的刺激;western-blot的结果显示TSA和SB可诱导NCI-H292细胞LL37蛋白表达增加,而对鼻黏膜上皮细胞LL37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ELISA检测显示TSA或SB作用于上皮细胞后能够显著抑制Poly(I:C)诱导的鼻黏膜上皮细胞IL-6和IL-8的表达。rn 结论:HDACs抑制剂SB和TSA能够直接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LL37基因的表达,同时可诱导LL37蛋白在下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表达;SB和TSA能够抑制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IL-6和IL-8。
  • 摘要: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的范畴,临床上具有易复发、易侵袭和易恶变的特点,手术时要求彻底切除.以往多采用鼻侧切开的手术方法,均需全麻下手术,鼻内镜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手术损伤小,出血少,肿瘤切除彻底,精湛的医疗技术加之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患儿治愈疾病的关键环节。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使患者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为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优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愈后,加之严格的术后复查,均能减少疾病的复发,巩固了手术效果。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定量检测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中的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DNA,EBV-DNA)的临床意义.rn 方法:收集鼻咽癌患者及慢性鼻咽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标本各4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标本中的EBV-DNA水平,并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rn 结果:鼻咽癌患者组的鼻咽分泌物中EBV-DNA的阳性率为73.3%(33/45);慢性鼻咽炎患者组的鼻咽分泌物中EBV-DNA的阳性率为8.9%(4/45),鼻咽癌患者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患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咽癌患者组的EBV-DNA平均浓度为(3.62±0.18)X102 copies/ml;慢性鼻咽炎患者组的EBV-DNA平均浓度为0 copies/ml,鼻咽癌患者组的EBV-DNA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rn 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对患者鼻咽分泌物中的EBV-DNA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其结果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变应性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组织慢性炎症性疾病.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是AR发病机制中重要的信号分子,miRNAs如何对该通路进行转录后调节,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miRNA-143(miR-143)对IL-13刺激的AR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和黏蛋白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rn 方法:取11例AR患者的鼻黏膜组织进行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培养,用miR-14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侵染鼻黏膜上皮细胞,将侵染后的细胞经IL-13(10ng/ml或50ng/ml)刺激24h或14d,观察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趋化因子和黏蛋白5AC(MUCSAC)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3与IL-13受体αl链(IL13Rα1)之间的靶向关系,进而采用荧光素酶双基因报告系统加以验证,检测IL13RαlmRNA和蛋白的表达。rn 结果:miR-143过表达能显著降低IL-13刺激的AR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内GM-CSF、趋化因子和MUCS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 miRanda和PicTar)均提示:IL13Rα1为miR-143的候选靶基因,荧光素酶双基因报告系统发现,转染miR-143和靶基因IL13Rα1的重组质粒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相对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上调miR-143表达能显著抑制AR鼻黏膜上皮细胞内IL13Rα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rn 结论:miR-143能通过转录后调控机制靶向抑制IL13Rα1表达,进而降低IIL-13刺激的AR患者鼻乳膜上皮细胞内炎性因子和黏蛋白的表达,以起到减轻AR患者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反应的作用,因此,IL13Rα1可能是miR-143发挥对AR治疗作用的重要潜在靶点。
  • 摘要:目的:探讨粘蛋白基因在鼻息肉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与复发的关系.rn 方法:用RT-PCR法检测56例鼻息肉及1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治疗前后组织中MUC2、MUC5AC、MUC5B的基因表达,并与其临床复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rn 结果:52例鼻息肉患者组织中MUC2、MUC5AC、MUC5B的基因表达高于鼻中隔偏曲组(P<0.05);鼻息肉病人中,治疗后复发的患者组织中MUC2、MUC5AC、MUC5B的基因表达高于未复发组(P<0.01);治疗后,鼻息肉复发患者组织中MUC2、MUC5AC、MUC5B的基因表达未见下降,而未复发的患者组织中MUC2、MUC5AC、MUC5B的基因表达可见明显下降.rn 结论:鼻息肉治疗后,粘蛋白基因表达未见明显下降,可能会增加鼻息肉复发的潜能。
  • 摘要:目的:研究单一变应原制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单一过敏和多重过敏患者中的疗效并分析致敏状态与临床疗效的可能关系.rn 方法:本项研究共入组130例4-15岁患有变应性鼻炎患儿,且临床病史显示其临床症状主要由尘螨引起.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所有患儿均接受粉尘螨滴剂联合药物治疗1年.每12周随访并评估患儿的鼻炎症状与用药评分、VAS评分、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在研究结束后,根据过敏原数,治疗组患儿分为单一过敏亚组1(39例)和多重过敏亚组2(41例)进行分析.rn 结果:治疗组61例患儿,对照组40例患儿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所有临床评价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在各次随访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一过敏组、多重过敏亚组1和多重过敏亚组2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显示,除用药评分外,这三组患者在各次随访中的临床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过敏亚组2患者的用药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20周时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但在SLIT治疗24周后,三组患者的用药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n 结论:本研究显示单一尘螨制剂SLIT治疗在多重过敏患者可以获得在单一过敏患者中同样的疗效,且合并过敏原种类数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十分有限。
  •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中粘蛋白5B和5AC表达情况及与转录因子Foxa2的相关性.rn 方法:收集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慢性鼻窦炎及视神经减压患者钩突标本共45例(20例:20例:5例),应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ELISA法、RT-PCR法分别检测转录因子Foxa2及黏蛋白MUC5AC和MUC5B的表达.rn 结果:免疫组化、ELISA及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真菌球型鼻窦炎鼻腔黏膜上皮及腺体表达MUCSB明显增高,较慢性鼻窦炎及正常对照组均高,上皮表达MUCSAC较慢性鼻窦炎低,较正常对照组高,真菌球型鼻窦炎鼻腔粘膜上皮Foxa2表达较慢性鼻窦炎及正常组织均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真菌球型鼻窦炎鼻腔粘膜上皮Foxa2表达较慢性鼻窦炎高,较正常组织低。rn 结论:MUCSB在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中既表达于鼻腔粘膜上皮又表达于粘膜下腺体,且表达量增加,可能与真菌球型鼻窦炎鼻漏关系密切;Foxa2与粘蛋白5AC的表达呈反比,其可能与鼻腔粘蛋白5AC的调节分泌有关。
  • 摘要:目的: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是慢性鼻窦炎的类型之一,传统上是一种TH2占主导伴有组织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的鼻腔鼻窦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了大量嗜酸细胞在息肉组织浸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B细胞在息肉组织的大量活化、聚集以及IgA、IgE在息肉组织的过度产生,这说明局部B细胞的活化、聚集以及IgA、IgE在息肉组织的过度产生在CRSwNP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亚群,已经证实其在生发中心通过调节B细胞分化成记忆性B细胞和浆细胞发挥调节人类机体免疫的功能.目前,Tfh细胞是否参与了CRSwNP的发病并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CRSwNP病人鼻息肉组织中Tfh细胞及其相关因子转录因子Bcl-6和细胞白介素21(IL-21)的表达,探讨Tfh细胞在CRSwNP形成中的作用以及Tfh细胞在不同CRSwNP亚群间的表达差异.rn 方法:以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2例CRSwNP病人的鼻息肉组织为实验组。以12例因脑脊液鼻漏、眶壁骨折需手术治疗病人的鼻腔、鼻窦粘膜组织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中Bcl-6+、CD20+(B细胞标志性分化抗原)细胞的表达分布;Real time PCR(Rt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中Bc卜6、IL-21 mRNA的表达:ELISA或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中在蛋白水平IL-21、IgA、IgE、Bcl-6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RSwNP病人组织及其不同亚群间提取液Bc16+CD4+细胞占全部CD4+细胞的比例。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从而反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上述各种因子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rn 结果:Bcl-6+细胞广泛分布于鼻息肉组织的固有层中,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表达量明显增高,且3分CRSwNP亚群患者息肉组织中Bcl-6+细胞的表达远高于2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摘要:目的:随着鼻眼相关外科学的发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在慢性泪囊炎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逐渐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方法,对本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对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rn 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均为单侧泪囊炎症。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5~73岁,平均49.6岁。临床症状包括:患侧内毗胀痛感、长期溢泪、泪道冲洗不通畅、可见黏脓性分泌物流出等。30例患者临床病程5个月-20年,17例伴有钩突肥大、鼻中隔偏曲、中下鼻甲息肉样变。术前均行泪囊碘油造影及鼻窦CT检查,手术方式均采取鼻内镜下行泪囊开放术,术后进行泪道冲洗,术后抗感染治疗3天,1周后抽取鼻腔填塞碘仿纱条,10天后抽取鼻腔造痰口处膨胀海绵,后每日行泪道冲洗一月,一月后改为每周泪道冲洗一次,持续4个月,鼻腔丙酸氟替卡松药物局部应用2~3个月。术后定期随访,每月行鼻内镜检查至术后1年,观察手术疗效。rn 结果: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进行,根据术后的随诊情况,3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不良并发症发生。达到治愈标准的28例(93.3%),达到好转标准的2例(6.6%)结果为无效标准的0例。rn 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手术有效的避免了面部的疲痕,无需切断内毗韧带,在内镜下对泪囊的定位准确,对周围组织破坏较为轻微,对泪囊损伤较小,不损伤泪囊处眼轮匝肌,术后保持良好的导泪功能,可同期治疗鼻腔鼻窦的原发疾病,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和美容的要求。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口服糖皮质激素在鼻息肉术后应用的疗效,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在鼻息肉术后中的应用.rn 方法:56例鼻息肉术后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为实验组,28例为对照组,按照VAS评分分值将CRSwNP病情程度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7~10),实验组术后行口服糖皮质激素+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口服安慰剂+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通过患者症状及鼻内镜下鼻腔粘膜形态学、病理学变化在术后第2、6、12、24周4个不同时间点鼻腔粘膜的情况及副作用的观察,来评估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疗效.rn 结果:①术后第2周,实验组患者鼻腔粘膜水肿(0.3)较对照组(0.73)明显减轻,鼻腔粘膜结痴情况(0.7)较对照组(1.2)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VAS评分无差异(P值>0.05);②术后第6周,实验组患者鼻腔粘膜水肿(1.0)较对照组(1.18)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鼻腔粘膜出现上皮化,其中实验组多于对照组;③术后第12周,于鼻内镜下见实验组及对照组粘膜水肿、息肉复发、结痴无差异(P值>0.05);④术后第24周,实验组上皮化时间(12.7周)与对照组(16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但可以发现实验组上皮化时间小于对照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值>0.05);⑤术后第24周,实验组中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的患者的鼻腔上皮化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中中重度患者及对照组中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的患者;⑥仅有1例患者口服激素后第4天出现膝关节疼痛,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未行特殊治疗,其余患者均未有睡眠障碍,体重增加及关节疼痛等并发症。rn 结论: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缓解鼻内镜术后鼻息肉患者流脓涕、头胀等症状及鼻腔粘膜水肿、结痴,并能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改善轻度鼻息肉患者远期预后,加快其上皮化时间,减少息肉复发。
  • 摘要:目的:评估鼻窦球囊扩张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n 方法:对我科在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行单纯鼻窦球囊扩张术及鼻窦球囊扩张术联合其他术式的15例患者(41个鼻窦)随访3个月、6个月,以对照术前及术后的鼻窦CT扫描及电子鼻镜方法来评定该术式是否有效,分析Lund-Mackay鼻窦CT评分系统评分观察手术效果,以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调查表来了解患者主观症状,评价术后病情改善情况.rn 结果:对15例患者(41个鼻窦)进行术后随访,包括9例只接受球囊扩张术的患者以及6例鼻窦球囊扩张术联合其他术式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眼眶及颅脑并发症,电子鼻镜检查鼻窦口开放良好,鼻窦CT显示病灶明显消失。Lund-Mackay鼻窦CT评分显示,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对比基线值明显改善(0.47vs9.13,P<0.O1;0.67vs9.80,P<0.01),单纯行球囊扩张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对比基线值明显改善(0.67vs8.89,P<0.01;1.OOvs10.00,P<0.O1),以及球囊扩张术联合其他术式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对比基线值明显改善(0.38vs9.48,P<0.01;0.46vs9.48,P<0.O1)。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调查表评分显示,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对比基线值明显改善(0.22vs1.05,P<0.01;0.28vs0.98,P<0.01)。单纯行球囊扩张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对比基线值明显改善(0.18vs1.08,P<0.01;0.28vs1.05,P<0.01),以及球囊扩张术联合其他术式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对比基线值明显改善(0.28vs1.00,P<0.01;0.28vs0.90,P<0.01)。单纯接受球囊扩张术的患者以及鼻窦球囊扩张术联合其他术式的患者,两者间无明显差异,手术疗效均十分明显,主观症状明显改善。rn 结论: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不仅能够将鼻窦口有效的扩张,同时也保留了鼻腔鼻窦的正常组织结构,并且手术微创、熟膜破坏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大大减少了住院时间并且安全而有效。该项术式也可联合标准的鼻内镜手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鼻内镜术后由于随诊复查不及时,导致在外院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半年形成蝶窦脓肿合并鼻中隔脓肿的特殊病例,强调鼻内镜手术术后复查的重要性.rn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4月诊治的一例在外院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半年出现蝶窦脓肿合并鼻中隔脓肿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术中见右侧中鼻甲外侧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内侧与嗅沟粘连,鼻中隔向两侧膨出,分类内侧粘连带时见大量脓液从鼻中隔涌出,清除脓液后见鼻腔空间明显扩大,由前向后开放蝶窦,同法行左侧鼻腔修正性手术.rn 结果:该患者在门诊检查后以“鼻腔肿物待诊”收住入院,因有前期手术史,行鼻窦CT见双侧鼻腔占位病变,双侧蝶窦黏积液。术中见右侧术腔粘连,窦口闭锁,形成蝶窦脓肿,经蝶窦中隔引流至鼻中隔黏软骨膜下,形成巨大鼻中隔脓肿,致使鼻中隔黏膜向两侧鼻腔膨出,仅留鼻中隔骨性部分浸泡在脓液中,软骨部分腐蚀吸收,从而导致患者持续性鼻塞及头痛。rn 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在国内发展近30年,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方面疗效确切,手术仅仅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术后复查至关重要,一定要督促患者及时随访,清理术腔,通畅引流,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开窗术治疗侵入鼻腔底壁或上颌窦腔的牙源性上颌骨囊性病变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对11例侵犯上颌窦的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其中根尖囊肿6例、含牙囊肿4例、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1例并发副鼻窦炎.所有患者行经鼻内镜囊肿开窗术,直接鼻底开窗术2例、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及下鼻道联合开窗术9例.相关牙齿处理:死髓牙术前行根管术治疗.暴露在囊肿腔内的根尖暂不处理,在病变缩小后再依据牙髓活力选择是否根管治疗.术后定期通过临床检查、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随访.rn 结果:术后3个月内面部恢复对称、鼻塞等症状消失。鼻内镜下检查见鼻开窗口边缘的囊壁残缘与鼻底劲膜自然愈合,开窗口呈不同程度的缩小。CT复查发现:上颌窦与囊性病变融为一体。囊壁回缩囊腔破坏的骨质出现再生,所有患者囊性病变未复发。rn 结论:经鼻内镜开窗术是治疗侵入鼻腔底壁或上领窦的牙源性上颌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以筛前动脉为血管蒂的鼻腔外侧壁粘膜瓣应用于额窦后壁缺损重建的新方法,总结其疗效,并分享初步应用体会.rn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蒂鼻腔外侧壁粘膜瓣修复额窦后壁脑脊液鼻漏病例12例,男9例,女3例,均为外伤引起的颅底骨折,术前均经过至少1月保守治疗无效的脑脊液鼻漏患者.12例患者均采用内镜下Draf ⅡB型额窦开放+鼻腔外侧壁粘膜瓣修复。鼻腔外侧壁带蒂粘膜瓣的制作方法:沿着钩突沟作第一切口,前方约1.5cm与之平行作第二切口,切口上方沿鼻腔最顶端至中鼻甲前缘水平,下方沿下鼻甲游离缘作横切口连接第一、二切口,沿骨面剥离粘膜瓣,绕中鼻甲腋部显露额鼻峭,于中鼻甲中下1/3处剪断中鼻甲,切除中鼻甲外侧的粘膜并去除中鼻甲骨质,保留中鼻甲内侧粘膜与鼻腔外侧壁粘膜瓣连续,形成以中鼻甲垂直部颅底附着为蒂部的鼻腔外侧壁粘膜瓣。rn 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重建成功,随访6月-1年,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发生,额窦及上领窦均引流通畅,上皮化好。主要副反应为鼻腔干燥结痴。rn 结论:以筛前动脉为血管蒂的鼻腔外侧壁粘膜瓣取材方便,应用于额窦后壁颅底缺损修复疗效肯定。
  • 摘要: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加中鼻甲切除为主综合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方法、效果、价值等.rn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56例既往多次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效并经CT及鼻内镜检查确诊的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鼻部疾病类型、合并疾病、鼻腔情况、既往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加中鼻甲切除、充分围手术期处理、规范随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指标.rn 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3%,无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9%,无效率为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应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加中鼻甲切除、充分围手术期准备、规范随访等综合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效果较为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鼻前庭囊肿是耳鼻喉常见病,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以唇龈沟进路切除囊肿,近年来各地对鼻前庭囊肿手术方式进行多种方式的探讨,比如造袋术、揭盖术等,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在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优缺点,探讨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最佳途径.rn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1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7.6岁,病史7天至8年。局麻手术19例,全麻手术7例。在鼻内镜下对所有患者进行揭盖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术中在鼻内镜下窥清鼻前庭囊肿的范围,需辩清楚鼻前庭囊肿在鼻腔外侧壁的范围及大小,用剥离器探查囊肿与下鼻甲的关系,用钩突刀在鼻前庭囊肿鼻腔外侧壁最隆起处由后往前纵型切开囊肿,吸引囊液,并送细菌培养,用鼻窦咬切钳沿纵型切口钳除囊肿在鼻腔外侧壁的组织,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用碘仿纱条压迫填塞囊窝,鼻腔用止血海绵填塞。术后抗炎2~3天,术后3天拔除止血海绵,7天拔除囊窝的碘仿纱条。rn 结果:纱条拔除、炎症消退后鼻翼隆起即消退,26例均治愈,未见术后出血、感染、鼻前庭变窄、鼻腔粘连、牙酿痰等并发症。术后1周可见鼻前庭底壁凹陷开始变浅,术后3周鼻前庭底壁填充至1/3,术后8周鼻前庭底壁基本长平。随访1~2年,未见复发。rn 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如下优点:操作精细简单,创缘整齐,视野清晰,出血损伤少,又能最大限度的清理囊壁残缘及破坏囊壁本身而降低复发率,术后囊腔引流好,伤口感染机会少,伤口愈合时间短,疗效可靠等优点,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同时口腔内没有切口,面部没有疤痕,术后领面部无肿胀肿痛,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目前在鼻前庭囊肿的治疗中可作为首选方案,值得广泛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鼻腔上颌窦穿刺置管防脱管护理中所起到的积极的作用,总结品管圈在鼻窦炎患者上颌窦穿刺置管后护理工作的经验及体会.rn 方法:通过运用品管圈的管理工具,成立品管圈小组采取确定圈名、选定主题、拟定计划、现状调查、真因分析、制定护理对策、效果确认、标准化等步骤.rn 结果:经对脱管原因分析采用护理措施后脱管发生率由7例降至2例,有效的降低了脱管例数。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了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方面的问题。rn 结论:QCC的实施不断改进并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使团队的凝聚力大幅度提升,群策群力、追踪分析不断创新及完善,有效预防非计划性脱管,提高了护士对上领窦置管脱管的风险预测能力,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摘要:目的:气管切开术是一项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急救手术,最初仅用于解除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的病理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已有很大的扩展.对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术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可经气管套管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对于那些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长期的插管会加大口腔护理的难度,降低病人的舒适度,增加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这气管切开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减少呼吸道生理死腔,降低呼吸道阻力,有助于机械通气的实施以及气道管理.但气管切开术也存在很多缺点,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本文将就气管切开术的传统方法及经皮气管切开的一些新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做一个总结.rn 方法:通过对比传统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三种方法的操作时间,技术难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来比较各种方法。rn 结果:传统气管切开术优点:费用低,方法比较经典,易被多数人接受,适用人群较广,操作视野开阔,术中如出血可及时止血。缺点:需要专门的训练,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患者耐受性差、并发症多(大出血、气胸和纵隔气肿、气道狭窄、心跳呼吸骤停)等环甲膜切开术:只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缓解病人上气道阻塞,不能长期留置。经皮气管切开术优点:①组织损伤相对较小。②手术时间有所缩短③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少。④可明显减少术后切口溢痰和切口感染发生率。rn 结论:经过不断改良的经皮气管切开术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降低操作技术难度。
  • 摘要:目的:检测中国宁夏回汉人群BCAP基因rs505010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频率分布,探讨该地区变应性鼻炎和该基因多态性的关系.rn 方法:选取对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中的AR患者300例,依据变应性鼻炎病史、典型症状及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等确诊为AR.健康正常人对照组300例,均无变应性鼻炎病史和家族史.利用聚合酶链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对照组BCAP基因的rs505010位点,计算分析比较其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采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rn 结果:宁夏地区BCAP基因rs505010位点有多态性,基因型分别是纯合野生型TT、杂合型CT、纯合多态型CC。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回族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病例组回族与汉族之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回族、汉族正常对照组该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基本相同。rn 结论:BCAP基因rs505010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变异,但其与宁夏地区回族、汉族AR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 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白介素-25(IL-25)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相关性.rn 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4年8月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AR组)64例:轻度持续性(轻度组)32例,中重度持续性(中重度组)3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2009年,武夷山)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20例(对照组),均为鼻中隔偏曲及鼻骨骨折患者,无变应性鼻炎史、无个人及家族过敏史.各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AR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中IL-13、IL-25的水平,并对结果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轻度组、中重度组、对照组血清中IL-13浓度分别(21.58±7.80)ng/L ,(61.02±11.72)ng/L,(10.94±0.93)ng/L,持续性AR组、轻度组及中重度组患者血清中IL-13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重度组、对照组血清中IL-25浓度分别为:(122.28±49.66)ng/L,(327.44±56.79)ng/L,(65.65±2.46)ng/L,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持续性中重度组IL-13、IL-25的平均浓度明显高于持续性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IL-13与IL-25在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r=0.979,P<0.05)。rn 结论:IL-13、IL-25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且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重度组血清中IL-13、IL-25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提示两者血清中浓度与AR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IL-13、IL-25在血清中的浓度越高,变应性鼻炎病情越严重。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3与IL-25的浓度存在明显相关性,这提示IL-25可以通过促进IL-13的分泌参与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IL-13与IL-25的相关抑制剂可能成为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新靶点。
  • 摘要:目的: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数情况下鼻腔出血经过局部止血可以获得满意效果,然而,后鼻腔的严重出血往往难以控制,特别是后鼻腔填塞治疗失败的患者,反复大量顽固性鼻出血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血管内拴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探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rn 方法:对巧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与术后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做好出院指导。rn 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达到止血目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n 结论:介入栓塞对顽固性鼻出血疗效肯定,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摘要:目的:探讨反复鼻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32例反复鼻出血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别对鼻止血前、止血中及止血后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32例反复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临床护理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均未再出血.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效果良好,护理工作亦很重要,需要专业并精心的护理。
  • 摘要:儿童鼻窦炎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和各种原因引起免疫力下降,儿童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生,易导致鼻窦口闭塞引起鼻窦炎.儿童单纯性鼻窦炎多保守治疗,鼻窦炎经治疗无效且伴有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的患儿应采取手术治疗,配合鼻腔负压置换治疗,抗过敏治疗及有效的药物、心理、护理等各方面综合治疗确保鼻腔引流通畅,防止鼻窦炎复发.鼻窦炎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容易疲劳,食欲不佳,颌面发育障碍等.
  • 摘要:目的:孤立性蝶窦炎是经蝶垂体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回顾经蝶术后蝶窦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且报道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炎的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的经蝶术后孤立性蝶窦炎病例.收集患者人口学数据,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结局资料.rn 结果:18例纳入本研究,包括9例男性,9例女性。平均年龄46.3岁(26-65岁)。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和鼻涕倒流,涕中带血。其中2例转至我院前曾发生脑膜炎。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内镜检查和CT扫描。术后12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6例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6.5月,1-54月),3例复发。rn 结论:经蝶垂体瘤术后继发蝶窦炎误诊或诊断滞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对于药物保守治疗经蝶术后继发蝶窦炎无效的患者,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术后,应用胶原蛋白贴敷鼻窦术腔,对减少术腔黏膜水肿、粘连、息肉样变等病变,促进粘膜上皮化的效果.rn 方法:选取慢性鼻-鼻窦炎患者400例,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开放各鼻窦引流通道,以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200例)术后一周于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及鼻窦腔内淤血、干痂及伪膜后,将医用胶原蛋白,修剪成2.5×5cm大小,贴敷于鼻窦腔外侧壁,并以生理盐水+布地奈德混悬液喷淋于医用胶原蛋白表面,使粗糙的胶原蛋白膜变为胶冻样,并紧贴于鼻窦术腔粘膜表面,分别在术后3w、7w、12w、24w行鼻内镜检查;对照组患者(200例)于术后一周仅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及鼻窦腔内淤血、干痂及伪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均应用类固醇鼻喷剂、口服粘液促排剂,分别于术后3w、7w、12w、24w行鼻内镜检查,观察并统计患者术腔出现水肿、粘连、囊泡、息肉样变及粘膜完全上、囊泡、息肉样变的患者数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腔粘膜上皮化在术后8-12w完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腔黏膜完全上皮化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通过观察研究充分说明医用胶原蛋白减轻了术后鼻窦皮化情况,并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通过观察及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术腔粘膜术后2-4w完成上皮化,粘膜光滑,无脓性分泌物积聚,窦口开放好。对照组术腔粘膜出现水肿、粘连腔出现水肿、粘连、囊泡、息肉样变,加速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术腔的上皮化进程,达到缩短治愈慢性鼻窦炎疗程的目的,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以反复严重鼻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伴有神经外科疾病的鼻出血的病因、临床诊治和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3月15例因神经外科疾病首次就诊于我院,出现反复严重鼻出血患者的诊治经过,其中5例患者为颅脑外伤导致颅底骨折,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3例为内镜下脑垂体瘤术后出血;2例为颅底肿瘤侵犯鼻腔,肿瘤破溃出血.rn 结果:5例外伤导致颅底骨折的鼻出血,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2例患者直接行介入栓塞止血成功,3例行鼻腔前后鼻孔填塞5天后行介入栓塞止血成功;3例为内镜下脑垂体瘤术后出血,其中2例形成假性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1例为蝶愕动脉分支出血,行鼻内镜下探查双极电凝止血;2例颅底肿瘤患者,1例先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再行肿瘤切除术,1例止血后出院拒绝肿瘤治疗。10例患者预后良好,随诊3个月以上均未再出现鼻腔出血。rn 结论:颅脑创伤后反复严重鼻出血患者多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本身或其分支的损伤,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介入栓塞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内镜颅底手术后的鼻出血要明确有无假性动脉瘤,在稳定全身状态且保证气道安全的情况下内镜下探查,蝶愕动脉的电凝止血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难治病症之一,难治的主要原因是很多鼻腔后部出血病例不能及时准确的找到出血点,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开展,鼻腔后部出血的部位在行第一次鼻内镜检查时大部分可被找到.但是仍有许多病人需要反复经鼻内镜检查才能找不到出血部位,或者反复行鼻内镜检查时也无法找到具体出血部位.本文主要探讨鼻腔后部出血部位与鼻腔选择性微型填塞的治疗的关系.rn 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由作者诊治鼻腔后部出血患者90例,男性35rn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平均42.5岁。若患者处于出血期,一般可沿血流顺利找到出血部位。如果为出血间歇期,可在充分鼻腔表麻下行鼻内镜检查,依次寻找鼻中隔鼻腔顶部、嗅裂鼻中隔、下鼻道、中鼻道,大多数可找到血管断端、火山口样或粟粒样白色的出血部位。寻找到出血点后均给予微波热凝止血,对于不能找到具体出血点可给予鼻内镜下选择性鼻腔微型填塞治疗。rn 结果:鼻腔后部出血部位依次为:嗅裂鼻中隔部40%(36/90),下鼻道32.2%(29/90)中鼻道3.3%(3/90),鼻中隔顶部2.2%(2/90),未明确部位者22.2%(20/90)。其中70例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采用微波热凝止血后痊愈,另20例未明确具体出血部位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嗅裂中隔区(明胶海绵)及下鼻道(油纱条)选择性微型填塞治疗,一次性治愈19例(95%),1例填塞后再次出血,再次行鼻内镜检查后发现为中鼻道出血,给予微波热凝后痊愈。上述90例患者随访3个月无复发。rn 结论:鼻内窥镜技术对探查鼻腔后部出血点有重要意义,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常是止血成功的关键,但仍有很多患者通过鼻内镜检查未能找到具体出血部位,通过学习国内为文献和我科病例资料总结,发现鼻腔后部出血最常见的部位为嗅裂鼻中隔部和下鼻道,上述两个部位约占鼻腔后部出血的93.3%,故通过对嗅裂中隔及下鼻道选择性微型填塞可有效治疗鼻腔后部出血,尤其适用于第一次鼻内镜检查未发现具体出血部位或反复鼻内镜检查无法找到出血部位的患者,可减少反复鼻内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贵州地区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手术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该类病人术前的综合治疗提供心理学依据,以利于对患者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的选择.rn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等对210例CR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选取同期该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129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CRS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rn 结果:①SCL-9。阳性因子结果显示:CRS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HAMD. HAMA量表评分结果显示:CRS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有46例存在轻、中度抑郁障碍,且女性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CP<0.05);有56例存在轻、中度焦虑障碍,且男性焦虑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无重度抑郁、焦虑障碍患者。不同居住地的 CRS患者中抑郁及焦虑障碍发生率有所不同,农村居民患者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高于城镇居民组(P<0.05)。③CRS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CRS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抑郁、焦虑、恐怖、精神性,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抑郁、焦虑与患者患CRS的病程长短、居住地域、性别、年龄及是否缺少社会医疗保障支持等密切相关,术前CR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对病人有效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目的:总结Medtronic Fusion电磁波感应型影像导航辅助下进行的60例鼻内镜手术的体会,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微创和精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60例鼻内镜手术中应用Medtronic Fusion情况,包括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10例,真菌性鼻窦炎5例,视神经减压术16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9例,碟窦骨化纤维瘤1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9例,脑脊液鼻漏5例,眶尖血管瘤2例,眶整复3例.rn 结果:60例手术顺利,无颅内和眶内并发症。术中能准确定额窦、上领窦及蝶窦的窦口;能准确定位纸样板和颅底;CT与CTA.MRI和MRA的融合,能准确定位视神经、颈内动脉;CT和MRI融合,有助于对肿瘤范围的判断。术前导航的准备时间为6-8min,术中均能达到小于1mm的配准误差。术中没有出现因器械被遮挡而无法实时定位和出现因头架松动需要重新注册的问题。rn 结论:Medtronic Fusion影像导航使鼻内镜手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和精准。手术准备时间短,配准精确度高,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
  • 摘要:本文讲述了颅底分区的意义在于了解肿瘤或其他病变的侵犯范围,便于在影像学检查中准确定位,增加手术和其他治疗的针对性和安全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情况及常见吸入性变应原谱的分布和10年变化趋势,为AR的有效防治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rn 方法:选取2005年-2014年10年间,由我院鼻科专科医师查体及询问病史拟诊为AR患者5193例,同期进行吸入性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 (sIgE)检测,回顾性分析患者sIgE的检测结果,比较各组患者间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及分析这十年的变化趋势,以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分析.rn 结果:仅一种变应原阳性的主要以户尘螨为主(83.8%),两种变应原同时阳性的组合以户尘螨+蟑螂组合(38.7%)、户尘螨+动物皮屑(34.2%)为主,三种及以上变应原同时阳性组合以户尘螨+动物皮屑+蟑螂为主(33.6%),本研究发现AR患者变应原种类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rn 结论:广州地区鼻炎患者中主要是AR患者:青少年最多见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夏、秋季是AR发作和就诊高峰;尘螨是最主要的变应原;对动物皮毛过敏的患者在近10年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AR患者多数对单一变应原过敏且变应原种类并未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 摘要:目的:本研究意义旨在对鼻部疾患需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饮水,再不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及并发症的基础上,来减轻患者口渴等不适感、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以更快的促进患者康复,并把舒适护理理论运用于临床,为临床护理理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rn 方法:在符合纳入标准的基础上收集样本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要求全麻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水;试验组患者在全麻术后清醒1小时后即开始给水,首次给予温开水5ml,如无不适症状,则给予温开水10ml,随后根据患者需求给予适量饮水。分别记录患者术后6小时中每小时的口渴分数、患者术后第6h口咽部疼痛分数、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rn 结果: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统计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小时中每小时的口渴分数、患者术后第6h口咽部疼痛分数、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rn 结论:通过此项研究表明对于鼻部手术患者在全麻术后早期给水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进患者在院期间的满意度。
  •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入路上颌骨囊肿切除的可行性,手术径路及疗效.rn 方法:对11例上颌骨囊肿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2例(囊肿位于鼻底及上颌窦下内侧壁,1组)行单纯鼻底及下鼻道开窗术,4例(囊肿位于上颌窦后内侧壁及下外侧壁,2组)行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5例(囊肿位于上颌窦下壁,3组)行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术中切除大部分囊肿壁,保留部分外侧或后壁、下壁囊肿壁,使囊腔与鼻腔或上颌窦融为一腔,下鼻道开窗及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便于术后引流及观察,术毕纳吸棉填塞术腔.术后嘱患者口服粘液促排药物,鼻喷深海水及鼻用激素并冲洗鼻腔,依鼻内镜复查情况调整用药时间及次数.rn 结果:术后随访6-15月,平均8月。均未复发,无鼻泪管损伤、上颌窦痰、面部肿胀、鼻翼塌陷、前鼻孔狭窄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1组)术后出现肉芽增生及窦腔缩小,目前所有患者鼻内镜检查均未见复发,囊腔开放可,无脓液,粘膜上皮化良好。rn 结论:上颌骨囊肿传统治疗方法为经唇故切口行上颌窦根治术或将囊肿完整切除,手术创伤大,且易损伤眶下神经和上牙槽神经分支,患者常出现面部的感觉异常。经鼻内镜上颌骨囊肿切除创伤小,更为安全,大多数情况下避免了上颌窦痰并使受累的牙齿得到了保留,减轻患者痛苦且不增加复发风险。依据术前CT检查定位上颌骨囊肿,选择合适的径路及术式,包括单纯鼻底开窗,泪前隐窝入路、下鼻道开窗、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及其相互联合,可恰到好处的暴露视野,开放囊腔,便于术后引流和观察。此外,术后用药、冲洗鼻腔及定期鼻内镜复查颇为重要。依目前研究,采取合适径路及术式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骨囊肿较为理想的方法。鉴于很多患者仍初诊于口腔科行经口治疗,故鼻内镜入路治疗上颌骨囊肿有待进一步推广,其远期疗效需继续随访。
  • 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导航辅助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对13例(1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影像导航辅助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12眼,好转2眼,无效0眼,有效率100%,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导航系统辅助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安全、有效。对于手术中定位泪囊以及把握手术进程意义显著。
  • 摘要:目的:PM2.5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污染物.PM2.5经鼻腔入肺,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本研究探讨PM2.5暴露对SD大鼠呼吸系统的影响.rn 方法:采集大气中的PM2.5,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制备浓度为0.2mg/ml混的悬液.利用雾化手段给予SD大鼠持续PM2.5暴露15天,每天1次,每次30分钟.H&E染色检及透射电镜检测鼻粘膜、气管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rn 结果:H&E染色发现鼻粘膜、气管及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成团聚集。鼻粘膜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低于气管和肺组织。电镜发现鼻粘膜纤毛未见明显异常,气管上皮细胞萎缩、脱落,肺泡腔缩小、红细胞渗出,肺泡细胞线粒体水肿、内质网增多、肿大,肺泡内皮细胞破坏,Ⅰ型肺泡上皮细胞破坏,肺泡隔增生、出血,肺间质增生,血气屏障破坏。rn 结论:PM2.5暴露可致大鼠呼吸系统功能异常,主要累计气管及肺组织。
  • 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进行皮下和舌下免疫治疗的依从性rn 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电话随访接受尘螨皮下免疫治疗AR儿童37例(男26例,女11例),舌下免疫治疗的AR儿童31例(男19例,女12例).依从性评定标准:治疗超过1年者为依从,否则为不依从.并调查不依从的原因.rn 结果:儿童AR皮下免疫治疗依从性为86.48%,舌下免疫治疗依从性为29.03%,两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AR皮下免疫治疗不依从的原因:出现不良反应2例,无疗效2例;儿童AR舌下免疫治疗不依从原因:自觉无效9例,不良反应6例,3例对免疫治疗认识不足,费用贵2例,使用麻烦2例,发现其他疾病1例。rn 结论:儿童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依从性高于舌下免疫治疗,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疗效和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探讨小鼠鼻腔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ECTO-MSCs)的多向分化特征以及其在缓解变应性鼻腔炎症中的作用.rn 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小鼠鼻腔黏膜ECTO-MSCs,并用组织消化和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ECTO-MSCs,并鉴定ECTO-MSCs多向分化能力.使用OVA作为变应原,通过注射和吸入OVA,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将ECTO-MSCs注入AR小鼠体内,观察ECTO-MSCs在鼻腔黏膜迁徙情况,观察ECTO-MSCs对于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小鼠喷嚏计数的作用,检测血清和脾脏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nterleukin,IL-4)、IL-5、IL-10、IgG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的浓度.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经行数据处理.rn 结果:小鼠鼻腔乳膜存在ECTO-MSCs,在体外能向成骨、成脂和成肌方向分化。通过尾静脉注射的ECTO-MSCs能迁徙到鼻腔黏膜炎症部位。AR模型小鼠注射ECTO-MSCs后,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R组:238±12个/视野 vs ECTO-MSCs组:96±5个/视野)和小鼠喷嚏数(AR组:11±2个/小时 vs ECTO-MSCs组:3±1个/小时)受到ECTO-MSCs的抑制而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gE(AR组0.23±0.Ol vs ECTO-MSCs组:0.21±0.O1,OD450)、IL-4(AR组:21.6±1.7pg/mL vs ECTO-MSCs组:3.9±0.4pg/mL),IL-5(AR组:26.3±3.lpg/mL vs ECTO-MSCs组:7.8±0.8pg/mL)和IL-10(AR组:241±35pg/mL vs ECTO-MSCs组:97±llpg/mL)被下调,而IgG2(AR组:0.74±0.05 vs ECTO-MSCs组:1.13±0.15,OD450)和IFN-γ
  • 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早期益生菌干预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其转录因子Foxp3+的影响.rn 方法:1.将新生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A组)、益生菌干预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益生菌干预组予以益生菌制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液对SD大鼠于出生后7日进行经口灌胃至出生后6周,剂量为300mg/kg·d-1,变应性鼻炎组及阴性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混悬液1ml对变应性鼻炎组及益生菌干预组进行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7次,致敏后,以2%OVA 50μl/侧滴鼻,连续7日,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阴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腹腔注射及滴鼻.末次激发后30分钟内对SD大鼠的搔鼻、鼻溢、喷嚏等行为进行观察,采用叠加量化法进行症状评分,>5分表示造模成功;2.末次激发后24小时内采集适量大鼠鼻腔粘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鼻腔粘膜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程度;3.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gE的水平;4.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脾脏和胸腺组织,分析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5.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脾脏和胸腺组织中Foxp3+mRNA的表达情况。rn 结果:1.益生菌干预组发生过敏性鼻炎的大鼠数量显著少于变应性鼻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000,P<0.05);益生菌干预组症状评分(0.72±0.31)明显低于变应性鼻炎组症状评分(7.61±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029,P<0.05);2.鼻腔粘膜病理学观察中益生菌干预组固有层无明显的血管扩张充血,未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变应性鼻炎组出现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可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3.益生菌干预组大鼠血清IgE(29.91±4.88ng/ml)显著低于变应性鼻炎组(116.21±10.7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877,P<0.05),与阴性对照组(16.81±4.72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1018,P>0.05);4.益生菌干预组大鼠脾脏和胸腺中CD4+CD25十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12.07±2.87%,30.81±6.22%)显著高于变应性鼻炎组(5.46士1.19%,14.82士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78,-6.8775,P<0.05),与阴性对照组(11.05±2.91%. 27.95±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92,1.0516,P>0.05);5.益生菌干预组脾脏和胸腺中Foxp3+mRNA的表达(20.07±4.89,18.81±3.64)显著高于变应性鼻炎组(5.66±2.21, 9.81±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178,-6.2303, P<0.05),与阴性对照组(19.75±4.27, 17.95±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59,0.5378,P>0.05)。rn 结论:1.大鼠生命早期予以益生菌制剂灌胃干预,可预防过敏性鼻炎发生或减轻变应性鼻炎症状,减少鼻腔粘膜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充血。2.在大鼠生命早期予以益生菌干预,可降低大鼠血清中的IgE水平,从而缓解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3.在大鼠生命早期予以益生菌干预,可显著增加大鼠脾脏和胸腺中的的CD4+CD25+Treg细胞及其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大鼠变应性鼻炎的进展。
  • 摘要: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研究工作至今已逾10年,鼻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镜手术技术为核心,建立对慢性鼻-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理念;②逐步建立了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阶梯性治疗的概念;③探索了经鼻内镜鼻眶-鼻颅底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学的研究;④采用鼻内镜手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鼻-鼻窦恶性肿瘤等.rn 近1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和研究领域的扩展,有关慢性鼻一鼻窦炎的基础研究几乎囊插了从系统到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慢性鼻一鼻窦炎的认识不断深化。即不再单一的认为慢性鼻一鼻窦炎就是窦口阻塞引流不畅和持续性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多因素同时或独立引起的复杂的慢性炎症状态。rn 应该说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规范、范围、速度都是比较惊人的,虽然大幅度提高了许多鼻科疾病的整体治愈率,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摘要:目的: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不同阶段唾液中的特异性sIgE、sIgA及sIgG4的浓度,分析其变化及与症状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用药评分相关性.rn 方法:将变应性鼻炎尘螨阳性患者按未行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组、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递增量组及维持量组分成三组.使用ELISA实验方法测定唾液中的IgE、IgA及IgG4,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维持量时IgE、IgA及IgG4与症状评分,症状VAS,生活质量问卷(RQLQ量表)治疗前后差异的相关性.rn 结果:患者唾液中的sIgG4及sIgA平均值在不同的皮下免疫治疗阶段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三组中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而sIgE含量在未治疗组分别与递增量及维持量有统计学差异,但递增量及维持量无统计学差异.sIgE从未脱敏组到脱敏递增阶段未上升趋势,到后期变化不大;维持阶段唾液中sIgG4与症状评分有显著的负性相关(r=-0.258,p=0.047),与症状VAS,生活质量问卷评分(RQLQ量表),用药评分无相关性;而sIgE, sIgA与症状评分,症状VAS,生活质量问卷(RQLQ量表),用药评分均无相关性。rn 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睡液中的sIgG4及sIgA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中为逐渐上,而sIgE在脱敏初期可能增加,而在递增阶段后变化不大;维持阶段唾液中的SIgG4越高,症状控制的越好。
  • 摘要:背景: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各种症状评分,10cm的尺子,0cm代表无症状,10cm代表症状最严重.但中国人从幼儿园开始更习惯于百分制,故听觉模拟评分(auditory analog scale,AAS)可能更适合中国人.rn 目的:探讨更适合中国人的症状评分量表。rn 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37例,鼻内镜手术患者59例,均采用百分制评分,让患者按照百分制为其症状(总症状、鼻塞、鼻痒、喷嚏、鼻涕、头痛等)打分,并进行治疗前后、手术前后的比较。rn 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联合药物治疗后较治疗前,第一天改善AAS93.7%,VAS8.13;第二天改善AAS92.6%,VAS8.07;第三天改善AAS91.9%,VAS7.82;第四天改善AAS88.3%,VAS7.81;第五天改善AAS85.2%,VAS7.83;第六天改善AAS85.8%,VAS7.79;第七天改善AAS85.4%,VAS7.68;第二周末改善AAS83.7%,VAS7.66%。鼻内镜术后第一次复查时,症状较术前改善AAS98.8%,VAS8.33;第二次复查时症状较术前改善AAS97.2%,VAS7.89;第三次复查时改善AAS94.5%,VAS6.58。AAS与VAS趋势相同,无显著统计学差异。rn 结论:所有患者均能容易、快速地为其症状打分。AAS省略了VAS所需的工具标尺,仅凭听觉就能模拟评分,简单可靠,可起到与VAS相同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低功率电凝法切除鼻中隔肥厚性黏膜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疗效.rn 方法:将已经确诊的变应性鼻炎合并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者主刀.A组:只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合并有下鼻甲肥大的予以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增生的鼻中隔肥厚性黏膜不予处理.B组:在A组手术的基础上,将鼻中隔肥厚性黏膜予以电凝法切除使之变得平整.术后6月评估其疗效.评估指标有鼻塞,鼻痒,流涕,喷嚏.rn 结果:在流涕,喷嚏两个指标比较上,两组无显著差异性;而在鼻塞,鼻痒的对比上,两组有显著差异性。且A组患者有16例再次进行电凝切除鼻中隔肥厚性黏膜同样达到了较好的疗效。rn 结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或多或少含有鼻腔黏膜的变应性因素,增生的鼻中隔肥厚性黏膜是其典型体征,低功率电凝切除鼻中隔局部肥厚性乳膜能有效地控制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背景: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变应原诱发的、Th2过度分化并由特异性IgE介导的以打喷嚏、流鼻涕、鼻阻和鼻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TNFSF4和BLK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慢性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在中国汉族人群变应性鼻炎患者中仍缺乏相关研究.rn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TNFSF4和BLK基因区域多态性是否与变应性鼻炎(AR)存在遗传易感性。rn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6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700例健康体检者,对TNFSF4基因的6个位点(rs1234314,rs1234313,rs1234315,rs12039904,rs844648,rs10912580)和BLK基因的3个位点(rs13277113,rs2254546,rs1600249)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TNFSF4基因的rs1234315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显著降低,而CT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增加;rs1234314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显著降低,而G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增加;rs1234313AG基因型频率在AR组增加。BLK基因的rs13277113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显著降低,而AG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加。rs1600249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AR组降低,C等位基因在AR组增加。TNFSF4基因的AGC和GCC单体型和BLK基因的AG和GA单体型可能与变应性鼻炎相关,TNFSF4基因的ACC单体型频率在AR组显著降低,而GGT显著增加变应性鼻炎的患病风险。rn 结论:在汉族人群中TNFSF4基因的rs1234315,rs1234314和rs1234313位点与AR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BLK基因的rs13277113和rs1600249位点与AR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而TNFSF4基因的rs12039904.rs844648和rs10912580以及BLK基因的rs2254546与AR的易感性无明确相关性。
  • 摘要:目的:观察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及术后鼻腔脉冲震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rn 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手术的22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行积极的鼻内镜手术,术后进行脉冲震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到36个月.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为难治性鼻窦炎之一,该病术后术腔的鼻窦黏膜容易反复水肿、囊泡形成、息肉样变,由于鼻窦位置较深,窦口狭小,普通的鼻腔喷药方式药物不能够通过鼻窦口进入鼻窦腔内,所以该病治疗效果差,复发率较高.该研究中的22例患者全部采用积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策略,包括纠正弯曲的鼻中隔,切除水肿、息肉样变的中鼻甲,清除鼻窦内水肿、息肉样变的黏膜,术后结合脉冲震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鼻用超声雾化吸入器使用的是脉冲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作用于雾化器内的液体,使之成为细微的雾滴,通过波动叠加的脉冲气流,使药物通过狭小的鼻窦口进入鼻窦腔内,均匀的分布到鼻窦内的黏膜,促使药物在局部吸收、利用,以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术后患者每天2次鼻腔冲洗,冲洗后采用专门鼻用的超声雾化吸入器,行鼻腔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共6个月。前3个月每日2次,每次各吸入0.5mg;第4月起每日雾化吸入1次,每次0.5mg;第5个月,每2日雾化吸入1次,每次0.5mg;第6个月每3天雾化吸入1次,每次0.5mg。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主观(VAS量表)及客观疗效评价(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鼻窦CT评定主要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鼻内镜的量化评估采用Lund-Kennedy评分法。在综合评定患者症状改善、鼻一鼻窦黏膜恢复状态和CT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rn 结果:22例患者中,12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退,VAS总评分为0分,Lund-Mackay和(或)Lund-Kennedy总评分不超过1分。9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消退,术后VAS总评分减少3分或以上、Lund-Mackay鼻窦病变评分术后较术前均减少1分或以上,和(或)Lund-Kennedy总评分超过1分。1例患者症状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Lund-Mackay与Lund-Kennedy总评分均无明显减少。所有治疗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rn 结论:积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策略结合鼻腔脉冲震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慢病毒Lenti-KCa3.1-shRNA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rn 方法:设计shRNA靶基因序列,构建慢病毒Lenti-KCa3.1-shRNA,设计KCa3.1干扰靶点序列5 '-TCATGATGGACAT CCATTA-3'作为目的基因序列,采用杂乱RNA序列5 '-TTCTCCGAACGTGTCACGT-3'作为阴性对照序列.BALB/C品系小鼠,分为AR未干预组、AR阴性shRNA干预组、AR Lenti-KCa3.1-shRNA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观察比较小鼠喷嚏及挠鼻次数,PAS染色法与甲苯胺蓝染色分别检测鼻黏膜组织中杯状细胞与肥大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KCa3.1通道在各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KCa3.1蛋白在各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KCa3.1,MUC5AC及tryptase mRNA在各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各种小鼠血清OVAsIgE、组胺、LTC4及鼻腔灌洗液IL-4、IL-9与IL-17的表达.rn 结果:与AR未干预组或AR阴性shRNA干预组比较,Lenti-KCa3.1-shRNA干预后AR小鼠喷嚏数、挠鼻次数及鼻黏膜内浸润杯状细胞与肥大细胞数减少,血清OVAsIgE、组胺、LTC4及鼻腔灌洗液IL-4,IL-9与IL-17含量也降低,KCa3.1、MUC5AC及tryptase表达量也降低。rn 结论:LV-KCa3.1-shRNA可以通过抑制KCa3.1活性,导致钾离子外流降低,钙内流下降,推测小鼠鼻黏膜组织杯状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Th2、Th9及Th17细胞与炎性细胞募集浸润降低,然后杯状细胞增生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轻,接着组胺、LTC4、IL-4、IL-9及IL-17表达水平下降,导致炎症减轻,变态反应过程被抑制,从而导致小鼠鼻腔症状减轻,喷嚏频率及挠鼻次数减少,达到治疗AR的效果。
  • 摘要:目的:比较粉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将238例粉尘螨过敏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粉尘螨皮下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且完成2年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疗效、援助用药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应用记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进行鼻部症状评分及援助用药评分,应用SAS6.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后,皮下免疫治疗组和舌下免疫治疗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及援助用药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起效时间、依从性和安全性优于皮下免疫治疗,但应用范围较为局限。rn 结论:皮下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两种治疗方法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别。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起效快、安全性高,可作为皮下免疫治疗的辅助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德国小蠊过敏特点、易发人群,为制定变应性鼻炎的防治计划提供依据.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2月天津地区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2390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研究德国小蠊变应原阳性率在性别(男、女)、年龄(分别为小于18岁组,18-40岁组,41-60岁组,61岁以上年龄组)、季节(春、夏、秋、冬)、区域上(市区组,郊县组)的差异,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德国小蠊阳性率在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人群,其阳性率分别为29.7%和23.9%;在年龄上差异明显(P<0.05),由统计结果可见,未成年人组阳性率(18.3%)明显小于成年人组,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组阳性率(32.1%)最高,其次是18-40岁的青年人组(29.0%);而德国小蠊在春夏秋冬各季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德国小蠊在市内六区(阳性率25.2%)和天津郊县间的阳性率(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德国小蠊阳性率无明显的季节及区域差异,但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男性人群及成年人阳性率率明显高于女性人群及未成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阳性率最高。
  •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的临床和免疫学检查的特征.rn 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变应性鼻炎(AR)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并进行血清嗜酸粒细胞检测、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SIgE)、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等免疫学检测,并将观察组与AR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观察组与AR组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高于正常的患者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SPT和血清变应原SIgE均为阴性,AR组SPT和血清变应原SIgE均为阳性;观察组鼻分泌物尘螨及花粉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为90%(54/60);观察组尘螨或花粉变应原激发试验后,双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减少>25%的比例为53.34%(32/60),双侧鼻气道阻力增加>100%的比例为90%(54/60),可确定为鼻腔粘膜激发试验阳性。rn 结论:具有典型AR的病史和症状,但变应原SPT和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却为阴性的患者,鼻腔粘膜局部存在变应原特异性超敏反应,但这种反应并不伴有全身的致敏。结合鼻分泌物变应原SIgE检测或变应原鼻腔粘膜激发试验阳性,可确诊为局部变应性鼻炎。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iPSC-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来探讨iPSC-MSCs免疫调节作用.rn 方法:1.IPS-MSCs的培养:本实验所采用的IPS-MSC包括IPSC-Imr90-MSC(CD73+)、IPSC-Imr90-MSC-GFP(P113.7)两株,均由香港大学提供,已通过表性鉴定.2.淋巴细胞的分离.3.应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实验分为二组,单独的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加入PHA (5(u)g/ml)刺激,培养后应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4.应用CFSE标记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淋巴细胞分组同前,培养后应用CFSE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5.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rn 结果:1.CCK-8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CCK-8方法可应用于检测高浓度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对低浓度淋巴细胞增殖不敏感。2.CFSE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经CFSE法检测高、低浓度淋巴细胞细胞增殖均较敏感。3.两种方法的比较低浓度淋巴细胞的增殖:CFSE标记法更敏感、准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CFSE法检测iPSC-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iPSC-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5.iPSC-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有浓度依赖性:iPSC-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iPSC-MSCs的浓度成反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P<0.05)。rn 结论:1.CCK-8及CFSE方法均可用于检测淋巴细胞增殖,但在低细胞浓度的情况下CFSE法较CCK-8法更敏感;2.iPSC-MSCs可以抑制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 摘要:目的:总结鼻内窥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项技术,是一项微创手术,其优点是创伤性小、安全性大、视角广阔、可彻底清除鼻窦内隐蔽部分的病变,加上优质的术前术后护理,从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尽可能的使鼻黏膜纤毛和腺体的功能得以恢复,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文总结了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的76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相关护理体会.rn 方法:对76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术前护理包括术日晨护理,心理护理,协助进行检验检查,给予患者预防感染及出血的健康宣教;其次是术后护理包括卧位冰鼻,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术后换药和鼻腔给药的护理要点;最后是患者的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鼻腔冲洗球的自我使用方法,定期复查的时间及要求。rn 结果:7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经过细心、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1个月前后门诊复查,两侧鼻腔通气良好,鼻堵症状消失,无鼻塞、头痛、流涕等征象,无一例发生并发症。鼻内窥镜检查示:术腔愈合良好,黏膜水肿、无粘连,各窦口开放良好。出院后电话随机随访满意度100%,复诊时行鼻窦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窦口黏膜光滑,开放良好,无封闭或粘连.大多数术野上皮化,未见息肉复发。rn 结论:先进、优越、成功的手术是治愈疾病的一个首要环节,而优质的术前、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的重要环节,术后的护理与手术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再有根据患者情况抽取鼻腔纱条,每日予鼻腔冲洗,以清除分泌物,保持引流通畅,促进鼻纤毛和腺体功能的恢复。同时必须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指导病人出院后继续喷药。以及强调出院后复诊的重要性,及时清除鼻腔可能出现的水肿样物及新生的病变组织,保持术后鼻腔良好的通气鼻窦引流通畅,能有效的减少术后息肉的复发。
  • 摘要:目的:观察外伤性鼻中隔骨折后一周内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骨折矫正术的治疗效果.rn 方法:选取外伤性鼻中隔骨折(伴有鼻骨骨折)患者50例,以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25例)于鼻中隔骨折后一周内于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切开矫正术+闭合式鼻骨复位术,对照组患者(25例)仅行闭合式鼻骨骨折复位术,术后三个月后出现鼻堵症状,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于鼻内镜下于闭合式鼻骨骨折复位术,观察组取左侧鼻中隔前端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由上至下行切口,行粘骨膜下剥离,清除游离碎骨片,骨折移位明显张力较大者于筛骨垂直板和四方软骨交界及四方软骨与梨骨交界处行小条状切除以减小张力,于粘膜下完全复位鼻中隔骨折,术后鼻腔填塞高膨胀海绵及凡士林纱条,于术后48小时抽出凡士林纱条,术后72小时抽出高膨胀海绵,术后一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淤血及伪膜,术后随访至术后一年,观察鼻中隔是否居中,有无再次偏曲,是否出现鼻中隔血肿、穿孔,是否出现鞍鼻、鼻外观畸形,并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及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骨骨折复位效果满意,观察组术后鼻中隔居中,无偏曲。rn 结论:通过观察研究,出现外伤性鼻中隔骨折后一周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数量及术后恢复情况与三个月后行鼻中隔矫正术无明显差别,且避免二次手术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故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疗效的治疗方法.rn 方法:将113例PA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用布地奈德喷鼻剂、地氯雷他定和低温等离子治疗仪联合治疗.对照组51例,除不用低温等离子治疗仪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用计分法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改善情况.rn 结果:治疗组58例中显效4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0%(54/58);对照组49例中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51%(37/4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综合疗法治疗PAR较单一使用药物疗效好。
  • 摘要:目的:研究Orai1抗体腹腔内注射是否可以改善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炎症状态.rn 方法:建立AR小鼠模型,用不同剂量Orai1抗体行腹腔内注射,观察小鼠在干预前后打喷嚏和挠鼻次数的改变,检测小鼠鼻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RT-PCR)分别检测小鼠鼻黏膜中Orai1浓度、鼻腔灌洗液(nasal lavage fluid,NLF)中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onphil cation protein,ECP)和白介素(interlukin,IL)-1β、4、5、6的浓度以及外周血Th2细胞中Orai1、血清中IL-4、IL-5的浓度,并分别测试小鼠鼻黏膜和外周血Th2细胞内上述物质的mRNA的含量.rn 结果:干预前后小鼠打喷嚏、挠鼻次数和鼻勃膜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有显著差异,小鼠鼻黏膜中Orail、NLF中组织胺、ECP和IL-1β、IL-4, IL-5、IL-6的浓度及鼻茹膜内相应mRNA的含量也有明显差异,而其外周血Th2细胞中Orail、血清中IL-4和IL-5的浓度及Th2细胞内上述物质mRNA的含量无明显改变,而且100μg Orai1抗体的治疗作用明显低于150μg的治疗作用。rn 结论:Orail抗体腹腔内注射可以改善小鼠AR的症状和炎症程度,Orail有可能成为AR研究的新靶点。
  • 摘要:目的:变应性鼻炎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随着环境及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还可诱发哮喘、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都有了较为完备的规范,但对变应性鼻炎转归的判断,目前还没有较可靠的临床指标.本课题研究初步探讨了变应性鼻炎不同转归的临床特征,试图分析对转归具有判断意义的临床指标.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鼻科的患者71人,分为三组:A组变应性鼻炎组;B组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窦炎组;C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组(包括伴或不伴鼻窦炎)。B组和C组患者病史中均为变应性鼻炎先发病。对所研究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血清总IgE、SPT、嗅觉功能、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染色检查和上、下气道NO浓度检测。将A组与B,C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寻找A组与B, C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再将该指标与变应性鼻炎的不同转归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判断对变应性鼻炎转归具有评价作用的临床指标。进一步采用ROC曲线方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变应性鼻炎转归不良的诊断截断值。rn 结果: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组,A组为24人,B组为21人,C组为26人。A组与B组间统计分析结果: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嗅觉功能评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0.5,2.0;P值均为0.001),而血清总IgE、鼻分泌物涂片、SPT、上气道NO值、下气道NO值等临床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U:值分别为49.0,57.5,73.5,54.5,39.5,P值分别为0.71,2.91,0.85,0.52,0.12)。A组与C组间统计分析结果: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嗅觉功能评分、下气道NO值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U值分别为37.5,22.5,47.5;P值分别为0.01,0.001,0.019),而血清总IgE、鼻分泌物涂片、SPT、上气道NO值等临床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45.0,105.0, 86.5,64.0,P值分别为0.13,0.79,0.29,0.13)。结合临床实际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是更有临床评价作用的指标,嗅觉功能减退是变应性鼻炎转归不良的参考评价指标,下气道NO值升高是变应性鼻炎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大于3.15%可作为提示变应性鼻炎转归不良的截断值。rn 结论:变应性鼻炎可诱发哮喘、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可作为判断变应性鼻炎不同转归的临床指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大于3.15%可作为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 摘要:目的:分选、鉴定及传代培养人鼻咽纤维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rn 方法:采用抗CD105抗体交联免疫磁珠,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法,对JNA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细胞分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分选细胞的纯度.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又称Ⅷ因子)的表达,并通过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实验及小管生成实验验证阳性分选细胞是否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rn 结果:流式检测阳性分选细胞的CD105表达高达99%以上;细胞免疫化学检测显示阳性分选细胞中姗因子表达为阳性,超过95%的阳性分选细胞乙酞化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实验阳性;分选细胞在基质胶中可形成毛细管结构。同时可将阳性分选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至10代以上,其内皮细胞特性仍存在。rn 结论:通过免疫磁珠分选(MACS)法,成功分选获得高纯度的CD105阳性鼻咽纤维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CD105+ 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derivedendothelial ce11,CD105+JEC),并能够成功传代培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细胞平台。
  • 摘要:目的:氧化应激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上呼吸道炎症的一个显著性特点.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一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拮抗氧化应激的细胞保护酶,但关于HO-1在嗜酸粒细胞性与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亚型之间表达差异研究甚少.本研究探讨HO-1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两种不同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可能调节机制.rn 方法:选取来自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7例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23例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息肉组织和20例正常健康人的钩突粘膜组织以用作对照。采取免疫组化、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reaction,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鼻息肉及钩突组织中HO-1表达。另外选取20例正常健康人的钩突粘膜组织进行组织培养,检测不同细胞因子(IFN-γ,IL-5和IL-13等)对鼻粘膜组织中HO-1 mRNA的调节影响。rn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提示HO-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黏膜上皮细胞和黏膜下腺体细胞上均有表达且明显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表达(P<0.05),且在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的表达(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O-1 mRNA和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非嗜酸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表达明显升高(P<0.05)。此外,经体外组织培养鼻粘膜组织,RT-PCR检测表明给予IFN-γ,IL-5,IL-13,IL-17A和IL-27刺激后,其HO-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P<0.05);而用TGF-β1刺激后,其HO-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 )。rn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 HO-1在嗜酸粒细胞性和非嗜酸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表认具有筹异性,IFN-γ,IL-5, IL-13,IL-17A和IL-27可能更有助于HO-1基因表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