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9欧亚结直肠外科会议
2009欧亚结直肠外科会议

2009欧亚结直肠外科会议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9-1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欧亚结直肠外科协会

会议文集:2009欧亚结直肠外科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纵观中国结直肠外科的发展历程,其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基本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一致。上世纪90年代始,国内结直肠外科陆续成立,结直肠癌外科的治疗模式在少数大型医院日趋标准化、规范化,使结直肠肿瘤患者能够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和更好的疗效。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结直肠癌外科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地域不平衡性。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医疗资源,通过对结直肠癌临床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加以思考,就如何缩小与国外相关领域的差距和同道进行商讨。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和部位分布变化趋势,为我国结直肠癌的防治决策提供参考。结论:本研究发现从1980年代起,我国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结肠癌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因此全结肠镜筛查优于乙状结肠镜.同时,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但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直至2000年代,45岁以下组所占比例仍高达19.53%;而且,年轻患者(30~44岁)诊断时进展期比例高于老年患者.因此,在选择筛查人群时年轻患者也应该列为是筛查的对象之一.最后,由于本研究不是基于人群的肿瘤登记,因此无法统计发病率,也不能代表中国的结直肠癌最直接的发病情况.但本研究纳入了全国lO省直辖市、自治区,18家大医院的病例,具有相对好的代表性.因此,对中国结直肠癌发病和防治的历史和现状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有参考意义.
  • 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抗反流手术及其他良性消化道肿瘤手术已被推荐为“金标准手术”。而腹腔镜手术在根治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则远未达成共识。本文总结了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技术的经验,探讨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
  • 摘要: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特殊的肠道炎性反应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它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肠道疾病,只有药物治疗无效、出现并发症如肠道穿孔、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癌变或可疑癌变等才考虑手术治疗。近年来IBD患者逐年增加,尤以CD为甚。有专家指出,10%~30%的UC患者和70%的CD患者一生中至少需进行一次手术治疗,CD患者甚至需要多次手术治疗。笔者在此谈谈IBD外科治疗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
  • 摘要: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完全认同。笔者认为,理想的痔的治疗方法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安全、容易、快捷;术后肛门无疼痛、无水肿、无狭窄、无功能障碍、无复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价格相对低廉。DG-HAL作为一种建立在肛垫理论及现代微创观念基础之上的痔的治疗方法,应该受到肛肠外科医生及广大患者更多的关注,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才能使其更加丰富和完善。
  • 摘要:许多医生与医药保健局广泛地提倡高纤维食物对消除便秘和避免直肠结肠癌的好处。本文以现有西方文献中的研究结果为起点,对纤维与肠道健康一题作进一步的阐明。
  • 摘要:盆底隧道(pelvic floor tunnel)是指肛管、阴道、尿道3者共同通过的肌性管道而言,它除了对上述器官起支持作用外,还对排便、排尿及分娩活动有精细地调节功能。隧道的形态和功能异常可导致盆内器官脱垂、膨出、便秘或失禁。盆底隧道亦名提肌隧道(levator tunnel)是肛提肌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腹膜下盆腔内,由隧道上、下口及隧道腔3部分组成。本文探讨了盆底隧道的临床意义。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直肠癌局部切除适应证、并发症、复发率和生存率.直肠癌局部切除适应于肿瘤小于或等于3 cm,高中分化腺癌,浸润深度为黏膜或黏膜下,无淋巴结转移.国内近5年的28篇文献报道了970例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33%,其中直肠肿瘤的复发(3.92%)、伤口感染和吻合口瘘为主要并发症.国内近5年的15篇文献报道了522例直肠癌局部切除术,术后的3~5年生存率为89.65%,直肠癌分期明显影响着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的生存率.
  • 摘要:本文总结截至2008年9月,采用本技术治疗肛瘘3例以上的单位和手术者的初步资料,初步报告随访结果。另外,北京朝阳医院在通用的动物肛瘘模型上进行了ADM愈合肛瘘机制的初步研究,显示ADM具有在感染性创面上快速血管化和诱导组织生成的作用,作为细胞支架,引导细胞沿其胶原框架有序生长,达到补充、修复乃至重建组织的目的。其愈合机制类似于胚胎愈合机制。
  • 摘要: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在上海已列各种恶性肿瘤的第2位,其中直肠癌占所有结直肠癌的约50%。到目前为止,直肠癌治疗仍以外科治疗为主,虽然近年来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治疗效果仍然不尽人意,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60%左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国内绝大部分的医生仍然沿用传统教科书上所介绍的直肠游离技术进行钝性直肠游离。不仅手术时间长,而且容易引起直肠周围筋膜的撕裂和残留,导致术中骶前的大出血或肿瘤的残留,致使术后局部复发率升高。同时由于担心过多的游离直肠导致远端残余直肠血供不足,引起残端直肠坏死和吻合口漏,许多医生不敢对肿瘤远端直肠进行充分的游离和切除,导致肿瘤远端直肠切除不足,肿瘤残留,术后局部复发率升高。因此近几十年来如何通过手术技术改进减少术中骶前出血、降低术后局部复发成为外科医生研究的重点。
  • 摘要:目的:评价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术在结直肠手术的转流效果.方法:观察并记录54例接受Dixon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每日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术后每日引流量为300~700(平均450)ml;术后第8天以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结论: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是结直肠吻合术后的一种理想的暂时转流粪便的方法.
  • 摘要:2000年针对实体肿瘤疗效评价制定的RECIST(1.0)标准在历经9年实践之后完成了首次修订,2009年1月欧洲癌症杂志(European Journal 0f Cancer)刊登了RECIST修订版(RECIST1.1),同年6月ASCO年会对该内容的公布和解读更引发了肿瘤界的关注。进入21世纪,倡导癌症医疗个体化、提倡综合性诊治的理念已获共识,正确理解RECIST标准,客观评价新辅助治疗疗效应引起肿瘤专科医生足够的重视。
  • 摘要:结直肠癌在既往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均一的实体瘤。目前对结直肠癌的多数认知也来自这一概念基础上的研究结果。但是,近20年来的临床分子病理学的研究进展将对这一概念进行修正。现已非常明确结直肠癌发生是一个多阶段的进展过程,其基本的分子变化为基因组的不稳定性(Genomic instability)。目前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主要包括两类途径:以DNA微卫星位点稳定性为特征的基因组稳定型(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和以整个染色体和部分染色体变异为特征的染色体不稳定型(chromosomesinstability,CIN)。依据这两种途径和已有的结直肠肠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型研究,本文就结直肠癌的综合分型特点进行综述。
  • 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路径的手术(Mason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8月至2008年12月150例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施行Mason手术的经验.结果:150例中直肠绒毛状腺瘤75例,早期直肠癌48例,进展期直肠癌9例.以直肠类癌为主的粘膜下结节23例,直肠肿瘤其中行直肠部分切除术120例,直肠节段切除术6例.直肠阴道或尿道瘘2l例,其中一次修补成功者17例(81%)。术后伤口积液感染6例(4%),直肠-皮肤瘘5例.早期直肠癌的肿瘤局部复发率为(2/46).其中存活超过5年者39例,占84.5%(39/46).150例术后未发生肛门失禁.结论:Mason手术具有手术进路直达,术野表浅和显露良好的特点,适用于可行局部手术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
  • 摘要:目的: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配合外痔切除术(简称铜离子加外切术)与外剥内扎术的疗效进行同期对照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确诊为混合痔伴有出血的住院患者192例,分为两组做同期对照研究.治疗组96例采用铜离子加外切术治疗,对照组96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2个月时间内随访;特种组根据病情差异随访时间为8~12个月不等.结果:止血、疼痛、影响工作时间、病人耐受程度、花费等疗效指标前者均明显好于后者.结论: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加外痔切术治疗混合痔简单有效,患者耐受性较好,可作为年老、体弱、合并重症患者的首选.
  • 摘要:目的:研究复杂性肛瘘微创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60例复杂性肛瘘多支管患者随机对照观察,并采用“拖线疗法”手术方法治疗,以“切开(切除)术”为对照,分别观察其主管、支管治愈时间、疗效、治愈率,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两组治愈率均为93.33%,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29.35±11.12)d,对照组为(34.58±10.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且操作简便,创伤小,肛门功能良好,能明显缩短患者愈合天数.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分析表明,生理积分、情感积分、疼痛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肛门括约功能积分和对治疗的信心和满意度积分等均优于对照组.
  •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便秘引发的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出现,滥用通便药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便秘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密切等,该病的治疗研究再次推向了新的高潮.慢性便秘从病因学上可分功能性和器质性,其中器质性原发于肠管本身病变如肿瘤或肌肉、神经病变,也可呈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的肠管运动异常;而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约占50%,包括:(1)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constipation,STC);(2)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3)混合型便秘.根据便秘的严重程度,便秘分为轻、中、重3度.重度指便秘症状持续,严重影响生活,患者异常痛苦,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故习常称为顽固性功能性便秘(obstinat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OFC).可能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