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8胃肠肿瘤外科综合诊治高峰论坛
2008胃肠肿瘤外科综合诊治高峰论坛

2008胃肠肿瘤外科综合诊治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04-24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2008胃肠肿瘤外科综合诊治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消化道肿瘤是普通外科常见的疾病。尽管近年来有报告称与手术配合的新辅助放、化疗治疗直结肠癌其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在胰腺癌、胆管癌、肝癌、分化程度低的中晚期胃癌病人中,相当多病例对放、化疗并不敏感。如何为这些病人设计更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如何改进现有的治疗模式和技术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都是以清除或杀灭肿瘤为目的。在我国肿瘤筛查还不普及的今天,多数病人一旦被发现患有消化道肿瘤就已经不是早期。本文就免疫制剂的综合应用、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时机及建立切实可行的抗肿瘤免疫功能监测方法做一综述。
  •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LCS)中转开腹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因素建立预测LCS中转开腹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42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中转开腹68例,中转开腹率15.58%,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CS中转开腹风险因素为年龄≥65(CI=2.115 P<0.05),体指指数BMI≥25(CI=2.907 P<0.01),手术例数≤25例(CI=1.900 P<0.05),有腹部手术史(CI=3.205 P<0.05),有转移(CI=30.115 P<0.01),肿瘤大小≥6cm(8.954 P<0.05),并计算出LCS中转开腹可能性方程,根据方程建立评分系统:年龄(≥165岁为7分,<65岁为0分),体重(BMI≥25为11分,BMI<25为0分),手术是否为前25例(是为5分,不是为0分),是否有腹部手术史(是为12分,不是0分),肿瘤大小(≥6cm为22分,<6cm为0分),是否有转移(有为34分,无为0分)。计算病例得分后画出ROC曲线,预测转开腹得分为18.5分,敏感度0.765和特异度0.806。18.5分以下开腹率为5.21%,18.5分以上开腹率为42.62%(P<0.001)。结论: 该评分系统预测中转开腹简便易行,且稳定可靠。
  • 摘要:目的: 探讨hMSH2、hMLH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β-链接素(β-catenin,β-cat)、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侵袭转移的关系。rn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NPCC和散发性大肠癌(sporadic CRC)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各30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标本8例。观察其hMSH2、hMLH1、TβRⅡ、E-cad、β-cat、MMP-7、TIMP-2表达的差异;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rn 结果: hMSH2、hMLH1、TβRⅡ、E-cad、β-cat、MMP-7、TIMP-2的表达与HNPCC和sporadic CRC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而与肿瘤侵犯深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组中hMSH2、hMLH1、TβRⅡ、E-cad、β-cat、MMP-7、TIMP-2的表达率差异显著。hMSH2与hMLH1表达呈正相关;hMSH2和hMLH1与TβRⅡ表达呈正相关;而TβRⅡ与MMP-7表达呈正相关,与TIMP-2表达呈负相关。E-cad和膜表达B-cat呈正相关,而膜表达β-cat和浆表达β-cat呈负相关,浆表达β-cat和MMP-7呈正相关。MMP-7与TIMP-2表达呈负相关。rn 结论: 错配修复基因(MMR)的突变(主要是hMSH2,hMLH1)在引起HNPCC发病的同时,也引起了下游基因TβRⅡ的突变失活;而TβRⅡ的突变失活将使HNPCC逃逸TGFβ1对早期肿瘤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HNPCC发病早、病理分化差、多原发癌多见的一个原因。TβRⅡ的突变失活也使TGFβ1降解E-cad、膜表达B-cat的能力下降。从而使HNPCC中浆表达β-cat的表达减弱,使其诱导MMP-7表达的作用减弱。这可能是HNPCC侵袭弱、转移少、预后较好的一个原因。
  • 摘要:目的: 对HNPCC家系中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患者的家系进行详细的调查,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肝转移,经综合治疗已生存4年,目前情况良好。家系调查发现患者属于典型HNPCC家系,符合Amsterdam诊断标准。结论: HNPCC家系中的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与一般胰腺癌可能不同。
  • 摘要: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选取1990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20家系81例病人组成HNPCC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散发性大肠癌72例组成散发组;回顾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差异。结果:HNPCC组和散发组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发病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和预后方面统计学差异显著。HNPCC具有发病年龄早、病理分化差、右半结肠多见、多原发癌多见的特点,但其5年生存率好于散发性大肠癌。结论:HNPCC的临床病理特点突出,其生物学行为与散发性大肠癌明显不同,预后比散发性大肠癌好。
  • 摘要:背景与目的:研究EphB3受体在人结直肠和结直肠癌细胞中的存在,探讨EphB3受体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21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163例中EphB3受体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EphB3受体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phB3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癌肿组织的平均表达强度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EphB3在59%(67/112)的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中表达,31%(30/98)在伴有淋巴转移肿瘤组织中表达(P<0.05).在DukesA期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7%(9/19),DukesB期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2%(58/93),DukesC期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2%(23/71),DukesD期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6%(7/(27)与是否有转移以及Dukes分期有关,DukesC期表达明显低于OukesB期(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上均存在EphB3受体,癌组织中表达降低。EphB3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 摘要:直肠癌局部切除有严格的适应症,经过选择的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的生存率与根治性切除术相似,并且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低。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率不同中心的结果不一致,因此为探讨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复发后的治疗,对某院1975年4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97例行局部切除的早期直肠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摘要:目的: 对比悬吊式腹腔镜(悬吊组)与气腹腹腔镜(气腹组)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月4日至2008年3月21日,我科收治结直肠肿瘤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病人34例:其中,悬吊组16例,气腹组18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结果:手术时间,悬吊组100~310min,平均200.6±70.7min;气腹组90~480min,平均261.7±134.8min;P=0.237;术中出血量:悬吊组100~260ml,平均144.4±52.7ml;气腹组20~700ml,平均215.0±189.6ml;P=0.165;清除淋巴结数:悬吊组5-25枚,平均14.6±5.0枚;气腹组6-44枚,平均16.5±9.8枚;P=0.542。气腹组术中损伤输尿管1例,中转开腹2例:两组各有1例直肠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与气腹腹腔镜相比,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清除淋巴结数目减少,但均无显著性差异;悬吊组消除了CO2气腹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可能成为心肺功能较差病人的一种术式选择。
  • 摘要:目的: 探讨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结肠阴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及变性术后患者行悬吊式腹腔镜辅助结肠阴道成形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六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20min~300min,中位手术时间为162.5min:术中出血50ml~200ml,中位数为150ml:术后排气时间2~4天,中位数为2.5天;术后住院天数为9~21天,中位数为17天。结论: 悬吊式腹腔镜辅助结肠代阴道成形手术的手术操作过程具有与腹腔镜手术相当的微创效果,而在某些方面悬吊式要优于腹腔镜辅助结肠代阴道手术。
  •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本组患者的年龄、术前各种合并症等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以期对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rn 方法:总结本医疗小组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18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者)65例,回顾性分析本组老年患者的年龄、术前各种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电图改变,糖尿病,肺部疾病,肝功能改变,肝硬化,低蛋白血症(<3.5g/dl),贫血(<10g/dl),脑部疾病,电解质紊乱)等与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吻合口出血,肠梗阻,腹腔内大出血,淋巴瘘,心律失常,肝功能障碍等)发生率的关系。rn 结果: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症总发生率为83.1%(54/65),非老年患者为58.6%(68/116);老年患者组中有52.3%(34/65)存在2种或2种以上合并症,发生率最高的合并症为高血压40.0%(26/65);老年患者的根治率为86.2%(56/65),非老年组的根治率为88.8%(103/116);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9%(24/65),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rn 结论:年龄并不是一个影响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独立因素,而某些术前合并症则是独立影响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因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可能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高危因素。虽然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症较多,但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与低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 摘要:目的: 为减少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出血、误伤及并发症,术中容易出现误伤的部位定为“雷区”“暗哨”,总结克服困难减少风险的措施;方法: 总结本科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病例手术情况,手术录像,根据:①手术部位中有重要血管相交;②有重要管道经过;③有重要脏器毗邻;④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意外多发生的部位,确定术中的“雷区”与“暗哨”;结果:①回结肠动脉根部;②右结肠动脉根部;③结肠中动脉根部及左右分叉处;④肠系膜下动脉根部;⑤左右输尿管与髂总动脉交叉点;⑥结肠肝曲、脾曲;⑦直肠髂前筋膜间隙;⑧直肠膀胱(阴道后壁)间隙被认为是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雷区”与“暗哨”。49例患者术11例术后出现过并发症,其中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出血1例,膀胱损伤1例,尿潴留1例认为与“雷区”及“暗哨”相关。结论: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熟悉相关部位的解剖特点,保持危险意识,认真辨认,小心操作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伤及并发症发生。
  • 摘要: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直肠癌中及癌旁组织中的转录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real-time PCR对30例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OPN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OPNmRNA在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直肠癌组织(18.281±3.49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551±1.424,P<0.01);淋巴结转移组(20.258±2.74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6.768±3.300,P<0.01);Dukes A、B、C期分别为15.647±3.161,17.236±3.375,20.258±2.745,A期和C期,B期和C期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OPNmRNA、的表达与直肠癌关系密切,对判断临床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直肠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其中施行Miles手术128例,双吻合器吻合65例,手术缝合20例,姑息性手术23例。结果: 233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其中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肺内感染死亡1例,均为70岁以上高龄病人。发生并发症16例。结论: 直肠癌患者应根据肿瘤部位、恶性程度、Dukes分期而采用不同的术式,应注意从手术技巧的改进与提高上来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 探讨fascin、nm23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自身对照正常胃壁组织及其中53例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fascin表达,以及胃癌组织中nm23、C-erbB-2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壁组织无fascin表达,76例胃癌中有24例(31.6%)fascin表达阳性,而且其表达与胃癌病理类型(WHO分类、Lauren’s分型)、TNM分期、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nm23表达及C-erbB-2表达等因素相关,与年龄、性别、脉管癌栓等因素无关。在伴有转移的胃癌病例中,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fascin蛋白表达有相关性。结论: fascin蛋白在胃癌及其转移灶中呈阳性表达,与胃癌发生、局部发展和转移相关,并在胃癌及其转移灶中有表达连续性;fascin蛋白表达有助于胃癌侵袭转移的判断,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TME和开腹TME治疗直肠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和短期疗效。方法: 在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了165例直肠癌患者,由患者自由选择上述手术方式,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标本的长度、直肠远切端距肿瘤下缘的距离、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率和2年生存率。两组病例的平均随访时间均为26.9月(6月-46月)。结果: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和Dukes分期相似。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手术标本的长度分别是24.4cm和25.2cm;直肠远切端距肿瘤下缘的距离分别是2.9cm和2.7cm;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分别是11.5枚和10.6枚;局部复发率分别是9.6%和11%;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是11.5%和14.6%;2年生存率分别是85.7%和78.8%;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76.2%和69.7%。两组病例以上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腹腔镜TME和开腹TME治疗直肠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和短期疗效相同。
  • 摘要: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早期安全、有效和可行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7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受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即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组、代谢调理营养(metabolic intervention nutrition,MIN)组(EN+谷氨酰胺+精氨酸),每组各15例,各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各组受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肝功能;测定术后7天每日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测量术后第1天、第8天血糖水平及留置T管的受者胆汁引流量;测量术前及术后第8天体重;观察术后2周感染率、肛门排气时间和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情况;计算平均营养支持费用和住院时间。rn 结果:术后第8天,EN组和MI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前白蛋白水平比较MIN组显著高于EN组(P<0.05);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EN组和MIN组均显著低于PN组(P<0.05),MIN组显著低于EN组(P<0.05);EN组和MIN组的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EN组和MIN组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5),胆汁引流量显著多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3组受者体重术后第8天均高于术前,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第4天起,3组受者每日氮平衡比较,EN组和MIN组显著优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7天累计氮平衡比较,EN组和MIN组显著优于PN组(P<0.05),MIN组显著优于EN组(P<0.05)。rn 术后2周感染率比较,EN组和MI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EN组和MIS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PN组(P<0.05),平均营养支持费用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和MIN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EN组和MIN组均无严重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EN和MIN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与PN相比,EN和MIN更能有效地改善受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医疗费用;与EN相比,MIN更有利于改善受者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有其优越性。
  • 摘要: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n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ABCG2在45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和30例胃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胃切缘正常胃黏膜ABCG2的mRNA表达。rn 结果: ABCG2在胃癌原发灶组织中有较高程度的表达,其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P<0.01),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腺癌(P<0.05);胃癌组织中ABCG2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P<0.01),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rn 结论: ABCG2在胃癌中过度表达提示其在胃癌的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ABCG2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胃癌癌变的发生和发展,它可以作为胃癌肿瘤干细胞研究的重要分子。
  • 摘要:我国直肠癌以低位直肠癌(距肛缘7cm以下)多见,约占全部直肠癌的70%。传统手术方式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转移规律的认识、手术技术的提高、尤其双吻合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有了极大提高。目前,对肿瘤距肛缘6cm以上者行双吻合技术低位前切除术或超低位前切除术已日益成熟,而对于距肛缘6cm以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正成为当前探索的热点。临床工作中对于某些男性、骨盆狭小、肥胖的患者由于肿瘤下缘暴露困难给手术带来很大困难,有些甚至放弃了保肛。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新型医疗器械的出现为这些患者进行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提供了机会。本文中对1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ATB45),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Excision,TME)的基础上完成保肛手术,收到良好效果。
  • 摘要:目的: 探讨Plexin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胃切缘正常胃黏膜Plexin A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正常黏膜中PlexinA1、Ki-67、VEGF和第Ⅷ因子(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PT-PCR示胃癌组织中的PlexinA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71±0.37vs0.60±0.25,P=0.0299<0.05)。胃癌组织中MCD随着PlexinAlmRNA表达(r=0.8736,P<0.01)和蛋白表达(P<0.01)的增高而增高;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与PlexinA1存在明显相关性(r=0.4851, P<0.01);而VEGF的表达与PlexinA1的表达无关。结论: PlexinA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调节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 摘要:Semaphorin家族因其胞外区含有保守的Sema蛋白结构域而被命名,分为八种类型,在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semaphorins可促进或抑制肿瘤发生和血管生成,因此关于semaphorins在肿瘤发生和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本文Semaphorin及其受体的一般特性以及其与血管生成、肿瘤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 摘要:众所周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降低局部复发率的有效方法。虽然对于一个熟练腹腔镜结直肠专科医师行腹腔镜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应用TME方法感觉手术视野优于开腹手术,但对于大多数初学者,尤其是遇到肥胖或骨盆狭窄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即使熟练的腹腔镜外科医师也感棘手。主要难点在于腹膜返折以下直肠侧方及末端系膜完整切除相当困难,如系膜切除不全则可能影响手术预后,且不论环切缘癌浸润患者。作者基于1000余例直肠癌切除标本系膜的解剖认识及300余例腔镜直肠癌手术经验,总结一种简易、不易造成直肠系膜破损的TME方法——骶前隧道式分离法,供同道参考。
  •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胃肠外科在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的745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升结肠癌90例,横结肠癌25例,降结肠癌64例,乙状结肠癌105例,直肠癌452例,多原发结肠癌9例。TNM分期0期5例、Ⅰ期124例、Ⅱ期278例、Ⅲ期270例、Ⅳ期68例。结果:全组中711例完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其中结肠癌切除267例、直肠癌切除444例,根治性切除668例、姑息性切除术43例。另外,中转开腹34例(中转率4.56%,34/745)。平均手术时间192.42±82.90、平均出血量100ml(中位数)、直肠远切缘的平均长度4.34±1.05cm、平均切除淋巴结数12.33±9.37个、腹部辅助切口的平均长度5.12±0.75cm、平均术后住院日10.41±5.79天。手术后死于肺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率0.14%(1/711)。手术并发症总的发生率19.27%(137/711),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23%(23/711)、最常见的原因是皮下气肿及高碳酸血症(1.69%,12/71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3%(114/711)、最常见的原因是肠梗阻(4.92%,35/711)。全组患者术后随访1~81个月、中位随访期为27个月,其中95例失访、随访率86.64%(616/711)。术后死亡108例,其中根治术后死亡90例、与肿瘤相关原因死亡79例(79/579,13.64%)。根治术后局部复发8例(8/579,1.38%)、远处转移81例(81/579,13.99%),现带瘤生存29例(包含根治术后复发转移10例,姑息性切除术19例)。患者术后总生存率为72.0%,根治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79.0%、其中Ⅰ期91.0%、Ⅱ期87.096、Ⅲ期64.0%。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8年4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4例,全胃切除术37例,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16±78)min,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05±62)min,全胃切除术(353±85)min。术中平均出血: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52±66)ml,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45±78)ml,全胃切除术(210±56)ml。术后患者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68±37)h,术后随访1~46个月,平均9.1个月,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8例,6例复发患者健在。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对早期及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技术可行,同时具备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摘要:胃癌的术前辅助化疗并非一个新的概念,很早就有相应的理念和做法。主要原因在于胃癌早期发现较为困难,一旦就诊多为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多在20-50%。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手段,但仅限于病变较早的I期胃癌,故而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胃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切实措施。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研究资料来看,即使是姑息性切除也较未切除疗效好。根据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报告,未手术和剖腹探查患者的生存期在3.94-4.37个月,平均寿命7.08-12.95个月;而姑息性切除患者则分别为11.35和14.64个月。因此,目前在胃癌外科已经初步达成了这样两个共识:(1)单纯外科手术无法达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即便扩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仍然如此。(2)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姑息切除的效果较之未手术者效果要好。那么,积极寻求其他可能根治肿瘤的手段和提高手术切除率,尤其是根治性切除率成为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两大目标。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有关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结果,对该领域的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 摘要: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球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女性中居第四位。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2006年的统计数据,胃癌是我国第三大常见肿瘤,2005年我国胃癌发病率在男性中达37.1/10万,女性中为17.4/10万。近年来,在上海、天津及广州等一些大中城市,胃癌的发病率尽管有轻微的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达40万,死亡人数达30万。胃癌发病年龄以45~60岁为主,男女比例约2:1,其中早期胃癌比例较低,仅10%左右。近一个世纪以来,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化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成为胃癌唯一能够获得潜在治愈性效果的治疗手段。在日本和韩国,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根治性手术的改进和推广使得胃癌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成功的典范之一。如何提高我国胃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根治性切除率、探寻出切实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是目前我国胃癌临床的核心问题。本文介绍了胃癌手术治疗概况,对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及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治疗。
  • 摘要: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位。我国每年胃癌发病率约为60/10万,死亡率约为30/1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与日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胃癌患者多数在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所占比例不足10%。近些年来,对进展期胃癌治疗的重点不断强调根治性手术的规范化及相关辅助治疗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进展期胃癌治疗现状的重点问题做一论述。
  • 摘要:直肠癌的治疗是大肠癌治疗的难点,根治肿瘤、延长病人生存期和保留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贯穿直肠癌外科治疗历史发展的二条主线。直肠癌手术治疗方法的发展,虽然仅仅从具体时期看有时觉得比较混乱,但从整个历史发展上看也是围绕这二条主线的交织。从最早期着重生存期的延长,到现在二者兼顾其实体现了直肠癌治疗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介绍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发展,探讨了直肠癌TME手术、局部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和内括约肌切除术,就目前关于直肠癌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争论和问题做一综述。
  •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便秘引发的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出现,滥用通便药出现的副性作用以及便秘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密切等,该病的治疗研究再次推向了新的高潮。西方国家便秘发生率约在2%~28%之间。便秘在我国成年人中非常多见,北京、天津、广州、南昌等的人群调查资料表明,便秘的人群患病率为3%~17%。慢性便秘从病因学上可分功能性和器质性,其中器质性原发于肠管本身病变如肿瘤或肌肉、神经病变,也可呈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的肠管运动异常;而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约占50%,包括:①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②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constipation,OOC);③混合型便秘(MIX)。根据便秘的严重程度,便秘分为轻、中、重3度。重度指便秘症状持续,严重影响生活,患者异常痛苦,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故习常称为顽固性功能性便秘(obstinate functiorlalconstipation,OFC)。
  • 摘要:目的:分别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和对照方案的胃癌患者在医疗效率指标和费用方面进行对照研究。rn 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00例,50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案作为对照组,50例应用FTS方案,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包括再次入院的天数),术前天数,术后天数,住院费用(包括再次入院的所需费用),并发症、再次入院以及出入院时体重变化。rn 结果:FTS组住院天数(12.4±3.3d)与对照组(16.2±3.2d)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包括再入院的住院天数FTS组(12.8±3.7)仍明显少于对照组(16.3±3.6)(P<0.01)。两组的术前天数对照无显著差异(P=0.282)。FTS组术后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6.6±3.0d vs 10.6±2.8d)(P<0.01)。FTS组平均住院费用(21420±3733)远低于对照组(24991±4408)(P<0.01),包括再入院的平均住院费用FTS组(21610±3657)比对照组(25026±4455)明显降低(P<0.01)。两组并发症和再入院率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FTS组体重下降幅度显著少于对照组(3.2±1.2kg vs 5.6±1.8kg,p<0.05)。rn 结论:通过围手术期FTS方案治疗,胃癌患者术后康复加快,医疗效率和卫生资源利用率提高。
  •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32例胃间质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1.5~5.5(平均2.6)Cm。手术方式主要为全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和手助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结果: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术中出血50ml。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4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5d 。术后病理25例为良性间质瘤,有7例为低度恶性间质瘤,随访8~3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胃间质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早期胃癌所占比例很小,约90%的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自从1994年日本Kitano(1)首次报道以来,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因而在国内外逐步得到了开展。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用于早期胃癌治疗的临床报道较多,取得了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腹腔镜早期胃癌良好的疗效促使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随着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设备及器械的更新,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技术上的安全性、可行性已得到证实(2),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已得到国内外更多学者的认可,临床报道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由于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国内外开展单位及报道例数均较少,但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是目前临床探索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应用现状、相关问题及前景作一述评。
  • 摘要:目的: 讨论肠外瘘的病因、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经治的210例肠外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资料分析表明医源性损伤是肠外瘘的主要原因(184/210),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是肠外瘘的常见情况,早期、有效的引流是肠外瘘治疗的关键措施,合理的营养支持与正确选用有效抗生素是重要的辅助治疗,理解、掌握其不同阶段病理生理变化是制定恰当治疗措施的前提。结论: 肠外瘘是一不少见而复杂性疾病;医源性损伤是主要病因;肠外瘘的综合疗法与个体化是肠外瘘治疗的准则。
  • 摘要: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的理念近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挽救了大批危重、复杂病人。它主要指的是对于严重创伤病人的治疗策略具体分为早期简化手术,复苏和二期确定手术3个阶段。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快节奏的发展,交通创伤、意外伤害等各种复杂致伤因素的作用,临床上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的病例愈来愈多。而多发伤通常由于致伤因素复杂、生理内环境紊乱严重、免疫功能明显抑制以及早期各种手术干预,病人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死亡率高。rn 因此在创伤早期综合治疗过程中既要有效控制原发损伤,又要积极预防继发性损伤,从而挽救伤员生命。这是每一个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DCS理念用于多发伤的综合治疗,是近年来提高严重多发伤病人抢救成功率的有效尝试。将这一理念应用于腹部外科复杂疾病和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治疗,同样有效。本文报道了作者近年对一组系列临床病人应用创伤控制性理论成功救治的初步经验。rn 目的介绍、探讨闭合性腹部创伤及严重腹部感染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病人腹腔开放减压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一组共22例因腹部创伤和/或严重感染病人开腹减压的具体操作术式及综合治疗。结果 22例病人中15例治愈,4例死亡,2例转院(后治愈),1例治疗中。结论各种原因导致腹腔间隙综合征病人开腹减压后,能够显著改善腹腔器官血供和氧供,及时逆转器官功能障碍,有效控制腹腔感染,从而挽救病人生命。切口Ⅱ期缝合多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腹腔感染得到有效引流后的2~4周内。少数病人需植皮及Ⅲ期手术。
  • 摘要: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静脉输液途径在肠外营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长期肠外营养的患者分为A组留置针、B组深静脉置管(CVC)、C组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各30例,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留置针、CVC、PICC导管的各30例,留置针置管成功率93%,留置时间1-3d,8例静脉炎;CVC置管成功率96.7%留置时间4-14d,平均8天,13例因可疑导管感染拔管;PICC置管成功率96.7%,留置时间29-90d,平均置管时间38d,5例因可疑导管感染拔管.结论: CVC和PICC导管为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对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完成营养支持计划起到积极作用,但其高感染率仍是一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严重营养不良病人术前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1-2周,明显改善手术后的结局:术前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能使既往己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病人以及严重创伤或烧伤病人获益。本文分析了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必要性,介绍了围手术期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要点。
  • 摘要:目的: 总结胃癌切除术后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经验,以提高对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97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治疗的胃癌切除术后6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和13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瘘共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均加强了吻合口附近的腹腔引流,均采用了持续胃肠减压,均先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然后从肠外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手段。16例在肠外营养液中强化了谷氨酰胺,19例均使用了生长抑素,5例在吻合口瘘愈合期加用了生长激素。在首次胃癌切除术后,4例21~30d瘘口自愈,12例30~60d瘘口愈合,2例60~81d瘘口愈合,1例因严重的左侧胸腔、肺部感染合并腹腔感染于首次胃癌切除术后42d死亡。结论:保证腹腔引流的通畅、持续胃肠减压、特别是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强化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措施,是促进胃癌切除术后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愈合的重要手段。
  • 摘要: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Networt NCCN)制定的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NCCN Clinical Practical Guidelinesin Oncology)涵括了97%以上的临床肿瘤类型,每年定期更新的版本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肿瘤诊治指南之一;在中国由孙燕院士主持的NCCN指南(中国版)已有多个肿瘤版本,07版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指出:任何肿瘤患者都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得到最佳处理,因此特别鼓励肿瘤患者参加临床试验研究,并指出T2病人可以实施新辅助化疗。本文介绍了北京外科专业委员会多中心研究项目,分析了胃癌临床现状,探讨了NACT在胃癌关注的问题。
  •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IST(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属间叶源性肿瘤GIMT(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占GIMT中的73%左右,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于其他间叶肿瘤,如: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雪旺瘤,脂肪瘤,血管肉瘤等。细胞来源为Cajal间质细胞或其间叶干细胞前体,Cajal细胞(Intestinal cell of Cajal,ICC)不属于神经细胞却与神经功能密切相关,以西班牙解剖学家Santiago Ramony Cajal的名字而命名。该细胞呈网状结构分布于胃肠道的肌层之间,是胃肠道慢波活动的起搏点,类似于心脏的窦房结区的起搏细胞,调节内脏的运动,该细胞是胃肠道中唯一表达c-KIT和CD34的细胞,而胃肠道间质瘤也同时表达上述表型,因此GIST也可称为胃肠起搏细胞肿瘤。致病机理:原癌基因KIT编码细胞膜受体-KIT受体,也叫CD117受体,该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家族,当原癌基因KIT发生突变,使CD117持续活化,引起细胞繁殖失控和凋亡抑制。近来发现部分PDGFRA-突变。本文就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一些进展做一综述。
  • 摘要: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1-2007.12期间收治的24例PJ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PJS相关重要文献。结果: 24例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1.1岁。6例有家族史。22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因为肠套叠,肠梗阻,慢性腹痛、消化道出血,息肉癌变等。21例采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治疗,摘除或电灼胃肠道息肉238枚,摘除最大息肉直径8厘米,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eutz-Jeghers综合征应早诊断,对其胃肠道息肉应积极治疗。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诊断治疗PJS小肠息肉的安全有效方法。当有并发症或息肉癌变时,手术则是最主要的手段。
  •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特别是肿瘤大小与早期胃癌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2年2月128例我院外科治疗的早期胃癌病例临床及病理特征,统计分析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结果: 本组早期胃癌病例5年生存率为90.9%,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相关,直径<2cm者,5年生存率100%,直径≥2cm者,5年生存率71.6%,P值0.031,有显著差异性。同时比较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因素,P值分别为0.869、0.816及0.371,差异性均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肿瘤大小与其它预后因素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本组研究显示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其预后关系不明确,而肿瘤大小很可能是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对指导早期胃癌预后及手术治疗有实际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 探讨活性炭微粒子胃癌根治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3例胃癌病人分为两组,接受注射吸附抗癌药物丝裂霉素(MMC)的活性炭微粒子的16人为活性炭组,未接受注射的37人作为对照组。活性炭组病人术中癌周浆膜下及胃周淋巴结内注入吸附丝裂霉素的活性炭微粒子(MMC-CH40),术中根据被MMC-CH40染黑的淋巴结作为清除标志,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例行常规胃癌根治术。然后对两组清除的淋巴结,黑染的淋巴结及转移的淋巴结分别进行分析。结果;(1)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数:活性炭组(32.7±11.4枚)明显高于对照组(17.0±8.7枚)(P<0.05),主要是清扫的N2淋巴结数明显增多(23.1±8.0枚):(8.7±4.2枚);(2)黑染淋巴结数占清除淋巴结总数的58.2%,N l淋巴结的黑染度(66.7%)较N2(49.8%)高;(3)黑染淋巴结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20.7%)明显高于未黑染淋巴结(3.7%)及对照组(15,2%);(4)活性炭组手术时间稍延长,但手术并发症未增加。结论; 肿瘤周围局部注射超微活性炭是一种有效、易行和安全的方法,对胃癌淋巴结清扫有指导作用。
  •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腹腔镜行结直肠手术的手术方法、过程、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疾病手术获成功。中转开腹6例,原因为恶性肿瘤侵袭广泛,腔镜手术困难,其中升结肠癌1例,直肠癌4例,盲肠癌1例。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80.0min.其中9例良性疾病平均120min。56例患者术后第1-3天下床活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58小时,其中9例良性疾病平均48小时。术后住院日平均10.0d.6例良性疾病平均7.5d。50例恶性疾病平均10.5d。全组无术中大出血及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2例。35例随访3—30个月,3例结直肠癌吻合口复发。结论: 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疾病创伤小,患者康复快,近期效果好。
  • 摘要:目的: D1+β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isteddistal gastrectomy,LADG)在中日韩等国已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最流行的术式,然而,至今还没有报导显示该术式具备与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相同的微创优点。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照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的近期治疗成绩,考察D1+β淋巴结清扫的LADG的安全性、微创性与可行性。方法: 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54例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和42例D1+β淋巴结清扫的LADG作为研究对象,两组间对比了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所见、术后经过、并发症和血化验结果。分别用U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肥胖指数、肿瘤分期和病理学特点等方面是具备可比性的。D1+β淋巴结清扫比D1+α淋巴结清扫清扫了更多数量的第2站淋巴结(5.9比2.7,P<0.01),但是,两组在清扫的淋巴结总数(24.7比22.2)和第1站淋巴结总数(18.9比19.4)方面没有差异。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率、首次下床步行、排气、进食和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在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也没有差异。结论: D1+β淋巴结清扫的LADG与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同样具有安全性与微创性,可以加以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单个国产吻合器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个国产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行直结肠吻合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4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并对临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吻合成功率100%,术后盆腔复发1例(2.12%),吻合口狭窄1例(2.12%),无吻合口漏和吻合口出血发生。结论: 用单个国产吻合器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即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又改善了远期预后。
  • 摘要:目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各种术式的手术治疗的同时,为预防局部复发及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可加行经髂内动脉植入化疗药泵的操作,以便术后进行局部化疗。本文旨在探讨经双侧髂内动脉植入化疗药泵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手术中创伤及手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96例双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植入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常见症状和并发症、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在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加行双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植入术,平均增加手术时间39min,增加出血量10ml,术后胃肠恢复的时间及拆线的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常见症状为局部不适(35.42%),罕有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置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出现,仅14.58%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泵植入者行取泵手术。结论:双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植入用于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准备,其术中、术后对患者所致的创伤小,其并发症容易预防,应用安全。
  • 摘要:目的: 评估全胃切除术后,间置空肠代胃术消化道重建对患者近期并发症和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到2006年12月,全胃切除术72例,间置空肠代胃组32例,Roux-en-y重建消化道组40例,比较近期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的体重、营养指标、代胃肠管的排空功能等术后生存质量指标。结果: 间置空肠代胃组近期并发症无明显增加,术后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优于Roux-en-y吻合组。结论: 全胃切除后,采用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简单、可行,并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 摘要:早期胃癌是近些年普通外科领域关注的热点。及时及早发现早期胃癌,对于提高病人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治疗效果。现将其诊断技术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 摘要:研究背景: 为减轻腹胀、防止吻合口瘘、恢复肠道功能等目的,胃肠道手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管被认为是一种常规治疗手段。但近年来多数研究结果则认为腹部手术,即使是胃癌手术也不必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这样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并且有助于早期恢复肠道功能。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胃癌病人手术后早期停止胃肠减压、恢复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以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因胃癌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病人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对照组28例。实验组在手术后第一天,若胃管内无活动性出血,则停止胃肠减压,口服或经营养管滴注糖盐水,第2日起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液体入量。排气后逐步过度到半流质饮食。对照组在排气后停止胃肠减压管,从全流质逐渐过度到半流质饮食。比较两组间排气、拍便时间,呼吸道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问在排气、排便时间和咽部不适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中有3例肺内感染发生,而实验组无此类并发症。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停止胃肠减压后6例(23.1%)出现腹胀,经活动、灌肠后5例缓解,1例术前习惯性便溺病人在拔管后第2天出现明显腹胀,经再次留置胃管、灌肠等处理恢复排气、排便。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停止胃肠减压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早恢复肠道功能。
  • 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细胞株MKN-28中是否包含肿瘤干细胞相关的SP(sidepopulation)细胞亚群.rn 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BCG2在胃癌细胞株MKN-28的表达;制备MKN-28细胞悬液,经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SP亚群.rn 结果: ABCG2在胃癌细胞系MKN-28中有少量表达,ABCG2阳性细胞约占1.7%.SP亚群占MKN-28细胞的0.25%,维拉帕米阻断后减少为0.05%.rn 结论: 人胃癌细胞株MKN-28中存在SP细胞亚群,提示胃癌干细胞的存在.
  • 摘要:胃癌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年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首位.胃癌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和肿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有很多相似之处,肿瘤中某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胃癌也可能来源于干细胞,是一种干细胞疾病.
  • 摘要:本文对1例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进行了分析,本病发病率极低,临床工作中非常少见。目前对MEN的认识己经由整体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病情变化深入到分子遗传学基因缺失、基因突变和基因修复异常,促使细胞过度增生和肿瘤转变等方面,为肿瘤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例病人术前检查发现垂体瘤,病人没有出现明显的由垂体瘤引起的症状,结合MRI结果考虑病人垂体瘤为无功能性瘤体可能性大,并且没有证据表明病人出现压迫症状,因此确定不对其进行手术处理,而是应用溴隐亭减少肿瘤的激素分泌和定期随访观察,基本与文献报道的处理方法一致。对于胰腺肿瘤的处理,国内外观点比较一致,认为肿瘤刻除是比较好的方式,且90%可获治愈。此例病人术前、术后血糖情况对比可看出治疗效果满意。对于不能手术者可采用二氮嗪、苯妥英钠、钙通道阻滞剂和生长抑累来抑制胰导索的分泌。手术过程中先后切除了甲状旁腺、胰腺、和肾上腺瘤体并做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证实肿瘤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干净。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术前术后多项化验指标对比证实手术治疗MEN-I型疾病可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从此例病人诊断、治疗过程可以看出,在临床工作中,当发现某一内分泌腺体异常时,应注意是否存在其他腺体的异常,进行全面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尽可能切除、切净瘤体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 摘要:目的: 总结胃癌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营养支持经验,以提高对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1997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治疗的18例胃癌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均加强了十二指肠残端瘘处的引流,均采用了持续胃肠减压、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手段。16例强化了谷氨酰胺,12例使用了生长抑素,8例加用了生长激素等。在首次胃癌切除术后,5例21~30d瘘口自愈,12例30~72d瘘口愈合,1例因并发腹腔内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于首次胃癌切除术后62d死亡。结论: 保证腹腔引流的通畅、持续胃肠减压、特别是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强化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措施,是促进十二指肠残端瘘愈合的重要手段。
  • 摘要:目的: 探讨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它们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胃切缘正常胃黏膜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正常黏膜中Sema6D、PlexinA1、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和第Ⅷ因子(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PT-PCR和WesternBlotting示胃癌组织中的Sema6D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24±0.06vs0.19±0.07,P=0.013<0.05,和0.45±0.16vs0.29±0.08,P=0.0001<0.01);同时PlexinA1mRNA和蛋白的表达亦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71±0.37vs0.60±0.25,P=0.0299<0.05,和0.47±0.16vs0.21±0.08,F=0.0000<0.01)。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随着Sema6D和PlexinA1表达的增高而增高(r=0.5996,P=0.005<0.01和r=0.5024,P=0.024<0.05);胃癌组织中MVD与Sema6D和PlexinA1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5759,P=0.008<0.01和r=0.7286,P=0.000<0.01)。结论: 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血管生成有关。
  • 摘要:胃肠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复制能力的原始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可分化为几乎胃肠组织中所有细胞,在维持胃肠粘膜更新及保持组织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可能是基因突变和积累的靶细胞,胃肠肿瘤的发生可能是胃肠干细胞突变的结果。然而胃肠干细胞由于缺乏特异性标志而不能分离和鉴别,所以目前关于胃肠干细胞与胃肠肿瘤关系的研究一直处于初始阶段。在本文,作者就对胃肠干细胞的特性以及其与胃肠癌前病变和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 研究胃恶性肿瘤Glut1表达与18F-FDG摄取间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33例胃恶性肿瘤及相应正常组织石蜡切片Glut1表达和分布,探讨Glut1表达和表征18F-FDG摄取的两个定量指标SUVmax、SUVmean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 胃恶性肿瘤Glut1表达阳性率为39.4%(13/33),不同病理类型肿瘤Glut1表达阳性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1),Glut1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32),而淋巴结转移与否并不影响Glut1表达阳性率(P=0.364),而PET对肿瘤的显像率达到91.3%,Glut1表达量和18F-FDG摄取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Glut1表达和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有一定关系,但FDG的摄取并不完全由Glut1这一个因素决定,其摄取可能受到多个因素影响。
  • 摘要: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常见肿瘤性疾病。其治疗方式主要依赖于手术切除,术后采用放化疗。近十年来,消化道肿瘤的总体治愈率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肿瘤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手术方式及放化疗的更新更是发展缓慢,几乎没有突破性进步。消化道肿瘤患者并没有从医学快速发展中获得更多益处。研究表明,消化道肿瘤的生长、转移与复发依赖血管新生,故以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与其发展过程中的生化改变为靶点,研制血管新生抑制剂,使肿瘤处于休眠状态,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复发,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种新的辅助方法。它将对肿瘤病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抗血管生成制剂在消化道肿瘤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