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六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交流会
第六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交流会

第六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07-04-2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

会议文集:第六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水通道蛋白家族为临床水代谢障碍疾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使治疗新靶点的发现和临床新药的开发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AQP4的结构、亚型及在中枢的分布的研究,介绍了AQP4的细胞定位、水转运机制及活性调控,研究了AQP4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恶性胶质瘤、癫痫、脑水肿的关系,指出AQP4作为脑内主要水通道蛋白,其表达机制及在病理生理条件下不同功能的表现是研究众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而目前尚缺乏对AQP4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对AQP4介导快速水转运对细胞膜信息处理的作用和影响也巫待深入研究.相信随着对水通道蛋白研究的全面开展和深入,不仅可以为理解相关疾病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持,而且更期待它将为相关疾病如脑水肿、癫痫、恶性胶质瘤等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大麻在医药上已经应用了数千年,它也是当今西方社会滥用最多的成瘾性药物.大麻的活性化合物是大麻素,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现了内源性的大麻素类系统(ECS)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ECS在体内起到广泛的生理学作用,通过对目前证实的大麻素受体CB1和CB2的研究,指出CBl和CB2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和外周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大麻素物质通过受体介导而在镇痛、免疫调节、心血管、能量代谢等多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对大麻素代谢以及与其受体的研究,可为临床上疼痛、感染、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性疾病等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 摘要:全身麻醉药物除了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外,还具有遗忘作用,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了各种全麻药物对于患者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在分析静脉全麻药物和吸入全麻药物的基础上,研究了全麻药物的突触可塑性,通过使用全麻药物对幼年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分析,指出全身麻醉药物对于学习记忆的影响涉及认知科学、神经药理学等诸多学科,目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麻药物抑制意识的麻醉级联理论为研究全麻药物对于学习记忆影响的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应当从行为学,电生理和影像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深入认识其机制,指导临床应用,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摘要:氙气被发现具有麻醉作用已逾50年,但由于其在大气中含量稀有,生产造价高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通过对氙气理化性质的分析,回顾了氙气的麻醉历史,并研究了其麻醉特点,氙气可调节与麻醉相关脑区域的若干靶分子,对新杆状线虫研究在内的一些近期研究均认为,谷氨酸受体可能是氙气麻醉作用的中枢靶分子,指出应用氙气麻醉诱导苏醒快,具有心脏和神经系统保护作用。同时产生镇痛作用.毒副作用小.许多动物实验中已经显示出其更多优良特性,如动物心脏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可产生显著的器官保护作用。因此须加快基础研究的度和深度,开展更多临床试验评估其作用。在此基础上解决氙气输送系统和再循环系统的技术问题后,其在临床麻醉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 摘要:麻醉药在临床上常引起剂量相关性血压降低,该效应主要由其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和对血管的扩张作用所致.麻醉药对血管收缩的抑制作用是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本文将简要介绍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膜在血管舒缩方面的生理功能和麻醉药对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膜功能的影响,指出麻醉药剂量依赖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反应,该抑制效应是通过对细胞膜Ca2+内流和肌质网Ca2+释放的限制、对细胞膜K+通道的激活以及对收缩蛋白敏感化机制的抑制等环节来实现的。但是麻醉药对某些血管如肠系膜动脉则引起收缩反应。同样,麻醉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血管内膜(主要是NO,PGI2和EDHF)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因此,麻醉药对血管舒缩反应的最终影响结果是其对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的抑制作用和对血管内膜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的抑制作用的总和。不同麻醉药对不同动物的不同血管平滑肌和内膜功能的抑制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对不同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 摘要:外周型苯二氮(草)受体(PBR)得名是因为最初被发现于中枢神经系统之外.通过对PBR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的分析,研究了其心肌缺血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之间的关系,指出鉴于PBR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广泛作用,心血管系统的PBR可能将成为开发药物的一个新靶点。探讨PBR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对MPT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将为心肌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措施。
  •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对心、脑、肝、肾、肺、脊髓等重要脏器都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目前,以异氟烷为代表的吸入麻醉药脏器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最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吸入麻醉药的抗炎作用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分析了其对心肌、脑、肝、肾、肺以及脊髓的保护机制,指出对于以异氟烷为代表的挥发性吸人麻醉药的脏器保护作用,已经被很多的研究所证实,其保护作用机制也已经部分地揭示出来,但是,异氟烷对于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信号传导通路还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相信今后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会继续成为热门,为临床手术选择合适理想的麻醉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在介绍缺血预处理和缺血耐受现象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缺血预处理的各种方式,包括高压氧与吸氧预处理,电针刺激预处理、吸入性麻醉剂的预处理效应以及远程预处理等方式的进展,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机制实际上是利用短暂缺血激发机体内源性的、固有的保护机制,提高组织对后续的更长时间缺血的耐受.并提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指出预处理诱发的保护效应能长期维持减轻损伤的程度还是仅仅推迟了梗死的发展,从机能上证实诱导出缺血耐受效应是通过电生理,神经认知,运动感觉和行为水平进行的,预处理和缺血耐受的一些时间依赖性的特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增加和心脏内、外科手术的飞速发展,心肌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吗啡预处理有保护心肌的作用的分析,详细研究了其作用机制,指出人们在研究吗啡预处理早期心肌保护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晚期心肌保护的机制,并且发现晚期心肌保护与阿片受体、诱导型NO合酶和环氧合酶有关,吗啡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最终目的是临床应用,未来在研究其机制的同时将更注重其临床应用,使得心肌保护经济、有效。
  • 摘要:乌司他丁(UTI)是在人类尿液中分离纯化的(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同时抑制多种水解酶的活性.UTI降解产物对酶活性仍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效率更高.近来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UTI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肾损害可明显起到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很清楚,本文通过将乌司他丁用于围手术期,内毒素致肾功能损害,肿瘤化疗后的肾功能保护,肾毒性药物,蝮蛇咬伤等患者的肾功能保护,并对其保护机理进行了详细阐释,指出UTI作为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能提高血压,改善灌流,稳定溶酶体膜,降低血清NE的活性.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抑制NAG和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增加肾小球和小管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器的稳定性来减轻肾组织损伤,明显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并对肾小管超微结构产生保护作用,从而减轻肾组织的损害.随着UT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 摘要:胃粘膜持续于暴露在各种潜在的有害因子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胃粘膜的完整性,其中感觉神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辣椒素-敏感感觉神经(CSSN)能够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和胃粘膜内皮细胞中NO的合成与释放,与前列腺类物质(PGs)相互作用,从而维持胃粘膜完整性和抵抗各种局部刺激,起到胃保护作用.本文在分析辣椒素一敏感感觉神经在胃肠道的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辣椒素一敏感感觉神经参与胃粘膜保护的外周作用机制,包括增加胃粘膜血流量,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维护粘液碳酸氮盐屏障,参与胃粘膜修复,参与胃粘膜适应性细胞保护,总之,胃粘膜细胞保护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参与调控的过程,CSSN通过CGRP/NO或CGRP/NO/PGs通路介导胃粘膜细胞保护,要完全阐明其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摘要:类似于心肌缺血预处理,目前发现多处组织器官短暂缺血可增强其自身及其他器官对缺血的耐受程度.由于这一保护效应发生于缺血预处理以外的组织器官,不同于经典的心肌缺血预处理,因此被称为远端缺血预处理.本文在介绍远端缺血预处理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远端缺血预处理的可能机制,包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δ1鸦片受体与自由基,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除最先发现的心肌外,目前发现肝、肾、脑及脊髓等也是远端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效应器官.远端缺血预处理现象提示,预先对机体非重要器官进行缺血/再灌注可以提高重要脏器抵抗缺血性损伤的能力.且与经典的缺血预处理相比较有更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随着近几年研究的逐步深人,更加证实远端缺血预处理现象的存在,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故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当务之急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更深人的探讨其作用机制,详细分析各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找出发生远端缺血预处理现象的关键分子,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铺平道路。
  • 摘要:近年来麻醉医师对麻醉过程中复合用药的研究十分重视,有关"联合诱导"、"联合维持"、"复合用药"以及"某药对某药某方面的影响"的课题已成为麻醉专业文献报道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介绍药物相互作用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合理复合用药和不当复合用药的意义,提出了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类型包括药剂学相互作用、药代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与代谢产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并提出了其研究的方法,为麻醉药的复合用药提供了参考。
  • 摘要:疾病和手术创伤常常会引起机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新陈代谢的变化,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高血糖和负氮平衡.本文通过对术后血糖升高原因的分析,主要与应激类激素、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并分析了其临床表现和对人体的危害,指出针对代谢障碍的治疗对策应当有术后正确的营养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给氧,慎用糖皮质激素,胰岛素治疗以及硬膜外麻醉,手术时维持良好的代谢状态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所以麻醉医师有义务和责任维持患者术中恰当的代谢状态如正常血糖水平、提供良好镇痛和围术期营养供给。
  • 摘要: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SMP)是目前疼痛治疗中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交感神经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证据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损伤模式对交感神经芽生的影响,认为交感神经芽生可能的分子机制,包括神经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两方面,总之,动物实验已经证实,DRG中交感神经的芽生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交感神经芽生机制的逐步揭示,人们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机制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 摘要: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IMA)是一种能将消化道和呼吸道有效隔开的新型人工气道,具有比标准型喉罩通气道(SLMA)更为安全和临床应用范围更广的特点.本文在分析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其使用方法,指出其应用于临床与SLMA相比较,PLMA的一个独特优点就是能够确切地鉴别其插入部位是否正确。PLMA的呼吸道密闭压比SLMA大约高8~11cmH2O,因此呼吸道密闭性更好。PIMA具有能够引流食管反流液的引流管,因此对呼吸道的保护效果较好,对肺误吸的预防作用更为完善。PLMA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比SLMA更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分隔性能,从而提高了肺误吸的预防能力和扩大了正压通气的应用范围。但这种独特的结构必将带来一些新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喉罩通气道,PLMA具有自己的优缺点,其临床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 摘要:本文在介绍胸科麻醉肺隔离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确保DLT在胸科麻醉时获得完善肺隔离效果的条件,分析了DLT型号的选择和DLT管端位置正确的调控,DL下管端正确到位的判断方法,指出除应选择适宜型号的DLT外,通过FOB检查多数能够将DLT管端调整到正确位置。
  • 摘要:肺动脉高压(PAH)并非一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导致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肺循环的生理生化过程异常的综合结果,表现为肺动脉压力(PAP)进行性升高,肺血管阻力(PVR)增加,最后可导致右心肥厚、右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在分析与手术有关的肺动脉高压的特点的基础上,指出PAH是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种临床病症,对其诊断不仅需详细询问病史、体检,还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常用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推算法,认为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要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行治疗,并分析了麻醉和手术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围麻醉期肺动脉高压的处理特点,为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心脏移植是现代医学对临床治疗无效的晚期或进展期心脏病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供心保护贯穿于供心采集和移植吻合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期为受体提供一个具有活力和最大潜能的心脏.良好的供心保护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不仅直接提高移植成功率,而且可以延长供心保存时间,扩大供心采集范围.基于供心保护的特点,本文结合当前心肌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各个阶段供心保护的策略,包括脑死亡期(供心切取前)的心肌保护,热缺血期的心肌保护,冷缺血期的心肌保护,指出目前心脏移植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供心短缺是限制移植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公众对脑死亡的认识参差不齐,绝大部分人都是利己主义的脑死亡赞成者,移植方案被迫使用年龄更大的供体器官和“边缘器官”,而目前还没有其他选择可以取代心脏移植。缺血预处理、ATP敏感性钾通道、超极化停搏、基因治疗等已成为当前心肌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如果将这些手段及其保护机制引人供心保护,将会对心脏移植更广泛的开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得到临床关注。本文在介绍传统的降温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评价,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颅内动脉瘤、急性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方面,指出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技术,目前的研究已证实它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可以用于急性心、脑血管病以及其他脑部疾病的辅助治疗。虽然目前尚缺乏血管内降温技术对临床转归影响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但可以预言,随着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接受心脏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愈显重要.有充分证据表明,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显著降低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就围术期β-受体阻滞剂的意义及适应证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应用的障碍及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很多,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要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和病情的变化,如是否存在血容量不足、炎症、贫血、发热等。在并存严重炎症反应尤其发生SIRS的情况下如何应用β-受体阻滞剂问题有很多争论,一是是否继续应用,二是用药目标如何,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创伤性出血包括血管直接损伤造成的大量失血和继发于凝血病的大量微血管弥散性出血(DIC).前者通常由外科手术予以处理,而后者由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还可引起其他脏器的功能障碍,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因此,即或是有经验的创伤救治小组,对严重创伤出血的救治仍然是困难的,约1/3的创伤患者死于不同原因的失血.通过对创伤的止血反应的分析,研究了DIC和炎症的相关性,指出创伤后DIC、持续SIRS和MODS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创伤是第一步损害,接着就是初期的SIRS。严重的损害本身可以引起原发的MODS和死亡。轻度至中度的SIRS可在创伤后4d内结束,这是对损伤的生理性反应,但在创伤发生后SIRS持续存在超过3d,则病情较为严重。伴随着大量凝血酶生成、过度的全身炎症介质释放(如促炎细胞因子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内皮损伤的DIC,改变了SIRS的反应过程。最终,持续的改变导致持久的SIRS,继发性MODS和死亡。有时约在一周后并发的感染也可引起第三期损伤和改变创伤后持续的SIRS。
  • 摘要: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和低体温是严重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三大要素,若创伤患者同时发生时,则预后极差,这是由于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和低体温不仅反映了创伤的程度,而且相互促进,形成一个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难以逆转.通过对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和低体温三种异常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预防和治疗严重创伤患者的止血功能障碍取决于积极的预防、复苏与氧合以及凝血因子与血小板的输注。也应该避免严重贫血,因为严重贫血有减少血管内附壁血小板数量的作用。
  • 摘要:危重病性神经肌肉异常(CINMAs)是指危重患者发生的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损害,主要包括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CIP)和危重病性肌病(CIM).通过对危重病性神经肌肉异常进行分类,分析了其发病机制以及影响其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电生理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测定和组织学检查即可做出诊断。指出其主要的防治对策包括在危重患者中尽且减少糖皮质激素和NMBAs的应用,严格控制血糖,治疗脓毒症,CINMAs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病情较轻的年轻人2-3个月后能获得完全恢复,病情较重者肌力的恢复常需数个月,甚至1年以后恢复还不完全。
  • 摘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留的严重并发症,它通常定义为带状疱疹消失后在原发疱疹的皮区(部位)出现的持续的自发痛、轻触痛和感觉异常.通过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分析了两种疱疹病毒及其疱疹后神经痛动物模型比较,对其病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包括VZV潜伏感染的分子机制,镜像痛的胶质细胞机制,脊髓背角A-β神经纤维的芽生机制以及热敏感性降低的受体机制,指出靶向脊髓胶质细胞如p38MAPK抑制剂和抗炎细胞因子功能如转IL-10基因治疗方法可能为控制PHN提供新策略。然而还是有一些患者留下难以治疗的疼痛,因此临床上有必要采取措施阻止PHN的发生、提高PHN的疗效或者至少在疱疹发作早期预知高危患者发生PHN的可能性。
  •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的发展,有关麻醉深度及其监测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已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麻醉深度的探讨,认为可粗略地分为意识、疼痛、肌松及交感一内分泌四个方面,或更简明地分为意识、肌松、抑制应激(抗伤害感受,包括镇痛、抑制交感-内分泌反应),并分别从减少麻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和心血管抑制性药物能否成为麻醉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对麻醉工作的改进,为麻醉深度及其监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摘要:麻醉和手术中呼吸功能监测的目的在于评价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功能,观察呼吸机制与通气储备是否充分、有效.本文在分析呼吸功能监测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了术中呼吸功能的临床观察,通过对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氧供/氧耗的监测,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随着对麻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人,随着现代工程学及材料学的发展.术中呼吸功能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熟悉并掌握这些技术与理沦.对提高临床麻醉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术前充分评价各种可能影响患者气体交换的因素.术中采用适当的呼吸功能监测,同时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不能仅仅依靠现代麻醉系统中较完善的监测和报警功能而忽视医师本人的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
  • 摘要:心脏前负荷指心肌纤维在开始收缩时的初长度,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表达前负荷的实际指标,但测量难度大,常以左心室充盈压(LVEDP)、CVP、PCWP代替容量监测.本文在分析胸腔内血容量(ITBV的基础上,研究了其与CO的关系,并将其分别应用于)的组成及监测方法重危患者、胸腹腔压力增高患者以及器官移植术中,结果表明ITBV是一项敏感前负荷指标,且较其他监测方法简便易行。
  • 摘要:麻醉中知晓可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在分析麻醉中知晓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预防和减少知晓发生需要术前或术中应用具有遗忘作用的药物,合理使用肌松剂,维持吸人麻醉药最低吸气末浓度,确保麻醉机给予的麻醉药浓度等,并对麻醉深度监测进行了详细研究,麻醉界医护工作者必须提高对术中知晓的认识,这也是预防术中知晓的有效措施。麻醉时,需精心选择药物,及时调整麻醉药用量,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尽量使患者意识完全丧失,以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手术麻醉期间,同患者接触的所有医护人员需约束自己的言行.必须禁止所有不尊重患者或可导致患者精神创伤的评论。
  • 摘要:肌松药在心脏外科手术中是不可或缺的,其可协助机械通气,减少其他麻醉药物的需要量,防止患者术中体动、降低氧耗.通过分析肌松药的体内过程,介绍了了其心血管作用,并分析了心脏手术中肌松药的不同用法对肌松恢复的影响,研究了心脏手术后残余肌松的原因包括术中肌松药用量过多,甾类肌松药代谢蓄积,CPB对肌松药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指出肌松监测对术后残余肌松作用的预防,监测FVC有助于判断残余肌松时呼吸肌力是否已从肌松药作用下恢复至正常。
  • 摘要:由于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脏对扩血管物质的灭活功能损害、门静脉高压性肠道内毒素向血液迁移诱发的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以及由此引起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上调等诸多因素,使等待肝移植的晚期重症肝硬化患者门肺分流、肺血管扩张以及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出现肝-肺综合征,且肺间质淋巴管引流失代偿性胸水形成,使患者在未行肝移植前,肺功能就处于临界状态.围肝移植术中,血管内容量的剧烈变化、输液液体类型选择不当、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等因素,均可加剧临界状态肺的功能损害,导致术中和术后肺水肿的发生,以及由此引发术后呼吸机的带机时间延长以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甚至患者死亡.因此,充分了解晚期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有助于围肝移植期患者的肺功能干预和保护,降低并发症发生.围肝移植期血管内容量、血流动力学以及脏器灌注压力剧烈变化和移植肝再灌注所诱发的炎性肺血管内皮通透性改变和各种因素所致的心肌抑制性肺静水压力增加,是围肝移植期肺损伤的重要因素。维护围肝移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持脏器血流灌注和压力、预防性给予PEEP,积极防治炎性反应等措施可保护围肝移植期肺功能。加强围肝移植期肺功能监测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
  • 摘要:现代外科手术技巧不断发展,仍不能避免手术创伤出血.在一定程度上,术中输血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输血可以提高血红蛋白浓度,改善组织氧供.但近年来输血的不利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输血后传染性肝炎和艾滋病的威胁,使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和恐惧.如何减少围术期血液用量已成为提高手术麻醉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围术期血液保护是指在围术期采取不同的或联合应用多种技术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具体包括:①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或避免不必要输血;②充分合理应用自体输血技术;③提高麻醉管理水平;④合理使用药物;⑤提高手术技能,完善彻底的止血;⑥人工氧载体。
  • 摘要:全麻诱导所致保护性反射减弱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之间的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病人容易发生缺氧、误吸等并发症.全麻诱导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全麻药和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因此,缩短肌松药起效时间对提高麻醉安全性至关重要.加快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起效时间仍是亟待解决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包括大剂量用药、预注法、限时法、联合用药以及研制新药等方面对起效时间的影响,指出各种方法对加快去极化肌松药的起效起到一定作用,各种方法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也各自存在相应的缺点。研发新非去极化肌松药也有望能进一步缩短肌松药的起效时间。
  • 摘要:琥珀胆碱临床应用已有50年之久,至今仍在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在目前所有的肌松药中其起效最快.本文通过对琥珀胆碱作用机制包括琥珀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非竞争性阻滞的研究以及其他受体作用,琥珀胆碱临床剂量的重新认识,主张用lmg/kg(一般不超过1.5mg)的琥珀胆碱来进行快速诱导插管,为琥珀胆碱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摘要:神经阻滞麻醉抗伤害性刺激反应效果确切、完全,若复合神经安定镇痛或静脉、吸入全麻,其优势更为显著,因而欧、美各国应用神经阻滞麻醉的比例现亦逐年上升.本文通过对局麻药周围神经毒性的病因学与机制的研究,分析了其发病率与症状,指出了日常临床工作中可行性防治措施包括椎管内与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中加人肾上腺素,重视防治后者对前者神经毒性的强化作用。已或将存在脊髓与神经血液供应失调、病理损害、牵拉与压迫等因素,选择神经阻滞麻醉应谨慎,或改换麻醉方法,以减少或避免神经毒性损害发生。局麻药的浓度选择,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宜低不宜高,尤其蛛网膜下腔阻滞,必要时以增加容积达到降低浓度之目的。
  • 摘要:预防静脉血栓医学在近几年有了较大进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心血管患者、关节置换患者、血管外科患者)得益于抗凝治疗的应用.临床麻醉中也越来越多面临这样的患者.在分析抗凝治疗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椎管内麻醉的益处与危险性,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指出对抗凝患者进行麻醉选择时,要考虑:是停止抗凝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冒发生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危险;或是继续抗凝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冒出现肺部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还是抗凝同时采用硬膜外麻醉,冒椎管内出血的危险。对抗凝患者的椎管内麻醉,要掌握好这个方法对患者的巨大益处与巨大危险的尺度,首先是决定是否应用这个方法,要对每个患者的危险/获益程度个体化衡量;其次是在应用时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和处理,才能减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危险性。
  • 摘要:阿片类药物是临床疼痛治疗的代表性药物,主要用于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它们在镇痛的同时能够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其中痛觉过敏作用因为与其治疗初衷相背,从而削弱了这类药物的临床疗效.阿片类药物痛觉过敏作用(OIH)不仅降低了药物的镇痛效果,甚至促进痛觉感知,产生异常疼痛,这种现象已经被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结论所证实.OIH现象不仅困惑了临床麻醉和镇痛治疗,也更激发了该现象和机制的深入探索,并且产生了许多学说和猜测,本文旨在通过OIH现象和机制新近研究进展的介绍,以期进一步深入理解OIH,指出目前并没有关于阿片类药物痛觉过敏临床治疗的完整有效方案,这一方面是由于关于OIH的形成机制尚未清晰,另一方面是目前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并没有真正重视OIH现象,并且将OIH与阿片类药物耐受互相混淆,因此需要在深人探索OIH机制的同时,加强临床麻醉手术后疼痛治疗的观察和诊断,合理规范的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同时复合使用其他药物,以期尽可能减少OIH的发生,发挥阿片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 摘要: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首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大约30%~50%的癌症患者有中到重度疼痛,而晚期癌症患者约75%~95%发生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其中以骨癌痛最为常见.在分析癌痛引起的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重建的基础上,研究了肿瘤相关产物与骨癌痛的痛觉敏化的相关性以及局部酸中毒与骨癌痛痛觉敏化的关系,指出骨癌痛的机制比较复杂,关于骨癌痛痛觉敏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深人探讨和理解骨癌痛的发病机制将对癌痛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寻找癌痛治疗的新靶点提供方向。
  • 摘要:本文在介绍术后持续性疼痛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疾病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详细研究了其发病机制,并提出了其防治对策,包括预防或降低外科手术神经和组织损伤,采用预防性镇痛技术以及其他防治技术,指出慢性术后持续性疼痛是一个常见的但易被忽视和误诊的临床问题,可能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对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有关术后持续性疼痛的预防和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外科手术后患者转归影响医疗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已引起广泛重视.硬膜外麻醉与镇痛由于抑制伤害性刺激的向心性传导,缓解疼痛,阻滞交感神经,削弱手术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其在外周区域阻滞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观察到胸段硬膜外镇痛(TEA)对术后患者转归的有益作用,包括心脏保护作用,改善术后肺功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术后免疫功能恢复等,并分析了其与术后患者转归的关系,以及影响TEA实行的因素,TEA作为传统的麻醉技术,经近年来研究证实,它在术中术后具有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优势,尤其是对术后患者转归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加深对它们的认识,从而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促进患者康复。
  • 摘要:本文在分析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鞘内镇痛药物的作用以及各类药物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对所有的患者或所有的疾病过程都是有效的,阿片类药物(吗啡和氢吗啡酮)仍是鞘内镇痛药物的主流。许多鞘内系统的植入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已经认识到寻找替代药物的重要性。目前,局麻药和可乐定是鞘内阿片类药物的最常见辅助药物。为了镇痛效果最大化,有时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三种药物。长期使用鞘内导管系统需要合理用药。随着辅助药物和新泵技术的发展,鞘内镇痛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 摘要: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能量释放、储存、转移和利用的中心物质.腺苷是ATP体内代谢后的产物,是由嘌呤碱和核苷酸组成.本文在分析三磷酸腺苷和腺苷的生物学性质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麻醉中,具有冠脉储备能力的评估及改善冠脉循环、抗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控制性降压的作用,并分析了其在危重症和疼痛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ATP在麻醉与重症监护治疗中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应用于麻醉管理、急慢性疼痛、血流动力学调节及休克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 摘要:医务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从而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但其严重性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减少麻醉医师的职业危害,加强职业防护,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现从物理、化学、生物及心理等方面,对麻醉医师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目前麻醉医师普遍存在着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不够,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应适时地组织学习防护的常识和自身防护的方法,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改变麻醉医师的不安全行为。麻醉医师岗前及在职培训必须重视职业防护的教育,树立全面性防护的理念,工作中确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医院要加强防护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硬件设施到位,防护用品充足,防护制度落实;制订麻醉医师意外受伤管理办法;建立麻醉医师健康档案;建立职业暴露报告系统,以便麻醉医师在职业暴露后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动态观察职业危害的事件;同时收集这些数据,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原因,及时调整防护对策,以减少麻醉医师的职业危害。
  • 摘要:本文通过对低温治疗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理论体系中包括目标温度的选择、时间和治疗窗口、并发症和监测、低温技术的发展等方面,指出目前亚低温治疗虽然应用很早,但其治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仍然不足,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此外,低温治疗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其应用的时机、方式、持续时间,预后,副作用的防治等,在不同病理过程中亚低温治疗的最佳目标温度选择仍存在很多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亚低温治疗必将会更科学地、广泛地用于临床治疗中。
  • 摘要:本文将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应用于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分析了其对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指出可乐定作为非特异性α2受体激动剂,副作用较多,而右美托咪定作为纯α2受体激动剂,副作用较少。同时由于α2肾上腺素拮抗剂如atipamezole的出现,在未来的麻醉和ICU中,这类药物的应用将更为广泛。有人甚至建议将其作为一种麻醉药而非麻醉辅助用药来使用,并在需要终止其临床效应时,使用其拮抗剂,使麻醉医师可以从容的使用α2肾上腺素激动剂。
  • 摘要:迄今为止,在疼痛药物治疗领域,无论是急性疼痛还是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阿片类药物均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本文分析了吗啡治疗反应个体差异的分子学基础,认为提高阿片类药物的镇痛疗效需要改变阿片受体激动剂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转换和合并用药,与其他药物的合并应用,并分析了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阿片药物的治疗作用,指出随着人们对阿片类药物在个体间作用机制和基因学研究的深人。在疼痛治疗领域阿片药物的应用可能会展开一片新的天地。对特定基因的筛查可能有助于个体化选择最适合的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外周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不会跨越血脑屏障,目前其基础研究也支持进一步进人临床研究。许多基础研究中的有趣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的药理学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应的临床研究使其进一步变成现实。
  • 摘要:对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机械通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但最近二十多年逐渐发现,机械通气治疗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的同时,还能导致肺部严重的损伤,即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VILI),这是机械通气最严重的并发症,其病理特征包括渗透性的肺水肿、透明膜的形成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等,和内毒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有相似之处.本章主要对生物伤的机制包括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MAPK通路的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激活等对VILI的影响,并分析了各类细胞在VILI中的作用,通过对其保护性通气以及VILI生物伤的治疗,指出VILI的生物伤治疗大多数还处于动物实验的水平,具临床应用尚有一定的距离。
  • 摘要:急性肾功能损伤(ARI)与衰竭(ARF)是加强医疗病房(ICU)的常见疾病.本文在分析其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GFR降低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肾小管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尿酶、尿低分子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笼蛋白、内皮素等指标,如果某种标志物可早期检测小管损伤,鉴别出受影响最重的肾单位部分,能反映肾损伤改善或加重,且能迅速可靠的测定,则有望用于临床。但目前大多数用于早期检测ARF的生物学标志物特异性和敏感性仍显不足,有待进行大量的前瞻性研究。
  •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就认识到高血糖可加重脑缺血患者的脑损伤,但高血糖对其他危重患者有何影响并未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危重患者与高血糖相关性的研究,分析了血糖控制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解析了其可能的机制,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非常重要,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能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与合并症发生率。但是其机制,最佳血糖控制目标以及如何有效地避免低血糖尚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嗣术期补液的重点曾经历多次重大改变,20世纪60年代中期液体治疗的主要策略是限制,20世纪70年代补液的重点集中在晶体和胶体液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则应用与药物动力学分析相似的原则,研究不同种类的液体在围术期应用时的容量动力学效应,为围术期的液体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静态容量动力学模型和动态容量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研究了围术期液体动力学及临床意义,指出容量动力学可以比较不同种类液体或在不同条件下(如低血容量)它们的容量扩充效应,在体内的分布、排泄、转移情况,从而为选择何种液体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容量动力学正常参数模拟图,可以预先估算出达到一定的容量扩张时的液体需要量和输注速率。
  • 摘要:以往的研究结果未认识到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独立于NGF以外的作用,所以人们一直不重视对proNGF的研究.本文在分析proNGF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分布、受体及信号传导,并解析了其生物学效应,包括促凋亡和营养效应、神经损伤和炎症后的反应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变化,指出proNGF的作用已不仅仅是NGF的前体,这一点已得到共识,但其与TrkA和p75NTR的结合而导致的凋亡或营养性作用却有着不同的结论。由于在神经损伤后的细胞死亡和阿尔茨海默病中都有proNGF的参与,确定那些参与proNGF裂解的蛋白酶并加以干预,阻止proNGF和p75NTR的结合,或对两者结合后的信号传导进行干预都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新手段。随着对proNGF的研究手段的成熟和统一化,proNGF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明了。
  • 摘要:杏仁基底外侧核(BLA)作为杏仁核中最大的一个核群,已被大量的研究证实在情绪相关的学习和记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BLA在学习记忆中所占的独特地位,本文将对其的解剖特点,与记忆相关的神经化学递质或相关受体,以及与全麻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深人的研究BLA参与情绪相关的学习记忆的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全面了解全麻药物如何通过BLA发挥对记忆的调节作用也有助于其在临床上更安全地使用。
  • 摘要:本文在介绍5埃理论由来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5埃理论具体靶位进行了推测,提出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相加作用5埃理论进一步揭示了麻醉效价强度与结构的关系,提示挥发性吸人全麻药产生对伤害性刺激无体动反应的作用靶位在CNS的特定区域(细胞膜)内,且是具有亲水性的特殊结构,存在两个相应的(受体)位点.指出异氟烷与脱氟烷是5埃理沦中的最佳结构,异氟烷的突出优点是麻醉效能强、效价比高,对呼吸道和心血管的刺激作用小于脱氟烷,在干燥二氧化碳吸收剂中产生一氧化碳率低(只有脱氟烷的1/5),具有相当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钙调素(CaM)是钙结合蛋白的一种,它在信使系统-蛋白质磷酸化-细胞效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钙调素的分布、生理生化特性、作用机制、作用底物等的详细研究,分析了钙调素与全麻的受体机制的相关性,并对麻醉药麻醉作用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结果表明该基因与果蝇对吸入麻醉药的敏感性无关,而与麻醉药的药理作用有关.它有可能是在麻醉药作用过程中起调控作用,也可能是影响麻醉药作用的信号分子。此研究为今后吸人麻醉药乃至更广范围的麻醉药的麻醉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 摘要:多年来认为脂质通过构成细胞膜疏水性核而保持其完整性,并且一直忽视了脂质其他重要功能,尤其是信号机制.通过对线粒体中的心磷脂:凋亡早期局部含量的变化的分析,指出促凋亡因子的释放需CL的参与,并研究了、NO,氧化亚氮、维生素E同系物和鬼臼乙叉甙对线粒体CL氧化的调节的影响,线粒体凋亡时膜间隙主要蛋白之一cyt c可与主要膜磷脂CL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不能作为呼吸链电子穿梭体,但可作为CL特异的cyt c/CL复合体过氧化物酶。CL氧化也许是凋亡的一个必需机制。
  • 摘要:脑出血(ICH)是神经科常见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可引起多种继发症状,其中脑水肿的产生是脑出血后二次损伤发生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血肿的占位损伤的研究,指出脑出血后继发脑缺血因素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争议。并分别探讨了凝血酶及凝血过程、血红蛋白及其降解产物、血小板、白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各种因素对脑水肿形成机制的影响,目前研究已经鉴别出一些特异的脑组织AQP,如AQP4和AQP9,对于脑内水的移动可能具有关键性作用。AQP4在脑出血后表达增高,与脑水肿形成一致。AQP4的表达在脑损伤和脑水肿模型上发生显著性改变,并且缺乏AQP4的转基因小鼠在急性低钠血症和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时一定程度的受到保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产生机制目前仍然未完全阐明,参与因素复杂多样。对目前有关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及其AQP信号转导机制进行深人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方向。
  • 摘要:脑保护是指所有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缺血缺氧耐受性的药物或方法.乌司他丁(UTI)是一种存在于人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通过对乌司他丁药理作用的分析,脑缺血损伤的机制的研究,指出乌司他丁的脑保护作用包括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内皮素(ET)的产生和释放,减少TNF-α含量,对C-反应蛋白的干预作用来保护脑,近年来国内外部分研究结果表明UTI在脑保护方面显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大多限于动物模型,而细胞分子生物水平、人体实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研究尚不充分,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相对不是很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和临床实践。
  • 摘要: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对肺的作用目前尚有争议,不同种类、不同吸入浓度以及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吸入麻醉药对肺的作用不同,可以引起肺的损伤作用、导致肺内分流增加,也可以产生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通过对肺的损伤效应即降低肺水清除率,抑制肺泡Ⅱ型细胞功能,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增加肺内分流,对肺的保护作用包括吸入麻醉药的预适应,降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等,推测可能通过激活KATP通道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为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对肺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 摘要:随着麻醉技术的完善,人们对医疗要求的提高,围手术期的脏器保护越发成为现代麻醉的工作重点.与现有的诸多脏器保护方法和药物相比,本文在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神经系统、心脏以及其他脏器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了EPO对于肿瘤患者应用的争论,EPO作为临床上治疗贫血的一种“老药”,近来发现具有多重、复杂的组织保护功能。
  • 摘要:本文在分析肾脏最易缺血坏死部分及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肾脏外髓质区域抗缺血损伤的机制,通过肾剂量多巴胺的发展,并将其应用的实验中,结果表明多巴胺具有两个独立的作用:第一,多巴胺抑制管-球反馈,但是该作用只是在鼠动物模型上发现;第二,多巴胺直接抑制近端肾小管细胞和髓质小管细胞上的Na+-K+-ATP酶。该作用通过蛋白激酶C,A、磷脂酶A2和花生四磷酸代谢产物途径实现,最终结果是小管中的溶质吸收减少。综上所述,尽管肾剂量多巴胺目前临床广泛用于保护肾脏功能,但是其确切治疗效果还没有完全确定,还需要进一步深人研究。
  • 摘要:5-羟色胺综合征是由于过量应用(或药物蓄积、药物作用叠加等)影响5-羟色胺(5-HT)的药物,导致5-HT在突触间隙浓度过高,从而表现出中枢和外周5-HT能神经元过度兴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本文在简单介绍5-HT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5-HT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了可能导致5-HT综合征的麻醉药物,指出一旦确诊为5-HT综合征,应当立即停止应用可能导致5-HT的药物,给予特异性5-HT受体阻断剂,并且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5-HT综合征是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避免同时应用多种影响5-HT的药物。因此,当应用影响5-HT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或镇痛治疗时,要注意近期是否应用过SSRIs。等对5-HT有影响的药物,如果应用过则要避免使用这些麻醉药物。
  • 摘要:慢性疼痛是指没有生物学价值的、超过正常组织损伤愈合时间的疼痛,疼痛时间通常超过三个月.慢性疼痛治疗效果不佳,主要上由于机制错综复杂,众多成分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网络,本文以慢性疼痛的机制为基础,研究了近年来治疗新靶点,包括离子通道、信号转导及细胞凋亡通路、炎症及细胞因子,神经胶质细胞等,总而言之,慢性疼痛是由体内外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过程,近年来,疼痛机制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信号转导、细胞凋亡、胶质细胞等领域的研究,开创了多个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案.但是由于其形成和维持的参与因素极其复杂,多种机制相互交织,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随着基因治疗、ASO,RNA干扰技术的发展,在治疗上,既可以实现某个亚型或亚单位的特异性阻断代替传统的药物的广泛阻断,也可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靶点的作用,实现单个和(或)多个靶点联合干预代替单一的阿片受体或某个通路的调节,以提高治疗效果,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 摘要:本文在分析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其使用方法,并分析了其临床应用中的使用问题,包括LIMA引导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其优缺点,指出ILMA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人工气道和气管插管辅助工具,可以极大的改善或补救所面临的困难气管插管情况;但该工具亦存在一些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困难气管插管。作为一种新型喉罩通气道,ILMA的优缺点仍将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论证。
  • 摘要:氧化亚氮(N2O),作为全身麻醉用药已有150多年历史.N2O具有对循环功能影响小、不引起心律血压的变化、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不增加分泌物和喉部反射等特点.N2O能显著减少其他全身麻醉药的用量,明显降低术中患者知晓的发生率,仍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但是,麻醉期间氧化亚氮经弥散作用进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的套囊内,使套囊内压逐渐升高,当套囊内压升高超过气道粘膜平均毛细血管灌注压时即可引起气道粘膜缺血损伤,从而导致咽喉痛、声嘶、吞咽困难等术后并发症.通过对气管导管和喉罩套囊的介绍,分析了化亚氮对气管导管和喉罩套囊内压的影响,指出建立和加强麻醉期间气道导管套囊内压的持续监测,调控套囊内压在适当水平,间歇抽气,预充含有N20的混合气体,使用对N2O低通透性材料制作气管导管,套囊在吸人N2O麻醉期间,需加强气管导管和喉罩套囊内压的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稳定的套囊内压,以避免过度升高的套囊内压损伤气管、咽喉部粘膜及周围组织,减少患者术后咽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治疗中,近年来较多倾向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即施行根治手术,尽早手术可防止病理改变进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如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也有部分病例可能需在新生儿期施行急症手术以挽救生命,否则患儿可能无法生存,如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的姑息手术.因而在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麻醉处理中,一方面应根据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生理和药理特点,运用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根治手术和姑息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
  • 摘要: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尤其术中血流动力学易发生急剧变化,目前临床常用于其围术期监测方法较多,如传统的Swan-Ganz导管、TEE、超声心动图、经胸壁阻抗法,但均存在不同缺点,因而限制其临床应用.本文通过对心脏前负荷监测进展的概述和PiCCO的相关理论的探讨,研究了肝移植术中心脏前负荷的变化,肺通透性变化及意义,指出肝移植术中EVLWI与PVPI变化一致,新肝期和术毕均较其余各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V-LWI与PVPI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8,考虑与肝移植术中出血量大、输液输血量大,同时下腔静脉阻断及供体肝内活性物质增多有关,静水压型和通透型PE并存。无肝期阻断下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酸性物质堆积,以及供体肝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等均可导致肺脏血管渗透性发生变化,表现为EVLWI和PVPI均升高。而新肝期后EVLWI与PVPI较前显著升高,主要与供体肝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进人肺循环有关。
  • 摘要:急性肾功能障碍或衰竭是肝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移植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肾功能障碍或衰竭是预后不良的主要标志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因此,在肝移植围术期采用各种防治措施保护肾功能,对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衰竭的诱发因素,概述肝移植围术期的肾功能损害的机制,并对肾功能进行监测与评价,指出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保护策略包括完善术前准备,掌握适应证;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改进,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完善术中监测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总之,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的损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术前、术中、术后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的保护和改善也是综合性的,需要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 摘要:糖尿病由于机体糖代谢失调,造成高血糖,引起全身血管病变,如果不治疗,病情继续发展,最终导致急性、慢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本文主要就围术期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血糖的控制和管理以及糖尿病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等目前的热点问题进行可详细分析,指出麻醉医师经常遇到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带来的各种问题,术前实验室检查如血糖值和HbA1c可作为评判预后的指标,强化胰岛素治疗有望降低心脏手术、心肌梗死后患者和脑卒中患者等危重患者的围术期风险,围术期血糖控制也有待实时血糖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提高。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的基因、细胞和分子机制将逐渐被阐明,也将在麻醉和术中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和管理。
  • 摘要:肌松药的应用促进了临床麻醉的发展.尽管新的肌松药不断问世,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肌松药在起效时间、作用强度、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上完全符合理想肌松药的要求.临床上常常将不同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复合应用,或者采用预给药法,来加速起效、延长或缩短时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非去极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通过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复合应用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的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复合应用,指出当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复合应用时.药物之间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相互作用及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影响,会表现出相加或协同作用;而且两种不同时效的肌松药序贯应用时,药物的药代学和药效学特性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必须注意到这种现象,根据临床实践需要合理选择复合药物,从而加速肌松药起效,增强药效强度,加快肌松药恢复,节省用药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摘要:尽管新型肌松药不断问世,对肌松药药理作用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但术后肌松药残余阻滞作用(PORC)在临床上仍时有发生,严重者可致残甚至死亡,为此,应用肌松药的拮抗剂,使患者完全恢复骨骼肌的收缩功能和反射活动,是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肌松药的残余阻滞作用包括其发病率和诊断标准,残余肌松作用的危害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以及影响其作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概述了新肌松药拮抗药的研究进展,通过临床应用,分析了其不良反应和预防,为肌肉松驰药的残余阻滞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摘要:联合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阻滞(CSEA)是利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但是同时也使所要求的操作技术水平增高和并发症相对增多,因此不能简单地将CSEA理解为"蛛网膜下腔阻滞基础上的硬膜外腔阻滞".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增加了麻醉管理的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通过对CSEA优点以及麻醉风险及并发症的分析,指出加强麻醉风险管理要通过CSEA的评价提高麻醉风险意识,正确应用新技术加强麻醉风险管理,对麻醉风险管理必须明确预防为主,其次是对损害的控制。只有遵循麻醉风险管理规律才能控制新技术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 摘要:一般认为怀孕及分娩是自然现象,不可避免地与"安全"、"零风险"或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等同起来.虽然近来人们逐步接受怀孕与分娩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损伤,但是产妇及其家属往往不明白产程本身可引起神经损伤,一旦产后出现神经症状往往归因于区域阻滞麻醉.本文就产科本身及产科椎骨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产后头痛、产后短暂性神经症状等进行了讨论,指出麻醉医师在麻醉或分娩镇痛前要了解和评估产妇神经系统的情况。排除少见家族性病因或有严重危险后果的产妇,正确选择麻醉方式;加强产程产妇的护理(包括经常改变产妇下肢姿势,避免长时间屈髓、大腿过度外展外旋,尽量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主动屏气用力);正确使用产钳,减少神经损伤;分娩镇痛时使用低浓度局麻药,减轻产妇下肢运动障碍,减少分娩后镇痛时间;加强无菌观念,不断提高麻醉技术,可进一步降低与麻醉直接相关的神经损伤发生率;麻醉后加强随访,及时发现、诊断神经并发症,积极对因对症治疗。
  •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癌症患者的寿命得到了延长,但是由于癌痛等因素的存在,很多病人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骨癌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一种疼痛,也是肿瘤发生骨转移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本文在构建癌症痛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骨癌痛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并研究了其药物治疗进展,指出随着癌症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癌症痛机制认识的进一步深人,癌症痛也会从经验性的治疗向针对性的治疗方向发展。对于参与癌症痛的新的致痛物质、受体及信号传递分子的发现,也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药物,为癌症痛病人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摘要:本文在分析老年人生理特点与疼痛关系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老年人疼痛病理生理特点,通过评估老年人疼痛和常见并存病,提出了治疗原则,以及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措施已被证明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综合疗法同样适用于老年人疼痛。综合治疗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及起并存病理生理问题,采取最有效而副作用最小的治疗方法。将疼痛治疗和护理推广到患者治疗也是目前和将来老年人慢性疼痛治疗的努力方向。
  • 摘要: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常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通过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基础研究,分析了其发病机制,通过对其药物治疗和介入微创治疗方式的研究,指出目前基础研究多集中在外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水平痛觉信号转导和调制方面,中枢敏化在糖尿病疼痛中扮演重要角色,脊髓胶质细胞和后角神经元乃至更高级神经中枢疼痛信息物质与糖尿病异常代谢产物之间存在何种关系需要深人细致的研究,随着中枢机制研究的深人,多种针对疼痛信息网络外周和中枢关键环节的干预药物和微创介入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将为糖尿病患者顽固性疼痛的彻底有效治疗带来曙光。
  • 摘要:经椎管内给药,为临床急、慢性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此疗法所用选择性受体激动或拮抗剂、局麻药、辅佐剂等,存在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毒性损害的可能性.但椎管内应用上述药物镇痛与神经毒性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在分析椎管内镇痛所致神经毒性的病理生理学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椎管内局麻药镇痛与神经毒性以及推管内阿片类药物镇痛与神经毒性,指出椎管内镇痛选用药物,就涉及神经毒性损害而言,可较安全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局麻药、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可乐定、新斯的明。虽不能完全排除此类药物本身或保质剂、抗氧化剂、赋形剂可产生神经毒性作用,但较其他药物安全。处于生命终末期患者,治疗顽固性癌痛,药物选择范围应适当放宽。其他药物应经动物与人体神经毒性相关性研究,并拥有充分研究资料方可应用于椎管内镇痛。因此,应反对将椎管内作为药物的“试验基地”。
  • 摘要:本文在介绍臭氧发现机器理化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并研究了其生物效应,包括氧化和氧饱和作用是臭氧生物效应的基础,以及臭氧对血细胞的作用合氧自由基的影响及其毒性分析,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疼痛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毒性,这双重作用导致医用臭氧的应用存在争议。目前臭氧治疗及其研究方兴未艾,尤其是在疼痛临床中发展迅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摘要:新型镇痛药COX-2(环氧合酶-2)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且几乎没有胃肠道反应,在介绍COX-1和COX-2抑制剂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具有临床新用途,包括抗肿瘤和脑保护作用,并对其详细分析了其心血管安全性,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有高度胃肠出血危险的患者,或有非选择性NSAIDs不能耐受服药史,或非选择性NSAIDs无效者,适合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服用NSAIDs有心血管事件风险者应仔细考虑每个处方;服用自行购买药物(OTC)镇痛者,需严格遵照标签说明使用,且当服用OTC超过10天者,应向医师咨询。总之,各种COX-2抑制剂机制复杂,临床作用不一。尽管FDA对其中部分产品提出警示,但由于其突出的和良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和镇痛效果,对于伴有低度心脑血管风险的疼痛患者仍然是不错的选择。而且,COX-2抑制剂为未来抗肿瘤综合治疗和脑保护开辟了新的用途,值得进一步去探索。
  • 摘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麻醉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上改变了当时医院麻醉科"人员少、学历低、条件差、风险高、待遇薄"的状态,现今麻醉科无论在人员的数量与学历结构、工作的条件与内涵,以及医疗运转、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发生很大的变化,麻醉学科及麻醉医师的社会地位也明显提高.在详细分析麻醉学科是弱势学科的基础上,认为基础扎实是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加速麻醉学科的建设需要继续提高麻醉队伍的学历结构和整体素质,致力上建立麻醉学终生教育体系,加强学术交流努力提升学术水平,加强麻醉科的管理,从而使麻醉学科的发展进入新局面。
  • 摘要:本文在介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背根神经节内CGRP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包括DRG内的CGRP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下的含量变化,伴有CGRP增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抑制CGRP生成/作用对疼痛程度的影响以及DRG内CGRP大量释放的继发效应等方面,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均显示DRG及脊髓背角内的CGRP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下表达显著增加,而且通过多种方式抑制CGRI的生成量或阻止其发挥作用,均可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总之,在DRG为代表的脊髓水平,CGRP的大量释放及其引发的继发效应是痛觉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极为密切.与其相关的进一步研究将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阐明及临床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 摘要:麻醉深度监测一直是麻醉医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麻醉及麻醉状态的定义的基础上,研究了麻醉深度,并提出了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意义,并提出了理想的麻醉状态的概念,指出实现实现理想麻醉的途径需要完善麻醉方法,如采用复合麻醉;将心血管活性药作为麻醉药物的组成成分。制定麻醉指标的控制标准:即理想麻醉状态之各项。发展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和设备。通过质量控制的方法,对麻醉过程进行完善和改进。
  • 摘要:全麻和椎管内麻醉期间往往需要适当的镇静治疗,这就需要监测镇静程度,以掌控意识转换时程、判断有无术中知晓和预测苏醒时间等,临床上常用警觉/镇静评估法进行镇静程度的评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种神经功能监测指标相继引入临床麻醉领域,用于镇静和苏醒的检测.其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最具代表性,在分析BIS和AAI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临床并进行评价,包括对镇静程度和意识状况的监测,BIS,AAI与药物浓度的相关性,指导麻醉药物应用以及影响BIS与AAI的临床因素等方面,并指出在丙泊酚浓度不稳定的条件下不能确定丙泊酚血药浓度与脑电效应的关系.BIS反映麻醉深度下降时mAAI也下降;但在BIS反映清醒时,AAI的变异较大,且在反映意识转换时有明显延迟等局限性,为避免临床麻醉过深过浅和术中知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并发症,一些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监测设备在临床上将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摘要:本文在分析术中知晓监测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BIS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中国人,并详细研究了当前监测麻醉深度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尽管神经电生理技术日新月异,从单纯的脑电功率谱分析发展到脑电双频谱分析,又进而发展到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出现了熵指数,但是毕竟只是分析手段的变化,而并未跳出脑电波活动的范畴。因此在麻醉深度监测上没有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一个理想的监测麻醉深度的指标,应该与麻醉药物(镇静和镇痛)的血药浓度变化相关;与意识及镇静水平变化相关。
  • 摘要:肺动脉导管(PAC)已广泛应用于循环监测,在评价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PAC所得到的参数比一般临床评价更为精确,它的临床应用明显改变了治疗效果.本文在分析PAC参数临床意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整合分析,其中包括正确区分血流动力学资料的优先次序,SV与SI和心脏充盈压,SvO2与血压等,从而为其肺动脉导管参数的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全麻理论的研究,回顾了人类麻醉历史以及各种麻醉技术包括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浅麻醉与深麻醉,气管插管与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以及全麻中的辅助用药,未来将继续努力解决吸人麻醉与静脉麻醉的问题,继续开发麻醉新药,继续寻找衡量麻醉深度的方法,继续研究困难插管和困难气道处理,继续寻找全麻与局麻结合的途径及辅助用药,以满足麻醉学日益发展的需要.以不断适应日间手术、无痛内镜检查等临床上对麻醉日益增多的需求,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 摘要:在外科手术和危重症患者中,困难气道非常多见,特别在口腔颌面和整形外科中,困难气道的发生率更高.若处理不当,轻者麻醉失败、手术延期、气道损伤等,重者可因严重通气障碍而缺氧,导致心搏骤停、大脑损害甚至死亡.麻醉相关死亡病例的研究发现,70%的麻醉死亡病例因呼吸道问题所致,其中主要问题是呼吸道梗阻、困难插管和插管误入食管.因此,对困难气道的管理始终是麻醉工作者最重视、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通过对光导芯装置、刚性喉镜的改进,气管导管导引装置以及喉罩等装置的改进研究,指出随着大量新的困难气道管理器械及技术的引入,困难气道的管理似乎变得日益复杂。每种气道装置都各有其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在其他场合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通常而言,大多数气道问题可通过相对简单的装置和技术得以解决,但这些装置和技术的应用必须取决于临床的经验和判断;实施麻醉者对困难气道管理工具的熟悉程度和技能也是选择某一特定插管技术的决定因素.因此,所有气道维护参与者应该熟悉多种不同的器械或技术,以便在面对困难气道时,能够正确有效的安全应对。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