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六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
第六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

第六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1-06

主办单位:中国睡眠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六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下四点内容:2010-2015睡眠医学大事记,睡眠功能的研究进展,常见睡眠-觉醒障碍的研究进展,睡眠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 摘要:高X,男,75岁,大学教授(退休),丧偶,2011年11月1日因失眠、头晕、心烦、情感低落1月多住院.2011年9月底,病人在妻子病故后心情不好,加上保姆多次借钱,出现夜眠差:入睡困难,总是想近期不愉快的事,睡时多梦易醒,早醒,有时彻夜不眠.白天瞌睡、困倦,一日三餐后都要瞌睡.晚饭后瞌睡,醒后不能入睡.心烦、易发脾气、头晕,严重时站立不稳要摔倒,四肢麻木.情感低落,愁眉苦脸.胃纳差,日渐消瘦.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下四点内容:昼夜节律和时钟基因,昼夜节律与帕金森病的潜在联系,帕金森病患者及动物的昼夜节律变化,节律紊乱是风险因素也是治疗靶点。
  • 摘要:OSAS患者RS与CPAP治疗前和治疗中存在的CSA有关.ASV在显著降低CSAI时可使RS消除,同时降低RS组患者较高的血浆TNF-α水平,提示ASV治疗不失为治疗OSAS患者RS的有效手段.TNF-α也与RS的发生及嗜睡的程度存在相关性,可能参与了RS的发生.
  • 摘要:各国失眠诊疗指南侧重点各有不同。睡眠卫生教育是应该关注的,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消除失眠的维持因素。CBT-Ⅰ作为各类失眠治疗的标准推荐(Ⅰ级推荐)。药物治疗是不可缺少的,首选non-BZDs。慢性失眠要考虑抗抑郁治疗,用药剂量要小,随访疗效和有效性。
  • 摘要:帕金森病的四大主症:行动缓慢、静止性震颤、强直、姿势异常。帕金森病存在明显的节律紊乱,睡眠障碍、自主神经系统异常等与节律紊乱关系密切,部分对药物治疗反应异常的患者也与节律紊乱有关,其机制、因果关系还不清晰。
  • 摘要:额叶癫痫及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症状复杂,易伤及患者及他人,甚至危及生命。长程脑电图、PSG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夜间睡眠精神行为异常的诊断率。对夜间睡眠精神行为异常的早期识别诊断及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摘要:如何应用药物治疗来增强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发挥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认知行为治疗的成功率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下三点内容:什么是日间过度嗜睡(EDS),日间过度嗜睡(EDS)的检测,日间过度嗜睡(EDS)相关疾病。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下四点内容:失眠的病理机制,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失眠的诊疗评估,失眠日记的App。
  • 摘要: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表现为梦境相关的异常行为,分为继发性和自发性,自发性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与α突触核蛋白病(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及多系统萎缩)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是α突触核蛋白病临床前期表现,这类疾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 摘要:本文报道1例65岁女性间断失眠20年的患者,表现为人睡困难,睡眠浅,次日精力差,未诉情绪障碍。既往无睡眠时腿部不适感。查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正常。匹兹堡睡眠量表19分。HAMA147分,HAMD247分。患者服用酒石酸唑吡坦片10mg,当晚出现卧床睡眠时的双腿不适感,为难以名状的不适感,患者活动或捶打双腿后不适感可缓解,停用酒石酸唑吡坦片后患者症状消失。再次服用酒石酸唑吡坦片5mg后,再次出现双腿的不适感,停用酒石酸唑吡坦片后患者症状消失。故诊断为诊断为酒石酸唑吡坦诱发的不宁腿综合征。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 摘要:失眠作为患者抑郁病史的残留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也加重了患者的躯体症状。失眠目前作为疾病的一个独立因素,必须予以关注和干预。苯海拉明片在目前的众多指南中,并不是作为推荐用药,但对于本报道中的患者在应用众多抗抑郁和治疗失眠障碍的药物未取得明显疗效后,尝试短期应用苯海拉明进行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当遇到类似患者时,在何种时机应用苯海拉明,应用多大剂量,应用多长时间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 摘要:尼曼-皮克病C型(NPC)是一种非典型溶酶体脂类贮积病,发病率小于1/12万。是由于NPC1和NPC2基因编码的产物引起肝、脾和脑细胞中的胆固醇和鞘氨醇转运障碍,使其在溶酶体中沉积,而沉积的胆固醇可抑制酸性鞘磷脂酶活性,继发鞘磷脂沉积。NPC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多样化,其临床谱可以从新生儿快速死亡病程到成人发病的慢性神经变性病。神经系统受累程度决定了大部分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典型患者多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之前就有系统性表现(如新生儿期胆汁淤积性黄疸或婴儿/儿童期孤立的脾大/肝大)。有研究者将NPC临床症状分为三类:①内脏损害症状:肝大、脾大,一般出现在儿童早期;②脑皮层损害症状: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癫痫,一般出现在成人前期;③深部脑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运动障碍、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猝倒发作、耳聋,一般出现在疾病晚期,但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是NPC最具特征性表现,猝倒发作虽然发生率不高却是另一个特异性症状(通常由大笑或情绪刺激后诱发)。
  • 摘要:癫痫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正常生物节律较容易被痫样发作影响,改变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使患者产生睡眠相关性疾病,表现为:白天嗜睡、疲乏无力、甚至影响认知及记忆力减退,借助神经电生理检查手段(VEEG结合PSG)可以提高睡眠障碍及癫痫的鉴别诊断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摘要:目前,生物反馈的临床应用已经成为健康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许多主要的医疗中心,各个不同领域的临床专业人员都在使用不同类型的生物反馈治疗各种临床疾病.本文就生物反馈在焦虑障碍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脑电生物反馈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为诸多机能障碍及精神心理相关的脑功能异常的调整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相对于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电休克治疗,脑电生物反馈具有无创、无刺激、无副作用的优点。
  • 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中学生的失眠状况以及影响失眠的相关因素. 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以学生自评的方式对宁波市四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班主任老师统一发放和回收. 结果:共回收3932份有效问卷,失眠的发生率为25.25%,失眠症状主要为入睡困难和早醒.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x2=3.785,P>0.05),高中学生失眠率高于初中学生,性别、年龄、是否午睡、打鼾情况、是否在学校住宿、饮酒情况、是否独生、健康状况、学习压力、对学习兴趣以及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失眠严重程度有影响.各影响因素中,学习压力对失眠严重程度影响最大(Beta值=0.218). 结论:中学生失眠状况较普遍,失眠的女性优势没有在中学生时期建立.影响失眠严重程度的因素较多,但影响程度均较小,学习压力比年龄等各因素对失眠严重程度的影响要大.
  • 摘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不同的神经变性病出现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功能及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原发病的严重程度和进程,增加照料者的照料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通过饮食、锻炼及药物改善睡眠障碍,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神经系统变性病睡眠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流行病、作用机制、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 摘要:介绍一例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PSG提示存在REM睡眠肌张力不消失:过多的下颌肌电持续或位相性增高,或过多下颌或肢体肌电位相性抽动;睡眠相关伤害、潜在伤害或破坏行为的病史,和(或)PSG证实REM睡眠异常行为;REM睡眠缺乏脑电图癫痫样活动,除非RBD能清晰地和REM相关癫痫障碍分开;该睡眠障碍不能用其他睡眠障碍、内科或神经疾病、精神疾病、药物或其他物质应用来解释。单纯RBD患者应用氯硝西泮可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作用于GABA受体负责肌松的α3受体,在合并有重度OSAHS情况下,可能诱发或加重睡眠呼吸紊乱,严重者可能导致夜间猝死,故选择药物治疗该患者需特别慎重;有研究指出腭咽成形术(UPPP)后的患者可能存在CPAP治疗困难,而此患者给予CPAP滴定不耐受,除了常见的生理、心理方面原因外,需考虑手术的原因;建议此患者必要时使用伺服通气或口咽矫正器治疗。
  • 摘要: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睡眠异常普遍,近两年的研究显示,长期的睡眠障碍可能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PiB-PET也证实每天睡眠时间少于7个小时,β淀粉样蛋白沉积就会增加,而少于6个小时影像上就会出现显著的恶化.因此AD与睡眠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在对合并/不合并日间嗜睡的AD患者及健康对照三组进行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时发现,1L-1β和TNF-α水平与AD患者合并白日嗜睡明显相关。通过大鼠AD造模研究,发现AD模型大鼠呈现出类似AD患者的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炎症因子(TNF-α和NF-χB)在AD模型大鼠的海马下丘脑部位活性升高,而炎症因子抑制剂(TNF-RF/NF-χB抑制剂)可以调节AD模型大鼠的睡眠-觉醒紊乱,并可逆转由Abeta1-40引起的睡眠增多,提示炎症机制在AD患者的睡眠障碍中起到重要的介导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妇女多导睡眠图特征及其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相关性. 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对35例门诊围绝经期失眠妇女和30例月经正常妇女进行进行主观睡眠(PSQI)和客观睡眠(PSG)评估,并进行睡眠指标相关性分析比较. 结果:围绝经期失眠妇女与正常经期妇女比较,PSG记录显示总睡眠时间缩短(P<0.05),睡眠效率下降(P<0.05),入睡时间延长(P<0.01),快眼动睡眠(REM睡眠)潜伏期延长(P<0.05),觉醒指数增加(P<0.05).围绝经期失眠妇女多项PSG参数与PSQI因子分和总分存在相关性. 结论:围绝经期失眠妇女存在主客观睡眠的异常,围绝经期可能是导致围绝经期失眠的重要危险因素.
  • 摘要:不宁腿综合征(RLS)是西方国家常见的一种神经性感觉运动障碍.在亚洲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视不宁腿综合征.特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近期研究显示,中枢铁缺乏可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多巴胺代谢进而影响中枢对脊髓的抑制而导致症状的发生.近年来RLS的遗传学研究也有不少进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α2δ受体调节剂是治疗RLS的一线药物,其他可选药物治疗包括铁剂、阿片类药物等.
  • 摘要:随着对卒中研究的深入,卒中后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卒中患者深受睡眠障碍困扰,生活质量也整体下降.目前关于卒中与睡眠障碍疾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逐渐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就卒中后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特点、相关类型睡眠障碍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
  • 摘要: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包括抽动障碍、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肌张力不全(肌张力障碍)、肝豆状核变性、哈勒沃登-施帕茨病(Hallervorden-Spatz disease)、风湿性舞蹈病、亨廷顿舞蹈病、少年型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心因性运动障碍、睡眠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等诸多病种.小儿点头运动症,也称为夜间摇头症(jactatio capitis nocturna),节律性运动性睡眠障碍(rhythrmic movment disorder)、睡眠撞头症(Sleep head banging).现代中医书籍中成为小儿点头运动症(rhythmic movement disorder).是指在睡眠期间躯体一组肌肉反复发生刻板性运动,临床最常见的是头颈部运动.
  • 摘要:梦魇是常见的恶性梦境体验,在噩梦中患者体验到恐惧等负性情绪,并从噩梦中惊醒,而且患者能回忆起清晰的梦境和内容.频繁的噩梦发作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就梦魇的流行病学而言,儿童梦魇的发病率远高于成人梦魇,据统计,约19%的儿童每周至少会有一次梦魇的经历,而成年只有2-6%的发生率,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及中东各国成人梦魇的流行病学数据较为一致.同时为数不多的研究显示,老年人梦魇发病率显著低于儿童及青壮年.目前关于梦魇机制的研究很少,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威胁刺激理论和情感网络调控失常等学说.梦魇与许多精神疾病密切相关,同时也能独立影响精神疾病的发展进程,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梦魇常继发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梦魇也可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后;据统计,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及癔症更易发生梦魇,梦魇患者的抑郁焦虑共病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所以,针对梦魇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梦魇的干预措拖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临床上治疗梦魇的药物虽然繁多,但有充足临床依据的只有哌唑嗪。梦魇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意向排演法、清醒梦境疗法、系统脱敏法、渐进式肌肉放松疗法。
  • 摘要:介绍一例患儿,汪某某,男性,14岁,主因"上课睡觉3月"于2015-02-09就诊于我院儿童心理科.患者家长反映患儿上课就打瞌睡,不上课时如玩耍、吃饭等时精神好,考虑患者厌学就诊于儿童心理科.睡眠史:上床时间22:00-23:00;入睡需20分钟左右;早晨7:00起,睡眠时长8小时;睡眠时有呼吸不畅伴鼾声,感觉热,多梦.既往有"扁桃体肿大"病史.查体:体重70kg,升高1.62m;BMI:26.7。查体:BP 100/60mmHg,HR 90次/分,SPO2 97%。扁桃体肿大。心肺腹(-)。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颅神经(-)。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无异常。腱反射等称,病理征未引出。智能发育可。多导睡眠监测示:AHI指数:70.7,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为主,伴有中枢性呼吸暂停、混合性呼吸暂停,最长呼吸暂停时间41.5秒。诊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及随访:患儿至外院五官科行“扁桃体摘除术”,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术后生活学习恢复正常。
  • 摘要:自身免疫性脑炎又称边缘性脑炎,是一种选择性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边缘叶及其附近结构的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随着免疫检测技术的进步,这类疾病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认识.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有抗Hu抗体、抗Yo抗体、抗Ma2抗体、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VGKC)抗体、抗N-甲基-M-天冬氨酸(NMDA)受体抗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等.研究发现,很多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都存在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如失眠障碍、睡眠增多、睡眠低通气综合征及睡眠期行为异常等,有些自身免疫性脑炎以睡眠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或者首发症状,睡眠障碍与原发疾病的诊治及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脑炎与睡眠障碍关系密切,自身免疫反应可损伤睡眠调节中枢而出现各种睡眠障碍,应该重视睡眠障碍免疫学机制的研究。
  • 摘要:脑卒中患者常并发睡眠障碍,尤其失眠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对预后不利。卒中器质性、功能性病变可引发失眠。同时,失眠也是卒中危险因素,失眠患者卒中发病率也高于非失眠者。常规失眠治疗中,药物治疗占主导地位,首选non-BZDs,辅以认知及行为干预。右佐匹克隆、唑吡坦在治疗失眠的同时能够促进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联合抗抑郁药能有效提高伴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应用于卒中病人的失眠治疗。
  • 摘要:头痛诊断中提及睡眠问题:Sleep apnea headache,常表现为醒后头痛/晨痛/慢性每日头痛,除呼吸暂停等睡眠问题外还有其他问题如EDS等,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和其他非特异性,头痛关系密切。
  • 摘要:老年人可出现多种影响睡眠结构的生理变化,也同时共患多种可影响睡眠质量量的躯体疾病。临床医生必须对此有所知晓并能对此进行适当诊治。许多睡眠障碍疾病及可影响睡眠的的疾病需要多学科参与才能获最好治疗效果。对老龄期睡眠不好者,并不总是需要药物治疗,常需要药物及非药物联合治疗。老人睡眠障碍的治疗需量体裁衣,个体化。治疗不仅为了身体健康,也是社会环境所需。在所有的病例,治疗的目的是优化患者康复的机会、改善和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及能力。
  • 摘要:睡眠期常见的发作性疾病包括:异态睡眠(Parasomnias):睡眠觉醒转换障碍与觉醒障碍:发生于N3/4睡眠期,入睡抽动、睡眠期腿痛性痉挛和睡行症、睡眠惊恐;与REM睡眠相关的异态睡眠:睡眠行为异常(RBD)、睡瘫症;其他异态睡眠:遗尿症、睡眠呻吟等;睡眠相关的运动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D),不宁腿综合征(RLS),睡眠肌阵挛,睡眠相关性癫痫。
  • 摘要:失眠是非常常见的心身障碍,全球高发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或者醒后未恢复感等,并影响日间功能.失眠原因有: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造成。
  • 摘要:尽管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均有镇静作用,但是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甲氧异丁嗪、洛沙平,有不可接受的抗胆碱副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不用于失眠障碍的治疗.而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因价格高、代谢综合征副作用亦不应该作为失眠障碍的首选治疗.但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失眠时,应选择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必要时可以加用镇静催眠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和健康对照者睡眠的连续性和睡眠结构,包括睡眠各期的比例或睡眠潜伏期和REM潜伏期是不同的.本文就目前检索到的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引发的RLS、PLMS、睡眠呼吸障碍、夜食症、梦游、睡行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摘要:发作性睡病患者往往伴有入睡前幻觉,这些幻觉经历多数是不愉快的,常伴有恐惧感和威胁,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甚至表现为异常行为,因而,临床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王海军等2014年的一篇回顾性分析发现发作性睡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比率高达5.26%,虽然目前尚无大样本研究,但不时有发作性睡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个案报道。然而,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并非完全非此即彼的关系,早在1884年即有发作性睡病合并精神分裂症的病例报道。那么,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呢?目前对此有三种假说:(一)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发作性睡病治疗药物——中枢性兴奋剂,如利他林、安非他命等的副作用。(二)精神分症状可能仅为发作性睡病精神症状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程度比较重。(三)二者可能是两种不同疾病,并无明显相关性。但一项小样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我们推测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可能有一定内在的相关性。目前已确认在免疫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等位基因DQB1*06:02与发作性睡病发生密切相关,98%的发作性睡病患者携带该等位基因。同时,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区与HLA基因之间存在交叉。一项基于发作性睡病合并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及正常对照3组研究对象的研究发现发作性睡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DQ B1*-03:01/06:02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提示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的发病机制,但这一结论尚需更多研究证实。
  • 摘要:介绍两例患者均诊断为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嗜睡症。病史共同特点为日间嗜睡且均伴有睡瘫和幻觉,多导睡眠监测共同特点为Ⅲ期睡眠比例低,REM期睡眠潜伏期未提前,多次小睡潜伏试验可见患者五次均入睡,均未见睡眠起始的REM睡眠。在临床上容易与不伴猝倒发作的发作性睡病相混淆。
  • 摘要:介绍一例患者为青春期起病,有过度睡眠的主诉,一年中发作4次,每次3天-5周,发作时嗜睡时间大于18小时,伴有贪食、易激惹,无尿失禁;发作期PSG提示睡眠效率高、NREM3期睡眠比例减少;排除癫痫、抑郁、内分泌代谢疾病、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诊断“反复发作性过度睡眠Kleine-Levin型”明确,发作期间服用兴奋剂如哌甲酯缓释片有效。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发作频率减少,发作严重程度减轻。
  •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38例(研究组)和单用药物治疗组40例(对照组)治疗6周,研究组以CBT为主综合干预,对照组单纯以药物治疗,以健康和疾病定量测试法(RTHD)作为诊断量表,并通过计算机逻辑诊断验证后,再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改善情况,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焦虑、抑郁水平,TESS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 结果:PSQI总分及因子分、HAMA总分及因子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半年随访复发率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以CBT为主的综合干预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治疗行之有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Depression CD)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对40例CD患者4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NC),进行多导睡眠图测定,将2组的多导睡眠图指标进行对照. 结果:CD组与NC组比较,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快速眼动睡眠、睡眠后觉醒各项参数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PSG显示CD组熟睡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睡眠效率明显下降;睡眠结构显示浅睡增加,而深睡显著减少,REM潜伏期缩短,REM时间显著增多、REM比例明显增高,CD组REM周期增多,AD组REM周期减少(P<0.001). 结论:抑郁症患者在睡眠进程、觉醒指标、睡眠结构、睡眠比例的改变外,抑郁症患者REM潜伏期、REM时间、REM比例、REM周期有特征性改变.
  • 摘要:失眠患者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也会经常碰到疗效不理想、迁延不愈的患者。目前失眠症治疗的一线推荐有药物治疗、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疗法。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指南中,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应短期使用,一般控制在4周内。抗精神病药物不建议使用。而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苯二氮卓类药物长期使用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特别是顽固性失眠的患者,这样的药物治疗似乎难以避免。对于苯二氮卓类药物,有专家开始提出,使用时间长的进行定期评估仍可使用。而抗精神病药物大家基本持谨慎态度,能不用的尽量不用。对于临床方面普遍存在,而理论不太支持的现状,应该进行临床观察方面的研究来进一步澄清,对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在失眠症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和疗效在评估。而非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推荐的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疗法,在我国应用的不广,作为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为什么会遇到阻抗?这可能需要进行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疗效较为缓慢,而且治疗前期睡眠可能会更加差,这是很多患者都不能接受的,失眠患者大多要求很快见到疗效,如效果在1个月后才能可到,绝大多数人可能选择放弃;另一方面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疗法有些条目部分人难以完全做到,之前的研究发现,就“卧床30分钟不能入睡就离开床,做一些安静的事情”这一条,能过做到的仅56%,特别是不能坚持这样做。因此,选择综合干预,给予药物并进行部分睡眠限制以及刺激控制,这样患者可接受性和依从性均较高,但非药物治疗的部分执行疗效是否能够达到一级推荐,仍需要进行探索。
  • 摘要: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引起睡眠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夜间入睡时下肢的不适感,活动后得到缓解.大部分RLS存在家族史,又被称为原发性RLS.但RLS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贫血和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诊治中,发现1例以RLS起病的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病患者,发现RLS可以作为FAP的首发症状,对于家族史明确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RLS患者,需要注意FAP的基因筛查。RLS可能与自主神经淀粉样变性相关。
  • 摘要:快动眼行为障碍RBD常见于突触核蛋白病如: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但也可以见于脑干的炎症,血管病,脱髓鞘及肿瘤等,现将我院收治的桥脑出血后RBD终止的1例患者进行报道。该患者为老年男性,有睡眠中的频繁发作的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醒后可以回忆,并伤及自己,甚至坠床,MMSE量表得分28;无明显焦虑及抑郁,现入院第5天,考虑RBD可被暂时诊断(provisionally diagnosed),并将进行PSG检查,头部MRI加MRA检查(脑出血吸收后),脑电图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脑出血的病因及明确诊断RBD,患者脑出血后RBD症状的消失可能与桥脑出血导致的脑组织损伤有关
  • 摘要:报道一例丘脑梗塞后发生以单侧PLMW为主的PLMs。本病例提示锥体束损伤可能是导致PLMs的原因,奥卡西平和普拉克索对PLMs症状改善均有效。
  • 摘要:2014年9月20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参加北京市东城区科协在龙潭湖公园举办的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场进行"2014年全国科普日睡眠问题现状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18份,主观认为睡眠不好的81份,睡眠好的37份.经整理81份睡眠不好的问卷,作为调查样本进行分析.本次调查为科普活动现场问卷,调查人员对睡眠进行现况问卷记录,调查对象集中为中老年人群,样本真实可靠,具有一定代表性。调查结果分析说明,睡眠问题不仅影响睡眠障碍患者,而且涉及全体健康、亚健康人群,中老年入睡眠更是影响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通过了解大众睡眠现状,为普及健康睡眠知识,制定健康睡眠标准,睡眠诊断治疗指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 摘要: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可以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技术.从2014年开始与中电科技集团红外工程技术公司合作,拟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睡眠障碍临床中的应用,现就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发现做一介绍。通过病例发现热成像技术通过采集人体的温度变化信息形成的红外热图,可以直观的反映不同部位的异常热代谢变化在体表的分布情况,在睡眠障碍临床中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前期对仪器的使用及经验所限和仪器本身软件分析系统的功能不足,对照部位温度点之间的变化受环境和时间的影响较大,影像了采图质量和热成像指标的量化分析,没有达到预期所需要的内容。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脏器发生病变都会有相应的热场改变,在红外热图上也会有所显示。
  • 摘要:RBD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密切相关,既往一直认为RBD很少出现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随着对REM睡眠和RBD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RBD在脑干病变疾病中并不少见,这与调节REM睡眠结构的脑干核团受损有关。临床医生应重视RBD这种病理现象,积极发现病因,及时治疗。
  • 摘要:睡前足震颤(Hypnagogic foot tremor, HFT)是一种比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imb movement,PLM)事件发生频率更高的下肢肌电爆发现象,于1988年由Broughton等最先描述为睡眠起始时出现于一侧或双侧足部的震颤。2001年,Wichniak等在接受睡眠检测的375患者中发现HFT的发生率为7.5%,并在20例健康者中发现HFT的发生率为5%。2010年,Changkook Yang等将HFT与交替性下肢肌肉活动(Altemating leg muscle activity,ALMA)等高频率的腿部活动归纳为高频腿部运动(high frequencyleg movements,HFLM),并发现486例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中,37例发现HFLM,平均每夜出现HFLM序列次数为26.5。2013年,Birgit frauscher等选取了100自述睡眠正常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HFLM的发生率为33%,但90%的个体夜间出现HFLM序列的次数小于4。HFT的发病原因目前不清,早期研究认为HFT是一种良性的现象,不需药物治疗。近期研究发现,HFT或HFLM的发生与PLM指数和不宁腿综合征存在正相关。但未见对HFT或HFLM进行治疗的报道。本例患者诊断睡前足震颤并不宁腿综合征,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有效,提示对于干扰睡眠的HFT,应用加巴喷丁口服治疗可能有效。
  • 摘要:儿童捂热综合征:指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所致以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自国际疾病分类(ICD-9)起已编码列为单独疾病.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基层地区,对儿童捂热综合征认识不足,人群缺乏儿童睡眠健康常识,导致儿童捂热综合征成为儿科常见危急重症.儿童期,特别是婴幼儿期,是健康睡眠节律形成的关键期,从出生2-6周开始形成的昼夜生物节律将伴随人的一生,儿童睡眠的质和量,关系到此后一生的睡眠健康,此时形成的“生物钟”将影响人的一生!关注儿童睡眠健康,医师和家长都要特别重视环境因素对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关注儿童健康睡眠,让孩子从出生起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只要让家长知道正确的睡眠健康医学知识,仅仅通过改善婴幼儿睡眠习惯,不花费一分钱我们就能够完全防范对婴幼儿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捂热综合征!防范“捂热综合征“——改善睡眠习惯有可能挽救婴幼儿生命。
  • 摘要:脑卒中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寻找和预防发病诱因、加快患者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诊疗计划的一部分.近年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常常伴发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又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而两者又影响卒中的功能康复和复发.本文仅就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做一综述.有研究表明,认知能力下降可能是一个可逆的现象,因此,伴有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可恢复性值得重视。此外,现已明确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其导致认知功能的不同方面损害的相关报道较多,但是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 摘要: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的概念由法国医生Gélineau在1880年首次提出.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白天反复发作的无法遏制的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2-4].发作性睡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下丘脑外侧区分泌素(hypocretin,Hcrt)神经元特异性丧失.根据临床表现及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1(Hcrt-1)的含量,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3rd edition,ICSD-3)将发作性睡病分为两型:(1)发作性睡病1型,即Hcrt缺乏综合征,既往称为猝倒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with cataplexy),以脑脊液中Hcrt-1水平显著下降为重要指标;(2)发作性睡病2型,既往称为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without cataplexy),通常脑脊液中Hcrt-1水平无显著下降.由于本病发作时患者的警觉性与肌张力下降,严重影响学习、生活与作业能力,常被误诊为癫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精神、心理障碍.本病从发病到确诊一般经历2~10年.现有证据表明多基因易患性、环境因素和免疫反应共同参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机制.发作性睡病的总体治疗目标为:(1)通过心理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减少白天过度睡眠、控制碎倒发作、改善夜间睡眠;(2)调适心理行为,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3)尽可能减少发作性睡病伴随的症状或疾病;(4)减少和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不良反应。虽然心理行为干预缺少循证研究证据,但临床经验提示,心理行为干预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值得推荐。本指南的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均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经本领域专家讨论后制定。
  • 摘要:呼吸是生命至关重要的基本稳态过程中对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调节.自主、连续地发生的呼吸运动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通过在脑干-脊髓神经环路产生有节律性活动驱动.该神经机制强大而精致的整合机体生理和行为过程.呼吸的神经调控系统不仅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参与有意识(如:讲话、唱歌)和情感(如:哭、笑)的运动行为.
  • 摘要:介绍一病例某,女,17岁身高164cm.体重:105kg.嗜睡1年无猝倒发作有睡眠麻痹,几乎每天发作有入睡性幻觉无打鼾头MRI(-)MSLT:平均睡眠潜伏期2.5min,可见1次SOREM睡眠.
  • 摘要:躯体症状是器官或组织对外界环境的述求,是缓解内心冲突的重要途径,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组织、器官相关信息的解读,是情绪,特别是负性情绪的直接表现,是以往体验的再现或“学习”的结果。
  • 摘要:PD的病理包括脑外观无明显改变,切面上黑质和蓝斑脱色——最突出,苍白球、壳核和尾状核外观正常——重要阴性佐证,黑质致密区的DA神经元明显减少(>50%出现症状),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内包涵体——Lewy body(LBD),经典型(脑干型)LBD:黑质、蓝斑(NE核团)、迷走背核(NE核团)、丘脑、下丘脑(HA)、无名质、Meynert基底节(Ach核团)、中缝核(5-HT)、脑桥脚间核、脊髓中间带内侧外侧柱、交感神经节和肠神经节。
  • 摘要:总结分析2009年至2014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过基因检查确诊的5例FFI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头颅MRI、脑血流灌注、脑电图、多导睡眠图等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