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七届中原肝病论坛
第七届中原肝病论坛

第七届中原肝病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郑州
  • 出版时间: 2016-03-25

主办单位:河南省肝移植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会议文集:第七届中原肝病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经典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我国肝硬化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但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是术后门静脉压力未显著下降.杨镇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称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012 年 6月至2015 年 6月入住我院的14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对比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siRNA沉默COCH基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3B和HepG2的生长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COCH-siRNA和Negative Control-siRNA转染至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3B和HepG2;分别设si-RNA、NC和空白对照组.用PCR检测细胞株中基因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ochlin蛋白和ERK及p-ERK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 结果:si组COCH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NC组和空白对照组,后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si组细胞生长曲线明显低于NC组和空白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ochlin蛋白和p-ERK的表达量均低于NC和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三组无明显差异,而凋亡显示si组凋亡区域细胞量明显高于NC组和对照组。 结论:siRNA沉默COCH基因对肝癌细胞株生长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ERK/p-ERK通路发挥作用。
  • 摘要:小肝癌的治疗主要以肝切除、肝移植和局部消融为主.其中肝移植可以切除潜在病灶,解决肝硬化,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是因为供体的稀少及昂贵的费用只能在少数人身上实施.只要治疗时穿刺点选择恰当,穿刺路径合理、针尖位置及消融范围控制准确,PRFA对临近肝脏大血管的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较罕见,国内外报道例数较少,该肿瘤多与EB病毒感染有关[1],主要分布于肝脏[2]和脾脏[3],确诊有赖于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属于低度恶性肿瘤[4]。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临床症状不明显,可以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右上腹不适、疼痛、肝肿大等症状。肿瘤呈实性,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卵圆形或束状排列,并散在分布于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环境中[5]。诊断时需注意与肝脏梭形细胞肿瘤,甚至霍奇金淋巴瘤鉴别,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标记CD21、CD35阳性,特别是EBER原位杂交阳性。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以右上腹间断性疼痛为主要表现,肿瘤位于肝尾状叶,无肝炎病史,AFP在正常范围,EB病毒DNA<5.00E+02,说明EB病毒复制小于参考值。EBV-IgM阴性,IgG阳性,CMV-IgM阴性,IgG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手术切除发现肿瘤呈实性、包膜完整,通过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得以证实为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该肿瘤虽为低度恶性肿瘤,但也应给予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等对症治疗。术后给予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对症治疗。患者术后1月余复查AFP在正常范围,CT未见明显异常。
  • 摘要:我国是肝病大国,全球因肝癌死亡的病例约有一半在中国,而中国肝癌人群的一大特点是约有80 %以上病人合并有基础肝病(肝硬化),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是制约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因素,手术切除的最大危险是剩余肝脏的失代偿或肝脏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胆漏、腹水、肝肾功能不全甚至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引起内脏血管扩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SNS)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血流重新分布,导致肝肾等重要内脏器官缺血并引起功能障碍。特利加压素(Terlipressin,t-GLV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素类似物,在体内可缓慢的转化为有活性的赖氨酸加压素,与V1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可改变肝硬化的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善重要脏器的灌注,已成为治疗肝肾综合征、肝硬化腹水、肝移植围手术期、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等的重要药物。然而,特利加压素对肝硬化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预防肝肾综合征及减少术后腹水的产生的临床研究尚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57例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切除术后特利加压素在肝肾功能保护作用、预防肝肾综合征、减少腹水方面的疗效。
  • 摘要:脂肪液化是指手术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一定量的液态脂肪,并伴有局部细胞反应,属于无菌性炎症反应[1].近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手术患者中肥胖患者及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高龄人群逐渐增多,再加上术中电刀的广泛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那么,针对以上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从术前、术中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率:(1)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可采取措施积极控制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补充白蛋白,尽量在理想范围内择期行手术治疗。而在我们搜集病例过程中也发现,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一点可以和上述观点相互印证。(2)术中合理使用高频电刀,尽量使用电刀的电切模式,尽量少用电刀的电凝模式,同时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另外还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对于皮下出血点尽量采用压迫止血的方式,电凝止血时灼点尽可能准而小,不在钳夹组织较多的血管钳上长时间电凝而造成大块组织坏死;(3)以湿纱条或切口保护套保护切口,避免对脂肪组织造成摩擦,手术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或暴力牵拉皮下脂肪组织;(4)切口皮下缝合前可以大量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冲洗切口内已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缝合切口时应理清层次,不留死腔,打结时切口缝线松紧度适中以切口对拢为原则,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皮下脂肪血供;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脂肪组织暴露时间。(5)必要时可于术中放置皮下引流条,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次日拔出皮下引流条。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脂肪液化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这与朱细平、龙生等人的皮下引流管效果研究的结果相似,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可有效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对于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切口保护套本身对切口有一定的撑开作用,可有效减少对脂肪组织的牵拉次数,同时还可以避免操作过程中拉钩等手术器械对脂肪组织的摩擦;(2)切口保护套可使整个切口受力比较均匀,可有效避免局部过度牵拉情况的出现;(3)切口保护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脂肪组织水分丢失,减轻脂肪组织脱水情况。但是从本次研究来看,即使术中应用了切口保护套,仍有切口脂肪液化情况出现,所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单从某一方面入手是不行的,应该多管齐下,术前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将血糖、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术中规范操作,合理应用电刀,避免过度牵拉脂肪组织等。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比如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手术完成后可在皮下放置血浆引流条或负压引流管。
  • 摘要: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一种较理想术式,其优势在于可预留一条通道,用以取石、冲洗、引流、造影等,理论上可多次、反复使用,解决术后胆道残石及结石复发的问题。但此术式应注意皮下盲袢长短、肠管吻合口血供等问题,尽可能避免术后肠漏、胆漏、胆道炎症等并发症的出现。
  • 摘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部肿瘤、胆管下段肿瘤、十二指肠肿瘤的经典手术方式.1935年,Whipple完成第一例胰十二指肠术(Whipple手术);1944年,Child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吻合方式进行了改良,形成了经典的Child手术.PD术中胰肠吻合口的重建方法较多.根据其吻合部位不同,主要分为胰肠吻合(Pancreaticojejunostomy,PJ)和胰胃吻合(Pancreaticogastrostomy,PG),胰肠吻合方式主要包括: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Invagination pancreaticojujunostomy,IPJ),胰腺空肠捆绑式吻合(Binding pancreaticojejunostomy,IPJ),胰管-空肠粘膜吻合(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DmPJ)。根据胰腺残端与空肠残端的关系,胰肠吻合可分为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几十年来,外科专家努力探讨最佳的吻合口重建方式,但对于最好的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争议。
  • 摘要:我国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多合并肝炎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而TACE治疗肿瘤病灶的同时,常会对肝脏正常细胞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故TACE术后患者易合并肝功能衰竭,并成为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ICG R15<20%的患者有3.7%(1/27)发生肝衰,而ICG R15>30%的患者有66.7%(2/3)发生肝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LD<20的患者有6.45%(2/31)发生肝衰,而MELD>30患者均出现肝衰(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CP A级患者未出现肝功能衰竭。综合以上分析,对于BCLC-B/C期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当ICG R15<20%,CP分级 A级,MELD评分<20时,行TACE治疗较为安全;当ICG R15>30%,MELD评分>30分时,禁忌任何有损肝功能的治疗以免发生肝衰竭;介于两者之间的患者,可先行保肝治疗,待肝功能好转或者肝功能分级降低后再行TACE治疗,以减少术后肝衰的发生。
  • 摘要: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各种急、慢性肝损伤因素反复作用于肝脏所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病理特征是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是肝内细胞之间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相互作用的结果.大量证据表明血液高凝状态对肝纤维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抗凝治疗在抗肝纤维化中的地位及有效性得到普遍认可。但是肝纤维化患者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如: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来指导抗凝药物应用,监测抗凝效果;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及治疗时机也尚无定论。因此,加大本领域的研究,对于提高肝纤维化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2012年Chapel Hill会议将乙肝病毒相关性血管炎归类于可能病因相关性血管炎[1],但缺乏对其诊断及治疗的系统描述。既往对乙肝相关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和肾小球肾炎研究较多,并提出了多种发病机制学说及诊断标准[2,3,4]。1989年北京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座谈会提出了我国HBV-GN的诊断建议[5]。本病例中作者参照此建议进行了乙肝相关性皮肤血管炎的诊断,依据如下:1. 皮肤病灶活检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2. 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3. 排除其他继发性皮肤血管炎4.皮肤标本中乙肝S、C抗原沉淀及HBV-DNA的检出。本例中HBV-C区点突变并Anti-HBcA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提示:皮肤血管炎的发病可能与HBV-C区突变导致的HBcAg结构改变所诱发的免疫复合物沉淀有关。另外,由于未能获取患者的肾穿标本,本例诊断HBV-GN尚证据不足,但已有研究证实IgA肾病是HBV-GN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发病机制可能跟HBV及其免疫复合物诱发的肾小球IgA沉淀有关[6]。乙肝病毒感染、皮肤血管炎及IgA肾病,三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组织、癌旁组织(adjacent normal liver tissue,ANLT)及不同侵袭能力细胞系中极性蛋白AF-6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qRT-PCR)检测AF-6 mRNA在30对癌组织、ANLT和4种细胞系(L02、HepG2、MHCC97-H和HCCLM3)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AF-6 mRNA在93.3%(28/30)的HCC中呈低表达; 正常肝细胞株L02中AF-6 mRNA含量明显高于肝癌细胞株(P <0.05); 高侵袭转移能力的细胞系MHCC97-H及HCCLM3只有极低的AF-6 mRNA表达,且明显低于低侵袭转移能力的细胞系HepG2(P <0.05). 结论:AF-6 mRNA在肝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与高侵袭能力相关,提示AF-6 mRNA在将来可能会成为治疗侵袭性HCC的潜在靶点.
  • 摘要:胰腺周围毗邻大血管及胃、十二指肠、脾脏等,并且位于腹膜后,因此胰腺微创切除术的手术难度大,发展成熟也晚于其他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更新,内窥镜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胰腺手术,微创胰腺外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此我们对微创外科在胰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摘要:本文检测并比较胆系恶性肿瘤患者胆汁、血清中CA19-9、CA125的表达水平发现,胆汁中CA119-9、CA125对胆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指标,且两项联合测定对提高胆系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率更有意义。随着近年来ERCP、PTCD等医疗技术等成熟,胆汁中相关肿瘤标记物对胆系恶性肿瘤高危人群进行普查、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 摘要: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其中包含胆道系统[1,2].多项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患者,多中心的尸体解剖研究也证实肝硬化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为非肝硬化患者的2~3倍.研究表明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胆汁成分改变、胆汁促成核因素、胆囊排空障碍等导致的胆汁易成石性改变有关,同时与年龄、性别、遗传、特殊肝硬化病因等高危因素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血小板重度降低患者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小板降低程度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 三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匹配(P>0.05); 血小板重度降低组术后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所用时间为10天, 较轻度、重度组长; 血小板重度降低组患者术后三天日平均引流量950±279 ml、血红蛋白丢失量46.6±7.4g、住院天数16.0±3.5天, 均大于中度组与轻度组,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血小板重度降低组患者再出血率、Ⅰ/Ⅱ级及Ⅲ/Ⅳ级门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为11.62%、23.26%和4.65%, 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小板重度降低组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3%、88.4%和76.7%, 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重度血小板降低的患者, 通过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 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能是安全可行的.
  • 摘要: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由肝炎继发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也较多,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余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约40 %的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50 %-60 %发生过消化道大出血,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其再出血及发生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的机率明显增高,严重的缩短了肝硬化患者的寿命.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术式有多种,但多年的临床实践显示脾切断流术不仅可以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可以治疗脾功能亢进,并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已成为我国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方法。但是脾切断流术创伤大,术后较易出现创面渗血、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6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奥曲肽在术后减少创面渗血及腹腔积液的效果。
  • 摘要:糖类抗原-125(CA-125)是一个相对分子量为220千道尔顿的大分子聚合糖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体腔上皮细胞表达[1],出生后消失,自发现以来,常被作为卵巢上皮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等的监控指标.但近年研究发现CA-125在非卵巢癌疾病,特别是在肝脏疾病中也有较高程度的表达[2].本文主要就近年来CA-125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CA-125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在肝脏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是,CA-125在某些肝脏疾病中表达升高的原因,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等基础方面的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目前国内外有关CA-125与B-CS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在B-CS方面,CA-125是否可作为判断其复发、加重等的指标,也尚不得知。同时,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肝硬化、腹水,其血清CA-125的表达水平究竟有无差异,同样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黏胆症(Mucobilia)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肝内外胆道积聚大量胶冻样黏液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为反复出现的黄疸、胆道炎症等,偶有发热.黏胆症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辅助检查亦难以明确性质及病变部位,故术前诊断较困难,我们认为改善黏胆症诊疗现状的关键是给予足够的认识及重视,发现类似病例,完善PTCD、ERCP等检查,争取术前明确诊断,根治性手术联合辅助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摘要:脾脏硬化性血管瘤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of spleen,SANT)是一种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少见的的良性肿瘤性病变.其发病原因、机制尚不清楚,相关报道数量较少,几乎全部是会诊病例,由于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认识及报道不足,临床医师、影像学对于该病认识不充分,临床工作中易出现误诊、漏诊.虽然该病的机制、病因学研究目前并不充分,但治疗方式已有初步共识。手术切除治疗效果确切,其预后良好。SANT外科治疗后鲜有复发,迄今为止,尚无文献报道该病复发及转移。如病灶直径较小且不伴有脾脏功能性改变,可暂时观察,增大后再行切除手术治疗。其他位置的恶性肿瘤合并“脾脏占位”时除转移外应考虑SANT可能,可考虑穿刺活检或保守观察治疗,避免不必要手术,减少患者痛苦。目前脾切除手术多在微创下进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治疗该病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手术为该手术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切除脾脏因其视野良好,有较普通腹腔镜更好的操作杆,在手术中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损伤小,术后可及时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如出血、血栓形成发生率。我科收治的该病例手术效果满意,无出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未见异常。
  • 摘要: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是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原纤蛋白基因家族编码的蛋白之一,该家族的蛋白具有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相似的结构域,并且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构成.LTBPs主要是由富含半胱氨酸的上皮样生长因子和8-半胱氨酸重复序列构成。LTBPs主要是由富含半胱氨酸的上皮样生长因子和8-半胱氨酸重复序列构成。近年发现LTBP2在一些恶性肿瘤中有表达,与肿瘤的预后不良相关。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肝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LTBP2的表达,探讨其血清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 摘要:Cochlin蛋白是基因Coch的表达产物,前期研究发现Coch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本实验通过ELISA法分析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Cochlin表达情况,通过研究150例肝细胞肝癌与40例健康人血清发现,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Cochlin平均浓度7ng/μl,健康人血清中Cochlin浓度4ng/μl,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Cochlin浓度与CA-199浓度相关,(偏相关,control:肿瘤大小,相关系数0.49,p<0.01)。通过logestic回归分析发现Cochlin浓度升高是肝功能Child分级增加的危险因素。血清中Cochlin蛋白有望成为肝细胞肝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 摘要:目前,临床上治疗肝恶性肿瘤的方法较多,如: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海扶刀等,其中RFA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RFA术对控制肝脏恶性肿瘤局部进展具有良好的效果,肿瘤的完全消融率受位于大血管旁、病灶的大小和数目的影响,肿瘤的复发率和进展率受病灶数目的影响。
  • 摘要:目的: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提高HIFU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2009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的165例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统计其发生的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处理措施. 结果: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治疗区皮肤软组织损伤(118/165)、肝功能一过性损伤(83/165)、术后低热(81/165)、自限性胸腔积液(42/165)及术区疼痛麻木(33/165);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肋骨骨折(2例)、脏器穿孔损伤(1例)、癌灶破裂出血(1例)及皮肤Ⅱ(5例)、Ⅲ(1例)度烧伤;所有并发症积极治疗后均未引起严重后果. 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严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