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现代

后现代

后现代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05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5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336篇;相关期刊2114种,包括读书、东南传播、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2007年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后现代的相关文献由5776位作者贡献,包括姜奇平、王岳川、陈晓明等。

后现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50 占比:64.4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336 占比:35.52%

总计:9392篇

后现代—发文趋势图

后现代

-研究学者

  • 姜奇平
  • 王岳川
  • 陈晓明
  • 张颐武
  • 陈超
  • 黄秦安
  • 余乃忠
  • 王宁
  • 管宁
  • 邵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耿英华; 陈丽
    • 摘要: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的一股文化思潮,它在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的同时又对其现状进行反思。其表现出的典型文化特征是反传统的宏大和权威、解构与重构文本以及对意义的多元表达,汤浅政明的动画中充满着后现代的表现手法,抽象的符号意指、游戏化的叙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成了他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动画的兼收并蓄和颠覆性的特征。在他的动画世界里,通过人物角色的异化倒逼现实精神境界的提升,基于现实却又反叛于现实,看似随意描绘的想象击破了创作的机枢,构建出一个镜像现实。
    • 王俊斐
    • 摘要: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不断催生着个体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发展的双重诉求,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求的两个向度。在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建构与反思过程中,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命题逐渐展开并直接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现代性矛盾。矛盾的化解需立足后现代语境,厘清个性化与社会化矛盾的生成理路,揭示其中折射出的现代语境下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层对立情绪,进而在“融叠性共识”理念下确证个性化与社会化的互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
    • 蔡诗仪
    • 摘要: 唐·德里罗(Don DeLillo,1936-)被誉为美国后现代四大名作家之一,迄今为止,他已出版小说近二十部,主题覆盖范围较广,从电视、数学到体育、行为艺术等;其中赢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白噪音》(White Noise,1985)是其代表作之一。在三十余年后的今天,这部小说也依然被美国高校视为经典读物。
    • 徐秀明
    • 摘要: 动漫是当代综合性最高的后现代艺术之一,其最主要的创新动力并非资金、技术等外因,而是多元文化互动的内驱力。日、美动漫之所以畅销世界,与其张力十足的文化内涵密切相关:日本动漫产业的各方面,如生产模式、题材类型和形式风格等等,都呈现多元对峙交错发展的形态;美国动漫文化亦多元繁复,内部有动画与漫画、光明与黑暗、理想与现实等奇妙的矛盾统一体。中国动漫要健康发展,强调审美多元取向的后现代美学,是最佳发展路向之一。
    • 沈松华
    • 摘要: 近年来的国产动画创作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方面颇有建树,追光动画的作品非常具有典型性。追光动画分为王微时期的合家欢阶段和之后的成人向阶段,两阶段创作在创作策略与文化特征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前一阶段主要采取传统融入现代的创作策略,呈现出现代性的文化特征;后一阶段主要采取现代融入传统的创作策略,形成一种时空压缩、视觉奇观、文化拼贴的后现代文化美学。
    • 王恩勤; 程炳杰
    • 摘要: 当代我国民族声乐长期受到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西方美声唱法蕴含的西方文化哲学影响和渗透着中国民族声乐美学发展,并形成了美学的现代性范式。我国民族声乐美学的现代性范式主要表现为本质主义美学范式和主体性美学范式,这两种范式带来了我国民族声乐审美的单向度理解。在解构本质主义和主体性美学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构建以人文学科为基础,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沃土,我国民族声乐美学范式才能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真正凸显其独特的话语体系,真正体现其蕴含的文化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从而完成其现代型转向。
    • 周勤如
    • 摘要: 音乐学学科建设中出现的近三十年的“目光投向”争议,从国际和国内大视野看,反映的是被20世纪末输入中国的西方后现代思潮异化了的后现代人类学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学术的“解构”和“重塑”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坚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放眼世界、发展自己的不懈努力。滥觞于19世纪末的经典人类学及其子学科是20世纪发展得最快、应用得最好的人文科学,值得中国音乐学者认真学习和借鉴,取其科学性方法论精髓为我所用,以便超越传统、填补学术“中空”,形成真正能够引领中国音乐研究走向未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几十年来后现代阴霾在中国音乐学术界和教育界所造成的异化影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需要学科带头人主动带头加以清理,而不是以更换口号继续“言说”的方式掩盖自己过去的倾向性错误。
    • 陈彦均
    • 摘要: “后现代”在80年代末的中国文化界显赫一时,但就电影创作而言,“后现代主义文体的自觉实验”却要归功于导演张建亚在90年代的影像制造。张建亚的后现代主义影像具有“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去精英化的精英的双重特点,前者契合于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后者则可以被视为应对“影响的焦虑”的产物,通过翻拍流行漫画的电影创作,后现代社会的价值反思体系在张建亚的作品中获得了相应的表达。
    • 孙晓芳
    • 摘要: 如果你试图用语言来精确地描述什么是即兴的话,就违背了它的媒介本身,因为语言是线性的,而即兴不是。这就是即兴中那些非常真实的可以理解的过程,没有必要用语言来准确描述的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西方后现代运动以来,在不同的表演艺术中,即兴都有参与,并已然确立了不可被轻的地位。
    • 丁凡; 伍江
    • 摘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美学形式,与建筑和城市规划建立了十分显著的关联。文章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空间观的具体内涵,在后现代时期,空间更多地是与社会学和人文学相关联,并指出后现代城市研究中文化意义的逐渐凸显。文章以水岸空间规划转型作为典型样本,重新阐释了在后现代时期去工业化的城市更新语境中文化的新内涵,以期为新时期城市空间的更新研究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与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