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26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521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桂海论丛、江汉论坛、南方经济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年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博士后学术论坛、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地租理论的相关文献由31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治平、李善明、潘永强等。

地租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0 占比:4.4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5521 占比:95.40%

总计:5787篇

地租理论—发文趋势图

地租理论

-研究学者

  • 周治平
  • 李善明
  • 潘永强
  • 于俊文
  • 俞兴祥
  • 周媛
  • 孙仲连
  • 宗平
  • 张跃庆
  • 徐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景娜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是民国时期二五减租运动的开始与结束。江苏地区是二五减租的始发地之一,为了研究该时期耕地面积的变化原因,本文首先整合了该时期江苏省无锡市十一个村庄的农业经济史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向量自回归。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在1927-1936年间,无锡市地租率变化是实际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农民工进城务工是实际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两者对实际耕地面积均呈现负相关作用。
    • 朱富强
    • 摘要: 托马斯·马尔萨斯(T.Malthus,1766—1834)是英国第一位政治经济学教授,第一个主持东印度学院中的一个历史、政治、商业与财政的讲座,被认为是最早也是他那个时代唯一的专业经济学家,在人口增长、价值理论、地租理论、收益递减以及有效需求等方面都做出很大贡献。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马尔萨斯在1798年以匿名方式发表的《人口原理》。
    • 张玮航; 谢元态
    • 摘要: 首先说明问题的提出及本主题的研究意义。然后重点论证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划时代意义:厘清了地租与利润的关系,首次科学揭示了地租的本质是超额利润;丰富和发展了级差地租理论,首次科学构建了级差地租理论体系;创立了绝对地租理论,从而首次完善了地租理论体系;全面而科学地研究“垄断地租”,从而扩展了“地租”概念的外延;界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首次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最后指出马克思地租理论对于我国当前实行的土地“三权分置”以优化农地流转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刘姝池
    • 摘要: 亚当·斯密《国富论》对经济学各方面理论的发展都起着奠基的作用.在精读《国富论》第十一章论地租部分之后,从地租出现的原因、提供地租的产品、改良对地租的影响这三方面,对斯密的地租理论体系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斯密在这部分论证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最后以后续发展出的大卫·李嘉图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观点为例,阐明斯密的地租理论为后续经济学发展带来的科学意义.
    • 朱道林; 李瑶瑶; 张立新
    • 摘要: 研究目的:论证土地价格的本质及来源,凝练土地经济学规律.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出现土地私人占有以后就出现了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是土地占有或放弃占有的对价;土地价格是土地利用能力的标尺,是土地财产价值量的经济表征;土地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土地价格变化的特殊性;土地价格最终取决于土地利用能力,土地价格是其预期收益的购买价格.研究结论:土地价格最终来源于土地产出品价格,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认识和解决土地经济问题.
    • 刘萌芽; 刘升学
    • 摘要: 地租又称土地要素收入,与其他要素(劳动力、知识产权、资本、信息、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收入共同构成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加上折旧构成GDP。广义的土地要素收入除了地租外还要加上土地化的资本的折旧。农民是依靠土地谋生的人口,如果土地的应有收益——地租受到"剥夺",农民贫困就成为大概率事件。比如,土地产权不完整、农产品定价出现问题、农业区域分工发育不良、报酬递增条件不全.
    • 李长春; 徐琬儿
    • 摘要: 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都来源于古典地租理论.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地租理论,其方法论、理论立场与古典地租理论截然不同,但分析技术、基本理论模型方面有较大的相似性,而在理论内容、理论结构等方面则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地租理论模型;现代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继承了古典地租理论绝大部分内容,并将它用于解释“经济租”、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生产决策、生产者剩余等经济现象.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抛弃了古典地租理论中关于阶级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分析.
    • 周媛
    • 摘要: 根据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地租分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并且存在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种形式.地租理论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三权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使用权不稳定,经营权流转机制亟待完善的问题.因此,未来的改革应着眼于确定产权关系、规范经营权流转过程、充分保障农民权益、推广大规模和集约化管理模武,支持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 罗玉辉; 朱鹏华
    • 摘要: 21世纪以来,中国"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制度问题。好的土地制度能够带来农村的繁荣和农业的兴旺,为此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调整与完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土地确权""三权分置"等政策保障来服务于农村土地流转。但是,如何在土地流转中既能实现效率,又能维护公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当前国情土地流转的地租价格模型,并对模型中不同种类的地租如何分配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农村土地的流转工作。
    • 周媛
    • 摘要: 根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地租分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并且存在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种形式。地租理论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三权改革的方向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土地产权主体不明、使用权不稳定、经营权流转机制有待完善问题。因此,未来改革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确定产权关系;规范经营权流转过程,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支撑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