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法律、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6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16944篇;相关期刊999种,包括江汉论坛、经济研究参考、乡镇论坛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庆祝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开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2011年湖南科技论坛——国土资源分论坛等;土地所有权的相关文献由226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征、李凤章、束世澂等。

土地所有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6 占比:11.63%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28%

专利文献>

论文:16944 占比:88.09%

总计:19234篇

土地所有权—发文趋势图

土地所有权

-研究学者

  • 陈征
  • 李凤章
  • 束世澂
  • 于俊文
  • 殷琳
  • 周治平
  • 姜爱林
  • 王万茂
  • 石成林
  • 臧俊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昌明
    • 摘要: 土地证,是土地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法律依据。历史上又称为地契,是买卖土地双方所订立的契约。早在宋代,土地证的雏形就已经出现,名叫“地符”。“地符”的颁发,是代表国家管理土地和进行权属认定的重要措施,是中国最早的土地证。到明代,土地证已经正式成为一种法律保障形式,但种类较多,名称各异。直至清朝、土地证依然还没有统一的称谓,分别叫粮单、印照、田号等。
    • 常文爽; 裴兆斌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土地政策的不断变革,土地利用所带来的价值不断凸显,加之大量历史遗留的土地争议悬而未决,有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有时争议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这便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争议处理成为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要从分析争议产生的原因入手,着重解决土地行政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土地争议处理机制运行不畅、土地争议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具体等问题。我们一方面要规范土地行政管理,注重土地争议调解化解,将土地争议消灭于萌芽之中,减少社会矛盾产生。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土地争议处理程序,做到深入实地调查,严格遵守审查程序,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从而保障土地争议得到合理合法处理,达到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 沈振江; 滕潇; 方国安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体系的梳理,明确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划定以及管理的法规依据,考察日本如何通过法律体系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统筹、规划、利用与管理,并获得开发许可。根据日本《国土利用规划法》第9条,都道府县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规划,将国土分为城市地域、农业地域、森林地域、自然公园地域及自然环境保护地域五大地域,即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分类,这是用途管制的基础,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分类是规划行为,也是国家的公共行为,规划主体是政府,政府依据国土资源与相关法规进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划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本质是追求公共福祉,在土地财产权和国土利用的公共性基础上,确保国民健康的生活环境,坚持国土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日本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体系由《国土利用规划法》和个别法(五大地域类型法律)构成,规定了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主法与个别法叠加的综合管理体系。用途管制是依法进行的制度化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法律及规划对国土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
    • 罗鲜荣; 吴珊珊
    • 摘要: 该研究旨在揭示旅游发展引导乡村社区生计变迁的过程,采用了案例研究方法,以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景区内外三个社区为例,分析了丹霞山旅游发展过程对本地社区居民生计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丹霞山景区内外三个社区均因当地旅游发展改变了其原有的生产方式,相比于景区外的青湖塘村,位于丹霞山山门内核心景区附近的瑶塘村和断石村较早便受益于旅游发展,且受益程度相对较高。同时,丹霞山景区山门内外社区村民的土地所有权因旅游发展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过程,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其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的方式与程度。该研究呈现了旅游影响伴随着与核心旅游资源距离增加而削弱的递减效应。
    • 易丽娅
    • 摘要: 本文循着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属演变的主线,系统清晰地展现政策演变的历史脉络,深入考察政策制定的动因、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总结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基本特点和经验,以求裨益于奋勇激荡的农村改革实践。
    • 陈小君; 周崇聪
    • 摘要: 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制度,在历史演进和法规范中,经历了从明确到模糊的变化。明晰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能够保障集体经济有效运行,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表现为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行使土地所有权的规则运行之漏洞、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集体关系表达逻辑的不周延等问题。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历史理性和规范理性的回归。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需要以集体土地作为资产构成以符合法人的成立条件,并能够通过法人的特别责任规避集体土地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其成员权益的主体依托,才能最终实现成员土地用益、收益分配、权利救济和意思表达等权益。
    • 于凤瑞
    • 摘要: 集体土地立体利用中权利冲突频现,亟需明确其土地空间权利配置规则。集体土地上下空间归集体所有,但权利行使有其限度,应根据权利人预期、空间可支配性与公益因素综合确定,并由需用者对限制的正当性承担论证义务。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分层设立,因公益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空间,采用征收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方式。这种立体化权利配置路径,能够提高土地公有制条件下空间权利配置适应性,促使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 谭志琴
    • 摘要: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土地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迫切需要在城市化的范畴内解决土地问题,例如城市的财产土地、土地流通、对城市发展的限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尽量减少农业用地的损失以及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权利。改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所有权,包括农村地区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可以保护农民的实际利益。
    • 刘国先
    • 摘要: 一、"三权分置"制度的固化自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三权分置"后,理论界对"三权"如何"分置"产生了争议:有的学者主张"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有的学者主张"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的"分置",还有的学者主张"所有权+资格权+承包经营权"的"分置"等。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的模式后,又有学者指出新《农村土地承包法》实际上"存在着‘四权’: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①。
    • 黄有丽
    • 摘要: 矿产是人类工业文明延续及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物质,从定义上说,泛指地下及地表一切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例如煤炭、金属、岩石、可燃有机物等。从性质上说,矿产属于典型的不可再生性能源,我国虽然矿产类型丰富、部分矿产储量巨大,但仍然要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强保护的同时进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法》是我国矿业勘测、开发、利用、保护等一系列工作的基本法律制度,其中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具有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国务院负责行使矿产资源所有权,且所有权不因矿产资源所依附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发生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