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垂直风切变

垂直风切变

垂直风切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821597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广东气象、干旱气象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九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等;垂直风切变的相关文献由8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小兰、陈军、俞小鼎等。

垂直风切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21597 占比:99.97%

总计:821881篇

垂直风切变—发文趋势图

垂直风切变

-研究学者

  • 李小兰
  • 陈军
  • 俞小鼎
  • 刘瑾
  • 方标
  • 滕林
  • 吴蓁
  • 喻义军
  • 席世平
  • 杨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华实; 马智; 黄秋丰; 陆小晓; 农明哲
    • 摘要: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广西天等县2019年“5·28”极端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成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此次极端强降水在强盛的南亚高压反气旋辐散中心区域以及高空槽加深东移引导低层低涡和辐合切变线缓慢南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高层强劲的抽吸作用与地面暖低压发展相耦合,有利于地面倒槽锋生,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长时间维持,触发中尺度对流;湿层较厚,LCL较低,中层有弱干层,垂直温差大,0~6km垂直风切变较小,CAPE较之前有所增大,层结处于不稳定为对流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佳的环境条件。低层等假相当位温线密集,呈现出明显的能量锋,锋区随高度上升向北倾斜,偏南和东南气流源源不断补充,形成强水汽辐合,且沿锋面爬升,加上地形抬升作用,降水效率增大,产生强烈降水。
    • 李瑞; 高帆; 尹承美; 胡鹏; 褚颖佳
    • 摘要: 利用新一代GPM IMERG卫星遥感反演降水数据产品以及NCEP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海(陆)-气界面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对超强台风“利奇马”(1909)强度变化和降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19年8月4日14:00至9日02:00,显著减弱的环境垂直风切变、SST为29.6~30.4°C的海域为“利奇马”提供的感热和大量潜热以及“利奇马”环流东侧极为强盛的偏南风低空急流向其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使“利奇马”强度呈显著增强的趋势。2019年8月9日08:00至13日08:00,随着“利奇马”逐渐靠近陆地并登陆,显著增强的垂直风切变、“利奇马”从海洋(陆地)获得的潜热显著减小并且同时失去感热、“利奇马”环流东侧偏南风低空急流的显著减弱、对流层中低层干冷空气侵入“利奇马”环流以及“利奇马”登陆后受到陆面摩擦,使“利奇马”强度显著减弱。②当“利奇马”处于中等强度以上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时(垂直风切变≥5 m/s),无论其移动缓慢(移速<5 m/s),还是移动快速(移速≥5 m/s),垂直风切变对其内(距台风中心100 km半径范围)、外雨带(距台风中心100~300 km半径范围)上的降水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利奇马”内、外雨带上的强降水均位于顺垂直风切变方向及其左侧。当“利奇马”处于较弱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时(垂直风切变<5 m/s),无论其移动缓慢,还是移动快速,内雨带上的降水分布由垂直风切变和“利奇马”移动共同决定,强降水分别出现在顺垂直风切变方向及其左侧以及移动的前方,而外雨带上的降水分布由垂直风切变起主导作用,即强降水位于顺垂直风切变方向。总的来看,与“利奇马”移动速度和方向相比,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利奇马”内、外雨带上降水非对称分布的影响要重要得多。
    • 张琪; 吴彩霞; 李超; 丁峥臻
    • 摘要: 运用自动站数据、Micaps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南通市2013年9月13日强对流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雷达卫星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槽前类强对流天气,高层强辐散场对低层的抽吸作用,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地面辐合线触发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各物理量指数均指示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此次过程中垂直风切变较强,利于大风和冰雹的发生;强回波长时间在本地维持,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的产生;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对雷雨大风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过程中激增,有利于冰雹产生。
    • 汤兴芝; 俞小鼎; 熊秋芬; 王秀明; 王文玉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一次罕见的鄂西南冬季强冰雹(直径1~3 cm)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冰雹产生在上干冷、下暖湿,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背景下,地面中尺度辐合和“喇叭口”的有利地形,给冷锋前暖区对流性天气提供了触发机制;地面冷锋南下伴随的垂直风切变增强有利于已经生成的对流风暴的维持和加强。强冰雹分别由孤立的超级单体和超级单体复合体(多单体结构中含有占支配地位的超级单体)产生。比较而言,孤立的超级单体发展更为高大,持续时间更长。风暴具有中气旋、高悬的强回波、低层入流、弱回波区与回波悬垂、中层径向辐合、风暴顶强辐散等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及其密度分别较长时间维持在35 kg·m^(-2)和4 g·m^(-3)以上的冬季高值;新一代天气雷达冰雹探测算法输出的冰雹指数产品预测到高概率的强冰雹。此次过程出现在冬末,虽然对流出现之后呈现出典型的风暴结构,可以提前10~30 min做出强冰雹的临近预警,但对于对流出现之前的提前数小时的强冰雹短时潜势预报而言,常用做判断强降雹潜势的探空特征(包括对流有效位能、0~6 km垂直风切变以及融化层高度)关键参数值非常不典型,会误导预报员忽视冰雹潜势的判断,预报员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进行强对流天气潜势分析时,需要格外慎重和深入分析,才能得到正确预报结果。
    • 朱男男; 左涛; 苏杭
    • 摘要: 利用FY-4水汽云图、NCEP/FNL资料、自动站资料和ERA-Interim海温资料,分析入海增强台风“摩羯”(1814)和入海减弱台风“利奇马”(1909)经过渤海强度变化特征。结论如下:台风“摩羯”中心入海增强过程伴随着中高层冷空气侵入,冷空气深入“摩羯”云系中心,台风强度减弱并逐渐消亡。台风“利奇马”入海前冷空气已经侵入台风中心,台风入海后强度减弱,暖心结构变得不对称,低层有清晰的斜压特征。“摩羯”入海前渤海上空为强辐散区,“利奇马”入海前渤海上空为弱辐合场,北上前进方向出现高空辐散有利于台风加强。台风登陆前垂直风切变与台风强度反位相分布,北上后台风垂直风切变与台风强度同位相分布。“摩羯”入海后水汽通道出现断裂,其入海增强更多依赖于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利奇马”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源于自身环流的贡献。台风“摩羯”入海后潜热加热率激增,“利奇马”低层维持弱潜热加热直至台风消亡。
    • 柳龙生; 许映龙
    • 摘要: 利用1979—2018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的热带气旋数据和ERA-Interim提供的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印度洋秋季超级气旋风暴的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998年以后,北印度洋秋季生成的超级气旋风暴数目显著增多;1999—2018年北印度洋平均最大潜在强度指数高于1979—1998年;与1979—1998年相比,1999—2018年更高的平均海面温度和海洋热含量为超级气旋风暴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更弱的垂直风切变、更强的水汽通量和低层气旋性涡度输送促进了热带风暴强度的持续增长。
    • 胡萍; 刘玉林; 杨群; 聂云; 张李娟; 冉仙果
    • 摘要: 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贵州铜仁2019年2月17日(简称“02·17”过程)和2月20日(简称“02·20”过程)两次冷锋后部的高架雷暴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补充加强影响,亦受700 hPa西南急流脉动导致风速辐合触发释放不稳定能量影响。(2)逆温层“上干冷、下暖湿”的温湿层结、850-700 hPa强垂直风切变及700-500 hPa较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对流层中低层强比湿平流为两次过程提供了水汽、动力、热力及不稳定条件。(3)两次过程均出现强雷暴并伴有降水,但“02·17”过程湿层深厚、云顶温度低、热力不稳定层结更强、水汽辐合高度也较高,所以在午后到傍晚时段出现了雷暴并伴有冰粒或霰,夜间时段由于湿层高度的进一步抬升及低层气温的下降,所以产生了雨夹雪或雪,地势高处产生了冻雨;“02·20”过程逆温强度强、干层厚度大、湿层浅薄、云顶温度较高,受冷空气扰动的强度大,所以出现强闪电并伴有弱降水。
    • 王志超; 丁和悦; 王亚婷; 常适
    • 摘要: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6月25日发生在冀中地区的一次致灾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多角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东蒙冷涡底部大风核携带冷空气东移,与低层暖温度脊和高湿区叠加,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大气不稳定层结,具备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潜势。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加强和发展,适宜的0°层和-20°层高度,符合华北地区降雹高度指标。高空冷涡东南象限的低层切变线附近由于热力和动力的共同作用触发了午后的对流性天气。低层偏南风气流作为入流气流为对流云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保障了对流活动的长时间维持。
    • 刘瑾; 王丛梅; 胡志群; 李芷霞; 刘笑; 李国翠; 杨洋
    • 摘要: 对2020年6月25日河北南部从保定涞源到沧州东光的超级单体雹暴环境条件、雷达观测及风场反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超级单体雹暴是在水平对流卷上触发起来并经过不断加强形成的。(2)超级单体雹暴长时间处于中等到强的基本顺时针旋转环境风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中气旋维持时间超过3 h以及较强冷池作用,是本次超级单体雹暴维持长生命史的可能原因。(3)对流单体VIL持续7 h基本维持在55~80 kg·m^(2)区间,与单体移动路径上降雹时段一致,超过4 h持续出现三体散射长钉或旁瓣回波特征,与本次过程中灾情调查和气象站观测到的大冰雹时间段基本一致,对大冰雹有较好指示意义。(4)超级单体雹暴出现钩状回波(低层)、回波悬垂“穹隆”结构、风暴顶辐散、ZDR柱和KDP柱等特征。“穹隆”顶部为65 dBz以上反射率因子,该处风场以垂直上升为主,水平风分量较弱,呈现出“穴道-零域”结构,利于大冰雹增长。超级单体垂直速度随高度增大,利于中气旋形成和维持。
    • 蒙军; 徐良军; 吴哲红; 曾妮; 王冉熙
    • 摘要: 利用2017年—2018年安顺城区4个空气质量监测点逐小时监测数据、安顺国家基本气象站地面逐小时观测数据、NECP1*1逐6小时再分析数据等分析了2017年—2018年安顺城区8次连续2天PM_(2.5)空气污染期间PM_(2.5)浓度与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大气层结条件等的关系及造成空气污染的气象成因,结果表明:(1)安顺城区连续2天的PM_(2.5)空气污染大都出现在秋冬季,且出现空气污染期间无降水或降水很弱;(2)逆温层强度越强,厚度越厚,就越有利于PM_(2.5)浓度的增加,如果逆温持续时间长,PM_(2.5)维持高浓度的时间也会增长,从而导致空气污染;(3)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0~3 km垂直风切变、0~6 km垂直风切变与PM_(2.5)浓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且PM_(2.5)的浓度和垂直风切变呈正相关;(4)整层大气温度上升时有利于PM_(2.5)的扩散,700 hPa以下风速小于4 m/s时有利于PM_(2.5)的积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