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合树脂

复合树脂

复合树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719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化学工业、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1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718755篇;相关期刊460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口腔材料器械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37届全国聚氯乙烯行业技术年会暨“宁夏新龙蓝天杯”论文交流会、第36届全国聚氯乙烯行业技术年会暨“新中化工杯”论文交流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4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等;复合树脂的相关文献由456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美芳、王瑞莉、朱松等。

复合树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1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18755 占比:99.77%

总计:720386篇

复合树脂—发文趋势图

复合树脂

-研究学者

  • 朱美芳
  • 王瑞莉
  • 朱松
  • 陈吉华
  • 岛昌臣
  • 名木野俊文
  • 张文云
  • 张磊
  • 浜边理史
  • 赵信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姝宏; 陈虹西; 周利平; 杨倩; 谢翠柳
    • 摘要: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过氧化脲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同处理方法,将120颗人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为12组(n=10);W组(无漂白+去离子水)、Wa组(无漂白+去离子水+老化)、WT1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1 min)、WT1a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1 min+老化)、WT2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5 min)、WT2a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5 min+老化)、C组(过氧化脲+去离子水)、Ca组(过氧化脲+去离子水+老化)、CT1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1 min)、CT1a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1 min+老化)、CT2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5 min)、CT2a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5 min+老化);上述各组在即刻或冷热循环老化后,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微观形貌和纳米渗漏。结果CT1组经原花青素处理1 min(P<0.001)和CT2组经原花青素处理5 min(P<0.001)的漂白即刻组粘接强度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T1与CT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冷热循环处理后各组粘接强度均下降,W与Wa(P<0.001)、C与Ca(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T1与CT1a(P=0.052)、CT2与CT2a(P=0.05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漂白”(P<0.001)、“老化”(P<0.001)、“原花青素”(P<0.001)主效应和二阶交互效应“漂白*原花青素”(P=0.008)、“漂白*老化”(P=0.024)、“老化*原花青素”(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示即刻组C、CT1和CT2组混合层欠清晰,老化组Ca、CT1a和CT2a组混合层局部破坏崩解,背散射模式下Ca组混合层存在大量硝酸银颗粒,CT1a、CT2a组混合层残留银离子减少。结论5%原花青素预处理1 min即可提高过氧化脲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的即刻粘接强度并改善粘接耐久性。
    • 徐凯; 赖光云; 汪俊
    • 摘要: 目的 探究酸蚀处理对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剂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140颗离体牙的颊、舌侧分别制备标准V类洞,进行复合树脂充填后随机分为7组(n=20):不作表面封闭(C组);不酸蚀,Permaseal封闭(P0组);15 s酸蚀+Permaseal封闭(P15组);30s酸蚀+Permaseal封闭(P30组);不酸蚀,G-coat封闭(G0组);15 s酸蚀+G-coat封闭(G15组)及30 s酸蚀+G-coat封闭(G30组)。每组中10颗离体牙进行冷热循环老化处理(5 ~ 55°C,1 000次循环,停留时间30 s),另10颗在生理盐水中浸泡24 h后直接进行微渗漏评价。以染料渗入法评价微渗漏程度。结果 任何条件下,P0组、P15组、P30组的组间比较冠方微渗漏等级无显著性升高或降低(P>0.05);冷热循环条件下,P30组较P0组龈方微渗漏等级显著升高(P<0.05),G0组、G15组较G30组冠方微渗漏等级显著降低(P<0.05),G0组较G30组龈方微渗漏等级显著降低(P<0.05)。结论 (1)酸蚀处理对G-coat的封闭效果有显著影响,不作酸蚀处理可获得最佳封闭效果。(2)酸蚀处理对Permaseal在充填体冠方的封闭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对龈方的封闭效果有显著影响,延长酸蚀时间,龈方封闭效果有下降趋势。
    • 王帅; 李珍; 冯靳秋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修复方式全瓷预成冠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大面积缺损的乳磨牙120颗,将其随机分成A、B、C 3组。A组选用复合树脂修复,B组选用全瓷预成冠修复,C组选用金属预成冠修复。比较3组患牙6个月、12个月的修复成功率。结果 A、B、C 3组间6个月修复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12个月修复成功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全瓷预成冠和金属预成冠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显著,远期修复成功率高于复合树脂修复,且能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 摘要: 提高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生产效率的方法:CN113980161A//赵国斌(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公开日期:2022-01-28涉及一种提高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生产效率的方法。先向反应釜中添加纳米粒子乳胶、pH值调节剂、氯乙烯和去离子水,搅拌混匀后,再向反应釜中添加分散剂和引发剂,在一定压力与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氯乙烯复合树脂。本发明工艺简单,投料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与现有工艺相比,本发明得到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有同等的抗冲击性、拉伸强度和增塑效果,能有效解决现有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黏釜问题。
    • 高淑美
    •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桩与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冠在根管治疗后磨牙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东港市口腔病医院收治的90例根管治疗后磨牙楔状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金属桩核结合金属烤瓷冠修复,试验组采用纤维桩与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冠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修复前及修复后6个月的牙周健康情况。结果修复后6个月,试验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及牙周探诊深度(PD)均低于修复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根管治疗后磨牙楔状缺损患者纤维桩与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冠修复可提高修复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
    • 刘龙帅; 王路明; 高佳伟; 王涵; 谭佳; 田梓辰; 左艳萍
    • 摘要: 目的通过合成锶掺杂纳米生物活性玻璃(SrNBG)并将其加入复合树脂进行改性,研究SrNBG改性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方法采用溶胶-凝胶十二胺法合成纳米生物活性玻璃(NBG)及3种不同锶掺杂比的SrNBG,通过体外羟基磷灰石(HA)活性测试得到最为合适的锶掺杂比,再将其分别以质量占比5%、10%、15%替换复合树脂中的无机填料,制成3种改性复合树脂,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以未采用SrNBG替换的复合树脂作为对照组,利用电子万能实验机进行机械性能测定。结果溶胶-凝胶十二胺法合成的SrNBG呈现出较为规则且直径约200 nm的球形颗粒,分散性较好。当SrNBG中锶掺杂比为5 mol%和10 mol%时,复合树脂均呈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SrNBG改性复合树脂实验组中,SrNBG替换质量占比为5%和10%的机械性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SrNBG替换质量占比为15%时,径向拉伸强度(DTS)和挠曲强度(F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溶胶-凝胶十二胺法合成的SrNBG粒径大小较均匀,分散性良好且生物活性优异。SrNBG替换质量占比为10%对改性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无影响。
    • 张静怡; 李丹薇; 孙宇; 雷雅燕; 刘涛; 龚瑜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口腔修复材料复合树脂、复合体对成骨细胞毒性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探索修复牙根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建立小鼠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体外成骨诱导实验模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检测、划痕实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比较两种材料对MC3T3-E1细胞的生物学影响。结果MC3T3-E1细胞在两种材料上黏附良好;复合树脂浸提液对MC3T3-E1表现出稍高的细胞毒性,但其可促进细胞迁移,上调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Ⅰ型胶原蛋白(COL-1)mRNA的表达,而复合体浸提液显著抑制了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轻微的细胞毒性并不会显著影响成骨细胞黏附生长于复合树脂和复合体材料上,两种生物材料不会影响成骨细胞的正常分化,初步体现了骨性替代材料的基本性能。
    • 王路明; 曹潇; 仵琳悦; 李蕴聪; 雷波; 牛林
    • 摘要: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掺锌活性玻璃纳米颗粒(Zn@BGN)并利用其对复合树脂进行改性,研究Zn@BGN对改性复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3种不同掺锌比例的Zn@BGN,通过体外生物活性实验筛选适宜的掺锌比例。将Zn@BGN分别以质量分数为10%、15%、20%的添加比例制备3组改性复合树脂实验组,以未改性复合树脂作为对照组,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及显微硬度仪测试挠曲强度(FS)、径向拉伸强度(DTS)、压缩强度和维氏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的Zn@BGN呈现为较规则的直径约150 nm的球形颗粒,单分散性良好。当Zn@BGN中掺锌质量分数为1.6%时,生物活性良好。3组改性复合树脂实验组中,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10%和15%时,与对照组相比,力学性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FS和D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胶-凝胶模板法可制备出粒径大小均匀、单分散性良好且生物活性优异的Zn@BGN。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不受影响。
    • 张维芳; 王志荣; 沈姗姗; 黄健
    • 摘要: 通过微乳化技术制备了均匀分散的纳米碳酸钙乳液,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两种纳米CaCO_(3)/PVC复合树脂,并与空白树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倒加料工艺制备的纳米CaCO_(3)/PVC复合树脂性能更优。
    • 余帆; 吕长海; 马雪婷; 伏丽林; 饶南荃; 刘波
    • 摘要: 目的:应用数字化口内扫描仪,比较室温及预热60°C3M Z350 XT通用树脂充填不同宽度窝洞后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情况。方法:51颗离体恒磨牙截去牙根,牙冠自近远中向剖开,颊、舌/腭侧面各形成一牙片,随机分为6组(n=17),根据分组在颊、舌/腭面牙片上制备不同宽度的“L”形窝洞以模拟复杂窝沟[洞长(4.0±0.5)mm,洞深2 mm,洞宽分别为1 mm、1.6 mm、2 mm],窝洞制备前于车针上做标记,以控制洞深,制备中及制备完成后采用相应车针衡量窝洞宽度及长度,随后TRIOS数字化扫描仪测量窝洞三维,选取合格样本。分组如下:A1、A2、A3组(室温Z350 XT通用树脂分别充填1 mm、1.6 mm、2 mm宽的窝洞);B1、B2、B3组(预热60°CZ350 XT通用树脂分别充填1 mm、1.6 mm、2 mm宽的窝洞)。6组样本充填后进行冷热循环,每组随机抽取16个样本经1%亚甲基蓝溶液染色后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两个不同位点的染料渗漏程度,其余样本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相同洞宽的室温组与预热组之间的窝洞宽度、长度及洞深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充填1 mm宽度的窝洞时,预热组与室温组的微渗漏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充填1.6 mm宽度的窝洞时,预热组在位点1、位点2的微渗漏程度均低于室温组(P0.05),而在位点2的微渗漏程度低于室温组(P<0.05)。SEM观察可见在充填1.6 mm及2 mm宽度的窝洞时,预热组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粘接界面较室温组更加紧密。结论:(1)数字化口内扫描应用于测量窝洞三维尺寸有一定优势;(2)预热技术可减小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3)对于2 mm及以下宽度的窝沟龋而言,预热至60°C的Z350 XT通用树脂更适合充填1.6~2 mm宽度的窝洞,尤其对走形复杂的窝洞更占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