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排泵

外排泵

外排泵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76117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中国中医急症、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全国病原细菌学术研讨会等;外排泵的相关文献由775位作者贡献,包括祁伟、宋诗铎、吴俊伟等。

外排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6117 占比:99.88%

总计:176332篇

外排泵—发文趋势图

外排泵

-研究学者

  • 祁伟
  • 宋诗铎
  • 吴俊伟
  • 孙二琳
  • 马淑涛
  • 曾杨梅
  • 王玉宝
  • 韩燕
  • 刘晴晴
  • 张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盼飞; 余九峰; 周素芹
    •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科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外排泵基因携带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老年科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85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adeB、adeG和adeJ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100.0%,对米诺环素(29.4%)、头孢哌酮-舒巴坦(35.3%)、阿米卡星(38.8%)和庆大霉素(41.2%)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0%,其中多重耐药菌为49株(占57.6%)。PCR结果显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eB、adeG和adeJ外排泵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3.5%、77.6%和71.4%,高于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较严峻,其多重耐药与携带adeB、adeG和adeJ基因相关。
    • 江培涛; 吴钧; 方敏; 马超; 李琛泽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中外排泵OqxAB、AcrAB和QepA介导的左氧氟沙星(LVX)耐药机制。方法选择分离自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的106株KP(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K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随机选择24株对LVX耐药的KP作为试验组,27株LVX非耐药的KP作为对照组。采用羰基氰氯苯腙泵抑制法检测KP的外排泵表型,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外排泵OqxAB、AcrAB和QepA相应表达基因OqxA、acrB和QepA的表达水平,采用常规PCR及测序检测acrR基因突变。分析两组KP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LVX最低抑菌浓度(MIC)与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间的关联性,以及两组KP外排泵表型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KP外排泵表型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P外排泵基因OqxA、Qep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rB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排泵是介导KP对LVX耐药的机制之一,AcrAB在外排泵介导KP对LVX耐药中具有明显作用;OqxAB和QepA虽广泛分布于KP中,但并不是介导KP对LVX耐药的主要机制。
    • 刘雪松; 张艳; 王爽; 杨旭东; 朱庆贺; 陈曦; 薛沾枚; 王洪宝; 史同瑞
    • 摘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周边牛场发生了犊牛腹泻情况,通过检测发现致病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纸片法药敏试验发现这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极为耐药,通过PCR探究其携带的耐药基因,发现其携带tetK耐药基因。表明该株大肠杆菌通过tetK基因编码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外排泵,将四环素类药物排出体外,保护细菌核糖体,从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 解雨飞; 周培茹; 华红; 刘晓松
    • 摘要: 念珠菌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之一,好发于老年人群、癌症化疗、移植术后、HIV感染等免疫低下人群。研究显示,患有恶性肿瘤及接受过手术的老年患者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患病率分别可达73.7%及74.1%[1]。而HIV感染患者中口咽念珠菌病的患病率可高达79.4%[2]。此外,随着体内置管及心脏瓣膜等植入性生物材料的广泛应用,由生物膜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也日趋增多,并可导致40%~60%的高死亡率[3]。
    • 张春菁; 谢宗会; 万成杰; 杨再昌
    • 摘要: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随着多药耐药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结核病的治疗变得更为艰难。近年来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外排泵是其耐药的原因之一,现已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结合盒超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ABC)、耐受小节分裂区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division,RND)和小耐多药性家族(small multidrug resistance,SMR)外排泵。但是人们对结核分枝杆菌外排泵介导的耐药现象认识不足,仍缺乏从新药发现角度研发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本文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ABC、MFS、RND和SMR外排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杨偲睿; 任彪; 彭显; 徐欣
    • 摘要: 白色念珠菌是侵袭性真菌中最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唑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之一,长期广泛使用导致耐药性增加。针对抗真菌药物种类的缺乏,药物联用不仅降低单一药物剂量,同时降低药物毒性,已成为当前防治药物耐药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探讨了药物外排、生物膜形成、钙调磷酸酶及热休克蛋白等白色念珠菌常见的耐药机制,对目前联合用药物逆转白色念珠菌唑类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未来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的可能靶点。
    • 张蕊; 于丹; 李东; 徐金彪; 时坤; 李健明; 宗颖; 曾范利
    • 摘要: 结核病(TB)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慢性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野生及家养动物中感染现象普遍存在,而对于饲养动物,欧美等发达国家以扑杀淘汰为主要防控措施,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以抗生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淘汰为辅的防控措施,但结核分支杆菌在长期的高浓度药物环境中会出现耐药现象,不仅没有有效的防治结核,而且加重结核分支杆菌对社会的危害性。目前已有30%~75%的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仍未能被治愈,而对于动物耐药性结核分支杆菌的危害更是无法估量。防治耐药性结核杆菌已成为研究分支杆菌主要的研究重点之一。而外排泵作为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排泵在参与菌体生理代谢的同时,对保护菌体阻止药物进入也至关重要,深入研究有助于靶向药物和外排泵抑制剂的研发,目前已研究鉴定的外排泵家族主要有4大区域,论文主要围绕外排泵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最新研究,阐述外排泵与耐药的相关性,为耐药结核靶向性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及参考。
    • 华炜聪; 邓在春; 张筠; 朱丹萍; 陈众博
    • 摘要: 耐多药肠杆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AcrAB-TolC外排泵的过量表达是引起肠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主要由周质融合蛋白AcrA、外膜通道蛋白TolC和药物质子转运子AcrB构成,受整体调控因子、局部调控因子以及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调节.对AcrAB-TolC外排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相关耐药本质,还有助于研制有临床意义的外排泵抑制剂(EPIs),为解决肠杆菌多重耐药问题提供新思路.本文对AcrAB-TolC外排泵的结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闫向龙; 石艳春; 郑源强; 孙瑶; 孙颖; 栾艳淼
    • 摘要: 大肠埃希菌的主动外排系统是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机制.外排泵是将抗生素泵出体外的特定蛋白,通常细菌的外排泵系统可以排出不同化学性质的有毒物质,有助于病原菌抵御外界恶劣环境,但也增强了对临床抗菌药的抵抗力,使细菌发生多重耐药.外排泵是细胞输出药物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细胞获得抗微生物和肿瘤化疗耐药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应集中于外排泵系统的识别和运输机制、外排泵的结构特点、不同类型外排泵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排泵抑制剂体内外的研究,为探索药物识别和药物输出机制奠定基础.
    • 孙海峰; 谭艾娟; 吕世明; 罗钰嘉; 纪琦琪; 艾仁丽; 路星星; 冯丹
    • 摘要: 为了探究高渗对多重耐药菌外排泵和外膜孔道蛋白基因表达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应用生长曲线和相对适应性测定,对比考察不同盐胁迫条件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QL15和敏感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生长差异,采用RT-PCR方法考察2种盐胁迫条件下外排泵与外膜孔道蛋白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大肠杆菌QL15为高水平多重耐药菌,其中对大观霉素和恩诺沙星耐药最为严重,可达耐药标准MIC的32倍;独立培养时大肠杆菌QL15对NaCl胁迫的敏感性大于大肠杆菌ATCC 25922,并且在6.0%NaCl胁迫下,大肠杆菌QL15在10 h内生长缓慢,但是在24 h细菌峰值浓度更高;混合培养时大肠杆菌QL15在6.0%NaCl胁迫时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在体外培养中更具竞争优势.大肠杆菌QL15共携带5大类、15种耐药相关基因,其中含8种外排泵基因和3种外膜孔道蛋白基因;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6.0%NaCl浓度下的5种基因表达量较3.5%NaCl均出现约50% 的显著下调(P<0.05),大肠杆菌QL15在6.0%NaCl浓度下除acrB、ompF基因下调外,其余3种外排泵与外膜孔道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则显著上调(P<0.05).推测大肠杆菌QL15对盐胁迫具有更高的适应性的原因可能与细胞膜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