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101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72届国际妇产科联盟常务理事会暨妇产科医师论坛、2008年全国妇产科围手术期相关问题及治疗并发症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肿瘤病理学诊断研讨会等;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文献由867位作者贡献,包括冯一中、何涛、谷化平等。

子宫内膜腺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2.1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5101 占比:97.79%

总计:15442篇

子宫内膜腺癌—发文趋势图

子宫内膜腺癌

-研究学者

  • 冯一中
  • 何涛
  • 谷化平
  • 郭瑞霞
  • 魏丽惠
  • 刘琴
  • 李海
  • 罗来敏
  • 马晓欣
  • 吴中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治苗; 刘玉锋; 赵乐; 郭玉琳
    • 摘要: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和骨桥蛋白(OP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子宫内膜腺癌患者3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35例(非典型增生内膜组)和正常子宫内膜患者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子宫内膜组织中NF-κB p65、OPN蛋白的表达。采用反转录PCR(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内膜细胞及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两者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NF-κB p65与OP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组NF-κB p65与OPN蛋白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 p65和OP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较高且呈正相关,有可能是形成该病的分子通路,为该病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及重要靶点。
    • 陈德全; 官彬; 冯鹃; 蒋明宏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评估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的肌层浸润结果分为无肌层浸润36例、浅肌层浸润28例和深肌层浸润24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上述参数联合模型以评估其预测子宫内膜腺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深肌层浸润组患者ADC值低于无肌层浸润组及浅肌层浸润组(P0.05);三组患者DCE-MRI参数(K^(trans)、K_(ep)、V_(e))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深肌层浸润组参数值最高,无肌层浸润组参数值最低。K^(trans)+K_(ep)+V_(e)联合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的灵敏度(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DC值和DCE-MRI参数各单项检测(P<0.05),诊断效能最佳。结论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建立的联合模型更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腺癌的肌层浸润情况。
    • 杨国强; 沙琨; 邓超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A)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c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黏蛋白1(mucin 1,MUC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56例EA标本、57例子宫非典型增生组织标本以及53例正常子宫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HIF-1α、MUC1的表达情况,分析HIF-1α、MUC1的表达与EA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EA组织中HIF-1α、MUC1阳性率高于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不同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EA组织中HIF-1α、MUC1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A组织中HIF-1α、MUC1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患者(P<0.05),且EA组织中HIF-1α和MUC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EA组织中HIF-1α、MUC1呈高表达状态,与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 孔雅晴; 曲倩倩; 明蕾; 王哲; 邓凯
    • 摘要: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 APT)成像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成像在评估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EA)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39名病理证实EA的患者接受了盆腔磁共振检查(其中Ⅰ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9例),扫描序列包括APT、IVIM。测量并比较各级别之间APT值和IVIM各衍生参数值(f,D,D*)的差异,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DeLong检验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的鉴别效能。最后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APT值、IVIM各衍生参数值和组织学分级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Ⅱ级和Ⅲ级EA的APT值(3.17%±0.43%、3.45%±0.42%)显著高于Ⅰ级EA的APT值(2.66%±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1),Ⅱ级和Ⅲ级EA的f值(0.170%±0.049%、0.150%±0.011%)显著低于Ⅰ级EA的f值(0.220%±0.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10)。APT值、f值以及二者联合诊断Ⅰ级与Ⅱ级、Ⅰ级与Ⅲ级E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78、0.70、0.83;0.86、0.81、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T值与EA组织学分级相关系数rs=0.578(95%CI:0.27,0.79;P<0.001),f值与EA组织学分级相关系数rs=-0.416(95%CI:-0.66,-0.11;P=0.008)。结论 APT值和f值与EA组织学分级相关,APT值和f值对EA病理级别的鉴别效能无显著差异,APT成像和IVIM成像有助于术前预测EA组织学分级。
    • 张靖羚; 杨雅静; 周留林
    • 摘要: 目的分析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及其假基因POU结构域5类转录因子1B(POU5F1B)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6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并收集其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同时纳入5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并收集其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的OCT4 mRNA、POU5F1B 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OU5F1B mRNA、OCT4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均P1/2、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OCT4蛋白高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0.05)。结论OCT4及其假基因POU5F1B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上调,并且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假基因POU5F1B可能通过调控OCT4来影响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 徐静
    • 摘要: 目的:研究miR-200a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肿瘤分期之间的关系,为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临床检测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实验以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和患者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方法分别检测了各组患者血清及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00a的表达,并分析了miR-200a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肿瘤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miR-200a在子宫内膜腺癌标本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平均升高约9.1倍(P<0.05),而在血清标本中平均升高约5.4倍(P<0.05).Ⅲ、Ⅳ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血清标本中miR-200a的含量为7.7±1.9,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患者中的4.2±1.9(P<0.05).结论:miR-200a在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血清中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可以作为子宫内膜腺癌的一个重要的肿瘤标记物,为子宫内膜腺癌的筛查及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靳荣; 李红芳; 南寿山; 姜忠敏; 吴晓蕊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特异性蛋白酶5(SENP5)、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特异性蛋白酶6(SENP6)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腺癌病例80例、不典型增生62例、增殖期子宫内膜58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SENP1、SENP5、SENP6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组子宫内膜组织中SENP1、SENP5、SENP6阳性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增殖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组织中SENP1、SENP5、SENP6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组(P<0.05).SENP1、SENP5、SENP6蛋白的表达均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和病灶大小无关.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ENP1蛋白表达与SENP5、SENP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08,P=0.000;r=0.773,P=0.000),SENP5蛋白表达与SENP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32,P=0.000).结论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存在SENP1、SENP5、SENP6异常高表达,三者表达呈正相关,SENP1、SENP5、SENP6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王安娜; 王丹波; 龙再秋
    • 摘要: 目的:分析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_(125))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价HE4、CA_(125)辅助增强CT预测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的326例患者为研究组,98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HE4、CA_(125)辅助增强CT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HE4、CA_(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绝经前、后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HE4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P=0.001)和0.578(P=0.164),CA_(12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P<0.001)和0.671(P=0.002);绝经前组HE4≥52.95 pmol/L,CA_(125)≥69.45 U/ml;绝经组HE4≥69.15 pmol/L,CA_(125)≥21.45 U/ml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绝经前组:增强CT单独扫描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93%,HE4和CA_(125)的敏感度为86%和59%;并联实验的敏感度100%,阴性预测值100%;串联实验的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绝经组:增强CT单独扫描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94%,HE4和CA_(125)的敏感度为65%和74%;并联实验的敏感度97%,阴性预测值99%;串联实验的特异度97%,阳性预测值45%。结论:增强CT联合血清HE4及CA_(125)检查能提高预测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