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族相似

家族相似

家族相似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语言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905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分册、法律方法、江海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儒学与犹太——基督文化比较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家族相似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清平、程军、赵志浩等。

家族相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1.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905 占比:98.97%

总计:11018篇

家族相似—发文趋势图

家族相似

-研究学者

  • 刘清平
  • 程军
  • 赵志浩
  • 余乐
  • 刘国强
  • 尚杰
  • 焦卫华
  • 祝媛
  • 蔡祥元
  • 谢静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树江
    • 摘要: 当前西方艺术理论主要有以本质、历史和结构为核心对艺术进行界定的三种方式:本质式的艺术定义以模仿论和表现说等为代表,关注艺术本身的质的规定性要素以及这一要素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历史视角下的艺术定义强调从社会历史、体制惯例出发划定艺术边界,丹托提出的“艺术界”、狄基的体制论以及莱文森的观点都可以视为这一定义方式的典例;以莫里斯·韦兹为代表的分析美学看似坚持艺术不可定义,但其实质倾向是从“结构”“家族相似”出发,将艺术界定成了一个开放的结构网络并明确了这一结构网络的边界和限度。厘清此三种定义方式,有助于探究定义艺术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 戴益斌
    • 摘要: 什么是分析哲学?这一问题在学界引起了众多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分析哲学主张通过使用逻辑分析语言以获得哲学上的认领;第二种观点认为,分析哲学主张语言优先,分析语言是获得哲学认识的路径;第三种观点认为,我们只能基于家族相似理解分析哲学。论证表明,第一种观点过于严苛,容易排除一些分析哲学家和分析哲学理论;第二种观点已经过时,很多哲学家并不认为哲学问题可以还原为语言问题。相对而言,第三种观点更具有合理性,它至少具有两个优点。首先,基于家族相似理解分析哲学,可以破除单一标准的优势地位;其次,它有利于我们在整个分析哲学运动中保持分析哲学的统一性。
    • 程志华
    • 摘要: 近年来,中西哲学“本体之异”的观点在哲学界渐而凸显出来,并形成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然而,这些观点并不准确,因为其在“完整性”方面存在缼欠,对于中西哲学既有异又有同没有完整把握。回顾中西哲学史会发现,“本体”概念在中西哲学间不仅有异,而且有同,甚至“同”为更主要方面。不过,此“同”不是指“共同本质”,而是指“相似性”。借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来讲,中西哲学“本体”乃是一个“本体家族”。
    • 刘清平
    • 摘要: 认知维度上的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生涯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在前期《逻辑哲学论》里把确定性归结为"逻辑必然性",在后期《哲学研究》里却凭借"家族相似"的理念彰显不确定性,在晚年的《论确定性》里又试图从"生活形式"以及实践行为中寻找确定性的根基,相关见解经历了复杂曲折而颇有意义的演变发展,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座理论迷宫。只有将确定性与人们的认知需要和非认知需要关联起来,我们才能结合现实生活的价值内容,揭开这道难题的谜底。
    • 刘清平
    • 摘要: 认知维度上的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生涯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在前期《逻辑哲学论》里把确定性归结为“逻辑必然性”,在后期《哲学研究》里却凭借“家族相似”的理念彰显不确定性,在晚年的《论确定性》里又试图从“生活形式”以及实践行为中寻找确定性的根基,相关见解经历了复杂曲折而颇有意义的演变发展,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座理论迷宫.只有将确定性与人们的认知需要和非认知需要关联起来,我们才能结合现实生活的价值内容,揭开这道难题的谜底.
    • 张汝伦
    • 摘要: 中国哲学的普遍性问题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只有在西方文化掌握世界文化主要话语权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才会真正产生.因为当西方文化以普遍性文化自居,而其他文化也接受这种说法时,就会产生对自己文化是否具有普遍性的追问.然而,这种追问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强调自己文化的特殊性,以为这样才能维护自己文化的价值与合法性.殊不知这恰恰否定了自己文化的普遍性,把自己文化降到地方性文化的地位,从而巩固了西方文化普遍性的神话.西方文化和哲学普遍性的神话,是建立在将普遍与特殊概念截然二分的知性思维方式上的.如果我们接受黑格尔普遍、特殊、个别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将普遍理解为一个动态的、有差异的同一的概念,同时吸收中国传统对普遍性问题思考的积极成果,我们就不但能够以超越现代性思维的方式证明中国哲学的普遍性,而且还能对普遍性概念本身作出中国哲学的贡献.
    • 李子婕; 石碧球
    • 摘要: "家族相似"理论是维特根斯坦瓦解本质主义思想桎梏的关键.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站在本质主义的立场上对此进行了批评和反批评.本质主义者的"本质性是相似性的前提"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所谓本质,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式,本质主义由其既有的思想框架而导致了剥离式的追问,最终将自己陷入虚无的恐慌.并且,"家族相似"并非不能用于认识事物,若仅将其局限在澄清本质论和意象论这一用法之内,实际上也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认定,它的用法应是丰富的.最后,"家族相似"的界限是由使用它的语言游戏划出的,它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界限,它自然地在使用中存在,不会脱离其参考系,更不会导向虚无.
    • 武宁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各民族纵向的历史文化发展、横向的关系结构中寻找民族凝聚力的来源.其中,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命力与活力的来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环环相扣的"家族相似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支撑框架;而各民族发挥主体能动性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之源.
    • 刘清平
    • 摘要: 在后期语言哲学中,维特根斯坦将关注点从事实描述的维度转移到了价值诉求的维度,着重考察了"语意即语用"现象以及"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紧密关联,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前期语言哲学片面强调事实描述的"严重谬误".不过,由于坚持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对立架构,没能看到需要联结两者的枢纽作用,他又矫枉过正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仅贬抑了日常语言的事实描述功能,而且依据"家族相似"理念采取了不划边界的含混态度,拒绝承认多样性的语言游戏具有统一性的普遍本质,结果在语言规则问题上落入了一方面主张"怎样都行",另一方面要求人们"必须接受"的悖论,并且说不清楚人们怎样才能把语言游戏自由地玩下去.
    • 刘清平
    • 摘要: 认知维度上的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生涯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在前期《逻辑哲学论》里把确定性归结为"逻辑必然性",在后期《哲学研究》里却凭借"家族相似"的理念彰显不确定性,在晚年的《论确定性》里又试图从"生活形式"以及实践行为中寻找确定性的根基,相关见解经历了复杂曲折而颇有意义的演变发展,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座理论迷宫.只有将确定性与人们的认知需要和非认知需要关联起来,我们才能结合现实生活的价值内容,揭开这道难题的谜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