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居住分异

居住分异

居住分异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社会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24016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城市问题、地理科学进展、地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2高校GIS论坛、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居住分异的相关文献由145位作者贡献,包括宋伟轩、朱喜钢、徐菊芬等。

居住分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4016 占比:99.93%

总计:124104篇

居住分异—发文趋势图

居住分异

-研究学者

  • 宋伟轩
  • 朱喜钢
  • 徐菊芬
  • 王海若
  • 冉凌风
  • 凌维慈
  • 吕静
  • 唐凤玲
  • 唐燕
  • 孙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岩; 谷跃; 陈艳如; 黄琴诗; 徐旳; 宋伟轩
    • 摘要: 城市居住分异是城市社会学、地理学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而聚居纽带是解读城市社会群体“类聚群分”特征与机理的关键以聚居纽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合城市社会群体聚居于特定空间的社会关联及变化规律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聚居纽带主要有业缘、地缘、族缘、产缘、趣缘等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主导作用的聚居纽带有所不同计划经济时期以“单位大院""工人新村”为典型代表的业缘型聚居为主,改革开放初期以同乡、同族外来人口聚居区为代表的地缘型和族缘型聚居为主,市场经济时期以具有相似经济社会地位、家庭属性、生活需求和居住偏好等特征的群体,通过自由择居而形成的产缘型和趣缘型聚居为主城市居住分异的聚居纽带发生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强纽带到弱联系、由社会资衣主导到经济资衣和文化资本主导的转变。
    • 陈杰; 茆三芹
    • 摘要: 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法定要求、住房市场化和义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三者结合,衍生出为社会所诟病的学区房现象,对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等多个方面产生冲击。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机制。在义务教育场域内,学生群体的“家庭资本”会转化为“学校资本”,并通过“生源—学校资本—升学绩效”的内生正反馈机制引发教育不均衡的自我增强效应。对学区房市场出清机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会相互加速,共同推高教育结果不公平和社会阶层分化水平。若不能实现生源均衡,仅靠投入均衡,将无法实现教育产出均衡,更无法打破教育不均衡与居住分化的互动增强机制。我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最新政策尝试从打破生源与升学率的正反馈机制入手来提高生源的均衡化水平,对促进教育均衡和居住融合的共同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 张涵; 李春玲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逐渐显现,推行混居社区成为目前较有效的缓解方式.在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混居社区中合理安排其公共空间的分布,成为研究重点.研究利用规划学理论提出混居社区公共空间梯度性分级布局模型,尝试在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探索混居社区中公共空间的配置方式.
    • 夏方舟; 刘唱
    • 摘要: 当前,规划中对于多收入阶层居住分异的问题相对缺乏关注与研究,混合社区的概念认知和实践操作仍然较为模糊.研究分析了居住分异形成的内在逻辑,借鉴其他国家关于混合社区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经验,探讨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混合社区的可行模式与优化建议.研究发现,为应对多收入阶层居住分异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可以设计以收入混合、产权混合与建筑混合等为主要组成模式的混合社区,在空间上酌情选择群体间"梯度-互嵌"的二维混合布局或"栋-层-户"的三维混合布局.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更应尤为重视混合社区的规划设计,只有合理规划混合社区的区位选址、空间布局、混合目标、规模比例、产权形式、建筑模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以及产业发展,才能有效缓解不平等和不均衡的社会矛盾,助推实现社会群体有机融合和经济社会和谐有序的持续发展.
    • 解铭威; 韩静怡; 王向荣
    • 摘要: 研究多民族城市居住分异与融合对认识民族结构、优化城市布局、促进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以银川、吴忠为例,基于2002~2018年人口统计数据,采用分异指数法、隔离指数法、局部融合指数法从市域、辖区两个尺度考察居住融合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银川回族与汉族高度融合,吴忠中度融合,融合程度增高.2.回族隔离程度吴忠高于银川.3.回族局部融合程度银川变化平稳,吴忠各区县差异较大.4.吴忠其他少数民族局部融合程度波动较大.5.历史、民族文化、规划政策、住房市场化改革、旧城改造、居民个体因素等对民族居住分异与融合有影响.
    • 孙珊; 龚岳; 李贵才
    • 摘要: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研究对象,使用街道层面的人口数据,基于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区位熵揭示流动人口居住分异格局;运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探讨流动人口居住分异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分布具有空间集聚性,城市近郊区是主要集聚地,深圳集聚效应最强;制度、市场经济、住房和个人及家庭特征4类影响因子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广州、深圳影响机制相同,北京显著区别于其他城市;制度因子对上海、广州、深圳贡献程度最高,市场经济因子对北京贡献程度最高;影响因子在城市中存在非均衡性作用,发展滞后或行政区划较独立的区县,与其他城区相比,影响机制显著不同;制度和市场经济因子对居住分异交互效应显著.
    • 潘楚良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增大导致居住分异,进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混合居住作为居住融合的一种手段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分析国内混合居住的相关成果,对混合居住的理论流变、可行性、策略及实践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归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优势及不足进行简评.从设计的视角对我国未来的混合居住实践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新时代下混合居住策略的研究有所启示.
    • 张兰
    • 摘要: 近代上海法租界福开森路地区形成于20世纪初,是指以福开森路为中心及其周边道路形成的城市空间。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福开森路地区逐渐成为上海"东方巴黎"的一个缩影。本研究根据上海档案馆原始档案研究发现,福开森路地区主要通过越界筑路、填浜筑路和隐蔽工程等道路空间系统建设,实现地区由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根本转变。法租界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建筑营造制度,客观上促进了福开森路地区清幽宜人的城市空间改进。同时,福开森路地区营造了成片精心设计的花园洋房、公寓住宅建筑,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居住分异需求,并最终实现了地区社会生活、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都市化发展。
    • 朱战强; 陶小芳; 周素红
    • 摘要: 基于广州25个典型社区(4种居住类型)的962份调查问卷,采用卡方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探讨了居民的超重特征。结果发现,不同居住类型具有不同的超重水平和超重分层特征。1)居民超重率为历史街区>保障性住房>单位社区>商品房社区。商品房社区居民超重水平最低,与其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带来更好的健康知识和社区资源获取能力有关;单位社区和历史街区超重水平较高,与其长期的住房环境隔离聚集了大量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都较低的居民有关;此外,历史街区较大比例的高龄人群也使超重率提高;保障性住房居民较高的超重率与其较差的社区环境,以及具有高比例资源获取能力差的低收入人群相关。2)对所有居住类型来说,老年人和已婚人口都是容易超重的人群。保障性住房和单位社区居民收入的提高可能增加额外的社区资源可获得性,而产生超重分层。历史街区居民整体教育水平偏低,相比之下,高教育水平居民可能因其具有更多的健康知识而降低超重水平。商品房社区产生超重分层与其高收入居民具有的不健康工作生活方式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