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开胸

开胸

开胸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57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5807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齐鲁护理杂志、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中国急救急诊医师行业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大会等;开胸的相关文献由138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云姗、张志学、杨伟林等。

开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1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5807 占比:99.44%

总计:66179篇

开胸—发文趋势图

开胸

-研究学者

  • 吴云姗
  • 张志学
  • 杨伟林
  • 王茜
  • 许波
  • 赵景岚
  • 陈振光
  • 万吉峰
  • 于晓东
  • 刘东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蛟
    • 摘要: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例(肿瘤距门齿≥24 cm)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0例。常规组进行经左胸或经右胸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试验组行VATS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高于试验组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治疗中,采用VATS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效果较好,并且能够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参考及应用。
    • 姚桃
    • 摘要: 目的:探讨开胸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心功能影响因素,拟定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接受开胸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23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术后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将病人分为正常组与进展组。病人心功能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进行评价,测量病人术后心功能指标;根据临床资料比较结果的差异性,分析病人心功能的影响因素,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例数、合并糖尿病例数以及术前左心房内径(LA)、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IDS)、左心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钙蛋白-I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合并高血压例数低于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病人术后HDL-C、LVEF高于进展组,LDL-C、血清肌酐、NT-ProBNP、ALT、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肌酐、NT-ProBNP、ALT、肌钙蛋白-I均与病人LVEF呈负相关,高血压与病人LVEF无相关性。结论:脂质代谢异常、心肌损伤以及肌酐的高水平是开胸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心功能降低的影响因素,建议针对病人饮食、康复训练等方面积极开展术后护理。
    • 鄢云飞
    •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5月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指标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有一定差异,对比而言,胸腔镜疗效较好,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较好.
    • 陈安格; 赵琦峰
    •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胸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3月某院胸腔镜下实施肺癌根治术患者126例实施研究,根据患者术中是否转开胸分为开胸组和未开胸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可疑危险因素,探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胸发生危险因素.结果:126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胸29例,占23.02%.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既往肺结核病史、肿瘤位置、胸膜粘连在开胸组和未开胸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胸手术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3.254,P<0.05)、肺结核(OR=4.134,P<0.05)、肿瘤位置(OR=3.658,P<0.05)和胸膜粘连(OR=5.558,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胸临床危险因素较多,针对性进行预防和干预,对降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胸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 夏镭; 吴乃胜; 黄圣荣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胸腔镜技术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优劣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者共5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行胸腔镜隔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25例,行开胸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监护室停留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辅助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先天性膈疝,采用胸腔镜膈疝修补术可以使患儿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胸腔镜手术对患儿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 谢于峰; 王嵩; 颜大亮; 申江峰
    • 摘要: 目的 评价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30日.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594例患者,其中胸腔镜组261例,开胸组333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时间显缩短(MD=–9.48,95%CI:–18.63~–0.33,P=0.04)、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MD=–60.88,95%CI:–113.64~–8.12,P=0.02)、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MD=–1.58,95%CI:–2.60~–0.56,P=0.02)、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OR=0.54,95%CI:0.32~0.92,P=0.02)、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降低(MD=–2.13,95%CI:–3.50~–0.77,P=0.002).两组在术后胸腔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67.61,95%CI:–247.93~112.71,P=0.46).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安全可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管留置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王海兵; 臧国辉; 陈斌; 姚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胸腔镜组较开胸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结束(T3)及手术结束(T4)时胸腔镜组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并有助于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
    • 刘振明; 王小清
    • 摘要: 目的 观察硬膜外联合单肺通气全身麻醉(简称全麻)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及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吸入全麻联合静脉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联合单肺通气全麻,术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记录并比较患者围术期无创血压(BP)、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SPO2)、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从麻醉诱导后至气管导管拔除期间,观察组同期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导管拔除后SP0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在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BP、HR均平稳,对照组7例BP下降、2例呼吸减慢,15例HR减缓,2例患者需要高流量吸氧,但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硬膜外联合单肺通气全麻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患者在围麻醉期心血管系统比较稳定,苏醒期的反应也比较轻,术后镇痛效果方面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