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彝文

彝文

彝文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356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思想战线、云南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4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彝文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建新、刘云、朱文旭等。

彝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 占比:3.3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5356 占比:96.52%

总计:5549篇

彝文—发文趋势图

彝文

-研究学者

  • 朱建新
  • 刘云
  • 朱文旭
  • 王成平
  • 朱建军
  • 沙马拉毅
  • 王明贵
  • 陈善雄
  • 吴勰
  • 何耀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善雄; 朱世宇; 熊海灵; 赵富佳; 王定旺; 刘云
    • 摘要: 在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日益流失而且损毁严重,由于通晓古彝文的研究人员缺乏,使得古籍恢复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人工智能在图像文本领域的应用,为古籍文献的自动修复提供可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判别器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with dual discriminator,D2GAN),以还原古代彝族字符中的缺失部分.D2GAN是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古彝文筛选判别器.通过三个阶段的训练来迭代地优化古彝文字符生成网络,以获得古彝文字符的文字生成器.根据筛选判别器的损失结果优化D2GAN模型,并使用生成的字符恢复古彝文中丢失的笔画.实验结果表明,在字符残缺低于1/3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使文字笔画的修复率达到77.3%,有效地加快了古彝文字符修复工作的进程.
    • 普梅笑
    • 摘要: 古籍翻译体例直接影响内容的阐述程度、读者的理解深度和研究者的探索广度。本文通过介绍分析八部彝语南部方言古籍作品的翻译体例,提出在古籍翻译整理过程中古籍原件、彝文、音标、直译、意译、注释、白话文翻译、音频、视频、田野调查实录等要素每增加一项,翻译作品呈现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作品的附加值就更高。建议今后的翻译整理应最大限度选取要素,以满足彝文古籍在诸多领域的价值需求。
    • 王成平; 田宜宣; 孙某姑; 曾庆雅
    • 摘要: 彝文古籍文献是彝族历代先民记录和传承的文明成果。自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有望依托科学技术实现数字信息化,以更好地更全面地保护乃至传播古籍文献为载体的民族文明成果。通过探索和分析彝文及其古籍文献在传播和传承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新时代彝文古籍文献实现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新思路,为传承彝文古籍文献,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提出全新的建设路径。
    • 王愈欣
    • 摘要: 彝文文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献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彝文古籍文献术语标准化已成为彝文文献研究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量彝文古籍文献内容进行筛选与整理,找出其中词频最高的彝文词语,并对其进行汉语规范标注,制定彝文古籍文献术语翻译标准原则,在技术指导下建立彝文古籍术语标准化数据库,为彝文古籍数字化管理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手段,助推彝文古籍传承与保护工作更进一步发展。
    • 胡淇研; 赵小兵
    • 摘要: 文章以规范彝文为例,依据直观、易学、易操作的原则,参考已有的彝文部首分类标准对彝文进行构形层面的部件拆分,保留独体字及构字能力强的部首,拆分合并构字能力弱的部首,整理出稳定的构字部件.在此基础上,根据部件与键盘26个英文大小写字母的形似性特征设计了一套多映射的部件编码输入方案.经过测试发现,该方案编码规则简单易学,码长适中,重码率低,输入效率高,适用范围较广,实用性较强.
    • 郑莉
    • 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阅读以及访谈法对"一类模式"学生彝文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 凉山州文联成立于1984年5月、下属两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凉山文学》是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文学刊物,于1980年创刊,分汉、彝文版,汉文版为双月刊,鳍文版为季刊,是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彝文文学刊物。凉山州民间文学艺术研究会立足于民族、立足于本土、立足于传统,积极组织参与凉山州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传播。凉山州文联实行团体会员制,已成立10个文艺家协会。现有州级会员1557人,省级会员205人,国家级会员107人。凉山州17个县市已全部成立基层文联。
    • 文朝敏; 邓耘; 郝黎
    • 摘要: 彝族文字不仅是彝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民族古文字中较为古老的文种之一.彝文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古文字,西南三省的彝文古籍中,现存的贵州典籍保存数量多,质量较好.文章将总结彝文研究的文献资料和奢香博物馆中的相关资料,分析贵州彝文与古文字象形文字的渊源,发现可以用彝文解读部分半坡出土陶器刻划符号、三星堆玉器文字、贾湖遗址刻划符号以及甲骨文,彝文与古文字的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
    • 罗曲; 余华
    • 摘要: 《中国彝文典籍译丛》主要是对彝族北部方言区毕摩经书的翻译,包括大众文学作品和反映凉山彝族历史上精神信仰的“信仰文化经籍长诗”,翻译文本保留了原文所负载文化的原生态特性。
    • 张高霞
    • 摘要: 目的 彝文作为彝族的主要交流工具,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分析总结彝文字迹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当今汉字鉴定的发展成果,对彝文进行笔迹分析鉴定.方法 彝文与汉语同属方块字,两者在笔迹特征方面有较多相似的地方,故在分析彝文笔迹特征并借助汉字鉴定的相关理论以求能够解决彝文笔迹鉴定中存在的比较艰涩的问题.为此采用了样本分析、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彝文的笔迹特征,着重分析了其一般特征以及细节特征,为司法实践中彝文笔迹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 通过一定数量的样本分析,详述了彝文笔迹特征,并参考汉字鉴定较为成熟的理论,提出了彝文笔迹鉴定应注意的问题.结论 通过对彝文笔迹的基本笔画特征的分析,进一步分析彝文笔画与笔画之间的搭配特征,在识别了特征的基础上,再运用汉语笔迹鉴定的方法,以求能够解决彝文笔迹鉴定中存在的比较艰涩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