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律法

律法

律法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宗教、法律、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0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天风、群文天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等;律法的相关文献由27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平、吴留戈、刘华山等。

律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 占比:70.8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60 占比:28.71%

总计:209篇

律法—发文趋势图

律法

-研究学者

  • 张平
  • 吴留戈
  • 刘华山
  • 刘少华
  • 刘广峰
  • 刘永召
  • 唐雅琴
  • 姜力
  • 孔伟
  • 宫辉

律法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桐
    • 摘要: 西汉初年,接秦之弊,社会秩序混乱,百废待兴,统治者为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始重建伦理秩序。作为最根本的伦理道德之一的孝道,在汉初就已经被列入法律,不孝罪则成了汉代法制的重要特色,其相关法律规范对当世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封建伦理中,孝在其中处于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孝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而与之对应的不孝罪亦随之变迁,从社会意识发展到律法中的重要内容。
    • 吴留戈
    • 摘要: 清末民初的律法改革是在国家突然受到外部势力冲击、脱离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化转型时期的产物。时人急于废除西方在华的领事裁判权,确立了契合国家主权伦理的律法内容,致力于挖掘出共同的民族国家伦理基础,开辟以主权伦理为根基的治外法权回收之路。在律法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思想派别:一是法理派,主张仿行西法,建构“变法也变道”的政治国家;二是伦理派,主张坚持礼教风俗,建构“变法不变道”的伦理国家。关于国家主权伦理的共识与分歧体现了立法者的衷肠心声与清末民初的时代风貌,对当时社会的价值反映、价值改造和价值需求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 吴继谨
    • 摘要: 我们先来看看社会管理制度。首先,古代律法严苛,大都沿袭秦制律法,秦代律法最早提出殃及他人的连坐制度。连坐制度是一种百姓之间相互监督并且其中一人犯罪极有可能危及他人的制度。为了方便百姓之间相互监督和相互约束,官府将百姓编为十户一什,五户一伍,这也就是“什伍制度”.
    • 韩新芝
    • 摘要: 赦宥是中国政治和法律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政治局势和稳固统治的功能.后唐君主虽然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危机不同,但大赦一直被作为破解危局的重要手段,其政治性和实用性非常突出.后唐虽频频大赦,但由于中央和地方权力结构发生改变,大赦很难在地方贯彻.大赦是后唐的重要施政举措,对稳定社会秩序、改善刑狱和巩固统治具有重要作用.
    • 吴留戈
    •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对于"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相关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伦理学领域也是如此.就清末民初律法中的新旧伦理冲突问题来说,通过前辈的深入研究及探讨,从描述清末民初的律法"变"与"不变"的问题发轫,学者们分析了"法理派"与"伦理派"的具体观点,总结了刑事、民商事等部门法律的伦理冲突内容.这些研究对于理清"特定伦理精神的法律化趋势"和"法律文本及司法实践的伦理化倾向"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及意义.
    • 阎连科
    • 摘要: 母亲八十岁时我给她搓过一次澡。先前这种搓澡、洗脚、剪指甲的事,都是姐姐、嫂子、哥哥们完成的。可在几年前,母亲来北京过年时,年前家里人人要大洗一次肉身之习俗,在我们家里如同律法一样规范着。
    • 吴留戈
    • 摘要: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的延绵及更迭中,旧王朝的末世,或因农民起义频繁爆发,或因内部臣子篡权夺政,或因外虏大举军事攻击,几乎无暇顾及律法的重新订立,律法隆替往往是在新政权得以稳固之后方才进行的。清末民初,新生律法的制定并不是统治者跨越前世规律、突发奇想的产物,而是在战乱几无间歇、国家权力分散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无奈之选。面对着新生律法与传统社会伦理的分歧碰撞、个人伦理与传统社会责任的分道扬镳,清末民初的法律在"末世刑章"的颠沛流离之下.
    • 摘要: 古代律法严苛古代严苛的律法大都沿袭秦制律法,并以此为基础。秦代律法最早提出殃及他人的连坐制度。连坐制度就是一种百姓之间相互监督并且其中一人有罪极有可能危及他人生命的制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