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德勒兹

德勒兹

德勒兹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432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电影、电视艺术、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084篇;相关期刊279种,包括现代哲学、美与时代·城市、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第八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等;德勒兹的相关文献由39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能、麦永雄、张晨等。

德勒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9 占比:7.7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084 占比:92.17%

总计:5516篇

德勒兹—发文趋势图

德勒兹

-研究学者

  • 张能
  • 麦永雄
  • 张晨
  • 程党根
  • 姜宇辉
  • 葛跃
  • 邰蓓
  • 聂欣如
  • 蓝江
  • 周厚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玮
    • 摘要: 达莉娅·拉维科维奇被认为是以色列建国后最重要的希伯来语女诗人.结合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少数文学"与"生成"理论,在诗人反抗希伯来父权传统的压制、批判暴力强权、谴责作家旁观姿态的"背叛写作"及其先锋品格中,可以发现一条从"生成—女人"到"生成—他者"的"生成—少数"的逃逸线.这种破坏现有权力结构与否定自身同一身份的语言的解辖域化和对新型感知的探索,亦是回应一种"集群多元体"的伦理实践.
    • 周厚翼
    • 摘要: 在《什么是哲学?》一书里,吉尔·德勒兹将“感觉”作为艺术作品成其所是的原因,并且从“感知对象”和“情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艺术作品何以具有永久持存的风格与永恒鲜活的力量。“感知对象”与“材料”的参与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情动因素”则和“无器官的身体”以及溢出私人记忆的“无意识”领域相关,这二者聚集而成的感觉“集合”构建了充满想象力的视觉语言。最后,德勒兹用“丰碑”形容塞尚等人的艺术作品:并非庆贺已然发生的原初情境,而是将体验事件的持久感觉交付未来。
    • 汪冰倩
    • 摘要: 德勒兹宠物食品(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是一家专注于宠物食品品类,以销售自有及代理品牌的宠物食品为核心的服务性贸易公司。作为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的会员单位,公司秉承"臻爱"的品牌价值观,专注于优质工作犬粮的研发生产,让犬在运动后也开心享用美味。公司总部设于北京,注册资本1000万.
    • 黄懋
    • 摘要: 近年来的“科幻文艺片”指称涉及类型片的“现代主义策略”问题,它往往处于类型电影研究的边界,而借助吉尔·德勒兹关于“现代电影”的根本性思考可以进一步揭示“策略”背后的美学依据。战后兴起的现代电影曾借用科幻片的样式,试图在类型框架内开展“时间-影像”的电影实验,其关键是将题材内容与电影经验中的“时间”问题化,由自在的变成自为的。所谓“科幻文艺片”正是延续了这一美学策略与传统,通过对“纯视听情境”“回忆-影像”与“时间绵延”进行科幻式的想象与呈现,将叙事结构、风格样式、影像形式与题材内容统一在时间问题中,为科幻类型电影与艺术电影的融合创造了可能。
    • 舒云童
    • 摘要: 《老无所依》改编自美国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的同名小说。影片于2007年上映,从表面看来,《老无所依》是一部通俗类型片,但其思想内涵却远远超越了通俗影片。影片标题“老无所依”源自诗人叶芝的诗歌《驶向拜占庭》,与该诗的基调相仿,片中老警官贝尔无处安放的悲凉与无奈情感贯穿全片;而文本作者麦卡锡在小说中所呈现的主旨已超越了老者个体的抑郁、惋惜情绪,其表达的是对整个国家和边境安宁的忧虑。
    • 王杰
    • 摘要: 文学通常因作家的体弱多病而被称为弱者的伟业,德勒兹却基于其独特的生命思考视文学为健康的事业。德勒兹结合柏格森、尼采、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形成了他对生命的独特认识。首先,生命是一种质料-强度,具有抽象但真实、内在性、肯定性和创生性等特点。基于此,德勒兹赋予疾病肯定性的价值,而疾病作为一个事件,促进了生命的反实现化运动,使高级健康得以形成。其次,在德勒兹“批评与临床”的构思中,借由症状学,作家与医生相遇,文学与生命相融,文学由此成为一项健康的事业。
    • 锁俊
    • 摘要: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鲁滨逊漂流记》历来都是学术研究的重点。本文拟尝试借助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生成—他者理论对《鲁滨逊漂流记》作新的解读,重点考察鲁滨逊如何通过生成—动物,生成—女人,以及生成—难以感知者,找到属于自己的逃逸线,从而实现“他者”到“我者”的转化。
    • 李方明
    • 摘要: 永恒回归是尼采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亦是尼采对抗柏拉图主义及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永恒回归意味着生活世界不需要一个超验的本体,其问题场域就是如何使生存与生成成为无辜。从《尼采与哲学》再到《差异与重复》,德勒兹基于谱系学角度继承尼采的这一思想,并发展出属于自己哲学体系的独特概念——拟像。德勒兹创造拟像之目的就是重新追问哲学之起源,在摧毁传统的表象思维、取消现象/本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真正富有生成性、多元及差异的先验感性论。
    • 曹桐; 曹红军
    • 摘要: 自巴赞提出长镜头理论以来,长镜头一直作为纪实类电影手法而被广为认知与应用。由此诞生的"一镜到底"电影,以更为极致的完整镜头逼近现实知觉,展现与人视觉感知相一致的连续时空。其从拟真出发对制作工艺和艺术形态的极致追求,呈现出了独特的沉浸性、游离性与绵延性特征。由于电影语言的形象符号是一种凭借本能对现实物象进行视觉读解的语义系统。长镜头下的物象作为主观的符号能够呈现丰富的下意识、非理性的内涵,这在长镜头与诗电影、运动镜头与超现实穿越以及梦境营造等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一镜到底"在商业电影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技术下的共情,使得虚拟现实与物质现实的界限越发模糊,在虚拟的造梦幻觉中呈现更深层的物我两忘的沉浸效果,这从"凝视"与自我投射、物质与精神的相融、"一镜到底"与游戏化电影等视角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解读。从长镜头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一镜到底"的长镜头美学,诞生于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壮大发展于数字影像时代,前人所应用过的长镜头美学语境,逐步呈现出从拟真向致幻的嬗变,诠释着沉浸式影像的美学原理。
    • 张能
    • 摘要: 自笛卡尔以来,主体问题始终是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不同的时期,随着人们对主体的理解和定位的不同,特别是在后现代,出现了一种强劲的消解主体的倾向,譬如,德勒兹与福柯。德勒兹对主体的解构奠基于他的事件哲学、块茎说及伦理价值学说;而福柯围绕着主体的诞生和消亡对现代哲学史、思想史进行了历史考察,最终得出了这一结论:主体必将,也正在死去。并且,德勒兹和福柯在对主体这一概念的规定上、解构的重点内容上或者逻辑根据上,以及主体解构所使用的方法上是不同的。通过比较得知:后现代对主体的破与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体化的,即定调的开端首先就是“无-有”“破-立”的生成悖论。同时,通过比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20世纪,作为主体的人要认识到自身能在的限度及自己的“身位”,切忌骄狂地认为自身可以作为一切事物的“尺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