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戊四氮

戊四氮

戊四氮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31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86688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2018年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临床研究高峰论坛等;戊四氮的相关文献由82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淑秋、王维平、朱遂强等。

戊四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6688 占比:99.83%

总计:187004篇

戊四氮—发文趋势图

戊四氮

-研究学者

  • 王淑秋
  • 王维平
  • 朱遂强
  • 阮旭中
  • 连亚军
  • 谢炜
  • 成祥林
  • 陈琅
  • 马小茹
  • 刘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袁鹏; 马瑜璐; 刘圣金; 房方; 杨文国; 卞勇; 徐晨昱; 王迎; 吴思澄; 张志杰; 奥·乌力吉
    • 摘要: 目的:研究青礞石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PTZ腹腔注射制备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马西平组、青礞石低剂量组和青礞石高剂量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对各细胞因子之间及其与PTZ点燃癫痫大鼠结肠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SPSS 18.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2、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礞石高、低剂量给药组大鼠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细胞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L-2与IL-6呈显著正相关(P<0.05),IL-6与TNF-α、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TNF-α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1),IFN-γ与HMGB-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疣微菌门、Akkermansia菌属与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青礞石可通过影响细胞因子(IL-6、TNF-α、hs-CRP)、Akkermansia菌属对PTZ点燃癫痫大鼠起到干预作用。结论:青礞石干预PTZ点燃癫痫可能与影响IL-1β、IL-2等细胞因子,从而降低体内炎性反应有关。
    • 单萍; 张继龙; 笱玉兰; 罗利俊
    • 摘要: 目的:探讨柴胡龙骨牡蛎汤对戊四氮(PTZ)诱导的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_(2)(PGE_(2))表达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PTZ组、PTZ+柴胡龙骨牡蛎汤低剂量(PTZ+CLMD 10 mg/L)组、PTZ+柴胡龙骨牡蛎汤高剂量(PTZ+CLMD 20 mg/L)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液中COX-2和PGE_(2)的浓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COX-2、PGE_(2)受体(PTGER2)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呈现GFAP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TZ组COX-2和PTGE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OX-2和PGE_(2)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PTZ组比较,PTZ+CLMD 10 mg/L组和PTZ+CLMD 20 mg/L组COX-2和PTGE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OX-2和PGE_(2)浓度也显著下降(P<0.01)。且高剂量的柴胡龙骨牡蛎汤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柴胡龙骨牡蛎汤可抑制PTZ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内COX-2/PGE_(2)炎症反应通路。
    • 何青; 张齐娟; 甘学文; 曹庭欣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NS组、PTZ组和针刺组,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caspase-3在36 h和72 h时间点免疫反应性,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海马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针刺组大鼠癫痫发作较PTZ组减轻;在36 h时间点,PTZ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caspase-3免疫反应性、海马bax mRNA的表达高于NS组(P <0.05),针刺治疗可拮抗其高表达(P <0.05),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在72 h时间点各组之间差异更为明显.结论:PTZ致痫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针刺PTZ致痫大鼠百会、大椎穴可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可能通过抑制凋亡途径进而对神经元发挥神经保护产生抗癫痫效应.
    • 王翠翠; 洪震
    • 摘要: 目的 观察microRNA-146a(miR-146a)对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miR-146a给药(miR-146a)组(n=8),经立体定向侧脑室注射给药;正常对照组(n=8)和癫(癎)组(n=8)给予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癫(癎)组和miR-146a组采用戊四氮腹腔注射建立癫(癎)模型,大鼠点燃后的惊厥行为按照Racine标准进行观察评分.采用免疫荧光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比较3组大鼠脑内P-gp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组化显示,3组大鼠皮质均可见P-gp阳性细胞表达.癫(癎)组皮质P-gp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iR-146a组显著低于癫(癎)组(P<0.01).PCR检测显示,癫(癎)组P-g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44);miR-146a组皮质P-gp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癫(癎)组(P<0.0417).Western blot示3组大鼠皮质GAPDH谱带浓度基本相似,P-gp谱带浓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癫(癎)组、miR-146a组和正常对照组;癫(癎)组皮质P-gp蛋白相对表达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miR-146a组(均P<0.01).结论 miR-146a可以下调P-gp在癫(癎)大鼠脑内的表达,在癫(癎)治疗上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谢涛; 和学欣; 张卓; 毛卓锋; 王晓鹏
    • 摘要: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 PTZ)致痫大鼠行为学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戊四氮致痫癫痫大鼠模型,将7~8w龄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组(PTZ组);正常对照组(CON组);25mg· kg-1 EGCG+PTZ组;50mg· kg-1EGCG+PTZ组;50mg· kg-1 EGCG组.行为学分级标准依据Racine分级,同时观察肌阵挛潜伏期、癫痫大发作潜伏期和癫痫大发作持续时间.给药结束后24h,各组大鼠断头处死,测定全脑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①EGCG干预可有效降低癫痫大鼠发作级别和癫痫大发作持续时间、延长肌震挛潜伏期及癫痫大发作潜伏期;②EGCG干预升高了癫痫大鼠脑内GSH水平;同时降低了MDA水平.结论 EGCG可以有效抑制戊四氮诱导的癫痫发作,其抗癫痫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 闫禹竹; 汪洋; 赵宇; 邵音; 肖飞; 程为平; 孙忠人; 郑毅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补脑止痫散对戊四氮癫痫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海马组织炎性因子白介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防治癫痫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实验大鼠作为补脑止痫散防治组,并给予其补脑止痫散灌胃干预;7 d后,随机选取实验大鼠作为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将实验大鼠进行戊四氮癫痫模型点燃,除防治组外,将其余点燃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脑止痫散组;记录灌胃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状态及痫性发作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炎性因子白介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大鼠戊四氮癫痫模型点燃后,模型组、防治组及补脑止痫组较空白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减小、海马组织的IL-1β及IL-6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灌胃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防治组、补脑止痫散组大鼠的体质量均明显增加、发作潜伏期均明显延长、发作级别显著降低,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防治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及IL-6阳性细胞数及平均灰度值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补脑止痫散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及IL-6阳性细胞数及平均灰度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脑止痫散可明显改善戊四氮致痫大鼠一般状态、减轻大鼠痫性发作,具有降低致痫大鼠海马组织IL-1β、IL-6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抑制炎性反应,其治疗及预防癫痫疾病可能与此机制有关.
    • 单萍; 张继龙; 笱玉兰; 罗利俊
    • 摘要: 目的:探究柴胡皂苷a(SSa)对戊四氮(PTZ)诱导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多药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10 mmol/L PTZ刺激2 h组(B组)、10 mmol/L PTZ刺激前采用0.625 mg/L或1.25 mg/L SSa药物处理6 h(C和D)组.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多药转运蛋白P-gp、MRP2、BCRP和腺苷激酶(ADK)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PTZ处理后B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且P-gp、MRP2、BCRP和AD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C和D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P-gp、MRP2、BCRP和AD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且随着SSa浓度升高,D组的作用效果更明显.结论:柴胡皂苷(SSa)可有效抑制PTZ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同时降低细胞中多种多药转运蛋白以及ADK的表达.
    • 杨照康; 吴啟云; 袁易辉; 蔡苗珍; 薛红; 张林; 李若照; 翁柠
    • 摘要: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致痫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区病理结构的影响及对mTOR、caspase-9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2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天麻素小剂量组(C组)、天麻素中剂量组(D组)、天麻素大剂量组(E组)、丙戊酸钠组(F组),每组各20只.除A组外,各组均用PTZ腹腔注射建立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B组在腹腔注射PTZ前2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组、D组、E组腹腔注射PTZ前2h腹腔注射天麻素30、60、120mg/kg·d,F组腹腔注射PTZ前2h腹腔注射丙戊酸钠(120mg/kg·d).干预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海马区病理结构变化及自噬、凋亡因子ATG7、mTOR、caspase-9表达量.结果 C组、D组、E组、F组ESL、TCL高于B组,TSR低于B组,ATG7、mTOR、caspase-9表达量低于B组(P0.05),ATG7、mTOR、caspase-9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天麻素能改善戊四氮致痫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以及海马区病理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TOR、caspase-9、ATG7表达,抑制自噬、凋亡有关.
    • 尹昱; 王晓晗; 王贺波; 孙增鑫; 董长征; 李文玲; 赵文清; 赵振彪
    • 摘要: 目的 观察癫痫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水平及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伽玛刀对照组、戊四氮(PTZ)致痫组、PTZ致痫+伽玛刀组.采用连续腹腔注射PTZ溶液制备癫痫大鼠模型,应用Leksell伽玛刀系统对大鼠进行低剂量伽玛刀照射12周,照射靶区为大鼠额叶皮层,后断头留取额叶及海马组织,制备神经元细胞悬液,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神经细胞内的游离Ca2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Z致痫组额叶及海马神经细胞内的Ca2荧光强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TZ致痫组相比,PTZ致痫+伽玛刀组神经细胞内的Ca2荧光强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伽玛刀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细胞内的Ca2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水平升高可能是癫痫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内钙稳态而发挥抗癫痫和改善认知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