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下颌骨重建

下颌骨重建

下颌骨重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932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次中青年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大会等;下颌骨重建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陈平、孙坚、张志愿等。

下颌骨重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932 占比:99.37%

总计:17039篇

下颌骨重建—发文趋势图

下颌骨重建

-研究学者

  • 张陈平
  • 孙坚
  • 张志愿
  • 毛驰
  • 沈毅
  • 俞光岩
  • 刘剑楠
  • 周子疌
  • 彭歆
  • 徐立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康泽标; 买晓雪; 王鑫; 谢富强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标准化、可重复、简易的数字化评估方法,精确评估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方法通过对20例因肿瘤致下颌骨缺损后行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手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在Mimics Research 21.0及3-matic Research 13.0软件辅助下对重建术前与术后冠状向、矢状向与轴向下颌角进行测量分析,评估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结果在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的20例患者中,术前健侧和患侧冠状下颌角、轴向下颌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下颌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健侧和患侧冠状、矢状、轴向下颌角差值的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缺损术前与术后健侧和患侧矢状、冠状下颌角差值的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缺损术前与术后健侧和患侧三维下颌角差值的绝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对于肿瘤造成的三维方向的颌骨畸形均有显著的改善,能有效恢复下颌骨解剖结构的精确对称,应用本研究的评估方法能精确地评估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为术前的设计提供指导。
    • 张圣敏; 曹长红; 韩小虎; 谈万业; 刘超
    • 摘要: 目的:评价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中应用数字化导板技术的效果。方法:结合临床数据及Meta分析共同评价数字化导板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优势。结果:数字化导板技术可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术前术后髁顶点、下颌角及颏点位移,改善张口度,在美观、发音及咀嚼术后满意度方面两种术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数字化导板技术可提升手术效率,实现下颌骨重建的精准治疗,改善张口度,在术后满意度方面和传统术式比较两者相当。
    • 林艳; 潘丽文
    • 摘要: 总结了16例血管化折叠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对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析讨论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此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实施周密的护理.16例手术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护理并发症,感染病例2例,切口延期愈合;16例腓骨瓣均成活,其中3例皮岛术后3~7天出现边缘血运不佳坏死,修剪掉坏死组织2周后创面愈合;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诊时均能正常行走,3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复诊时仍有下肢肿胀,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下肢疼痛症状.认为严密观察,密切的医护配合及细致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宾志文; 王方; 侯劲松
    • 摘要: 青少年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创伤和颌骨炎症所致,其修复重建具有一定挑战性,除了成人颌骨重建面临的问题外,手术对供区和受区生长发育的影响、缺损重建的远期疗效以及移植骨的转归效果也是必须考虑的临床因素.目前重建主要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和牵张成骨.从远期效果看,自体骨移植依然是治疗的金标准.青少年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病例在术后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潜力;肋软骨修复髁状突病例恢复了正常咬合关系并具有长期稳定效果.牵张成骨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也值得肯定,但是下颌骨大范围缺损病例长期效果尚不确切.此外,其他组织工程技术对于青少年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有待于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和更广泛的临床试验去验证其疗效.
    • 刘福来; 李志萍; 孟箭; 葛良玉
    • 摘要: 目的 评价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下颌骨肿瘤或囊肿患者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颌骨三维CT和下肢CT血管造影(CTA)检查.应用Mimics 8.11软件对下颌骨病灶进行截骨范围设计、缺损的镜像重建.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截骨、塑形和复位导板,同时根据镜像重建下颌骨模型预弯钛板.术中根据截骨、塑形和复位导板完成下颌骨的切除、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的制备及下颌骨缺损的即刻修复.术后评价患者面型、张口度、咬合关系,并结合影像学资料评价骨结合及髁突位置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Ⅰ期愈合,移植的血管化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面型逐渐恢复对称,咬合关系良好,张口度恢复至3.0~ 3.8 cm;病灶未累及下颌升支及髁突的患者两侧髁突均位于关节窝内,盘髁关系均尚可;腓骨与下颌骨结合良好,无异常骨吸收.结论 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葛严军; 单小峰; 李曼; 冯海兰
    • 摘要: 为了探讨外胚层发育不全无牙颌患者的软硬组织增量及种植固定修复方法,采用数字化手段辅助下进行髂骨移植,恢复上下颌骨缺损。在种植导板辅助下完成种植体植入,骨结合后进行游离龈移植,增加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及软组织厚度,并同期完成二期手术。通过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临时义齿验证咬合及美观,最终完成上下颌一段式螺钉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结果表明上下颌骨骨增量效果良好,种植体骨结合稳定,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充足,最终修复体美学效果及咀嚼功能良好。修复完成后24个月复查,修复效果稳定。对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进行软硬组织增量,并行种植固定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短期效果良好。
    • 王琳; 贾玉林
    • 摘要: 目的:评估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针对髁突的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20年本院口腔诊疗中心收治41例血管化骨瓣下颌骨重建手术患者,分为保留髁突组、骨瓣替代组、冷冻再植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进行受区及供区的临床检查和进食、语音功能及外形的评价.结果: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评价3种不同髁突处理方法及重建髁突位置、形态患者的DI、CM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留髁突组DI和CMI值均明显低于骨瓣替代组,M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骨良性病变接近髁突时,若保留髁突,可行髁突冷冻再植,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及下颌骨的形态及运动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宾志文; 王方; 侯劲松
    • 摘要: 青少年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创伤和颌骨炎症所致,其修复重建具有一定挑战性,除了成人颌骨重建面临的问题外,手术对供区和受区生长发育的影响、缺损重建的远期疗效以及移植骨的转归效果也是必须考虑的临床因素。目前重建主要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和牵张成骨。从远期效果看,自体骨移植依然是治疗的金标准。青少年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病例在术后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潜力;肋软骨修复髁状突病例恢复了正常咬合关系并具有长期稳定效果。牵张成骨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也值得肯定,但是下颌骨大范围缺损病例长期效果尚不确切。此外,其他组织工程技术对于青少年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有待于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和更广泛的临床试验去验证其疗效。
    • 包霆威; 吕炯; 何剑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骨重建虚拟手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30人,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手术带教"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虚拟手术授课+手术带教"教学模式.统计并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和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试验组的实践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35.13±2.96 vs.30.33±2.87,P<0.01).试验组的考核成绩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27±3.00 vs.68.87±4.39分,P<0.01).试验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2.4±1.45 vs.15.67±0.87,P<0.01).结论 应用下颌骨重建虚拟手术的3D模拟系统辅助教学能够提高学员对临床知识难点的掌握,增强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这种新的临床教学模式受到学员们的良好评价,值得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