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口腔颌面

口腔颌面

口腔颌面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886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1745篇;相关期刊234种,包括北京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药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口腔药学学术会议、2012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等;口腔颌面的相关文献由138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照五、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邓林凯等。

口腔颌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2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1745 占比:99.56%

总计:132323篇

口腔颌面—发文趋势图

口腔颌面

-研究学者

  • 王照五
  •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邓林凯
  • 刘炳
  • 彭天洲
  • 王涛
  • 韩成冰
  • 张鹏
  • 张祖燕
  • 管永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娟; 王红; 黄媛媛; 黄雅君
    • 摘要: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在口腔颌面麻醉恢复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口腔颌面全麻手术8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方便选择2019年1—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口腔颌面全麻手术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法对麻醉恢复期躁动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时间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期情况与躁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时间与苏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为3.37%,较对照组12.3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5)。研究组麻醉恢复期躁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12%,较对照组8.99%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3,P<0.05)。结论PDCA循环能够有效预防口腔颌面麻醉恢复期躁动,保障患者的手术效果与安全,适于临床推广。
    • 刘建民
    • 摘要: 目的探析微创技术在口腔颌面血管畸形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110例口腔颌面血管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介导下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SAE)微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后1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CDU)引导下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注射微创治疗,高于对照组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典型病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36%、81.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P=0.0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典型病例治疗后外形显著改善。结论DSA介导下行SAE微创治疗、CDU引导下PYM注射微创治疗等微创技术均在口腔颌面血管畸形中应用价值较高,对组织创伤较小,但SAE治疗后行PYM注射治疗能显著增强治疗效果,且不会叠加并发症,安全性、可行性较高。
    •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摘要: 1.本刊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是国内关于老年口腔医学的专业期刊,刘洪臣教授任主编。本刊于2005年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本刊栏目有论著、综述、病例报告、专题讲座、专家共识、专家笔谈、专论等。专业专栏包括:1.老年口腔解剖生理;2.老年人龋病;3.老年人牙髓及根尖周病;4.老年人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5.老年牙周疾病;6.老年口腔黏膜病;7.老年人口腔修复;8.老年人种植修复;9.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疾病;10.老年口腔颌面感染;11.老年口腔颌面损伤,12.老年口腔颌面肿瘤,13.口腔颌面影像研究;14.年口腔病的预防;15.激光在口腔的应用;16.口腔生物力学研究;17.老年口腔保健;18.口腔医学教育等栏目。
    •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摘要: 1.本刊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是国内关于老年口腔医学的专业期刊,刘洪臣教授任主编。本刊于2005年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本刊栏目有论著、综述、病例报告、专题讲座、专家共识、专家笔谈、专论等。专业专栏包括:1.老年口腔解剖生理;2.老年人龋病;3,老年人牙髓及根尖周病;4.老年人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5.老年牙周疾病;6.老年口腔黏膜病;7.老年人口腔修复;8.老年人种植修复;9.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疾病;10.老年口腔颌面感染;11.老年口腔颌面损伤;12.老年口腔颌面肿瘤;13.口腔颌面影像研究;14.年口腔病的预防;15.激光在口腔的应用;16.口腔生物力学研究;17.老年口腔保健;18.口腔医学教育等栏目。
    • 郭亮
    • 摘要: 肥胖和牙周炎是美国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这两种慢性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凯斯西储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口腔颌面医学与诊断科学教授安德烈斯·平托发现,相同人群在不同时期的体重指数、腰围和体脂百分比上升,患牙周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 王涵
    • 摘要: 长久以来,医生通过出国访学来进一步提升诊疗技能,似乎已成一种共识。而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却是另一番光景。在科主任张陈平教授的带领下,科室敢于突破手术禁区,首创“血管化腓骨增宽牵引种植技术”等多项国际新技术,吸引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医生到九院拜师学艺,病区里时常能看见一些穿着白大褂的洋面孔。
    • 董蒙蒙
    • 摘要: 口腔颌面创伤属于口腔颌面外科中常见的疾病种类,相关研究统计显示在口腔颌面创伤严重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面部畸形或口腔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由于口腔颌面部位的复杂特点,通常对于口腔消毒不能彻底,患者在术后极易出现口腔感染的情况,不仅会降低患者的预后效果,延长住院和治疗时间,同时也可能会使削弱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口腔颌面外科护理有望改善现有的弊端,提高总体护理满意度.
    • 谢高冉
    • 摘要: 口腔颌面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有辅助作用,口腔颌面外科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疾病种类也较多,对于口腔颌面的护理多种多样,不管哪种护理方式都是以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提升预后效果为宗旨.个性化护理是一种全面、科学且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法,以患者为中心对其进行护理,通过给予个性化护理使患者机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相关研究也报道称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个性化口腔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诸蕾
    • 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中应用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5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度两两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口腔护理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宾志文; 王方; 侯劲松
    • 摘要: 青少年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创伤和颌骨炎症所致,其修复重建具有一定挑战性,除了成人颌骨重建面临的问题外,手术对供区和受区生长发育的影响、缺损重建的远期疗效以及移植骨的转归效果也是必须考虑的临床因素.目前重建主要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和牵张成骨.从远期效果看,自体骨移植依然是治疗的金标准.青少年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病例在术后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潜力;肋软骨修复髁状突病例恢复了正常咬合关系并具有长期稳定效果.牵张成骨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也值得肯定,但是下颌骨大范围缺损病例长期效果尚不确切.此外,其他组织工程技术对于青少年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有待于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和更广泛的临床试验去验证其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