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族际交往

族际交往

族际交往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民族学、中国政治、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471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内蒙古社会科学、广西民族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2017年首届中国民族学青年学者论坛等;族际交往的相关文献由9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有安、乔磊、王婧等。

族际交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4471 占比:99.40%

总计:14559篇

族际交往—发文趋势图

族际交往

-研究学者

  • 刘有安
  • 乔磊
  • 王婧
  • 包小红
  • 唐菓
  • 夏媛
  • 孙荣垆
  • 尹可丽
  • 张俊明
  • 戴宁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宇婷; 黄春梅
    • 摘要: 本文通过调查新疆各民族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情况,分析全民健身活动与族际交往的内在关联,为促进新疆各民族间的族际交往提供参考意见。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居民对全民健身活动持有正确的认知;男性锻炼者在锻炼频次、强度、时长方面与女性存在显著差异;全民健身活动为族际交往提供了平台和方式,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情感和文化的深入交往。
    • 杜环环
    • 摘要: 兵团当代大学生之间良好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既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对维护兵团长期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政法学院、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为田野调查点,基于为期4年的参与观察和调查,借助对4所高校共16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8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探究兵团当代大学生族际交往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个体受地域文化、个人经历和性格特质等方面影响,在族际交往意愿中会有一定差异,总体上汉族学生交往意愿比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交往意愿强,不同少数民族学生交往意愿有差异,但经历一定程度族际交往后会产生积极交往效果。因此,促进兵团当代大学生族际交往需要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 李天顺; 李俊清
    • 摘要: 茶马互市的兴起是农牧自然分工和茶叶生产发展基础上族际交往的结果,族际关系的变化使茶马互市迅速发展。明朝"以茶驭番",将茶马互市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国家统一格局的巩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茶马互市逐渐转型。茶马互市带动了族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族际交往交流的扩大;改善了交通,为族际交往交流创造了客观条件;促进了语言互通和民族混居,加深了族际互信与交融。茶马互市对当前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乔磊; 王婧
    • 摘要: 良好的族际交往认知对消解族际交往中形成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至关重要,是助推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议题。该文通过“接触假说”理论视角审视东部地区两位中学生族际交往认知问题发现:族际交往认知不足导致了交往认知偏见和产生交往心理距离。其主要原因在于交往认知习得途径和习得机制尚待建立;学生虽然元认知水平较高,但迫于学业压力等因素,改善族际交往认知的驱动力不强。见微知著,为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中学生族际交往认知水平,首先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统领族际交往认知问题研究;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东部地区汉族中学生族际交往认知习得机制;同时协调统筹各相关主体职责,以形成改善族际交往认知合力,从而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包小红; 李莎
    • 摘要: 良好的族际交往对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内该领域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并呈现如下特征:研究内容集中于现状调查类、原因解析类和关系探索类主题;研究方法侧重于量化方法,尤其是问卷法,同时,诸种质化方法并存;研究对象偏重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为深化该领域研究,切实推动族际交往,今后研究应注意以下方面:关注族际交往的纵向形成过程,构建良性族际交往的形成机制;编制有关族际交往的权威量表,严格质化研究过程,尝试有效的混合研究方法;关注和推进东部地区汉族学生族际交往研究.
    • 王靖婧
    • 摘要: 族际交往是族际通婚的前提条件,族际通婚是族际之间深入交往的结果.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藏民生计方式发生转型.随着与其他民族之间交往的深入,交往空间的扩展,族际通婚率也不断提高,这是藏民们对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调适和适应的过程.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藏民族际通婚圈的扩展、藏民婚嫁习俗及择偶标准的变化、族际交往中藏民通婚民族的变化、藏民族际通婚家庭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生计方式转型视域下,香格里拉藏民族际通婚变迁情况.
    • 田宓
    • 摘要: 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的蒙汉家族存在多样态的系谱记录方式,并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动,这表明系谱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融入制度、文化等诸多要素.近些年来,汉人系谱发生了由简单世系向"门"("柜")型系谱和"支系"系谱的变化,而蒙古系谱则经历了由官入私的改变.同时,在汉人与蒙古人的共同参与下,土默特地区的家族系谱呈现出蒙汉融汇的特征.探讨内蒙古土默特地区蒙汉家族系谱编修的独特历史进程,可以让我们从"蒙地"的视角,丰富对中国社会家族演变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的认识.
    • 唐菓
    • 摘要: 以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为田野点,从四个维度测量建塘镇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香格里拉建塘镇流动人口与各民族间族际交往较为密切,但汉族流动人口族际交往不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交往频繁,两者社会融入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文化、经济、宗教等因素.本文认为,流动人口的和谐族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云南藏区流动人口的族际交往研究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 郝世亮; 牟海云
    • 摘要: 以日益密切的族际交往交流交融为表征的族际社会共同体生长,是国家长治久安和边疆稳定的重要社会基础,它既依赖于社会结构层面民族利益关系的协调整合,也依赖于日常生活层面族际社会关系网络的生长扩散.国家动员组织的社会力量与市场经济推动的社会力量共同促进了中国西藏边境地区族际社会关系网络的生长和扩散,推动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雷鸣; 李晓光
    • 摘要: 本文研究族群文化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影响族际交往意愿."宗教整合假设"检验表明,满蒙等族群和壮侗/苗瑶等族群的族际交往意愿显著高于汉族,回维等族群和藏彝等族群则低于汉族."市场理性契合"检验表明,回维等族群在浅、中等层次交往水平上,与他族交往意愿高于汉族,但在深层次交往水平上低于汉族;而藏彝等族群在所有交往层次上,与他族的交往意愿都低于汉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