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渔

李渔

李渔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5篇、会议论文10篇、相关期刊969种,包括上海戏剧、戏剧艺术、戏剧之家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第六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年会等;李渔的相关文献由1526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强、杜书瀛、骆兵等。

李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5 占比:99.48%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52%

总计:1925篇

李渔—发文趋势图

李渔

-研究学者

  • 黄强
  • 杜书瀛
  • 骆兵
  • 沈新林
  • 钟明奇
  • 卢旭
  • 孙福轩
  • 张成全
  • 周贻谋
  • 李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蓝天辰; 林婷
    • 摘要: 进入20世纪以来,戏剧人类学基于西方戏剧的现代危机提出“回归身体”的论题。实际上,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家已有对演员身体的关注,只是理论散乱,不成体系。清代李渔著作《闲情偶寄》中《演习部》《声容部》的若干内容,论述了戏曲表演理论,而“态”正是其中对演员身体机能理论的阐述。"态"理论主要论述了三个内容:第一,"态"在生活中与舞台上的不同内容;第二,“态”是有“养态”“生态”的预备过程;第三,舞台上的“态”是可学的,人的身体、学习行当的不同,决定了“态”的不同。而“态”的论述内容与戏曲理论中的“气”“传神”理论息息相关。纵观西方戏剧人类学,将巴尔巴的“能量”等理论与“态”进行比较,进一步发现李渔“态”的现代价值,为建立与完善中国戏曲演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 盛雅琳
    • 摘要: 李渔是中国明末清初的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扎实的戏曲创作和演出经验,得以创立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在戏剧理论的构建强调对于创新的要求,体现出远超时代的前瞻性。其中重要内容进行包括"脱窠臼""意取尖新""缩长为短"等原则。
    • 徐燕琳
    • 摘要: 李渔的《闲情偶寄》肯定戏曲文体特有的叙事性、舞台性,是戏曲编剧技巧、舞台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进,也是在前人理论成果基础上的新创。他将戏曲与“史传诗文”并列,抬高它的文体地位;更从形式、创作、功用等方面说明戏曲是“绝大文章”。他从创作的角度,强调戏曲文体服务于舞台演出的目的,强调“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又从戏曲叙事性的角度,要求“结构第一,一人一事”。李渔发展了王骥德“大头脑”、金圣叹“一人”“一事”等意见,强调戏曲创作要有吸引观众的新奇故事,能够收到深入大众、劝善戒恶的传播效果,并将“一事”引申为戏剧的核心事件及引发后续情节和戏剧冲突的重要关键,深入到了叙事和戏剧的本质。史传叙事思想为金圣叹评点《西厢记》重视,也是李渔戏曲批评的理论来源。李渔称戏曲与史传“同源而异派”,客观上将戏曲纳入叙事文学的轨道。又将叙事批评的“人情”“物理”概念引申到史传及其他传统文学,肯定了戏曲这种俗文学体裁的叙事特征。这显示出李渔以戏剧为本体、以登场为目的、以演出效果为标准的戏剧观构造下的戏曲理论超出一般文人戏曲思想和评论的特出之处。
    • 摘要: 李渔从小聪明好学,喜欢“钻牛角尖”。有一次,私塾先生教学生读《孟子》,在解释“虽褐宽博”一词时说:“宋朝朱熹讲,褐,即贫贱人所穿之衣;宽博,即肥长。”别的孩子听了,都咿咿呀呀地跟着念起来,唯有李渔紧锁眉头,一声不吭。他觉得朱熹的注解不符合实际:贫贱人的衣服应短瘦一些,省些布料才是,为何又肥又大呢?
    • 曹灵美; 傅筠茹
    • 摘要: 文章以体验哲学为视域,重点探究韩南英译《无声戏》概念隐喻背后的身体体验、环境体验和文化体验认知成因,探讨韩南译本对目标语概念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汉英民族认知体验相同或相似的隐喻,韩南基本采取了直译源域法;然而,对于汉英民族认知体验相异的隐喻,他主要以目标语读者的认知习惯为导向,多次采用了转换源域或删除源域的方法,另有两处采用了直译源域加解释法.文章认为,在不影响目标语读者顺畅理解的前提下,建议以原语认知体验为导向,灵活采用直译源域的方法,保留异域体验,争取为目标语引入新的映射方式,扩展相关源域的使用范围.
    • 樊一漫
    • 摘要: 戏曲需要故事情节,叙事性是戏曲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出戏由角色、环境以及故事的前因后果、背景等元素共同完成。戏曲离不开叙事。但是,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文学家们重视诗词,戏曲这种叙事性的文学艺术显得相对薄弱。李渔强调戏曲的叙事性理论,并提出了“打通小说与戏曲”“提倡结构第一”“主张宾白叙事”等观点,这对于戏曲理论叙事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戏曲叙事性理论的产生及发展,李渔提出的叙事性理论观点等方面入手,研究李渔戏曲理论的叙事性。
    • 王一雯
    • 摘要: 李渔的《十二楼》借助了“楼”这一特殊的空间结构,将视觉文化中的“看”与“被看”具象化为居高临下的“监视”动作。李渔《十二楼》中的“楼”从横向和纵向两种角度,显示了文化的“竞争场域”及知识性的“权力空间”两种面向。李渔正是通过“造楼”,在《十二楼》中展现了“楼”的多重文化意义。
    • 祝一勇
    • 摘要: 《闲情偶寄》种植部中的花草书写是李渔格物和人格化的产物。“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李渔自道格物说尽其秘密,他或亲历种植、或细玩、或欲证、或尝观,找准笔下植物的自然物性和独特的本质属性,观草木以识“理”;同时又将其人格化,“予谈草木,辄以人喻”,或赋花以人格,或赋人以花格,“观树即所以观身”,在草木中识“人”、识“己”,借花草完成了自己对世间人、事的理解和阐述。
    • 来沅晖
    • 摘要: 《风筝误》是著名戏剧家李渔创作的戏曲剧本,被列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以“风筝”为媒,讲述了两对男女主角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该剧创作于明清易鼎之际,体现了剧作家对戏剧娱人娱己功能的认知和创作理念。以“风筝”为线索,采用双线结构,牵出巧合与误会,有着强烈的冲突和喜剧效果。“风筝”在剧中是传递信息的“媒人”,也是主人公情感的表达和命运的暗示。《风筝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引导、批判和娱乐等方面。
    • 李建西
    • 摘要: 对乾隆元年(1736)三畏堂翻刻本《广字汇》的考察研究表明,该书由陈淏编撰,并由李渔初刊于康熙五年(1666),是最重要的《字汇》增补改编本之一,对清代流行的《字汇》版本系统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中晚期流行的“暮春序本”《字汇》以《广字汇》为增补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