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林庚

林庚

林庚的相关文献在193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专利文献7926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炎黄纵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林庚的相关文献由19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洁宇、张桃洲、林庚等。

林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 占比:2.66%

专利文献>

论文:7926 占比:97.34%

总计:8143篇

林庚—发文趋势图

林庚

-研究学者

  • 张洁宇
  • 张桃洲
  • 林庚
  • 郭小聪
  • 古远清
  • 吴小如
  • 吴晓东
  • 吴相洲
  • 商伟
  • 夏小雨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家华
    • 摘要: “木叶”是文学感性世界里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显例。“木叶”艺术地把诗人的心境色彩外化为外界的自然情致,是最容易唤起共鸣的最敏感的词语、最美的旋律、最美的画面、最动感的镜头,突显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本质。教学实施路径为:知人论世:作者是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因而心领神会、体验真切,审美敏锐细腻独特,一语中的、见解犀利;明辨文体:“搞清楚为何而学、如何去学更为关键”;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明晰文脉,筛选信息,概括归纳;实证概念:学以致用,体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激发阅读兴趣;理性批判:组织交流讨论,鼓励分享阅读中的发现与见解。
    • 李章斌; 杨雅雯
    • 摘要: 在中国现代诗人努力重建中国新诗格律诗体的背景下,林庚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探寻能被广泛运用的格律诗节奏模型。经过长期的诗歌实践和对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回顾与总结,林庚提出了“半逗律”和“典型诗行”的格律理论。林庚的探索过程和研究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半逗律”与闻一多的“音尺”说及卞之琳的“参差平衡律”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半逗律”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形式的归纳是不完全的,运用于新诗也存在过于严苛的问题,节奏划分上有较大的主观性,这使得“半逗律”无法成为约定俗成、广为大众认可的格律模型。
    • 李霖
    • 摘要: 林庚是诗人型学者,以其异乎众人的切入点,得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见。为探寻新诗诗化的策略,他从语言形式这一角度切入,探析楚辞诗体渊源,认为楚辞源于诸子散文,楚辞诗体是屈原所独创,并指出楚辞“兮”字是“表音不表情”的“句逗”字。关于屈原生平,林庚详细考证屈原生年、放逐、沉江等问题,勾勒了屈原一生的主要经历,推断得出“屈原享年40岁”的独特观点。通过详细考证文本,林庚破译了《天问》的主旨,指出《天问》是一部次序井然,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的兴亡史诗。
    • 李霖
    • 摘要: 林庚关于楚辞的研究著作《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融诗体探源、生平考证、作品审定于一体,《〈天问〉论笺》融笺释、今译、论文于一体,虽写作时间不同,研究内容有异,却体现出林庚稳定一致的研究方法与特色。林庚这两部著作,不论是校释、考证还是审美批评,始终贯穿“诗性体悟”的研究方法,立足文本,会通诗心,蕴含“创作主体”的研究立场、“文学本位”的研究视角、“诗理逻辑”的研究思维,折射出林庚诗人之身份、诗人之性情。
    • 徐蝶; 李新秀(指导)
    • 摘要: 美德犹如宝石,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美丽。——记星河熠熠,中华长河间漫泊着星辰点点,用自在风流的名士将天地一展,指尖浓淡,倾泻出一片繁华。礼于雅,耻于俗。小笺一封,钢笔小字款款落于上,林庚寒风中的身影,既是笔杆挺拔又是蜡梅傲雪,名士风流于那日寒风中如春风般暖了学子们的心田。启功先生堂内,桃李满园相谈甚欢,堂外是“敲窗推户,罚一元钱”的黑色风趣。将雅的留在堂内,俗的拒之堂外,文人墨客,蘸墨挥毫,书写下的是酒香浓烈,墨香淡雅,不曾见铜臭一枚。
    • 沈好; 彭宏(指导)
    • 摘要: "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是沁人心脾的书香;"金千斤,邑万家"是腐朽人心的铜臭。历史长河中,金钱的糜烂之气也掩不住笔墨纸砚的芬芳,那是无数风骨文人筑起的坚固城墙。热心学问,传播书香。受到学生邀请的林庚,提前题词,静心等待,给学生的刊物提供精美书法,还为自己的"年龄之失"表示抱歉。
    • 陈艳辉
    • 摘要: 北大中文系要办一份学生刊物,学生主编去找林庚教授题字,林老爽快应允。当学生按约定的时间赶到林庚寓所时,林老已立在初春的寒风中等候。他拿出写好题词的精美卡片,还抱歉地问学生:"年纪大了,不能写毛笔大字,只能写几个钢笔小字。不知适不适合刊物用?"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书法名满天下。求字的人趋之若鹜,他不堪其扰,委婉地谢绝这样的人,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门上:"启功冬眠,谢绝参观。敲窗推户,罚一元钱。"但是,启功愿意花时间与求学的学生交往并细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 摘要: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北大中文系要办一份学生刊物,学生主编去找林庚教授题字,林老爽快应允。当学生按约定的时间赶到林庚寓所时,林老已立在初春的寒风中等候。他拿出写好题词的精美卡片,还抱歉地问学生:"年纪大了,不能写毛笔大字,只能写几个钢笔小字。不知适不适合刊物用?"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书法名满天下。求字的人趋之若鹜,他不堪其扰,委婉地谢绝这样的人,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门上:"启功冬眠,谢绝参观。敲窗推户,罚一元钱。"但是,他愿意花时间与求学的学生交往并细谈。
    • 胥洪泉
    • 摘要: 《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782页:细乳:茶中的精品。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大约是根据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其解释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细乳”云:“茶中的精品。宋北苑茶有白乳头、石乳、滴乳等(参看《谈苑》)。”[1]
    • 摘要: 《诗歌月报》,上海诗歌月报社编辑,流露社发行。1934年4月1日创刊,同年11月1日出至第2卷第2期终刊,共出7期。作者有朱湘、陈梦家、蒲风、陆印全、林庚、艾青、番草(钟鼎文)、厂民(严辰)、钱君匋等。第1卷第4期刊出艾青《一个拿撒勒人的死》、吕绍光《觉醒》、陆印全《流浪女》等诗,常任侠在1934年8月5日《创作与批评》第1卷第2期《介绍与批评--七月号各地文艺杂志概评》中评介说:"在纯粹诗歌的刊物中,本期的《诗歌月报》是很可注意的。这里面登载的一首《一个拿撒勒人的死》我认为是一首不常见的作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